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李春芝</p><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梁宝平</p><p class="ql-block">背景歌曲:三线战士志在四方</p><p class="ql-block">演唱:童声版</p> <p class="ql-block"> 铁道兵、学兵、民兵,用他们的忠诚、汗水、青春和牺牲书写了一首波澜壮阔的新中国铁路建设的抒情诗!</p> <p class="ql-block">任怀义的朝圣之旅 </p><p class="ql-block"> 许多人都向我提起过一位网名叫“任歌”的人,王抗林告诉我,“任 歌”原名叫任怀义,既不是铁道兵,也不是学兵,更不是民兵,他是镇巴县公安局的一名普通民警。十几年来,他用“任歌”这个名字资助过很多人,处处以铁道兵为楷模,助人为乐,是评选出的“十大好人”之一。更重要的是,他是我们的好战友,一直持之以恒为牺牲在镇巴的烈士扫墓。</p><p class="ql-block"> 为烈士寻找家属,资助烈士家属看病、烈士子女上学…… </p><p class="ql-block"> 2017年,我在紫阳向阳烈士陵园看墓人老江的记录册上,看见有这样一段留言:任怀义,供职镇巴县公安局,2013年4月23日代林建军姐姐来看望两位义务守墓人。</p><p class="ql-block">张广明和沙明</p><p class="ql-block"> 汉中市镇巴县的渔渡镇距离县城34公里,210国道纵贯全境,是出陕入川的门户。当年铁6师(师机关驻紫阳县城毛坝)承建从紫阳高滩至松树、忘溪至西永、西永至铜罐驿、西永至珞璜的桥、隧、公路的修建工作,是最早参与抢建的队伍之一。所经之地,大多为崇山峻岭、河川峡谷。 那时,铁道兵能用的只有“三件宝”——洋镐、铁锹和棉袄。一个几公里的山洞,靠人工要花近半年时间才能打通。为了抢工期,不少铁道兵晚上不回营地,就在潮湿的山洞里过夜,天蒙蒙亮就开工……为了早日通上铁路,炸开这些大山上“硬骨头”,铁道兵战士们风餐露宿、肩挑背扛,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前仆后继、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将自已的热血青春献给了祖国的三线建设。</p><p class="ql-block"> 许多年来,任怀义每年清明节都会去渔渡镇一个叫牟家院子的后山,给安葬在这里的铁道兵8711部队的18位烈士们扫墓。也许,正是自己从小亲耳聆听、亲眼看见铁道兵许多感人至深、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故事,让任怀义对铁道兵多了一份亲切和敬重!其实,铁道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战天斗地的火热场面不仅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童年的记忆也伴随着他成长,尤其是那些正值青春年华、为三线建设献出生命的兵哥哥们,他永生难忘。</p><p class="ql-block"> 1971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汽车运输1营3连单车车长21岁的李文发、19岁的助驾兰远征在执行运输任务时光荣牺牲。任怀义记得头天晚上,他还缠着跟李文发哥哥玩耍,是妈妈一再催促他部队要吹熄灯号了,他才依依不舍让哥哥回连队,可没想到第二天,他放学回家,见到的却是躺在棺材里的两位烈士。</p><p class="ql-block"> “妈妈,我不要哥哥死……”</p><p class="ql-block"> “死”意味着不再复生,对一个7岁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可怕的。几年 的相处,他和躺在棺材里的两位烈士已经建立起了深厚的兄弟情,这种情谊是友情,更是亲情,甚至已经超越了血缘,变成了对彼此之间的一种依恋和依赖。