“九姓渔村”的故事

予安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询问当地有什么好玩和值得一游的去处时,在一位老人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一个冷门的较少有人光顾的村子。</p> <p class="ql-block">  在新安江、富春江、兰溪江三江交会处,这个叫三江口的地方,有这么一个村子,坐落在南高峰的南峰塔下不远处。这里的村民,他们有着六百年的传奇经历,不是传说,而是真实的史实。</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走进“建德九姓渔民村”,正值桂花盛开四处飘香的时节,村子里、路边上遍植桂花树,醉人的花香沁人心脾,环境十分优美。</p> <p class="ql-block">  “九姓渔民村”,它的来历,通过看介绍,方才了解了一二。</p><p class="ql-block"> 朱元璋与陈友谅同是反元的农民起义军,为了争夺地盘大打出手。公元1363年朱、陈决战。作为劣势一方的朱元璋,激发起将士昂扬的斗志,巧用战术以弱击强。鄱阳湖大战,时年35岁的朱元璋以少胜多击败了大他9岁的陈友谅。陈友谅被流矢击中,阵前亡命。主帅一死,军无斗志,在朱元璋队伍的冲击下,全军溃散。</p><p class="ql-block"> 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明”。当他得知当年陈友谅的一支败军包括陈的部分家属在内,一路流亡,最后在严州城(今建德梅城镇)的三江口一带定居下来后,出于对陈友谅的记恨,下旨:将陈的旧部陈、钱、林、李、袁、孙、叶、许、何九姓众贬为贱民渔户,不准上岸居住;不准穿鞋上岸;不准与岸上居民通婚;不准读书应试,并要应召服兵役。</p><p class="ql-block"> 这个朱重八也真够损的,这好比杀人诛心啊。</p><p class="ql-block"> 从此之后,这些尚存的陈友谅家属及旧部的九姓众人,开始了终身以船为家,以水为伴,以打鱼为生的艰辛生活。当地官家百姓都知道他们是皇帝钦定的“四不准”九姓渔民。除了售鱼或去缴纳捕鱼税他们的船不能靠岸。这些九姓渔民在三江口长期的水上生活中,掌握了丰富的捕鱼技能(至今在深渡的绵潭仍有九姓捕鱼技法表演),还渐形成了独有的水上婚俗。经历了几百年风风雨雨,直到清咸丰4年公元1854年,时任严州知府的戴槃报奏朝廷得准,下令“将九姓渔课永远裁革”。自此九姓渔民才摘掉贱民的“帽子”,恢复了正常人的身份。</p> <p class="ql-block">  碑亭楹联:</p><p class="ql-block"> 立新碑应记辛酸史</p><p class="ql-block"> 担大业犹怀沧海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亭内碑记戴槃撰文,讲述了九姓渔民辛酸的过往及改贱为良的经过。九姓后人勒石为记,伫思缅怀。</p> <p class="ql-block">  村里的游客中心里有一块沙盘模型,把九姓渔村现在的全貌予以展示。</p> <p class="ql-block">  在他们众多的习俗中,“水上婚礼”尤负盛名。“九姓婚礼”,现在是浙江省级非遗项目。婚礼的整个过程都在船上进行。由迎亲船、送嫁妆、唱利事歌、喂离娘饭、抬新娘、拜天地、抛喜果等环节组成。婚礼上讲究渔家规矩:迎亲船队的喜船船帮不能相碰,以免婚后小两口会磕磕碰碰;木盆当花轿,新娘坐在木盆里出嫁;离开娘家船后由四壮汉抬起连盆带人一起转三圈,表示对娘家的眷恋之情;新娘到夫家船时由壮汉连盆带人抛给夫家的接亲人,再在男方船上转三圈,表示落地生根。整个仪式都在船上进行。婚庆锣鼓会敲到天亮。现在“九姓婚礼”也成为了表演项目。</p> <p class="ql-block">  村子不大,景色清朗。隔江遥望北峰塔,与南峰塔相对而立,扼守三江口北南两山峰之上。清澈的江水日夜流淌,在这里曾上演了多少人间的悲喜剧。九姓渔民早已上岸,他们曾经的悲苦也化作历史的烟云飘散殆尽。九姓渔村的故事还会流传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