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雾弥漫黄山路

香堂蜜语(陈老师)

晚上七点多到达汤口镇黄山南大门,就在巴士停车场旁边找了个住处,水清缘,名字挺好听,一楼有餐厅,等待吃饭过程中,跟正在餐厅里眉飞色舞讲解的旅行社的人打听了一下。然后……我们预约第二天早上最早一个时段6:20开始的票,刚开始点进去显示有票,等到我们要购票的时候,发现没票,我们历来不喜欢等待,只好入了旅行社的坑,这个后面再说。<br>到了黄山,当然得吃点臭鳜鱼,蔬菜没啥可吃的,其实臭鳜鱼也不臭哈,味道刚刚好。黄山毛豆腐却没有,点了个野果豆腐,我以为是啥新奇的凉粉果之类的东西做的,吃着Q弹,还可以,第二天在另外一个地方才知道所谓野果豆腐就是葛根粉做的凉粉类食物。<br> 因为要早起爬山,洗洗睡了,第二天自己定了闹钟,也有叫早服务。<br> 下楼买了点吃的,戴着旅行社的小帽子,装着两套雨衣,五点半排队去坐摆渡车,现在的景区,摆渡车是必备的,因为大门和游客中心实在太远。排队时间,发现我们住的客栈就在停车场的围墙外面,只可惜不能翻墙过来,还绕了一个大圈。与昆明相比,黄山天亮时间整整早了一个小时,不到六点,天已大亮。我们依然选的是徒步路线,从慈光阁方向上山。<br> 排队时间不算很长,时间一到,哗啦啦一排车就进站了,6:40我们已经正式开始爬山了,每次爬山都会看到手举国旗或者身背国旗的年轻人,喜欢他们那种生机勃勃的样子。 下车到走到检票口,用时近20分钟。检票之后就是不断攀升的爬坡模式,过了慈光阁,坡度开始增大,风景的美妙程度逐渐提升,一阵一阵轻风,带着轻巧的雾气,从山上下来,把一个一个陡峭的崖壁,一棵棵零落的树,一株株低矮的小草,和一个个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的人,掩藏了起来,只能看见近处的人,一个又一个走进迷雾里,迷蒙而神秘。这一段路,并不难爬,不过是费点时间,但并不费体力。因为迷雾,再加上本身黄山的各处有字处,字都不显眼,即便没有雾,也看不清,所以我基本没怎么看路边的地名,就是一股脑的往前走。 正当我吭哧吭哧往前走时,抬头正看见吴老师和几个年轻人聊天,他们高高在上,眉飞色舞。走近了才知道,他们正在shuaba(说白族话),原来是遇到剑川老乡了。吴老师爬山途中听到几个年轻人讲话,就知道是剑川口音,于是就跟人“shuaba”,而剑川人只要开始“shuaba”,那就会旁若无人,反正像我也听不懂。他们从剑川去,我们从昆明走,在黄山狭路相逢,头顶巨石,相谈甚欢。 再往上走,就开始下起小雨来了,道路有些湿滑,头一天我们就被告知天都峰会因天气原因关闭,果然到了天都峰路口,已经拉起了警戒线,不让去了。黄山有两座山峰,是不可能在同一天去爬的,那就是莲花峰和天都峰,它们两个山峰轮流上岗,每隔三到五年开放一个山峰,另外一个峰就休息,是不是让节假日还有各种调休补班的人有点意难平?“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因为黄山兼有雄奇险秀的特点,而天都峰,就是以险闻名的,它的鲤鱼背,让多少人腿脚发抖进退两难,也正因为如此,遇到雨雪天气,天都峰就会关闭。据说还是有人偷爬,但是安全为要,我们没去涉险,继续往前。 9:20,我们到达迎客松景区时,依然大雾弥漫,迎客松影影绰绰,突然间,像是一只神的手,拉开了覆盖天空的云雾的帘子,蓝天白云从头顶显现出来,迎客松露出真容,游客也如云雾一般涌向迎客松的方向。