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D7、平山县→保定易县</b></p><p class="ql-block"><b>打卡、西柏坡红色纪念景区、紫荆关</b></p> <p class="ql-block"><b>西柏坡红色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镇西柏坡村西柏坡景区内,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的所在地,国家一级博物馆。1978年5月26日对外开放,占地面积1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44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纪念馆基本陈列包括: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陈列展览馆、廉政教育馆、西柏坡国家安全教育馆、西柏坡丰碑林等五处。</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红色纪念景区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委员会西柏坡旧址</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p><p class="ql-block">一九四八年五月至一九四九年三月</p><p class="ql-block">西柏坡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的所在地,是中共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央工作委员会来到西柏坡,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领导了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指导了晋察冀的军事斗争,建立了华北财经办事处;1948年5月,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位书记汇合。在此,党中央领导了全国的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新中国从这里走来。</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完好保存了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五大书记旧居和七届二中全会、九月会议,以及军委作战室等13处旧址,并配有文物、文献、图片、资料等大量展品,再现了中共中央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当年的风貌,承载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柏坡战斗、生活的丰厚历史记忆,传递了重要的历史信息与教育意义。</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旧址</p><p class="ql-block">(一九四九年三月五日至十三日)</p><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此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三十四人,候补中央委员十九人。毛泽东主持会议并作重要报告。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作重要讲话,全会通过《七届二中全会决议》。</p><p class="ql-block">全会指出在全国胜利局面下,党的工作中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告诫全党,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根据毛主席提议,全会做出六条规定: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做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要求全党同志:永远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革命到底。</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同志旧居 </p><p class="ql-block">(一九四八年五月二十六日至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三日)</p><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当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军事委会主席。</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同朱德、周恩来等组织领导了全国的人民解放争,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主持召开著名的“九月会议”,“一月会议”和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制定了迅速夺取全国胜利和胜利后的各项基本方针、政策;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写下了许多重要著作;接见苏共代表和国民党和平代表,广泛联系各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共商建国大计,为缔造人民共和国做了大量的奠基工作。</p> <p class="ql-block">刘少奇同志旧居 </p><p class="ql-block">(一九四七年五月至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三日)</p><p class="ql-block">刘少奇当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央工委书记、华北局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政政部主任、中央马列学院院长等职。</p><p class="ql-block">中央工委时期,刘少奇负责党中央委托的工作,主持召开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参加领导土改和整党工作;在军工、敌区、妇女、青年、干部等会议上做重要报告,亲笔起草大量工作总结和报告。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后,参与党中央的领导工作,协助毛泽东组织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p> <p class="ql-block">朱德同志旧居 </p><p class="ql-block">(一九四七年五月至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三日)</p><p class="ql-block">朱德当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p><p class="ql-block">朱德与刘少奇等组成中央工委,负责党中央委托的工作。亲临前线指挥晋察冀解放军进行青沧、保北、清风店、石家庄战役,领导军工生产,关心经济建设;参加著名的九月政治局扩大会议;协助毛泽东组织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同志旧居 </p><p class="ql-block">(一九四八年四月二十三日至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三日)</p><p class="ql-block">周恩来当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参谋长。</p><p class="ql-block">周恩来参与了中共中央和军委的领导工作。配合毛泽东粉碎蒋介石、傅作义偷袭石家庄的阴谋;参加著名的九月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协助毛泽东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全国的解放战争;指导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同国民党和平代表和苏共中央代表进行会谈;邀请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商谈建国大计。</p> <p class="ql-block">任弼时同志旧居 </p><p class="ql-block">(一九四八年四月二十三日至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三日)</p><p class="ql-block">任弼时当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p><p class="ql-block">任弼时是我党最早的党员和组织家之一。曾两次被捕入狱,身体受到严重摧残。在西柏坡转移途中,历尽艰辛,拽着马尾巴翻越风雪交加的五台山顶。他抱病参与党中央的领导工作。