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八绝展览 —— 1. 承恩寺

朱大姐

朱大姐 189552881 燕京八绝展览位于京西承恩寺,他号称是北京最神秘的古刹。<br> 承恩寺坐落在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上。这里原来叫磨石口,出产的磨刀石很有名。西周时蓟国所在地,是通往宣化、张家口地区的要路。近代则是京都通向塞外的“驼铃古道”。老舍在小说《骆驼祥子》中,祥子就是在这里牵了三匹骆驼回城,从此便有了“骆驼”这个外号。这条街历史文化遗存很丰富,有法海寺壁画博物馆,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 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 石景山区石刻文物园,全国唯一保存最完好、规格最高、石刻最精美的明代太监田义墓等,现在已打造成古文化街。<br> 千年古刹承恩寺。 模式口大街。 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设在承恩寺内。这座寺庙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规格很高但是名气不大。1990年将其定为市级重点文保单位,2007年升为国家级文保单位,但是一直没有对外开放,近些年举办燕京八绝展览,才允许公众参观。 据历史记载,此寺自建寺以来就十分神秘,一不受香火,二不做道场,三不开庙门。这显然违反佛教常规,在北京各庙观实属少见。建寺人是明朝司礼监大太监温祥,朝廷特务机关的负责人之一,也是皇太后的心腹。这座寺庙明代正德5年(1510年)开始兴建,正德8年(1513年)落成。<br> 明正德八年九月初十日,正德帝朱厚照为示恩宠,勅谕不准各色人等滋扰此寺。实际上这里相当于皇家别墅,该寺住持僧是光宗帝朱常洛的替身僧。万历皇帝也曾驻跸该寺,寺内一直留有“龙座”等物。温祥本人常常在此静养,不开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因为此寺具有特殊作用,被皇帝敕赐为了“承恩禅林”。直到清代,醇亲王、礼亲王等权贵们,都曾多次在寺内住宿。又传说此寺肇建是为作东、西二厂驻守之用,很可能是温祥建立的情报机构。但是这个说法没有史藉记载,也没有碑碣佐证。<br> 承恩寺前的一株形状奇特的古槐树。 承恩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一万九千平方米,寺东为三界伏魔大帝庙,西为龙王庙,北部为面积6000平方米的操练场。我们这次参观,自始至终有一位女讲解员陪同。她首先让我们欣赏承恩寺的山门额上“敕赐承恩寺”五个大字,那是正德皇帝朱厚照的手笔,也宣告了承恩寺的地位。 承恩寺的“敕赐承恩寺”五个大字。 据介绍,承恩寺有五绝:一为壁画,一为碉楼,一为钟鼓楼,一为人字柏,一为下马石。<br> 在承恩寺山门前有一对保存完好的下马石。下马石一般设置在皇宫、王府,承恩寺作为寺庙而设置下马石,说明它与官府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br> 承恩寺前的下马石。 承恩寺的碉楼。 承恩寺的角楼。 承恩寺里面院落、房间非常多,从南往北,依次为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等四进殿宇。大殿两侧有配殿、厢房数十间。 各殿的摆设。 在山门殿前,解说员让我们关注建在东南角的石头砌筑的古雕楼,大约10米高,里面是两层,长方形,面积约108平方米。墙上筑有石窗,是由整块的石材凿成篦状的,起着射箭的箭眼作用。顶部是一个平台,四周有矮墙,站在顶处,承恩寺尽在眼底。这样的碉楼在寺庙的四角共有4座,更神秘的是,每座雕楼下都设有暗道互通相连。 古碉楼。 一棵大树竟然从地面穿过碉楼的屋顶长出来。 天王殿内部最重要的是有六铺壁画。北墙绘两幅“放生图”。北墙东西两侧各绘有“放飞图”和“放生图”,画中主角都是皇帝、皇后,还有6名陪伴的侍女。这些壁画均采用明代沥粉堆金工艺,画高2米宽约3米。东西墙有四铺壁画,各绘一腾龙,有黄龙、绿龙、青龙、白龙,其中白龙壁画保存较好,形态完整清晰,盘旋在云天之中。而且龙都是五爪,“五爪为龙,四爪为蟒”,象征着皇权,从这些壁画题材,就知道这座庙宇与皇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在大殿中央放置着复制的龙椅,也是有根据的。 绘有五爪金龙的壁画。 寺庙里悬挂的古画。 天王殿北面是大雄宝殿,面阔5间,前廊后厦。大雄宝殿前面立有三座石碑:一为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敕赐《承恩寺碑》,一为乾隆年间(1736—1795年)重修碑,一为道光年间(1821—1850年)《重修承恩寺碑》。但是有一座碑只剩下神龟底座了。 大雄宝殿内原来有铜铸释迦牟尼大佛,早已被毁掉了。大雄宝殿与法堂之间,左右各有配殿3间、厢房7间。现在分别陈列着展品。大雄宝殿北面有法堂5间。在法堂北面,寺庙的最后部分,两个碉楼之间,是一个大空场,面积6000平方米,酷似校军场,估计当年是练兵的地方。 寺中有古树数十株,其中的银杏、松柏已生长三四百年,银杏树枝叶茂密,果实累累。讲解员告诉我们,他的果实与一般银杏树不一样,是一束一束的。这么多的古树名木,在北京众多园林中实为罕见。 银杏树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