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莱运河

深海

<p class="ql-block">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万里海防图说》中胶莱运河局部</p> <p class="ql-block">胶莱河</p><p class="ql-block">山东半岛人工运河、重要河流。</p><p class="ql-block">胶莱河,是山东东部的重要河流,流经山东半岛西部,泰沂山脉与 昆嵛山脉之间,长134公里。该河分南北两段:胶州市姚家为分水岭,北胶莱河西北向至莱州市海仓口北注入渤海莱州湾,有泽河、白沙河、柳沟河、五龙河、漩河、龙王河等汇入,长103.5公里;南胶莱河自分水岭向南至胶州市陈村入胶州湾,有胶河、清水河、墨水河、碧沟河等汇入,长30.5公里。</p><p class="ql-block">胶莱河属人工运河,开于元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当时海运行漕,为避成山角之险,历经三年开凿成此河。因急于求成,河窄水浅,行船困难。</p><p class="ql-block">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又在原河向西22.2米(明七丈)处开挖新河,并建9座闸控制水位。除分水岭段长约14.7公里(明30里)未能彻底整治,船舶需拖沙而行外,其他区段都可扬帆通海。</p><p class="ql-block">后明、清两代多次实行“海禁”,胶莱运河逐渐荒废。民国期间,曾几次试图恢复胶莱运河航运,均未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胶莱河作为排洪和灌溉河道治理,未曾通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名称由来</p><p class="ql-block">胶莱河,是在古代胶水(即现代地理胶莱河支流胶河)的基础上开挖所成,所以后世资料记载,胶莱河也古称胶水,俗名胶河。准确地讲,应当是北胶莱河古称胶水,《青岛市志·地理志》正是这样记载的。北胶莱河大部分河道是古代胶水故道。</p><p class="ql-block">清乾隆《昌邑市(原昌邑县)志》载:“胶水出胶州铁橛山,水色如胶,故名”(但铁橛山也称胶山,以山称河似乎更合理),系指胶河,也是指胶莱河。</p><p class="ql-block">胶莱河之称,始于元朝。元世祖占领江南后,为发展漕运,南自胶州湾麻湾口,北至莱州湾海仓,沿胶水开凿新运河。公元1280年动工,经4年而成。取两湾首字命名“胶莱河”。数年后停用。《莱州府志》云:“胶莱通运之议,创自元人,开之数年即罢。明时屡试,而终不行”。</p><p class="ql-block">胶莱河开成后,元、明两代江南粮米长期由此运往京师,当地亦称运河、胶莱运河、运粮河。</p><p class="ql-block">清朝,以胶河口之西八华里的姚家(今属宅科乡)村东分水岭为界,称胶莱南河、胶莱北河。现代地理称南胶莱河、北胶莱河,又称南运河、北运河。</p><p class="ql-block">另外,《莱州市志》也将此河称北胶河,当是与胶河相对,以方位称之 。</p> <p class="ql-block">胶莱河,作为交通概念上的运河,连通莱州湾和胶州湾,北端在莱州湾莱州市和昌邑市交界的入海口,南端在大沽河入海口——胶州市码头村。北段主要在原胶水(胶河)基础上挖成,南段则使用了大沽河的下游段。所以现代地理上,胶莱河北至北胶莱河入海口,南至入大沽河口。南胶莱河并非直接入胶州湾,而是通过大沽河,再汇胶州湾,其南端在入大沽河口。[4]</p><p class="ql-block">作为地理上的河流,胶莱河,则北至莱州市(原掖县)海沧口北,南至胶州市(原胶州市(原胶县))前店口乡圈子村南汇大沽河处。胶莱河全长130公里,流域总面积5479平方公里。其中北胶莱河长100公里,流域面积3974平方公里;南胶莱河长30公里,《山东省志·交通志》则记为134公里。流域面积1505平方公里。[4]</p><p class="ql-block">胶莱河干流是一条没有源头(但,也有《平度市志》将胶河作为胶莱河的上源,把胶河源头铁橛山作为胶莱河源头[6])的、南北两端通海的人工河。以平度市姚家分水岭为界,北流入渤海莱州湾的为北胶莱河;南流入黄海胶州湾的为南胶莱河。平度姚家至窝铺段是南、北胶莱河的分水岭,河道顺直堤防齐正。洪水期南胶莱河水较大时流向北胶莱河,当北胶莱河水位高于南胶莱河的水位时,流向南胶莱河;当南、北胶莱河同时涨水时则水流缓慢。降水量多的年月,水泄滞缓,顶会出现漫溢的现象。</p> <p class="ql-block">南胶莱河</p><p class="ql-block">南胶莱河,原称胶莱南河,又称南运河,为胶莱河自平度市姚家村分水岭向南流入大沽河的一段河道。