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作为近代教育第一城,基础教育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今天,许昌“三名”工作室领衔人继续在魅力南通开启第三天的培训学习。</p>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p class="ql-block"> 今天主讲专家是程宝伟老师,程老师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专职科研员,上海市学校德育发展研究院德育研究员,2019—2021 年全职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工作,专职从事基础教育政策、教师专业发展和中小学德育、劳动教育的研究和指导工作。作为主笔人之一,起草的专报得到国家相关领导人的批示肯定;作为文件起草组核心成员,参与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多部文件的研制和起草工作。</p><p class="ql-block"> 上午,程老师就《学科教学中的道德教育》这一主题进行了精彩讲解。</p> <p class="ql-block"> 讲座从教学的德育意蕴、学科德育的原理、学科德育的表现形式三方面展开。</p> <p class="ql-block"> 一开始,程老师就抛出了一个问题:教书育人的意思是什么?让老师交流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不断激发思维的火花。</p> <p class="ql-block"> 程老师通过《雾都孤儿》中费金对奥利弗的教育启示引发大家思考,并得出教育的特征是能够给人以积极的影响,引发受教育者向上向善,从而得出教育一定是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并进而提出,教师职业之所以不为Chat GPT人工智能技术所取代,是因为教师的工作是“培根铸魂”的育人工作,不仅培养人使其具有真才实学,更是培养一个人使其具有丰富情感、优秀品质、健全人格、远大使命和坚定信念。</p> <p class="ql-block"> 程老师接着以生动鲜活的事例从“学科与课程”、“教师的课程价值观”两大板块,向全体教师阐述了“教育的道德性质”、“教育的道德目的”、“教育目的——手段框架”、“功用主义课程价值观”、“知识价值感的缺失”等多方面内容。理论与事例相结合,讲座与互动共存,程老师讲得津津有味,老师们听得兴趣盎然。</p> <p class="ql-block"> 姜银花老师主持并总结了上午的活动。</p> 跨学科育新人 <p class="ql-block">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这段时间教育界热切关注的话题,程老师针对这个问题,在今天下午的讲座《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何、何谓、为何》中,对我们进行了很好的诠释。</p> <p class="ql-block"> 程老师的讲座从三方面展开。</p> <p class="ql-block"> 在讲座第一部分,程老师着重针对为何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进行了讲解。他指出这既是教育改革的需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p> <p class="ql-block">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程老师着重诠释何谓跨学科主题学习。他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整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知识、方法、思维、思想等内容的学习主题。他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整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它整合了相关学科的知识、方法、技能等,强调学生的实践式学习,并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经验、生成理解、解决问题。同时,它重视生成性,知识方法等都会随着实践的推进而动态地生成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 讲座的第三部分,程老师针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方法进行了讲解。程老师强调了将道德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并提倡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强调了小组合作和实践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高晓菊老师主持并总结了下午的活动。</p> 主题交流研讨促提升 <p class="ql-block">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把学习内容内化于心,晚上,学员们围绕“从教学与德育的关系看学科德育的价值;实践中,学科德育有哪些落实的困难,怎么解决?课程综合化有哪些举措,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什么是课程综合化的第三条道路?跨学科主题学习有哪些认识上的误区,在学校实践中有哪些具体的策略?"四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舒科长深入到小组中,与老师们同研共讨。</p> 后 记 <p class="ql-block"> 欢动的掌声、会心的欢笑、恰到好处的互动,程教研员以学者的从容潇洒、深厚的学养和亲和的感染力,引领全体学员在轻松的节奏中切入和渐进思考,学员们在思考和研讨中有丰富的收获和审慎的反思。切实提高了对跨学科主题学习认识,在理清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价值、内涵的基础上,明晰了实践路径。在研思之中,对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实践课堂重构与课程重建有了更深入的探究与思考。</p><p class="ql-block"> 一桌一椅一腔热情、一笔一划一种态度、一颦一笑一室知己、一举手一投足一堂别样风采。潜心修炼,悟培训真谛,诗意行走,觅一路芬芳。愿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迎接新的挑战,未来可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