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自己的步,让别人去说吧!

jackyj

<p class="ql-block">刚接触跑步时,我总琢磨着如何能跑得更快。事实上,我连持续跑一公里都做不到,跑个两三百米就会累得气喘吁吁,只得停下来走一段,歇一歇,再接着跑。训练一段时间后,终于能连续跑一公里了,我又开始紧紧盯着运动手表上的配速不放,两个多月的时间内,我的配速由每公里10分钟,变成了每公里6分钟。</p><p class="ql-block">在体育公园跑步时,我总会不自觉地跟每一位从身后跑上来的人较劲,只要听到后面有脚步声传来,我就会憋足劲加快脚步,争取不让对方超过,实在拼不过,我也会以最大的速度跟对方相持一段,直到完全跟不上了,才会重新回到自己的节奏。</p><p class="ql-block">我还专门购买了新跑鞋,准备大干一场,企图在短期内把配速提高到每公里5分钟。我甚至还梦想着未来有一天,能有机会参加一次马拉松比赛。可是,我的膝盖不干了,它痛得厉害。不动还好,走路问题也不大,但只要稍微跑快一点,它就钻心地痛。</p><p class="ql-block">说来可笑,那些长年跑步的人都没把膝盖跑伤,我才跑了区区几个月,却把膝盖跑坏了,真是得不偿失。怎么办?放弃跑步吗?不甘心!——因为我已经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跑步,不是跑步离不开我,而是我离不开跑步了。我是非跑不可的了。</p><p class="ql-block">于是,我上网去搜那些跑步大神是如何跑步的,搜他们是如何保护膝盖的,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我发现,以我现在的身体条件,不太适合过于激烈的锻炼方式,更适合练习超慢跑。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超慢跑是一种最不损伤膝盖的跑法,也是一种续航时间超长的跑法,很多专业的马拉松选手在日常训练中也会适当地进行超慢跑练习。超慢跑的速度超级慢,跟走路差不多,甚至比走路还要慢,每公里的配速通常为11至13分钟,但跟走路相比,它又有比较好的减脂效果。</p><p class="ql-block">曾以为人只要长有两条腿,会走就会跑,两三岁的幼儿也会跑步。其实不然,跑步也是需要学习的,尤其是准备长期跑步的人更要细致学习跑步知识,不能盲目去跑,不能瞎跑一气,否则,不仅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可能会给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我就是一个反面典型。我练习跑步的初衷是为了让自己更健康,让自己拥有更好的体型体态,而不是为了和谁去比赛,不是为了拿个好名次,因而,过于追求配速是没有太大意义的。</p><p class="ql-block">首次尝试超慢跑,我就感受到了它的妙不可言。经过充分的热身运动后,按照正确的跑步姿势去跑,膝盖真的一点也不痛。我一口气跑了五公里,身上汗水横流,但腰不酸,腿不痛,连气也不带喘的。别说以往我不能连续跑五公里,跑个三公里,我就大口地喘粗气,腰酸背痛,要停下来走一走,歇一歇。而这一次连续跑五公里之后,我觉得还不过瘾,还想继续跑,自我感觉再跑五公里也没有任何问题。于是,又接着跑了三公里。八公里跑下来,那种畅快感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像刚刚谈完一场酣畅淋漓的恋爱,试问,这人间又有谁能拒绝一场酣畅淋漓的恋爱呢?</p><p class="ql-block">要说这世间一切的美好,我最愿意跟谁分享?那自然是我家先生平底锅。跑了几次超慢跑之后,我就硬拖着他跟我一起锻炼。他的第一反应是直接拒绝:“你跑我不拦着,但我不想跑。上一天班下来,人都快累散架了,哪里架得住再跑几公里?”</p><p class="ql-block">对付别人,我没有办法。对付他,还是小菜一碟的。我也懒得跟他摆事实讲道理,挽了他的胳膊就往体育公园走。就这样,平底锅被我拉上了“贼船”。我顺理成章地成了他的师傅,教他正确的跑步姿势,提醒他时刻要注意抬头挺胸,保持腰背挺直,步幅要小。我一边领着他跑,一边不停地喊“一二三四”,提醒他注意控制步频。他笑着说:“你还真有点像那么回事咧!”</p><p class="ql-block">平底锅有头痛的老毛病,不发作还好,一发作,脑袋像被人用棍子敲了,头疼欲裂,坐着也不安生,躺着也不安生,吃止疼片倒是会好受点,可惜止疼片副作用大,不能一直吃。有一天,在单位加班的时候,他头痛又犯了,坐立难安,他索性暂时放下工作,趁着夜色到塑胶跑道上跑圈去了,跑了两圈之后,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他的头痛减轻了。从此,他也死心塌地地爱上了超慢跑。他还主动跟我说,要是早知道超慢跑还有这功效,他早就去跑步了。