始于元朝,元世祖为南粮北调接济京师,于1280年开凿,历时五年而成,清以后为胶莱河主要排水干道。在姚家村东与北胶莱河分水,向东南流经平度、高密、胶州3地界的万家庄、孙家口、吴家口、孟家、闸子集、双会闸、大堤子、前店口,在吴家口村南入胶州市(原胶州市(原胶县))境内,穿过胶济铁路在前店口东南(圈子村南)与大沽河汇流后入胶州湾。沿途拦截7条主要河流,全长30公里,流域面积1500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该河流向大致西北东南,流经洼地,河道顺直,断面自上而下由20米逐渐增宽到80米,呈“凹”字形。一些支流断面超过干流断面2倍以上。所以,从开挖以后,每当“盛夏山洪暴发,为祸至烈”。明洪武七年(1374年)至天启五年(1625年)的251年间,共发生20余起重大水灾。清代灾情更重。民国时期灾情则有增无减。建国后,虽经多次治理,但受灾次数仍较为频繁。</p><p class="ql-block">胶莱河每年12月至次年2月为结冰期。1990年代始来雨量稀少,河水渐趋枯竭。</p><p class="ql-block">南胶莱河支流</p><p class="ql-block">入南胶莱河的主要支流有清水河、小清河、助水河、胶河、墨水河、利民河、碧沟河等。</p><p class="ql-block">南胶莱河较大支流东岸有东小清河、助水河等,西岸有胶河、墨水河、碧沟河等。</p><p class="ql-block">嘉靖二十年(<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541</span>年)王献又致力于胶莱运河的全面疏浚工程,引张鲁河、白河、现河、五龙河诸水,以增加胶莱运河的水势。同时建海仓口、新河、杨家圈、玉皇庙、周家、亭口、窝铺、吴家口、陈村九闸,以调节河道水位,并“置浮梁,建官署以守”,尽管分水岭30余里因工程浩繁未得疏浚,“船底拖沙而行”,但分水岭5里下可张帆畅行至海口无阻。胶莱河运又进入兴旺时期。</p><p class="ql-block">后来由于农民造反,“倭寇为患”,明朝廷实行海禁政策,着力于京杭大运河的漕运,而对胶莱运河的浚治采取轻视和反对的态度。明朝着力于京杭大运河的漕运,而对胶莱运河的浚治采取反对和轻视的态度,使其在繁盛了10余年后再次陷入萧条,乃至湮废,<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542???</span>年已不能通船。1571年(明隆庆五年),给事中李贵和上书开河,山东巡抚梁梦龙认为胶莱河“春夏泉涸,无所引注,秋冬暴涨,无可蓄浅,南北海沙易塞,舟行滞而不通。”未被采纳。1609年(万历三十七年)防御史颜思忠请开胶莱河不果。</p><p class="ql-block">清代,对胶莱河疏浚通航,进行过多次讨论,直至1724年(雍正二年)朝廷派内阁大学士何国宗视察胶莱河后,议“永不疏浚。”</p><p class="ql-block">此后,由于山洪坡水的冲积、河道淤积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在平度市的宅科乡毛家、姚家村东又自然形成分水岭,将胶莱河分开。明、清、民国时期虽不断有人上书请求再开胶莱运河,但均未果。</p> <p class="ql-block">治理开发</p><p class="ql-block">南胶莱河,是在一片平原地带挖成的,沿途拦截了7条支河流,支流断面有的超过干流两倍以上,汇入大沽河,流入胶州湾,从开挖后的600多年间,为害至烈。《胶州志》载,自1374年(明洪武七年)至1625年(天启五年)的251年间,水灾就有20起之多,毁庐伤禾,人民流离。民国时期,胶莱河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有增无减,两岸沃土,翠绿稼禾,一夕间没入汪洋,劳动一年,毁于一旦。</p> <p class="ql-block">1975年秋,从郭家台子南起,横穿死洼底,经杨家丘前达孙家口,新开一河,接旧排水沟,定名郭杨河。是年11月13日,60013人动工,当月27日竣工,完成土方38万立方米。该河总长9100米,复式河槽,上游口宽30米,底宽15米,平均挖深1.5米;下游口宽60米,底宽40米,平均挖深2.2米。新河落成后,南胶莱河水位下降,河口处泄洪能力为70立方米/秒,一般三天内可排除洼地内积水。</p> <p class="ql-block">建国后汛期实测最大流量:北胶莱河王家庄子水文站719立方米每秒(1974年8月14日);南胶莱河闸子站455立方米每秒(1975年8月16日)。年平均降水量542.1毫米,而蒸发量平均达1187毫米。</p> <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胶莱河作为排洪和灌溉河道治理,未曾通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