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绍兴

古道西风

<p class="ql-block">  2024年初冬,按惯例南下海南岛避寒,途径浙江绍兴停留三日。住越城区如家酒店 ,周边历史人物的掌故颇多,故居、纪念馆也比较集中。</p><p class="ql-block"> 第一天奋蹄疾驰,徒步两万多步游历了小半个绍兴城,游览其间,流连忘返,颇多感怀景仰。</p><p class="ql-block"> 摇想当年绍兴越城区必也是唱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的歌在春秋争霸中成为重镇。</p><p class="ql-block"> 如此这般奔波辛劳,不把所见、所闻、所感汇叙笔端似乎也对不起这么安静温婉的小城</p><p class="ql-block"> 如此略叙一二如下:</p> <p class="ql-block">  绍兴,这个有着2500年建城史的浙江中北部小城,曾是春秋五霸之一的越国。南宋宋高宗赵构曾在绍兴“行在”并改名绍兴(行在的意思就是临时的居住地)。</p><p class="ql-block"> 在绍兴府山公园越王茔景区有宋高宗赵构亲手栽下的龙头柏树。龙柏虽然没有了枝繁叶茂的样貌,但其躯干依然挺拔尤其那昂扬的龙头。</p><p class="ql-block"> 鱼米之乡的绍兴,融集江南水乡所有的风貌与特点,所以说到了绍兴就到了江南。江南该有的它都有,青石板路、青砖黑瓦、小桥流水、灰白相间的墙、窄窄的小巷,垂柳依依的河水、曳曳的乌篷船 。</p><p class="ql-block"> 而我最早知道“绍兴”这个名字是源于读了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三味书屋》、《祥林嫂》、《阿Q》、《孔乙己》及闰土……。</p><p class="ql-block"> 绍兴的历史真是悠久,而绍兴人也真是不敢数典忘祖,街面马路上方的交通牌子上经常是历史人物纷至沓来般撞入眼帘。比如大禹路、范蠡路,鲁迅路,阳明路、启圣路、越城区……,倥偬中你会觉得历史并不遥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绍兴城粗壮高大的柏树是绍兴城的名片,柏树高耸枝繁叶茂,很多街路两旁的柏树树冠相合形成了棚伞状,真的好看也真是遮阳避暑!</p><p class="ql-block"> 上图的这棵龙头柏树,在绍兴府山公园越王茔入门的左手边,枝干秃秃的有些倾斜,通体没有一叶,裸裸的站立着仿佛再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而柏树的顶端那弯曲有形的枝木像极了龙头拐杖,龙头高昂龙身威武,全因出自帝王之手,才皇骨不减、皇威不倒?</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绍兴城小巷纵深错落有致,邻水而居的弊端便是出行不便 ,桥的诞生让婉约的河流戴上了桂冠。绍兴的石板桥还真是多,一孔的两孔的三孔的,它依河道宽窄而定,一孔桥居多。</p><p class="ql-block"> 越城区的八字桥是绍兴独有的存在,号称中国最早的古立交桥。桥下波光粼粼,桥边柳树依依。王阳明故居边的河水里竟然有两三寸大的黑鱼在游荡,这是我没想到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常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p><p class="ql-block"> 绍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必然深厚。风云人物必然众多。他们名声赫赫,亦其业灼灼。</p><p class="ql-block"> 依我所闻简述如下:远古有大禹治水、春秋称霸的越王勾践、助越王勾践复仇灭吴国的范蠡西施、在道家十三洞之一的阳明洞修研心学终成宗师的王阳明、文采斐然狂揽天下行书第一美名的王羲之、铁马冰河入梦来的陆游,临危授命收复台湾的姚启圣、对旧世界发出第一声《呐喊》的思想家鲁迅、被毛泽东高度评价的“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呕心沥血为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为女权而战的鉴湖女侠秋瑾……。</p><p class="ql-block"> 绍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杰地灵之地。</p> <p class="ql-block">  大禹治水,功垂千古。</p><p class="ql-block"> 据说禹大约生于公元前2127年,卒于2062年。享年65岁。那是中国的远古时代。上古时期能活到65岁已然是十分的高寿,也许是治水修水施福为民成就了他的福报。 </p><p class="ql-block"> 大禹姓“娰”,“黄"的玄孙,祖籍山东菏泽。上古时期地球上天庭不稳洪水泛滥,(神话产生繁荣期) </p><p class="ql-block"> 大禹受舜之命治理水患,(禹的父亲无能被弃用而禹被认为有才能有担当)。大禹在连年的治水期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 一心治水。 </p><p class="ql-block"> 因治水有功,百姓可以安居,舜把治理百姓的权利禅让给了大禹,禹由此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具有政治形态的夏朝。</p><p class="ql-block"> 至今绍兴仍保有一个“娰姓村”,据说他们世代守灵,虽说随着历史年代的变迁,至今“娰”姓人口在绍兴仍有百余名。</p> <p class="ql-block">  琅琊王氏家族风光久立千余年,东晋时期的王氏家族从山东临沂迁徙至绍兴会稽山阴处。