协助毛泽东组织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出席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并在会上讲话。</p> <p class="ql-block">参观西柏坡纪念馆</p><p class="ql-block">西柏坡陈列展览馆,陈列主题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围绕陈列主题,以时间为主线、突出重大事件,设立了12个展室,每个展室均展出大量展品,系统反映了中共中央和领袖们在西柏坡期间的革命实践活动。从西柏坡这个小山村,党中央踏上了“进京赶考”的征程。</p> <p class="ql-block">走进西柏坡</p><p class="ql-block">1947年初,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解放区失败后,改为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3月18日,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在枣林沟,中共中央决定: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组成中央前委,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刘少奇、朱德等组成中央工委向华北转移,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平山县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优越的战略位置、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同年5月,中央工委进驻建屏(今平山)县西柏坡。</p> <p class="ql-block">离开西柏坡,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路牌闪过,前方是万里长城紫荆关,领队征求大家意见,一致同意去看看呗。计划外景点。🤓</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紫荆关</b></p><p class="ql-block">万里长城紫荆关,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西北45千米的紫荆岭上,始建于战国时期,秦、汉称上谷关,东汉名五阮关,宋、金称金坡关,元代以后称紫荆关,与居庸关、倒马关合称为内三关。</p><p class="ql-block">紫荆关自古便是进出太行山的交通要冲,位于“太行八陉”的第七陉“蒲阴陉”,天下九塞之第四塞,是兵家必争之地。</p> <p class="ql-block">万里长城紫荆关旧时为一座九门九关石头城,城东为万仞山,城西有犀牛山,城北为拒马河,城南是黄土岭,被称为“畿南第一雄关”。现存关墙1.2万米,城门3座多为明代建筑。城门门额石匾下层题“紫荆关”。</p><p class="ql-block">紫荆关位于居庸、倒马二关之间,是内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p><p class="ql-block">1996年11月20日,万里长城-紫荆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b>D8、易县</b></p><p class="ql-block"><b>打卡:狼牙山、清西陵</b></p> <p class="ql-block"><b>狼牙山</b></p><p class="ql-block">这里是我们小学课本里学习的狼牙山,因五壮士的英勇事迹而闻名。1941年9月25日,在抗日战争最艰难黑暗的日子里,易县狼牙山上,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和宋学义五位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坚持战斗,打完最后一颗子弹,五壮士英勇跳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3人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2人跳崖后,被挂在绝壁的树枝上幸免于难。谱写了一曲抵御异族外敌侵略的壮烈篇章。</p><p class="ql-block">1941年10月18日,晋察冀军区颁布关于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的训令,对马宝玉等5名战士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给予高度评价。</p> <p class="ql-block">狼牙山,古称郎山,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属太行山脉,距县城36千米,由五坨三十六峰组成。因其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p><p class="ql-block">狼牙山为古易州十景和古城保定八景之一的“狼山竞秀”,地貌复杂,大部分山峰海拔500~800米。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主要景点有莲花峰、棋盘陀、石棋盘、蚕姑祠、老君堂、勇士陈列馆和壮士纪念塔等。</p><p class="ql-block">1993年5月,狼牙山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2005年12月,狼牙山景区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8年4月,狼牙山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2017年1月,易县狼牙山风景区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p> <p class="ql-block">按行程计划,9月25日我们到达狼牙山,刚好是五壮士英勇跳崖壮烈牺牲纪念日(1941年9月25日),景区实行免门票优惠,本来是好事,却人山人海,人满为患,索道因运载超负荷停止售票,无奈,我们只好沿上山道缓慢步行走一段,算是到此一游。🤭</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西天门,又称石门,是进入狼牙山的第一道关门,由此进入狼牙山奇险的境地,西天门旁的山峰上是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战斗中第一次阻击战遗址。日伪军从正面进攻狼牙山,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党政机关和群众转移,狼牙山下各村的游击队员、民兵连及七个连的战士在石门两侧利用有利地形,挖战壕、埋地雷、扔石头与敌人顽强战斗,阻击敌人数小时,击退敌人多次进攻,毙伤敌人近百人。</p> <p class="ql-block">下山后参观狼牙山五壮士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狼牙山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p><p class="ql-block">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整个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九·一八事变是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p><p class="ql-block">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一场保家卫国、抗击日寇的神圣而持久的人民战争从此在中国大地展开。</p><p class="ql-block">1937年10月,遵照中共中央制定的在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的战略方针,聂荣臻率八路军115师独立团、骑兵营2000多人的精锐部队挺进晋察冀三省边界地区,开辟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杨成武带领的独立团(原红军独立第一师),认真执行党的抗日政策,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创建和发展了狼牙山根据地,使这里成为打击和消灭日寇的辽阔战场。</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前往下一站,清西陵。</p> <p class="ql-block"><b>清西陵</b></p><p class="ql-block">清西陵,位于河北易县城西永宁山下,距北京125千米,是清朝皇室陵墓群之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清西陵建于1730年至1915年,总面积800平方公里,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建有14座陵寝,葬有雍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慕陵)、光绪(崇陵)4位皇帝,9位皇后、57位妃嫔,2位王爷,2位公主,6位阿哥,共80人。此外还有行宫、永福寺以及护陵营房衙署等陵附属建筑保存至今,是我国现存规模宏大、保存最完整、建筑类型最齐全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群。</p><p class="ql-block">清西陵山川秀美,景色宜人。