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潜心向学,方能问道远方。2024年10月16日,国培计划进行到了第三天。虽然昨夜兰州迎来了一场秋雨,气温骤降,但清晨的薄雾并未减弱学员们的热情。培训现场气氛热烈,李鹏老师的开场弹幕互动更是点燃了全场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 李鹏老师,陕西省三原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获微软T.A项目专家,给我们带来了《从信息技术到AIGC实践教育数字化转型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精彩讲座。在讲座中,李鹏老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政策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详细介绍了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情况,让学员们对国家的教育方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他还通过多个实际案例分享了如何将这些政策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去,使学员们能够更好地把握政策导向,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此外,李鹏老师结合自身生活切身体会为铺衬,阐述了AI软件技术在生活、教育领域的应用。他介绍了一些先进的AI软件工具和技术,并展示了它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通过这些实例,学员们深刻认识到AI技术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方面的潜力,也激发了我们学习和掌握这些新技术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 在下午的培训中,刘巧平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专题讲座——《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路径和实施》。作为兰州师范附属小学副书记、甘肃省新时代陇原信息化引领导师培养对象、兰州市教育信息化专家库研究员以及兰州市“名师课堂”名师组成员,刘老师在教育信息化领域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刘老师的讲座从教育数字化背景的介绍开始,她详细阐述了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区别,以及信息化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她指出,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AI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它能够有效地助力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在学校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问题这一板块,刘老师与现场学员进行了积极的互动。她总结了目前学校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如设施缺乏系统性、教学资源尚未形成体系、教育管理系统相对独立等。同时,她也强调了师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有待提升的重要性。这些问题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以便更好地推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刘老师的精彩讲解不仅让我们对学校信息化建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学校一定能够在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p> <p class="ql-block"> 学员马金玉旭老师和邓超老师在课后总结中也提到,这种切实的感受是如此的强烈而深刻。作为一名老师,当思考把人工智能运用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时,通过今日的学习与交流,有了全新的认识。从信息化到数字化的转型,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还能为教学过程增添更多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要实现课堂教学改革,关键在于改变教师的个人信息素养。对于学校而言,如何有效地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如何让老师们更容易接受并熟练使用这些先进的技术工具,无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通过这次的学习与思考,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信息化教学并不仅仅是将传统的教学内容简单地数字化,更为重要的是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只有当教师的教学理念真正发生转变,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使用数字化的工具,从而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为学生们带来更加丰富、高效的学习体验。</p> <p class="ql-block"> 一天的培训充实而富有成效,学员们在交流与思考中满载收获。大家深知,教育数字化转型之路任重道远,但有了专家们的引领和指导,有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与探索,我们定能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乘风破浪,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书写教育事业的辉煌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