一旦分别,心里自然会不舍、伤心、落泪、痛苦……</p><p class="ql-block"> 妈妈的眼泪夺眶而出。可这会儿,她一边掉眼泪一边安慰着他:“哭是软弱的表现,要坚强,毛主席说过要奋斗就会有牺牲。”</p><p class="ql-block"> 她何尝不伤心悲痛?这也是她的孩儿啊!他们曾亲热地叫她“妈妈”,看着一个个生龙活虎、愉快出车的孩子们,临行前她总要干叮咛万嘱咐让他们注意安全!回来后发现他们衣服破了脏了,她总会拿起针线替</p><p class="ql-block">他们缝补浆洗干净……追悼会那天,任怀义随着大人们来到汽车连给两位哥哥送别。汽车1营的任营长主持追悼会,全体战士肃立在灵堂前,他听见任营长哽咽的声音:“我亲爱的战友们,今天,李文发、蓝远征两位战友,为了革命这个崇高的事业牺牲了。我和大家一样悲痛!我们可以流血,但绝不可以流泪……”</p><p class="ql-block"> 其时,任营长早已泪水滂沱。 </p><p class="ql-block"> 李文发和蓝远征牺牲那天,成了任怀义永远铭记的悲伤日子。 </p><p class="ql-block"> 2013 年,任怀义带着曾是军人的儿子与侄子和一群铁道兵专程来到向阳烈士陵园祭奠烈士。那个时候,王抗林指着一个墓碑告诉他:烈士李振贵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1969年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荣立过个人三等功。回国后来到紫阳修建襄渝铁路,时任17连排副,1973年1月23日 在紫阳马房梁隧道施工时光荣牺牲。其时,他是在已经接到退伍命令的时候,牺牲在“最后一班岗”上。烈士陵园内,老兵们环望四周,青松围绕着的烈士陵园,在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严寒酷暑中,巍然挺立。一位四川老兵也在一座墓碑前喃喃地诉说一件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在一次下隧道检查时,他发现一位班长受伤了,作为卫生员,他以战友的健康为己任,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尤其是在已经知道战友受伤的情况下,更是要履行自己的职责,但他怎么也劝服不了这位受伤的班长下来包扎。 </p><p class="ql-block"> “你需要消毒包扎,否则会感染的。”</p><p class="ql-block"> “不行,这太浪费时间了。”班长生怕因为包扎耽误了工期,一口就拒绝了他。</p><p class="ql-block"> “还是听我的,下来包扎吧。”他的坚持显然惹恼了班长,班长对着他大声嚷道:“马上滚出去。” </p><p class="ql-block"> 他当时很生气却也无奈,就满脸委屈地走出洞外准备去找连长来和这位班长“说理”,谁知,等他刚走出洞外,就听见身后传来山崩地裂的一声响,突然降临的大塌方,将正在施工的班长掩埋在里面。 “班长啊,我是来找你说理的啊!”四川老兵对着墓碑老泪纵横。</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故事还在继续-- </p><p class="ql-block"> 当任怀义驻足在一位叫程家铭的烈士碑前时,他又一次被听到的事情震撼了。 这位与烈士李振贵同年入伍的原铁道兵5807部队7团1连战士,1970 年8月25日在紫阳1连驻地,被清理下滑的山石砸中头部抢救无效而光荣牺牲。当时他正在地头劳作的老父亲得知此消息后,一时惊怔得目瞪口呆,两腿一软,瘫坐在土坎上。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被二儿子程家青扶起来,望着已经比自己高出一个头的儿子,他毅然擦干眼泪后,强忍着悲痛说:“你哥牺牲了,可他没有完成的事业你得去完成。”这位可敬的父亲又把二儿子亲自送到大儿子生前的连队,临行前,他叮嘱儿子要在部队上好好干,给国家多出力,多流汗。</p><p class="ql-block"> 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悲壮,冲击和震撼着任怀义的内心! </p><p class="ql-block"> 铁道兵是他心中最崇拜的偶像。