我来不及拍一张阳光洒向迎客松的照片,云雾的帘子又被拉上了,就听一个女孩手舞足蹈的跟她身旁的男孩子说“就两三秒钟,天都峰就那么露了一下脸!”“真的,就两三秒!”男孩也激动的回答,那挤挤挨挨的游客,恐怕就只有一小部分人看见了天都峰那一闪而过的真容,而大部分人像我一样,连天都峰长啥样都没看见。 迎客松后面的路程,有点单调乏味而漫长,雨虽不大,但风不小,道路被堵住了,后来弄明白堵的原因,真想给那些人两脚,拍照站着不动的,等人站着不动的,还有颤颤巍巍不敢走又不靠边的,就在那最窄的一段下坡路上。好不容易走到光明顶,却发现光明顶只有气象站,看了个球。<br> 到白云美食广场吃饭,吃了最贵的一次盖饭,75元一份,份量倒是足,但牛肉硬得像木头坨坨,贵一点我理解,但起码做得嚼得动嘛。<br> 又是“因天气原因”,飞来石景区也关闭了。啥都看不见,西海大峡谷也不想去了,一路就往北门方向走了。作为中国名山,我觉得黄山旅游是很差的,道路标识非常不清楚,从光明顶之后往北门方向去的岔道很多,但经常岔道的地方啥标识都没有,某一个景点,可能从三到四个方向都有路到达,但往往只有上行方向有路标,我们下行就只能凭感觉走,体验感非常差。<br> 另外,我们是通过旅行社买的门票,他们的导游漫山遍野都有,按理只要找到戴一种帽子的就可以跟着他们走,签合同的时候负责人也是这么跟我们说的,但总是让我们等。到我们吃饭的时候,衣服基本是半湿状态,露天等人是很冷的,还不得等病了,我们没等,自行下山了。之前还跟我们说,索道需要排队一小时以上,通过他们导游可以让我们提前半小时坐上,但我们到了太平索道的上站丹霞站,没几个人,换了身干衣服,但外衣只有一件,外衣还得穿湿的,不过也好过里外都是湿衣服。太平索道轿箱像一个个公交车的车厢,透着老旧的味道,还有一点点漏雨。不过黄山文创产品中的冰箱贴是做得真的很精致。 到达下站松谷庵站,旅行社承诺的导游和车都没有,他们最早的那波人,都还被忽悠着游客乘坐西海大峡谷小火车,还没下来。有景区摆渡车,但我们如果要乘坐景区摆渡车,得自费,而我们的签的合同里是含有每人75块钱的返程大巴车费的。松谷庵站到南大门,景区摆渡车是40元/人。后来吴老师反复打电话,再发了一通脾气后,他们跟售票处商量,让我们上了从松谷庵到北大门的车,但从北大门到南大门,还是得乘坐旅行社的车。如果不是旅行社把持着门票,自己根本约不到,我们这种放荡不羁爱自由根本不想等的人,是不会去参加什么旅行社的,不仅被多收了钱还要受窝囊气。<br> <br> 回到南大门,找了一家足疗店,按摩了一下,看着泡脚水就不太靠谱,那个泡脚包是那种科技与狠活的产物,且我们已经说了不要开冷气,但工作人员嫌热,还是开着冷气。跟半个月前爬华山时候的体验相比,简直就是天上和地下的差别。<br>黄山门票190元/人,我们觉得所选路线中天都峰应该占50,西海大峡谷占50,飞来石占30,还剩下60,迎客松占30,一路零零散散的壮阔占30,因为贝比佳的到来,我们就相当于只用了60。黄山最大的优势可能是它的门票可以三天内两次爬山,但因为我们没有时间,所以没有二爬黄山,不然第二天却是一个大晴天,天高云淡,暖风习习,能看到最美黄山。而那时,我们正在西递的巷道漫游,在黟县古城顶着大太阳感叹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