中国最大的人工古松林遍布景区,“云蒙叠翠、华盖烟岚”等清西陵八景散布其间,是著名的影视外景拍摄基地。清西陵是古代建筑与自然风景的完美融合,被联合国誉为“人类创造性的天才杰作”。</p> <p class="ql-block">清西陵主要建置全图</p> <p class="ql-block">泰陵、昌陵</p><p class="ql-block">泰陵、昌陵是清西陵的核心景区,景区内古松参天、环境宜人、风光秀美,不仅是中国古代皇陵的杰出代表,而且也是游人休闲养生的绝佳之地。</p><p class="ql-block">泰陵是雍正皇帝的陵墓,建于1730年至1736年,是清西陵之首陵,内葬雍正皇帝、孝敬宪皇后、敦肃皇贵妃。</p><p class="ql-block">雍正皇帝,名胤稹,在位13年(1723年﹣1735年),位于康乾盛世的中期。雍正是一位改革型的皇帝,执政期间,勤政务实,整顿纲纪,革除弊端,励精图治,锐意拓新,是康乾盛世的有力推进者,是促进清朝历史发展的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古代帝王。雍正登基后,曾在河北遵化清东陵选择陵址,后因风水和土质原因废掉,又另选址在今天的河北易县,并于雍正八年(1730年)开工建造泰陵,从而开辟了清西陵陵区。</p><p class="ql-block">泰陵是清西陵的首陵,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大,风水格局最为完整。泰陵建筑以一条2500米长的神道为中轴,由南向北错落有序排列着石牌坊、大红门、圣德神功碑亭、石像生……单体建筑74座。虽历经三个多世纪,但至今保存完整。无论是选址,还是规划布局,都是雍正年间国家繁荣与稳定的写照,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辉煌时代的产物。</p><p class="ql-block">昌陵是嘉庆皇帝的陵墓(没开放),建于1799年﹣1803年,内葬嘉庆皇帝和孝淑睿皇后。</p><p class="ql-block">嘉庆皇帝,名颙琰。1796年,乾隆皇帝将皇位传给<span style="font-size:18px;">颙</span>琰,年号嘉庆。1799年,太上皇乾隆去世,嘉庆皇帝开始亲政。亲政伊始,就惩治了权臣和绅,并力图整顿吏治,重振纲纪,但成效甚微。嘉庆一朝处于清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1820年,嘉庆皇帝崩逝于承德避暑山庄,在位25年,终年61岁。</p><p class="ql-block">昌陵陵址是由太上皇乾隆选定并赐予嘉庆皇帝的。其地上建筑仿泰陵,地下宫殿仿乾隆皇帝的裕陵(位于清东陵),规模宏大,布局严整,是清西陵唯一一座可以和泰陵相媲美的皇陵。此外,昌陵功德碑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座皇帝功德碑,其隆恩殿内以紫花石谩地,享有“满堂宝石”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听从导游介绍,我们先去看泰陵。</p> <p class="ql-block"><b>泰陵(雍正皇帝的陵寝)</b></p><p class="ql-block">泰陵局部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走进泰陵,经过三路三孔桥、神道碑亭、隆恩门,进入隆恩门,两边是东、西班房和东、西配殿,迎面是隆恩殿,隆恩殿门口有一对香炉,往后是陵寝门、二柱门、石祭台、明楼,进入明楼后面称哑巴院,登上明楼,有明楼石碑、宝顶。</p> <p class="ql-block">神道碑亭</p><p class="ql-block">俗称小碑楼,重檐歇山顶,建筑面积121平方米。楼内矗立有石碑一统,碑面用满、汉、蒙三种文字镌刻着雍正皇帝的庙号、徽号、谥号: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之陵。</p> <p class="ql-block">隆恩门</p><p class="ql-block">进入宫殿区的门户,是整个陵寝组合群引导建筑的结束与主体建筑的开始。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顶,居中三间各有门扇一对,从东到西依次为“君、神、臣”门。</p> <p class="ql-block">东、西班房和焚帛炉</p> <p class="ql-block">隆恩殿</p><p class="ql-block">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959平方米,重檐歇山顶,殿宇外围用汉白玉石栏杆围绕,四周有装饰构件螭首。螭为龙子,螭首是古建筑上的一种装饰构件,古代,螭首为皇家建筑专用,显示帝王皇权,一些螭首也有排水保护台基、平衡承重的作用。</p><p class="ql-block">殿前台阶中间有丹陛石。丹陛石又称陛阶石,是古代宫殿门前台阶中间镶嵌的那块长方形大石头,一般是一整块石头,有的还由好几段石头组成。丹陛石是中国帝王身份的象征。丹陛石的选材精良,制作精细,设计也有一定的套路。丹陛石一般长2米以上,宽1米左右,被建在宫殿前主路上。石头上刻有龙凤、祥云、寿山等花纹。常人不能在丹陛石上走,只能从它的两侧走,因为它是帝王权力的象征。</p><p class="ql-block">殿前月台上陈设铜香炉、铜鹤、铜鹿。是祭祀的主要场所,每年清明、中元、冬至、岁暮、祭辰五大祭,每月朔望两小祭。</p> <p class="ql-block">隆恩殿内部分展品</p> <p class="ql-block">陵寝门</p><p class="ql-block">又称三座门、琉璃花门,是陵寝前朝通往后寝的门户。将陵寝分为前朝和后寝两部分。每座门洞均面阔一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顶。正反两面均镶嵌着彩色琉璃构件拼合的缠枝莲花图案,庄重华美。</p> <p class="ql-block">二柱门</p><p class="ql-block">坐落于三座门内神道上,木石结构,面阔一间,为柱出头冲天式牌坊,是一座装饰性的建筑,寓意辟邪、吉祥。</p> <p class="ql-block">石祭台</p><p class="ql-block">祭台分上下两部分,上有香炉、花瓶、蜡台等五样供品,又名“石五供”。下为供座,系由两块巨石雕成的须弥座。整个祭台雕工细腻,基座雕有宗教和民俗内容的吉祥图案。</p> <p class="ql-block">明楼</p><p class="ql-block">是整个陵寝中地势最高的建筑物,重檐歇山顶,楼内矗立一统石碑。楼下方形城墙称方城,楼后半圆形土丘称宝顶,宝顶下为雍正皇帝安息的地宫。</p> <p class="ql-block">哑巴院</p><p class="ql-block">即方城门洞内的小院,院中正对洞口的称影壁墙,是地宫入口处的标志。因此院位置隐蔽,不易被发现,像哑巴有口不能言,故称哑巴院。泰陵地宫曾于1980年试掘,专家证实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宝顶</p><p class="ql-block">明楼后半圆形土丘称宝顶,下方为雍正皇帝安息的地宫。宝顶用白灰、砂土、黄土掺和成“三合土”层层夯实,又用糯米汤浇筑,加了铁钉,异常坚固。为帝后陵寝组合群的最后一座建筑。宝顶的大小因国势兴衰和等级高低而异。</p> <p class="ql-block">至此完整的泰陵才算看完了,侈华大气,令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雍正皇帝的泰陵规模最大,因为他的“辈分最高”,后面皇帝的陵寝规模是不可以超过的,在通往泰陵的神道上,葱郁的参天古木静默的守卫着雍正的陵寝,自成“天然氧吧”,风景极美。</p><p class="ql-block">继续参观崇陵、西昌陵。</p> <p class="ql-block"><b>崇陵(光绪皇帝的陵寝)</b></p><p class="ql-block">崇陵局部导览图</p><p class="ql-block">从导览图看,崇陵与泰陵建筑格局大同小异。</p> <p class="ql-block">走进崇陵,首先经过牌楼门,牌楼的后面依次为:神道碑亭、三路三孔桥、隆恩门,进入隆恩门,两边是东、西班房和东、西配殿,迎面是隆恩殿,往后是陵寝门、石祭台、明楼,明楼下面是地宫,地宫上面是宝顶。</p> <p class="ql-block">牌楼门,是一座木石结构牌坊,长27.54米,高10.53米,为五门六柱五楼形式。</p><p class="ql-block">三路三孔桥,并列碧流之上,之间用荷叶净瓶栏板相接,形成一体。三桥造型一致,皆长20.04米,中桥宽5.06米,侧桥宽4.14米。</p><p class="ql-block">隆恩门,是进入宫殿区的门户,是陵寝引导建筑的结束与主体建筑的开始。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顶,居中三间各有门扇一对,由东至西依次为“君、神、臣”门。</p><p class="ql-block">隆恩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991.3平方米,重檐歇山顶。殿宇外围用汉白玉石栏杆围绕,殿前台阶中间有丹陛石,石头上刻有龙凤、祥云、寿山等花纹。殿前月台上同样陈设,铜香炉、铜鹤、铜鹿。是祭祀的主要场所,每年清明、中元、冬至、岁暮、祭辰五大祭,每月朔望两小祭。</p> <p class="ql-block">隆恩殿内展览,从光绪皇帝的家庭生活、变法图强、囚禁瀛台和死因谜案等方面,客观详实地介绍了光绪皇帝悲情、担当、图强、离奇的一生。</p><p class="ql-block">清德宗爱新觉罗 · 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为清朝入关后第九位皇帝,年号光绪。在位34年,享年38岁,葬河北易县清西陵之崇陵。</p><p class="ql-block">光绪皇帝在位时期,正处于中国社会思想激烈动荡的时代,作为一个年轻发奋的君主,光绪皇帝有一定的政治远见。