1970年初,在襄渝铁路未修通的情 况下,铁道兵们在人烟稀少、山岭陡峭的汉中巴山镇的渔渡展开会战。当 时,铁道兵6师部队抽调了数百辆汽车、数百名驾驶员,同四川、汉中的运输队伍一起,组成“钢铁运输线”,这些昔日纵横驰骋的驾驶员,面对崇山峻岭和悬崖峭壁,毫无惧色,为了抢建这条战备铁路,他们冒风雨、顶酷暑、斗严寒,战胜重重困难,将数十万吨建设物资及时运到工地。在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的同时,也有不少人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长眠于这块土地上。</p><p class="ql-block"> 此刻,任怀义和老兵们一一走过每位烈士的墓碑前,一律给他们三鞠躬,表达着内心的敬仰之情!</p><p class="ql-block">为爱付出 他们在行动</p><p class="ql-block"> 2016 年春天,从遥远的青岛打来一个电话,声音急切而焦虑:“请一定帮我们找到亲人的墓地。” 打电话的人叫王青,寻找她40多年前去世、安葬在紫阳的姥姥闫素芳。</p><p class="ql-block"> 闫素芳老人在新中国成立前参加过天津的地下党组织,是一位老革</p><p class="ql-block">命,曾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立下过功勋。她的丈夫也是新中国的第一代铁道兵战士,参加抗美援朝时牺牲在战场上。70年代初,修建襄渝铁路,闫素芳老人随着大女儿大女婿一家来到陕南紫阳。1974年11月,老人身患疾病不幸辞世,被葬在紫阳的神峰山上。这个地方也曾是当年5752部队医院的旧址。当年,16岁的段风琴随着部队在辽宁修建铁路,部队工程任务紧张,加之路途非常遥远,她没能亲自为妈妈送葬。其后,部队辗转别处施工,随之撤编,她经历了转业、工作、结婚、生子,定居青岛直至退休。</p><p class="ql-block"> “娘眠古息山,子落岳阳田。千里两相望,无时不泪涟。” 那个世界上最疼爱我们的人在哪儿? 40 多年了,段风琴总是在白日的喧哗与夜晚的寂静之间,想起母亲,思念便像潮水般涌来!那一年,段风琴也曾携老伴和女儿从青岛到西安,准备到紫阳寻找祭奠母亲,无奈车过秦岭,突遇狂风大作,山路不通,隔断了他们去紫阳的车程。直到2015年,已在青岛市应急办工作的女儿王青,看见日渐衰老的妈妈常常对着窗外发呆,决心帮妈妈完成这个愿望。通过多方打听,她联系上了原铁道兵、紫阳三线志愿者协会的梅紫青和任玉文,希望他们能帮忙寻找到姥姥闫素芳的墓地。</p><p class="ql-block"> 谈起寻找闫素芳老人的经过,张明清感慨万干,他说:“梅紫青副书</p><p class="ql-block">记和任玉文两人多次去烈士陵园寻找,王青的大姨夫当年是5752部队给水营营长,可惜已去世多年,而他的妻子也就是王青的大姨,现在就成了唯一知道线索的人。但王青大姨年事已高,她的记忆模糊不清,提供的信息不全面,因此梅书记和任玉文多次寻找都徒劳无获。”2017年正月的一天,王青再次给任玉文的手机发来一条短信,她说:“任伯伯,我是王青,给您打了无数个电话都没接,您还好吗?”我姥姥的墓地找到了吗?任玉文的儿子任川宝看了短信后,说自己的父亲正月初六因病不幸去世了。但他说:“放心吧,我的父亲虽然不在了,但我们紫阳的志愿者协会依然在,我们一定帮你找到姥姥的墓地。”</p><p class="ql-block"> 2017年3月15日,志愿者崔明风再次接到了王青从青岛打来的电</p><p class="ql-block">话,她将情况告诉了张明清。因为年代久远,张明清一边查询紫阳县的历史资料,一边带领志愿者们一起查找当年的知情人,并找到紫阳县原政协委员曹义元老师,经过大家研究,终于定出可以寻找的三处墓地。4月24日他和曹义元老师、任嫂子崔明风等一行来到了神峰山,当年这儿一片荒凉,现在却被满山的新坟占据了大半个山腰。