家族成员王导、王敦位高权重,为稳定东晋时局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刘禹锡诗云“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提及的世家豪门——琅琊王氏家族,已经兴盛了600多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东晋时期王家第四代王羲之,做过将军做过刺史,而让他声名鹊起的是他在书法上的造诣。</span></p><p class="ql-block">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赞为第一行书。据说此《兰亭集序》真迹已经被唐玄宗带进坟墓,因为喜欢便自独享,帝王就是帝王,权利的最高境界就是“都是我的”。</p> <p class="ql-block">  王羲之《兰亭集序》,创作于绍兴会稽山阴一处园林里。</p><p class="ql-block"> 文中提及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实写园林景致。</p><p class="ql-block"> 虽无管弦丝竹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p><p class="ql-block">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p><p class="ql-block"> 写的真好!有景、有情、有意气!</p><p class="ql-block"> 游目骋怀,足以及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p><p class="ql-block"> 全文叙事清楚字字珠玑, 后人所阅,皆也“游目聘怀,足以及视听之娱,信可乐也!</p> <p class="ql-block">  抄写墙上所述图片内容详文: </p><p class="ql-block"> 相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曾在此宅中失落一颗明珠,怀疑是与他交好的僧人所窃,导致僧人含冤而死。后来明珠在白鹅腹中被发现,王羲之深感悔恨,遂将宅邸捐给佛门,建寺纪念,并亲题“戒珠寺”匾额,以示戒绝玩珠之癖。</p> <p class="ql-block">  明朝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教育家王阳明,精通儒道佛三家,是阳明心学宗师集大成者,生于余姚长于绍兴。</p> <p class="ql-block">  沈园离鲁迅故居不远,一个非常漂亮的园林。不是因为这个园林漂亮出名,而是因为一段充满悲情的爱情故事名扬天下。主人公就是那位冰河铁马入梦来的大诗人陆游及他青梅竹马的表妹唐婉。</p><p class="ql-block"> 陆游与唐婉结为连理,夫妻二人感情甚笃,如胶似漆般恩爱。陆游母亲怕陆游沉迷其中不求功名,失去了仕途之心,便强行拆散了他们。</p> <p class="ql-block">  几年后,陆游到沈园游玩,巧遇前妻唐婉,几句闲话便匆匆而别,望着唐婉的背影,陆游百感交集下在园墙上写下一首《钗头凤》以其抒发思念之情与悔恨之意。</p><p class="ql-block">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p> <p class="ql-block">  沈园匆匆一别的唐婉应该也是哀伤于心,好在有爱她的赵士成陪伴,并无过于感伤。但是后来唐婉无意之间再次来到沈园游历的时候,在墙上看到了陆游留有的《钗头凤》一词不仅悲从中来,于是也在园墙上回了陆游一首《钗头凤》,后因悲伤而过度不久而离世。</p><p class="ql-block">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尝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p><p class="ql-block"> 诗人喜欢直抒胸臆,如果陆游不把忧伤赫然临于园墙之上,唐婉必不能在自己的伤悲之上又叠加一份苦涩。也不会就此郁郁而终。</p><p class="ql-block"> 如果………。</p> <p class="ql-block">  思想家、文学家鲁迅的家世也是相当的显赫, 资财丰盈,名人辈出。上至《爱莲者说》的作者周墩下至鲁迅。可谓家学渊源。</p><p class="ql-block"> 周氏家族在绍兴是豪门大户,各方置业颇多。鲁迅故居占地面积很大,在里边行走,走丢是必然。</p><p class="ql-block"> 鲁迅‌‌《秋夜》,“在我的后园,可以看到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我没有看到那两颗一样的枣树,百草园里种满了蔬菜。</p><p class="ql-block"> 鲁迅曾感慨说“父亲不会做生意,家道中落,让我懂得了人世间的许多事情。”</p><p class="ql-block"> 喜欢鲁迅文字里那尖刻中的清醒,孔乙己、祥林嫂,阿Q无不是把底层人的悲剧撕裂开来给人看,把觉悟的曙光照进去。</p> <p class="ql-block">  孔乙己是绍兴名人,仓桥直街中间的路口处有一家冠孔乙己之名的中等饭庄,店门口的低音喇叭里反复播放着鲁迅关于孔乙己的名句,“穿长衫,站着喝酒,多乎哉不多也!”……。</p> <p class="ql-block">  三天的绍兴之行,喜欢并爱上了她。她风光秀丽,温婉娴静 ,虽然经济发展排在浙江第四,但是你看不出一点点的颓败相。一切都是那么人间四月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