面对积贫积弱的国家,他不顾忌个人安危,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权位,以社稷为重,推行变法。虽然变法以失败告终,但它却开启了中国百年变革的大门,刺破了禁锢国人思想的千年铁幕,对当时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光绪皇帝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效法西方,试图实现国家富强和政治民主化的开明皇帝,是中国百年变革的先驱者和献身者。他短暂的一生,又是充满悲情的一生。自幼未能享受童年快乐,家庭婚姻爱情均非己愿。政治上虽不甘沉沦却难有作为,其死因更曾为历史疑案。</p><p class="ql-block">光绪皇帝的一生是不幸的,虽贵为一国之君,却不能主宰自己的天下,甚至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生命。他的一生又是敢于担当的,面对外敌入侵,他坚定地站在维护国家的立场;面对国势衰亡,他积极地变法图强。在民族危亡的岁月,他时时以国家兴衰为念,并伴随着时代的脉搏不断向前迈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综观光绪皇帝的一生,他是一位爱国的开明皇帝。</p> <p class="ql-block">“金星宝盖”志桩 </p><p class="ql-block">该志桩,六棱,青白石质。高0.6米,棱宽均0.11米,底有榫。桩身正面阴刻“金星宝盖”四字;背面阴刻“光绪十三年三月十四日志”十一字。刻字均为楷书,繁体。</p><p class="ql-block">据《宣统政纪》等官书记载,崇陵今址为德宗驾崩后勘定。但此志桩的发现,则以实物的存在,证实了光绪帝生前既曾勘定陵址于此的历史史实。</p> <p class="ql-block">隆恩殿往后走是陵寝门、石祭台、明楼。</p> <p class="ql-block">明楼内地宫</p><p class="ql-block">盗洞遗址,1938年地宫被盗时,盗墓者从哑巴院内琉璃照壁前向下掘一深洞,直达地宫封门墙地基下的土层后,折向北,绕过封门墙再向上翻挖,便进入地宫。此处是盗墓者从封门墙内向上挖,进入地宫时遗留下来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光绪,四岁登基,1875年至1908年在位,他主张变法,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后被软禁在中南海瀛台,1908年死于瀛台涵元殿,时年38岁,1913年11月葬入地宫。2003年一2008年,清西陵文管处等四家单位合作,通过现代化科技手段,破解了光绪皇帝死因真相﹣﹣死于砒霜中毒。这一重大发现,列居我国2008年十大科学发现第三位。</p> <p class="ql-block">光绪皇帝的崇陵,是清西陵中唯一一座开地宫的陵墓,因为这是清西陵唯一被盗的陵寝。</p> <p class="ql-block">从崇陵到昌西陵的路上,会路过未开放、在修复中的嘉庆皇帝的昌陵。</p><p class="ql-block">一路上,导游介绍说,若是皇后去世在前,皇后会先葬入地宫内,但不会关闭地宫,皇上去世后葬入才会关闭地宫;如果皇上去世在前,那么入葬后会直接关闭地宫,皇后会在皇帝的陵墓旁择地而葬,但光绪帝是个例外,光绪去世时陵墓还没建,所以虽然皇后去世的比光绪晚,仍葬在一处,这段被“钦点”的婚姻,至最后仍没有给予两人“分离”的自由。四座陵寝之间可以自行开车游览,也可以乘坐景区大巴,大巴车票可在游客中心购买,陵寝之间离得比较远,不建议步行前往。游客中心可以购买通票,也可以单独购买。</p> <p class="ql-block"><b>西昌陵(孝和睿皇后的陵寝)</b></p> <p class="ql-block">昌西陵位于昌陵西侧,是一座皇后陵,建于咸丰元年至咸丰二年(1851年﹣1852年),埋葬着嘉庆皇帝的孝和睿皇后。</p><p class="ql-block">孝和睿皇后,钮袖禄氏。嘉庆二年十月被册封为皇贵妃,主持后宫事务。嘉庆六年册立为皇后。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嘉庆皇帝去世后,被尊为恭慈皇太后,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去世,终年74岁,是清朝在皇后位时间最长的皇后。</p><p class="ql-block">恭慈皇太后去世后仅隔一个月,道光皇帝也去世了,因此她的陵墓只好由她的孙子咸丰皇帝营建。昌西陵规制简约,是清代规模最小的皇后陵,但也是特色最鲜明的一座。建有中国古代陵寝建筑中唯一的回音石和回音壁,回音效果清晰神奇。</p> <p class="ql-block">隆恩殿</p><p class="ql-block">为祭祀的主要场所。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287平方米,单檐歇山顶,殿内的天花彩绘是一只金凤在云朵中展翅飞翔的图案,画面独树一帜。每年清明、中元、冬至、岁暮、祭辰五大祭,每月朔望两小祭均在此举行。</p> <p class="ql-block">回音石</p><p class="ql-block">孝和睿皇后宝顶前神道上的第七块条石便是回音石,面对此条石发声,可以听到比原声大数十倍的回音,好似空谷传响。</p> <p class="ql-block">宝顶</p><p class="ql-block">位于陵寝中轴线末端的方形台基上,内葬嘉庆皇帝的孝和睿皇后,宝顶高6.66米,周长35.11米。</p> <p class="ql-block">回音壁</p><p class="ql-block">围绕宝顶的围墙,即回音壁。站在回音壁的东西两侧面对墙壁低声细语,虽东西相距76米,对方仍能听到清晰的话音,昌西陵回音壁是声学原理与建筑布局的巧妙融合,也是中国古代陵寝建筑的孤例。</p><p class="ql-block">昌西陵回音壁是中国古建筑中除天坛回音壁外唯一的一处,可以媲美北京天坛的回音壁。</p> <p class="ql-block">因为时间关系,我们看完昌西陵返回再看清西陵大红门,时间已经很晚,景区要关门了,匆匆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按常规线路,进入清西陵、第一道大门便是整个陵园的总大门——大红门。此门为单檐庑殿顶,庑殿顶是古建中屋顶规制等级最高的。整个清西陵只有这里使用了这个规制,足见大红门地位之崇高。</p><p class="ql-block">大红门是清西陵的总门户,也是泰陵的第一个门户。在大红门上边有是三个拱券式的门洞,走进观之,三个拱券式门洞甚为广大。搭配朱红色的墙身,并加之黄琉璃瓦顶,合为一体让此门显得格外庄重典雅、远观甚为巍峨壮美。</p> <p class="ql-block">在封建等级制度的严格要求下,这三个拱券式的门洞都有不同的走法。这三座门有君、神、臣三种走法。</p><p class="ql-block">在陵寝东侧的这扇门是给皇帝提供的,它称为君门。陵寝中间的那扇门,称为神门,是给神仙走的。神仙就是所谓的皇帝驾崩之后为神仙。然后再西侧的那扇门是给皇家女眷大臣走的,所以它称为臣门。所以君门和臣门平时是打开的,神门则是关闭状态的。</p><p class="ql-block">按照清朝的陵寝制度,皇帝初登宝座,就要兴建陵寝。也就是说,整个泰陵,是按照雍正皇帝自己的意愿来建造的,作为泰陵的门户,以及整个清西陵建筑的总门户,雍正皇帝在这里留下了不朽的印记,和对自己以及对后世子孙的祝愿以及企盼。</p> <p class="ql-block">在大红门的前边有一对怪兽,这对怪兽叫麒麟。麒麟是一种祥瑞的动物,雍正皇帝生前很喜欢祥瑞,所以在他的大红门前边,设立了一对麒麟。作为封建皇帝,天下祥瑞就意味着国泰民安,这是每个帝王都信奉的基本准则。雍正本人就是一个饱受争议的皇帝。他不因循守旧、敢于变革、兴利除弊,势必要触及权贵阶层的利益。在当时的那个年代,无论是满朝文武官员还是豪门士绅,这些掌握着话语权的人们,对他的非议其实是很多的。在大红门前将一对大型的石雕巨兽麒麟摆放在门两边的紧要处,除了有企盼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的寓意意外,雍正皇帝还仿佛在向天地无声的告白着。</p><p class="ql-block">据说麒麟能公正严明的做事,能分辨事物的曲直。传说雍正皇帝是改诏篡位的皇帝,他的位子来的不正,所以雍正皇帝想在他的大红门前边设一组麒麟,来表现自己执政之正!</p> <p class="ql-block">走进大红门,就意为走进了皇帝的陵寝区。当你亲自用脚步丈量这座恢弘的古建之时,才会觉得书本上的文字是如此苍白,仅仅是清西陵的总大门,便已经让你感受到了视觉冲击,而这种感觉是文字形容不出的。</p> <p class="ql-block">清西陵中每座陵墓整体布局大同小异,但设计中都“藏”有各自的独到之处,泰陵的三架石牌坊、慕陵的金丝楠木殿、崇陵的地下宫殿、昌西陵的回音壁……都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路上,导游介绍,离清西陵不远处的一座公墓里,还有最后的清皇帝溥仪和婉容的墓,这样算来,一共有5位皇帝葬于西陵,和葬于清东陵的皇帝就一样多了。</p> <p class="ql-block"><b>“一座清西陵,半部清王史”</b></p><p class="ql-block"><b>清西陵,清朝最后一处帝王陵墓群</b></p><p class="ql-block"><b>这里葬着帝王家的遗憾、葬着他们的荣耀与屈辱、也葬着他们被束缚的感情和未破解的迷。</b></p> <p class="ql-block"><b>D9、易具→涞源县</b></p><p class="ql-block"><b>打卡:白石山</b></p> <p class="ql-block"><b>白石山</b></p><p class="ql-block">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城南15公里处,雄踞八百里太行山最北端,因山体多为白色大理石而得名。