我笑着回复他:“人们常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这句话也可以套用在跑步上,跑步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p><p class="ql-block">前几日在公园跑步的时候,两位年轻的男士从另一条小路跑过来,其中一位指了指我说:“就跟着她跑吧!”我没有作声,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跑。那两人跟在我后面跑了十来步,另一位说:“我靠,这也太慢了!11分配速,跑一圈得跑到猴年马月去。我们得快点。”说着,他们迅速加快脚步超过了我。</p> <p class="ql-block">要是以往,我哪里听得下这样的话,非得亮出真本事跟他们一决高下不可。至少也会怼回去:“我靠,好像你们跑得有多快似的?”而那天,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只是笑笑,并不十分介意。我对自己说,嘴巴长在别人的脑袋上,上嘴皮和下嘴皮一嗑,就是一句话,人家也就随口一说,根本不值得去当真的。你不需要去回应世界上的每一个声音。你专注于自身就可以了,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跑就可以了。他人嚷嚷什么,对你根本不重要,就当一阵风从耳旁吹过了。</p><p class="ql-block">我的学生得知我连续跑步三个多月后,惊讶不已。他们纷纷说:“老师,你太自律呀!”我听了以后,仍是笑笑。在我开始跑步之前,我也曾不止一次对别人说过类似的话,而我自己练习跑步之后,亲身实践告诉我:一个人能否坚持长期跑步,跟自律没有任何关系。为什么?我是在享受跑步,又不是在忍受跑步。跑步本身能带给人巨大的愉悦感和掌控感,跑着跑着,就不知不觉中了跑步的毒,对它上了瘾。正是那个“瘾”诱惑着我,让我持续跑下去。</p><p class="ql-block">在我跑步的那个体育公园里,我曾多次遇到一位吹萨克斯的退休老人。晚风中,他静坐在公园一角的长椅上,神情安详而又投入地演奏着,给他自己,也给每一位从他身边路过的人带去了片刻的美好。</p><p class="ql-block">我还多次遇见一位站在河边练歌的男士。说是遇见,其实不然,他在靠河边的位置唱歌,而我在塑胶跑道上奔跑,隔得老远,再加上树木的遮挡,我连他的背影也未曾见过。他唱的都是些老歌,诸如《涛声依旧》、《又是九月九》等,我由此判断他的年龄应该不轻,起码在四十五岁以上。他的音色不错,只是音准欠佳,经常唱跑调。唱跑调又有什么关系,他自己喜欢就好。</p><p class="ql-block">在公园的西北角每晚都有一群人在跳广场舞,领舞者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姐,跟着跳的男女老少皆有,他们跟着音乐的节拍,卖力地使唤着身体,有的人姿体动作看起来很协调,跳起来很有美感,有的人跳得很忘我,但动作完全变形,看起来怪模怪样的,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p><p class="ql-block">当然还有不少人,跟我一样,绕着塑胶跑道一圈又一圈地跑着,挥汗如雨,有的人从我身边经过时,像犁地犁累了的牛一样,吭哧吭哧地喘着粗气……</p><p class="ql-block">刮台风的那几天,傍晚雨停后,见路面有些干了,我换了速干衣就往外面冲,快到体育公园的时候,我暗自想,今天应该没什么人来跑步了吧?结果,台风天跑步的人并不比平时少多少。我暗笑,他们跟我一样,也是非跑不可的了。</p><p class="ql-block">吹萨克斯的人、唱歌的人、跳广场舞的人、跑步的人,表面上看大家做的事不一样,而实质上,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那就是安顿我们自己的身心。芸芸众生,匍匐挣扎在世间,寻寻觅觅,浮浮沉沉,不就是为了寻觅到安顿自己的方式吗?</p><p class="ql-block">前些天,香港女首富甘比织毛衣的照片和视频火遍全网,许多网友纷纷跟在照片和视频后面留言。有人说:“甘比织毛衣是不误正业,不花时间提高自己,有公司也不去经营。”有人说:“甘比很朴素,不拜金,正是朴素这个特质吸引了刘銮雄,当上了豪门阔太。”在我看来,织毛衣就是甘比安顿身心的一种方式,仅此而已。</p><p class="ql-block">我很庆幸,在阅读之外,又找到了安顿灵魂的另一种方式,那就是超慢跑。在“向钱看”的普世价值观下,沉浸阅读和跑步中好像显得不合时宜,因为阅读和跑步都不能带来任何直接的经济价值,属于“无用之用”,但我坚持认为,我们还是得做一些“无用”之事。喜欢唱歌的人,就去唱;喜欢画画的人,就去画;喜欢编织的人,就去编织;喜欢阅读的人,就去读;喜欢跑步的人,就去跑……体察自己的内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p><p class="ql-block">阅读是静的,跑步是动的,一动一静,宜动宜静,如此安顿自己,甚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