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北 京 大 观 园</b></p><p class="ql-block"><b>红楼梦中大观园 大观园里有大观</b></p><p class="ql-block"> 北京大观园是京城一处极富特色的古典园林,位于城西南隅护城河畔,占地11公顷,原址为明清两代皇家菜园,明代曾在此设“嘉疏署”。北京大观园始建于1984年,是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影视基地。为拍摄电视剧《红楼梦》,经红学家、古建筑家、园林学家和清史专家共同商讨,采用中国古典建筑的技法和传统的造园艺术手法而建造。</p><p class="ql-block">它实现了《红楼梦》的梦外梦,把红学学术、古建技术、传统造园艺术之精华融于一体,既有北方皇家园林的富丽宏阔,又具南方民间园林的闲寂幽深,开辟了园林建设的一个学科--“名著园林”。1996年正式成立“北京红楼文化艺术博物馆”现已成为古典园林外观、红楼文化内涵、博物馆功能齐全的旅游场所。</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北 京 大 观 园</b></p><p class="ql-block">北京大观园依据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而建、是京城一处极富特色的古典园林。这里是宝玉和金陵十二钗的女儿国,太虚幻境的凡世化身,让我们一起声游大观园,聆听红楼故事,探寻大观园里的青春儿女情怀。</p> <p class="ql-block">大观园导游图</p> <p class="ql-block"> 怡红快绿</p><p class="ql-block"> 怡红院内两种植物宝玉最喜欢,一是西府海棠,一是芭蕉。宝玉原题匾额为“红香绿玉”,元妃省亲时改题“怡红快绿”。“红”指西府海棠,取意宋·苏轼《海实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以红妆喻海棠?“绿”指芭蕉,语出唐锐翊《朱展芭蕉》诗“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犰卷怯春寒”,以绿蜡喻芭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凹晶溪馆</p><p class="ql-block">是山脊上凸碧山庄的退居,傍水而建,因屋宇是“凹”字形,故得名。与山庄一高一矮,一山一水,成为对景建筑,均为赏月佳处。爱山高月小,便到凸碧山庄;</p><p class="ql-block">爱皓月清波,就到凹晶溪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省亲别墅.</p><p class="ql-block"> 大观园主景,元妃省亲活动的主要场所。玉石牌坊高八米,宽十一米,宏伟壮丽。正殿-顾恩思义殿巍峨耸立,匾额及对联均为元妃所题。正殿后为大观楼及东、西配楼。整个院落充满了皇家宅邸豪华富贵的气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潇湘馆</p><p class="ql-block"> 北京大观园潇湘馆的建筑与其他院落不同,不仅精巧纤细,而且在油漆彩绘方面采用冷色调的“斑竹座”技法,所谓“斑竹一枝干滴泪”,映出这里主人公寄人篱下、以泪洗面的孱弱形象和孤高岑寂、多愁善感的性格。</p> <p class="ql-block"> 潇潇馆西侧门</p><p class="ql-block">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