</p><p class="ql-block">白石山是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最高峰佛光顶海拔2099米,主山脊绵延7000余米,拥有我国独一无二的大理岩峰林地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网上看到白石山的介绍和图片,一直很期待,今天来到白石山,气温10度,大雾弥漫,是整个行程最冷的一天,团友戏称:“白石山对我们不友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虽然雾里看山,但并不妨碍我们登山游玩的好心情,大家加点衣服,看看导览图,选好线路,抓紧时间买票上山,云里雾里,白石山,我们来了。✊</span></p> <p class="ql-block">景区集峰林、怪石、绝壁、峡谷、森林、云海、佛光、长城等景观于一体,有三顶、六台、九谷、八十一峰,兼具了山岳景观的奇、雄、险、幻、秀五大特点。崖耸云天、峰石彩林、佛光云海集于一身,可谓“中国北方第一奇山”。</p><p class="ql-block">白石山的绝壁栈道将“白石晴云、太公钓鱼、八戒娶妻、双雄守山、凌玻微步、山盟海誓、白石淞韵、景心流岚、太行之神、三圣朝佛、仙人晒靴、祥云佛光”等为代表的“白石山十二美景”串联起来,使游客不仅可以尽览白石山水墨写意的大气之美,站在栈道上更能感觉“云在脚下漂浮,风在身边嬉戏”,如临仙境的惬意自在。巍巍太行,千里苍茫。万古白石,地老天荒。白石山自然风景秀丽,生态环境一流,是观光游览、度假休闲的最佳选择。</p> <p class="ql-block">看不到秀美的山中景色,我们也拍不停,云雾中的白石山因为我们的到来毫不逊色。🤭🤭</p> <p class="ql-block">山里有一咖啡店,正好进去喝一杯咖啡,吃点东西,暖和暖和。🤭</p> <p class="ql-block">吃饱喝足,继续走。</p><p class="ql-block">今天的白石山,时而云遮雾挡,时而云开雾散,时而云卷云舒,时而云雾缭绕,云雾的变幻无常,令人如临仙境,惬意自在。</p> <p class="ql-block">云雾之中,我们一路欢声笑语,拍拍拍,开心无比。</p><p class="ql-block">登山游玩,缆车上山+山上交通车+环山路+缆车登项+环山路+<span style="font-size:18px;">景区交通车</span>+缆车下山,就这样足足玩了7个多小时,太能玩了。😄😄</p> <p class="ql-block"><b>D10、涞源县→保定→唐山遵化市</b></p><p class="ql-block"><b>打卡:保定直隶总督府、天主教堂、大慈阁</b></p> <p class="ql-block">河北保定地处京津石金三角,素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畿辅重地,都南屏翰”之称,曾是历朝省会、清朝直隶总督府所在。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化的古城,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b>保定直隶总督府</b></p><p class="ql-block">直隶总督署是清代直隶总督的办公处所。直隶是今河北省的前身,总督是省最高军政首脑。直隶总督署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省级衙门,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直隶总督署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该署规模宏大,东西宽130米,南北长220余米,占地总面积30000余平方米。整座衙署严格按照清朝规制修建,坐北朝南,分为东、中、西三路,作为主体建筑的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官邸、上房均设在中轴线上,东西两路是幕府院、花厅、箭道等辅助建筑。建筑均为布瓦顶、小式硬山建筑,是一座典型的清代衙署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直隶地处京畿,总督位高权重,直隶总督为清代督抚之首,疆臣领袖。直隶总督多为朝中重臣,方观承、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均在此任职,其中李鸿章任职时间最长,达25年之久。有清一代,历经八帝187年的历史,共设有直隶总督74人,99任。</p><p class="ql-block">直隶总督府内布有六个展厅,介绍直隶总督府的历史沿革。</p> <p class="ql-block">“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直隶总督署正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内涵迎接着八方来客。</p> <p class="ql-block"><b>保定历史古城中的西洋建筑天主教堂</b></p><p class="ql-block">1846年,北京教区的孟主教在此建立了保定北关天主堂,标志着保定城内正式开启了传教之路。</p><p class="ql-block">1898年,由于特殊原因,保定北关天主堂与闲置废弃的原清河道台衙门置换,并与同年开始重建天主堂,后来被当地的人们广泛的称“旧道教堂”。也就是现在的莲池南大街与裕华路交汇处,教堂右邻直隶总督署和古莲花池遥遥相对,三座风格迥异的建筑成“品”字行布局,这三座古老的建筑矗立保定古城中心历史街区中,已然成为了街区中独特风景线。</p><p class="ql-block">同年,教堂开始重建。历经数年的动荡与挑战,最终在1905年,一座壮观的罗马式教堂落成。这座教堂长54.3米,宽17.6米,高达20米,内部设计精致,可容纳上千人。教堂内14根高大的红色圆柱和12根汉白玉雕刻的科林斯式石柱,象征着耶稣基督的十二门徒,与周围的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教堂的外部装饰透露着本地化的思路,外墙采用了中国传统砖雕技艺,融合了中国文化特色与本地化的神学思想。从象征君子之风的荷花荷叶到寓意长寿的仙鹤云纹,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大慈阁</b></p><p class="ql-block">大慈阁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定的名胜古迹,原名大悲阁。据保定市方志馆记载,此阁由元帅都总管张柔建于庚戌年间(公元1250年),至今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以“市阁凌霄”列保定“上谷八景”之首,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大慈阁现占地面积约3400平方米,现存古建筑群结构紧凑,错落有致,保存完好,是保定不可多得的古建标本。当初建此阁目的是军事瞭望,诗人云:“辽海依依见,尧山隐隐横”,赞其视野之开阔。清顺治以后渐变为佛寺,并增建了天王殿和钟鼓楼,亦称“真觉禅寺”,是保定市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阁内供奉有佛祖释迦牟尼和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阁后有倒座关帝庙。</p><p class="ql-block">大慈阁作为标志性建筑历来是古城保定的象征,也是著名的文物建筑景点。立身高阁,感受闹市之中的凌霄仙境,亲耳聆听佛家弟子悠悠诵经之吟和洪亮绵长和谐吉祥之钟声,已成为广大游客的美好愿望,故有“不到大慈阁,等于未曾到保定”之说。</p> <p class="ql-block"><b>D11、遵化市→沧县</b></p><p class="ql-block"><b>打卡:清东陵</b></p> <p class="ql-block">看过了清西陵,当然要再来看看清东陵。</p> <p class="ql-block"><b>清东陵</b></p><p class="ql-block">位于河北省遵化市昌瑞山南麓,建有帝、后、妃陵寝14座,现存各式古建筑500余座,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墓群,被誉为“人类具有创造性的天才杰作”。清东陵是闻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这里山川灵秀,殿宇峥嵘,植被茂盛,空气清新,既是人们祈福纳祥的风水宝地,也是居家休闲、览胜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清东陵地臻全美,景物天成,是一处天人合一的风水宝地。</p><p class="ql-block">清东陵保存了许多建筑精品,尤其是气势恢宏的6000米孝陵神路,美轮美奂的裕陵地下宫殿,金碧辉煌的慈禧陵三殿,倍受世人瞩目。清东陵埋葬了许多具有历史震撼力的清代帝王后妃,大家熟知的顺治、康熙、乾隆、孝庄、慈禧、香妃等都葬在这里。清东陵既是一处重要的史学基地,也是了解清代慈孝礼仪的文化圣地。</p><p class="ql-block">清东陵全景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清东陵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开始修建,历时247年,陵区南北长125千米、宽20千米。陆续建成217座宫殿牌楼,组成了大小15座陵园(5座帝陵、4座后陵、5座妃园寝、1座公主园寝)。清东陵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p><p class="ql-block"><b>清朝入关后一共十位皇帝,清东陵安葬了顺治帝、康熙帝、乾隆帝、咸丰帝、同治帝;清西陵安葬了雍正帝、嘉庆帝、道光帝、光绪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在清西陵外的公墓,都是在太行永宁山下,东、西陵相距紫禁城都是125公里,各葬五位皇帝。