沿着凹凸不平的山间小路蜿蜒步行,他们翻过一个山坳,然后来到一片老坟地,老坟坍塌得严重,几人弯下腰掀开荒草和土石,对着老墓碑一个个进行辨认,终于,在一个 老坟前他们找到了闫素芳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张明清抬起头来,我发现他露出了孩子般开心的笑容。其实,在</p><p class="ql-block">2005年6月份张明清被检查出膀胱癌,做了手术和化疗,医生嘱咐他不能太劳累,可只要是铁道兵、学兵委托的事情,他都亲力亲为,常常忘了身体的不适。我相信他的欢乐单纯得不掺杂任何的杂质,因为我听见他说:“从那一刻起,我们就等着迎接老人亲人一家的到来。”</p><p class="ql-block">而远在青海的王青的爸爸妈妈也早已打点好行装……</p><p class="ql-block"> 2017年6月7日,在张明清等志愿者和曹老师的带领下,闫素芳老妈妈的女儿段风琴和老伴原北海舰队老兵王培华一起,奔赴紫阳对墓地进行了确认,此刻年过花甲的老两口在母亲的墓前潸然泪下……</p><p class="ql-block"> “哭吧,哭吧。”张明清说,“40多年了,找到了妈妈的墓地,心里也该踏实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紫阳县三线建设暨铁道兵志愿者协会”2016年才成立,核心成员只有20个人。常青春告诉我,在紫阳县原县委副书记梅紫青的带领下,这个队伍越来越强大,虽然注册的会员只有20人,可每次老兵们来紫阳,好多没注册的志愿者和家属都积极加人,比如程前方、邹建军夫妇,江淑芳、夏清华夫妇,成得芳、李萍等人忙上忙下做服务。更有原志愿者任玉文的妻子崔明风,大家都亲切地唤她“任嫂子”。她在任玉文去世后,主动加入了志愿者协会来服务,不善言辞的她,总是默默地为大家做一些倒水端茶、引路、寻人找车等力所能及的事。她说:玉文走了,还 有我和儿子川宝呢。 </p><p class="ql-block"> 志愿者程希玲说:“我们也只是做了我们该做的事情而已。当年紫阳 </p><p class="ql-block">太穷了,村民们吃了上顿没下顿,山里人出门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就说日常生活吧,大多数人买了母鸡喂养,鸡好不容易喂大并下了鸡蛋,也舍不得吃,拿到街上去换盐、换粮、换生活用品等等。那个时候,我还在高滩供销社上班,每次看见他们来换取这些物品,心里都很辛酸!现在紫阳发展好了,我们真心感谢铁道兵、学兵大哥们,他们当年来到这里修建铁路,不仅牺牲了那么多人,还为我们当地的老百姓做好事。没有他们当年的奉献,就没有我们紫阳今天的发展。就说学兵张有安大哥吧,他每次来紫阳都穿一件绿色衣服,他的退休金并不高,一年到紫阳来几次,多数是为了给希望小学捐款,还有沙明、查新年大哥、王抗林大姐等人也一样。”</p><p class="ql-block"> 张明清说:“铁道兵们来这里,我们志愿者协会帮他们上下联系,跑腿办事,做一些协调服务,虽然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我们都是发自内心的,完全自愿的。”</p> <p class="ql-block"> 一代天骄!</p> <p class="ql-block"> 一支理想飞扬、前赴后继的青春之歌!</p> <p class="ql-block"> 昔日,民兵施工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 作者李春芝</p> <p class="ql-block"> 梁宝平小传:男,大专文化,属马,性情中人,从事过三年襄渝铁路建设(旬阳县5847部队3中队学兵11连,驻地为陈家老庄,承担罗家岭隧道掘进,连队曾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四十二年人民公仆工作。爱好:藏书、阅读、写作、旅游、摄影、中医药研究,太极柔力球健身。个性:随和、随缘、随便。品行:为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需要我的人而活着。格言:工作越忙越好,生活越简单越好,精神越丰富越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