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印象(二)

阿狼

<p class="ql-block">6.阿拉坦汗广场</p><p class="ql-block">为了纪念阿拉坦汗对呼和浩特的巨大贡献,2011年9月,由企业捐助的阿拉坦汗坐像在大召寺前广场落成,铜像下方记载了阿拉坦汗的英勇功绩,每个来到这里的人们,都会看到阿拉坦汗的坐像。与大召寺、塞上老街组成黄金三角之势,规划设计五大板块,包括:旅游购物民俗风情文化商街,特色主题风情餐饮店,高档文化娱乐休闲区,创意文化工坊商业街,文化演艺剧场。</p> <p class="ql-block">阿拉坦汗,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第十七世孙,是土默特部的杰出首领,他和三娘子共同建设了呼和浩特,所以说,他是开发呼和浩特的元勋。</p><p class="ql-block">阿拉坦汗,生活在1507年到1582年。1542年,明嘉靖二十一年,阿拉坦汗继承汗位,统领鄂尔多斯、土默特和永谢布在内的三个万户,由于他的卓越成绩,土默特蒙古人将阿拉坦汗尊称为"圣狮"。</p> <p class="ql-block">阿拉坦汗建功勋,蒙汉交好睦邻处</p><p class="ql-block">呼和浩特缔造者,库库和屯归化城</p><p class="ql-block">崇尚喇嘛黄衣教,建召面佛传文化</p> <p class="ql-block">阿拉坦的主要功绩:</p><p class="ql-block">发展了蒙古族的经济和文化。阿拉坦当首领期间,蒙古人的生活极其匮乏,虽然有牛马,但是缺少生活物资,而且战争不断,阿拉坦汗带领人民结束了这种战乱的生活,与明朝和好,双方开展互通贸易往来,同时,他带领人民发展农业,由单纯的游牧经济走向自给自足,并建立了城池,就是呼和浩特城。</p><p class="ql-block">1、与明朝政府由战转和,开展贸易</p><p class="ql-block">在满都海与巴图蒙克执政时期,蒙古人经常发生战争,包括内部战争,包括与明朝政府的战争。蒙古人与明朝政府的关系,一直不太友好,可以说,在阿拉坦汗执政前长达200年的时间里,蒙古人与明朝一直处于对立关系,双方战争不断。而所有的战争,不过是一场利益之争,蒙古人有牛马,但缺少生活物资,明朝则缺少牛马,就这样,双方一直处于僵持状态,明朝政府害怕蒙古人的侵扰,而蒙古人同样也为此不得安宁。</p><p class="ql-block">然而,阿拉坦汗早有心愿,就是希望有一日要与明朝停战,双方开展互市贸易,各取所需,一方面双方互惠互利,一方面百姓也能安居乐业。他的梦想在几经周折之后才得以实现。为了能够停战,阿拉坦汗曾9次派遣使者进京议和,但都遭到了明朝政府的拒绝,并两次使者被杀。阿拉坦汗一怒之下,1550年,亲子率领蒙古右翼三部大军,越过长城一路冲杀包围北京,并攻入了安定门,明朝嘉靖皇帝大惊失色,不得已答应了阿拉坦汗开关互市的要求。但不久又出尔反尔,双方再次陷入僵持。直到1570年,阿拉坦汗的孙子把汗那吉投奔明朝,阿拉坦汗要求明朝政府交出把汗那吉,而明朝政府也提出了阿拉坦汗交出投靠他的白莲教首领,双方在这样的谈判下,才再次达成开关互市的协议。明朝政府封阿拉坦汗为顺义王。此后,蒙古牧民用牛马和毛皮换回大量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明蒙两家和睦相处40多年。</p><p class="ql-block">2、开发土默特,建立呼和浩特</p><p class="ql-block">以前蒙古牧民一直是逐水草而居,过着迁徙的游牧生活,居无定所,到了阿拉坦汗和三娘子执政期间,随着战争的结束,老百姓的生活安稳下来,经济逐渐有了起色后,阿拉坦汗和三娘子便计划建设一座城池,于是,他们建立了呼和浩特城。不仅如此,他们还开发土默特的天地,开始带领百姓耕种。</p><p class="ql-block">原来,虽然明朝政府答应开关互市,但由于中原地区旱灾涝灾,导致粮食供应不足,蒙古人未能换来足够的粮食。无奈之下,阿拉坦汗决定开发土默川,发展农业。那时,有大批山西、河北一带的汉族农民,有的因饥荒,有的因官府所逼,来到了土默川,在阿拉坦汗的鼓励下,他们开荒种地,辛勤劳作,几年后,土默川出现了大片的良田,也出现了蒙汉杂居的村子,蒙古语称为"板升"。现在,呼和浩特周边的许多村子还是以板升命名,而去到各个村子里,你会发现,他们的祖先许多都是山西走西口来的。</p><p class="ql-block">随着百姓越来越多,阿拉坦汗也厌倦了游牧生活的疲惫和寒苦,于是招募了大批能工巧匠,建设了呼和浩特城池,并起名"库库和屯",蒙古语的意思是青色的城,明朝政府赐名为归化,就是现在的呼和浩特旧城。