</b></p> <p class="ql-block">走进清东陵大红门</p><p class="ql-block">和清西陵一样,这是进入清东陵的总门户, 石牌坊、大红门,单檐庑殿顶是古建中屋顶规制等级最高的。整个清东陵也只有这里使用了这个规制,足见大红门地位之崇高。</p> <p class="ql-block">孝陵石像生 </p><p class="ql-block">孝陵石像生是清陵中规模最大的一组,全长870米,共有18对,其中文臣、武将各3对,马、麒麟、象、骆驼、獬豸、狮子站、卧各一对,每座石雕均用整块石料雕成。它们犹如两列威武雄壮的仪仗队排列神道两侧,使皇家陵园更加威严、神圣、肃穆。</p> <p class="ql-block">龙凤门</p><p class="ql-block">龙凤门是神道上门式建筑之一,为六柱三门四壁三楼顶形式,周身用黄绿琉璃构件嵌面,壁心画面是龙、花、鸟等图案。</p> <p class="ql-block">清东陵,埋葬着清朝最高光时期的两位爷孙皇帝康熙和乾隆的地方,还有那贪恋权力,爱慕富贵虚荣,穷奢极欲的慈禧太后的陵寝,不过在1928年,慈禧和乾隆皇帝的墓都被军阀孙殿英用炸药炸开,洗劫一空,其状凄惨无比。康熙皇帝的景陵也在1945年被盗窃一空,咸丰和同治皇帝的惠陵也是一样的命运,只有顺治皇帝的陵寝得以逃脱被盗的命运,包括慈安和孝庄两位皇后的墓地,也难逃被盗的厄运。</p> <p class="ql-block"><b>裕陵(乾隆皇帝的陵寝)</b></p><p class="ql-block">走进裕陵,经过三路三孔桥,进入隆恩门,两边是东、西班房和东、西配殿,迎面是隆恩殿,往后是陵寝门、二柱门、石祭台、明楼、地宫。</p> <p class="ql-block">隆恩门,是进入宫殿区的门户,是整个陵寝组合群引导建筑的结束与主体建筑的开始。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顶,居中三间各有门扇一对,从东到西依次为“君、神、臣”门。</p> <p class="ql-block">两边是东、西配殿和焚帛炉</p> <p class="ql-block">焚帛炉和西班房</p><p class="ql-block">焚帛炉,也叫缭炉,建于隆恩门内东西两侧。通体用琉璃件构成,单檐歌山式建筑。陵寝祭祀之后,祝版、制帛、五色纸及金银镍子等在炉内焚化。帝后陵内有两个黄色的焚帛炉,而妃园寝只有一个绿色的荧帛炉。</p><p class="ql-block">西班房是陵寝八旗护卫值班休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隆恩殿 </p><p class="ql-block">隆恩殿重檐歇山顶,是供奉乾隆皇帝及其皇后、皇贵妃神牌、供品和举行祭祀的主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隆恩殿内展品</p> <p class="ql-block">陵寝门 </p><p class="ql-block">陵寝门也叫三座门、琉璃花门,位于隆恩殿后面,是后院的门户。它有三个独立的门口,均为单檐歇山顶。左门(东门)为皇帝出入的门户,故称君门。中门是帝、后棺椁经过的门户,故称神门。中间门稍大,左右侧门较小。</p> <p class="ql-block">进入陵寝门后面依次是二柱门、石祭台、明楼。</p> <p class="ql-block">石五供是象征性的祭台,上有一炉、二烛台、二花瓶。展谒礼在此举行。清朝时期,皇家女眷到此止步。</p> <p class="ql-block">地宫 </p><p class="ql-block">地宫是九券四门的结构,进深54米,落空面积372平方米,里面布满佛教题材的雕刻。乾隆帝、后、妃等六具棺椁安葬于此。1928年7月,裕陵地宫被孙殿英部队盗掘,大部分珠宝至今下落不明。</p> <p class="ql-block">看完裕陵,去看看定东陵</p> <p class="ql-block"><b>定东陵(慈禧太后的陵寝),又称慈禧陵</b></p> <p class="ql-block">慈禧陵位于清东陵普陀峪,同治十二年至光绪五年(1873-1879)建,耗银227万两,与西侧的慈安陵规制相同。光绪二十一年(1895),慈禧太后以陵寝年久失修为由下令重修,重修工程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结束,历时13年,重修后的慈禧陵三殿用料考究,装修豪华,富丽堂皇。慈禧太后的棺内陪葬了大量价值连城的珍宝,1928年7月,军阀孙殿英盗掘了慈禧陵,致使珍宝流散。</p> <p class="ql-block">走进慈禧陵,首先经过下马碑,往后走是慈禧陵小碑楼</p><p class="ql-block">小碑楼也称神道碑亭,重檐歇山顶,亭内碑身阳面用满、蒙、汉三种文字镌刻慈禧皇太后的谥号。</p> <p class="ql-block">进入隆恩门,两边是东、西朝房,迎面是隆恩殿。</p> <p class="ql-block">东、西朝房</p><p class="ql-block">朝房也称茶膳房,是为祭祀准备奶茶和瓜果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隆恩殿</p><p class="ql-block">隆恩殿是供奉慈禧太后神牌、供品和举行祭祀的主要场所。每年清明、中元、岁暮、冬至、忌辰的五大祭和每月朔、望的二十四小祭都在这里举行。</p><p class="ql-block">慈禧陵隆恩殿门前台阶中间有著名的,象征中国古代女人至高无上权利的“凤在上龙在下”的丹陛石。殿宇外围用汉白玉石栏杆围绕的石雕上刻有象征女权的“龙追凤”图案。</p> <p class="ql-block">翰墨留香</p><p class="ql-block">慈禧太后(1835-1908年),叶赫那拉氏,满洲镶蓝旗人,后抬入满洲镶黄旗,安徽徽宁池太广道惠微之女,咸丰二年(1852年)选秀女入宫,六年生皇长子载淳,十一年载淳继位,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p><p class="ql-block">慈禧太后是晚清的无冕女皇,具有鲜明的个性。她一生牢牢抓住权力,在同治、光绪两朝,两次“垂帘听政”,一次训政,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之久。同时,慈禧也是爱好广泛、志趣高雅的人,她的后宫生活丰富多彩,养宠物,听京戏,玩照相,好美容,吸水烟等新潮玩意样样不落,引领一时风尚。尤其令人惊奇的是,政余之暇,慈禧怡情翰墨,进行书画创作,借以调剂生活,并为此制作了大量图章。</p><p class="ql-block">慈禧创作的字画,题材丰富,风格多变,既有秀雅细腻的工笔写实花鸟,也有豪迈奔放的擘窠大字,更有寓意吉祥的富贵寿考图卷,不一而足。慈禧太后多次将书画作品赏赐亲近大臣,联络感情,让人感受她温情的一面。据统计,慈禧一生共有160余方各类印玺,有些用于发号施令,彰显她至高无上的权力;有些是见于书画上的闲章,表明她对一些得意作品的青睐。</p><p class="ql-block">隆恩殿内的展品,重点展出了慈禧太后创作的“一笔龙”、“罗浮真影”、“富贵寿考”等字画,以及“慈禧之宝”、“慈禧皇太后之宝”、“慈禧皇太后”等珍贵印玺;同时,还展出了与慈禧相关的服饰、食器、美容器、如意、佛像、水烟袋等生活用品,让人了解慈禧太后鲜为人知的后宫生活,特别是感知她书画自娱、翰墨留香的雅趣,使观者了解到政治强人慈禧的另一面。</p> <p class="ql-block">隆恩殿后面是陵寝门 </p><p class="ql-block">陵寝门也叫三座门、琉璃花门,位于隆恩殿后面,是后院的门户,它有三个独立的门户,均为单檐歇山顶。左门(东门)是皇帝出入的门户,故称君门。右门(西门)是大臣出入的门户,故称臣门。中门是帝、后棺椁经过的门户,故称神门。中间门稍大,左右侧两门较小。</p> <p class="ql-block">地宫 </p><p class="ql-block">地宫由五券两门组成,进深24.8米,落空面积154平方米,慈禧太后的棺椁安葬于此。1928年,地宫被军阀孙殿英盗掘。</p> <p class="ql-block">明楼 </p><p class="ql-block">明楼是陵寝的至高点,内设一统朱砂碑。明楼上设斗匾,书写陵名。</p> <p class="ql-block">最后去看看康熙皇帝的景陵</p> <p class="ql-block"><b>景陵(康熙皇帝的陵寝)</b></p><p class="ql-block">建于康熙十五年至康熙二十年。该陵北依昌瑞山,座北朝南,建筑布局由南往北依次为:圣德神功碑亭、五孔神路拱桥、石像生、牌楼门、神道碑亭、东西朝房、三路三孔神路拱桥、东西值班房、隆恩门、东西燎炉、东西配殿、隆恩殿、陵寝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宝顶下为地宫。景陵埋葬了康熙皇帝、孝诚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孝恭皇后和敬敏皇贵妃,共6人。</p><p class="ql-block">景陵在建筑规制和丧葬方面多有创新,如首创圣德神功碑亭竖立双碑制度;石像生从顺治孝陵的十八对缩减为五对;改龙凤门为牌楼门;碑匾由嗣皇帝书写;废除了火化和殉葬习俗等。景陵这些做法,多为后世陵寝效仿,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圣德神功碑亭、五孔神路拱桥、石像生、牌楼门</p> <p class="ql-block">景陵小碑楼 </p><p class="ql-block">小碑楼也称神道碑亭,重檐歇山顶,亭内碑身阳面用满、蒙、汉三种文字镌刻康熙皇帝的庙号、谥号。</p> <p class="ql-block">往后是隆恩门、隆恩殿……,建置和裕陵、慈禧陵一样。</p> <p class="ql-block">走进清东陵,走走孝陵石像生、龙凤门,看看乾隆皇帝裕陵、慈禧太后定东陵、康熙皇帝景陵,每一步都令人震感!