</p><p class="ql-block">3、建立大召寺</p><p class="ql-block">大召寺是呼和浩特最古老的建筑之一,距今有400多年历史。在大召寺门口,有一尊巨大的阿拉坦汗的坐像,因为,大召寺就是阿拉坦汗在1579年明朝万历七年主持创建的,是呼和浩特最早建成的喇嘛寺。</p><p class="ql-block">阿拉坦汗一直向往和崇尚喇嘛教的博大精深,以至于"昼不能忘,夜不能眠",尤其是喇嘛教倡导不杀生,并有系统的医学理论,于是,阿拉坦汗主持修建了大召寺。他不仅缔造了呼和浩特,还为呼和浩特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p> <p class="ql-block">盛世华诞七十五,<span style="font-size:18px;">五星红旗迎风飘 </span></p><p class="ql-block">大地飞歌庆佳节,灯火辉煌同欢乐</p> <p class="ql-block">熙来攘往不夜城,门旁楼下红墙外</p><p class="ql-block">前街后巷广场内,处处有景人留影</p> <p class="ql-block">7.塞上老街和通顺大巷</p><p class="ql-block">塞上老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历史文化旅游区内,是一条有上百年历史的商业街区。整条街区建筑保留明清式建筑风格。是呼和浩特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p><p class="ql-block">其兴建于明万历年间,大召寺门前西侧有一条横街,立了牌楼,名为塞上老街。老街其实不老,塞上老街是市政府花两年时间重新修缮,体现历史文化名城亮点的一条街道,全长380米,全部建筑充分体现明清时期特点,被誉为老呼和浩特的旧影浓缩,真正的老街被政府拆掉了。这些古式房子,有三十年左右历史,很多都是土墙,合适做与旧城相配的古玩、民俗、百货、土产商店。有老铜匠开的铺子,也有近年发展起来的民族工艺品店。守着这达赖三世、五世驻跸过,如今依然香火不断的寺院,自然游人往来热闹非常。</p> <p class="ql-block">下榻的酒店(鑫三禾大酒店大召寺丽泰店)距离塞上老街西门只有600米远,从西门进入老街,清晨的阳光有些清冷,老街还没有从夜的兴隆与喧闹中醒来,有些不真实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还是喜欢夜色撩人的塞上老街,愿意听店老板的侃侃而谈,愿意看摊铺前的揣度交流,还有那些个穿越时空的惊鸿一瞥</p> <p class="ql-block">更有那么多琳琅满目的古玩文创,那么多垂涎欲滴的珍馐美味,处处都充满了人间烟火味</p> <p class="ql-block">通顺大巷位于塞上老街南侧,长330多米。据传,通顺大巷曾经叫大范家巷。这条巷子里曾经居住过一位姓范的山西籍商人,因为买卖做得较大,所以街道以他的姓氏来命名。1956年,因为紧邻通顺街(今塞上老街),便更名为通顺大巷。</p><p class="ql-block">在归化城(呼和浩特市旧城),民间有一种说法,过年到通顺大巷走一走,一年都会通通顺顺、平平安安。通顺大巷曾是归化城繁华的商业街道,明清建筑风格体现了独特的历史记忆,如今已打造成为汇聚全国各地风味美食的小吃一条街。</p><p class="ql-block">当城市逐渐散去一天的浮华,玉泉区的美食一条街开始进入最具魅力的时刻——种种美食勾起的不仅仅是个人味蕾的直接体验,还有从中投射出对于浓郁地域风情的向往,让人不舍离去。如果说每个城市都有几条有故事的街道,或温馨或浪漫,或高雅或市井,今天的通顺大巷的故事便由美食展开。灯火璀璨、人流熙攘、美食飘香,习习晚风中升腾起不一样的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奶皮奶茶奶豆腐,鲜奶酸奶马奶酒</p><p class="ql-block">羊头羊蹄羊杂碎,羊排肉串冰煮羊</p> <p class="ql-block">东北包饭关东煮,北京爆肚新疆馕</p><p class="ql-block">武汉干面臭豆腐,东南西北风味全</p> <p class="ql-block">夜未央,酒已醉,一杯奶茶煮清闲,呼市街头轻漫步,国庆佳节度良宵。</p> <p class="ql-block">心无求,往远方,一路美景慰程途,塞上明珠领风骚,有风无风皆自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