令人难忘!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晚上到达沧州沧县,美美的搓一顿。😄</p> <p class="ql-block">餐后,逛逛夜幕下的沧县古城。</p> <p class="ql-block"><b>D12、沧州市→枣庄</b></p><p class="ql-block"><b>打卡:沧州铁狮子、东光铁佛寺、衡水景州塔</b></p> <p class="ql-block">沧州是河北行的最后一站。</p> <p class="ql-block"><b>沧州铁狮与旧城遗址公园</b></p><p class="ql-block">铁狮子位于沧州旧城内,铸于后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2007年中国文物研究所用三维立体测量仪测算:狮身长6.3米,体宽3米,通高5.5米,重约40吨,铁狮子是我国早期大型铸铁艺术珍品,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1961年3月,沧州铁狮子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沧州铁狮子位列华北四宝之首,是沧州乃至河北省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后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铁狮铸成于沧州城内。1961年,千载高龄的它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对它科学价值、历史价值以及艺术价值的全面肯定。</p><p class="ql-block">沧州铁狮子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被世界科技史视为中国五代时期铸铁技术成就的代表作,它或许就是沧州"铸造之乡"的历史源头。铁狮不仅已经成为沧州的精神图腾,也使沧州得名狮城,而且作为东方巨狮,它更是中华崛起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沧州铁狮子的用途历来说法不一,</p><p class="ql-block">特定的历史时期,特殊的地理位置,特别巨大的体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让人们赋予了它许多功用,诸如文殊座、壮寺观、赎罪过、镇城池、立威仪、解水患等,不一而足,而这也许正是铁狮的魅力所在。</p> <p class="ql-block"><b>正定菩萨和沧州铁狮、定州塔、赵州石桥被并誉为“河北四宝”。</b></p> <p class="ql-block">它最硕大,重达四万公斤,是名副其实的狮子王。</p><p class="ql-block">它最古老,是全世界最早的大型铸铁艺术珍品之一。</p><p class="ql-block">它最健美,比无数个衙门口甚至紫禁城里的狮子还威武完美,充分展示了一个兽王该有的骨骼和肌肉,一个狮王才有的神韵和雄风。</p><p class="ql-block">它就是稀世国宝﹣﹣沧州铁狮子。</p> <p class="ql-block">沧州铁狮子保护大棚</p><p class="ql-block">沧州铁狮子铸于后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一千余年的自然力作用,铁狮子锈蚀问题日益严重,迫切需要进行科学保护。</p><p class="ql-block">沧州铁狮子保护项目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建设保护大棚。保护大棚方案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设计,保护大棚为地上结构,屋面为空间钢桁架,抗侧构件为混凝土矮墙及钢框架体系,长37.15米,宽24.9米,高13.05米,投影面积925平方米。</p><p class="ql-block">保护大棚建成后将有效改善铁狮子保存环境,保护其免于雨雪侵蚀,防止长期、反复温度急剧变化造成的应力破坏,减缓锈蚀速度。同时大棚采用玻璃天窗,保留日光照射,可使铁狮子在白天吸收热量,夜间缓释热量改善温度降低后的结露问题。</p> <p class="ql-block">沧州旧城形似卧牛,故又称卧牛城,因城内有铁狮子,又名狮子城,秦代置县,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增筑,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重修从城墙夯土层夹杂的宋代瓷器残片、砖等遗物佐证,现存的旧城主要为宋代城池、明初、州治迁至长芦(今沧州市区),沧州旧城逐渐废弃,旧城之名也由此而来。</p><p class="ql-block">目前外城城池轮廓明显,城墙西、南两面保存较好,西、南两门瓮城依稀可辨西南角疑似角楼遗址一处外城城墙周长约7.5公里,东西宽约2.1公里,南北长约2.7公里,城内面积约43平方公里,从现城墙断面上能清晰看出夯土层痕迹。</p><p class="ql-block">通过2015年考古探查,首次确认了古城内部存在内城,内城大致呈长方形,东西长约820米,南北宽约540米,城外设护城河。</p><p class="ql-block">沧州旧城内地下埋藏丰富,地表及文化层断面随处可见夹砂红陶、灰陶绳纹陶片,出土大量南北朝青瓷片,隋唐时期青釉、黄釉及唐代邢窑瓷片,宋代定窑、耀州窑、磁州窑以及元代钧窑、龙泉窑、景德镇等名窑瓷器残片。出土文物有石佛头、石造像底座、席纹执壶、黄釉钵、石雕伏狮,白釉点褐彩兔等,还有镭石千余枚。</p><p class="ql-block">旧城文化遗存较多,现存文物点有:沧州铁狮子、铁钱库、毛公井、皇宫台遗址、密云寺碑、陶石堆等,2013年5月,沧州旧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沧州旧城历史悠久,城池格局保存完整,是华北平原现有较大的古城遗址之一。旧城形制独特,与同时期北方城池以方形布局为主的营造手法有明显的区别,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选址与市局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古池塘遗址 </p><p class="ql-block">旧城池塘位于护城河东南角,与内城护城河相连,平面呈葫芦形,南北长375米,东西宽26-165米,底部距地表4.5-6.5米,剖面为开挖式,底作锅底状。古池塘应是旧城内城护城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调节护城河水量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b>沧州铁狮与旧城文化展</b></p><p class="ql-block">沧州旧城,古称浮阳、清池,作为秦县、汉郡、隋州、唐军的治所,自秦至明,有一千五百余年历史。唐贞观年间,增筑州城;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加筑外城;宋代为北方重镇,多次重修,现存夯土城墙即为宋代时期所建。</p><p class="ql-block">旧城文化遗存丰富,历年考古发现、出土了大量各个时期的名窑瓷片、瓷人瓷兽以及陶礌千余枚,既可摹想当年旧城的繁华,又足以见证昔日战事的残酷。</p><p class="ql-block">元代中期,京杭大运河裁弯取直之后,沧州的经济重心逐渐移至运河沿岸。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清池撤县并州。次年,州治迁往长芦镇(今沧州市区),从此旧城日趋衰落,走入历史。</p><p class="ql-block">1982年,沧州旧城被河北省政府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13年,沧州旧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古城沿革 </p><p class="ql-block">沧州旧城历史悠久,自秦代设置浮阳县以来,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城至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迁治长芦,经过了一千五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此间,古城沿革几经更迭,遗留下了数量众多、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沧州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镌刻下了浓墨重彩的历史篇章。</p> <p class="ql-block">城市象征,国家名片。</p><p class="ql-block">沧州自古就有“狮城”之称。作为沧州的象征,铁狮子的形象早已深入民心。“身行万里少相知,忽见商标是铁狮”,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使用的铁狮子商标,更是让铁狮子的形象闻名遐迩,让它走出狮城,走出国门,走向五洲。</p> <p class="ql-block">国家名片</p><p class="ql-block">为增进中柬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中国邮政和柬埔寨国家邮政于2017年11月16日联合发行了《沧州铁狮子与巴肯寺狮子》特种邮票,分别展现的是位于中国河北沧县旧州镇的铁狮子和位于柬埔寨吴哥城南郊巴肯寺中的石狮子。</p><p class="ql-block">中柬联合发行邮票,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体现,也是用邮票的形式将铁狮子的形象记录下来,从而引发国人及世界友人对它的关注和热爱。</p> <p class="ql-block">沧州旧城,一个历史悠久、文明璀璨的地方。许多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在这发生,众多文臣武将的才华在这里展示。浮阳县城、勃海郡城、清池县城、沧城、横海军城……随着名字变换的是城头旗帜的更迭,刀光剑影的远逝。铁狮子开元寺、铁钱库、毛公井,一个个残留的遗存连同那美丽的传说,共同勾勒出古繁盛的当年和依稀的脉络,令人驻足、回想、慨叹。</p> <p class="ql-block">这座古城,远离闹市,却不荒僻;这座古城,贴近青史,内涵丰富;这座城,屡经风雨,更充满阳光。</p> <p class="ql-block"><b>铁佛寺</b></p><p class="ql-block">位于东光县城南侧,距北京250公里、天津160公里、黄骅港100公里。南临吴桥,北连南皮,东隔漳卫新河与山东相望、西连阜城以大运河为界。交通条件也非常发达,京沪铁路穿城而过,京沪高速、105国道纵贯全城,武千路横穿旅游区而过。</p><p class="ql-block">铁佛寺始建于北宋开宝年间,相传,有铁佛沿运河逆流飘至东光而建成寺庙并得名“铁佛寺”。</p> <p class="ql-block">山门 </p><p class="ql-block">山门为佛教寺院的大门,一般并排设有三个门,分别代表着“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佛门,又称“空门”。这里的“空”,并非不思进取,而是不执著,一既不执著于相(外表),也不执著于作(行为)。无论世间的事业,还是出世间的事业,凡事用心去做,做了还能放下,就能减少种种烦恼。</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p><p class="ql-block">天王殿是寺院的第一重殿堂。殿中央供奉着娑婆世界的未来佛弥勒佛。在弥勒佛背后站立的,为佛门的护法韦陀菩萨。在天王殿两侧站立的,则为能够护佑人间“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左右两边各有一门进入后院</p> <p class="ql-block">观音殿</p> <p class="ql-block">东光铁佛寺是著名的名胜古迹,素以“沧州狮子景州塔,东光县的铁菩萨”闻名遐迩,据《东光县志》记载、铁佛寺原名“普照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公元九七三年)、历经宋元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p><p class="ql-block">铁佛寺由天王殿、观寺殿、地藏殿、药师殿、大雄宝殿、钟楼、鼓楼组成。</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内释伽牟尼佛由生铁铸成,高8.24米,重48吨,是我国最大的坐式铁佛像。释迦牟尼佛的背后有卧佛一尊。</p> <p class="ql-block">铁佛寺景区内有一座纪念馆,马致远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马致远纪念馆占地面积3320平方米,仿古建筑面积61平方米。纪念馆以南方园林布局和北方建筑风格相结合,包括正门、正厅、东西亭、游廊等建筑、馆内正厅雕塑马致远草白玉橡及文物陈列。</p> <p class="ql-block">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p><p class="ql-block">马致远出生在一个富有且有文化素养的家庭,年轻时热衷于求取功名,似曾向太子孛儿只斤·真金献诗并因此而曾为官,之后大概由于孛儿只斤·真金去世而离京任江浙行省务官,后在元贞年间(1295年初-1297年初)参加了“元贞书会”,晚年似隐居于杭州,最终病逝于至治元年(1321年)至泰定元年(1324年)秋季间。</p><p class="ql-block">马致远在音乐思想上经历了由儒入道的转变,在散曲创作上具有思想内容丰富深邃而艺术技巧高超圆熟的特点,在杂剧创作上具有散曲化的倾向和虚实相生之美。</p> <p class="ql-block">东西亭为古今两任县官为马致远题写的碑刻,游廊内为马致远作品陈列。</p><p class="ql-block"><b> 天净砂 秋思</b></p><p class="ql-block">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p><p class="ql-block">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p><p class="ql-block">断肠人在天涯。</p><p class="ql-block"><b> 【双调•清江引】</b></p><p class="ql-block"> 秋 怀</p><p class="ql-block">张可久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p><p class="ql-block">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p><p class="ql-block">芭蕉雨声秋梦里。</p><p class="ql-block"> <b>【双调•寿阳曲】</b></p><p class="ql-block"> 平沙落雁</p><p class="ql-block">南传信,北寄书,半栖近岸花汀树。</p><p class="ql-block">似鸳鸯失群迷伴侣,两三行海门斜去。</p><p class="ql-block"><b> 寿阳曲·江天暮雪</b></p><p class="ql-block">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p><p class="ql-block">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p><p class="ql-block"> <b>【双调•拨不断】</b></p><p class="ql-block">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p><p class="ql-block">绿水青山任自然,旧时王谢堂前燕,</p><p class="ql-block">再不复海棠庭院。</p> <p class="ql-block"><b>衡水景州塔</b></p><p class="ql-block">景州塔是一座历史悠久,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建筑物,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城内,原名“释迦文舍利宝塔”,简称舍利塔,因今景县原为景州所在地,所以人们通常称为景州塔。景州塔在中国享有盛名,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定为第四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塔高十三层,外形为八面棱锥体,通高63.85米,底层周长50.5米,是一座由砖石结构而成的密檐楼阁式的古塔。塔基由坚固的巨形清石铺成,塔基下有一深井,实际是地宫,供藏佛骨、佛经、佛像及金银珠宝之用。塔体由青砖砌成,塔内自下而上,砌有螺形阶梯数百阶,登阶盘旋而上,可达极顶。塔内各层东西南北均有洞户向外,且有拱形走廊,绕行于廊内,可通过洞户远眺四方。塔顶成葫芦形,由青铜铸就,高2.05米,葫芦下有铁丝网罩,高3.3米。每有风起,铁丝网罩与洞户被天风鼓荡,如惊涛澎湃之声,故有“古塔风涛”之称。</p><p class="ql-block">晴日,登至塔顶四望,近在脚下的县城全貌,远在三四十里的郊野村庄,均历历在目。前人曾有诗说,“绝顶静观真景象,却也身疑在蓬瀛”。</p><p class="ql-block"><b>景州塔在国内享有盛名,与沧州铁狮子、赵州大石桥、正定县隆兴寺大铜菩萨齐名,被誉为河北古代四宝之一。</b></p> <p class="ql-block"><b>D13、枣庄→南京</b></p><p class="ql-block"><b>返程回家咯。</b></p> <p class="ql-block">河北是个历史悠久、文明璀璨的地方。许多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在这里发生,众多文臣武将在这展示才华。山川秀美,人才辈出,嶂石岩、白石山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娲皇宫、响堂山石窟的历史沉淀令人惊艳、清西陵、清东陵的侈华大气令人叹为观止!还有丛台公园、广府古城、娘子关、紫荆关、赵州桥、弘济桥、狼牙山、西柏坡、沧州、保定等等,一个个国保级的文物遗存连同那美丽的传说,共同勾勒出曾经的繁华盛况。</p><p class="ql-block">走过燕赵大地,驻足、回想、慨叹……,惊喜连连,收获满满,让我们期待新的旅途,新的征程。</p> <p class="ql-block">一段旅途,一段回忆,自然和人文的叠加让河北行收获颇丰。</p><p class="ql-block">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热爱旅行,并从旅行中学习历史,增长见识,这便是旅行的意义。</p><p class="ql-block">每一段旅途都值得珍藏。</p><p class="ql-block">记录一段旅途!✍</p><p class="ql-block">留下一篇回忆!🥃</p><p class="ql-block">分享一份快乐!🤓</p><p class="ql-block">谢谢美友们的围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