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说起“文化”一词,解释众多,但专业性太强,如黄鹂鸣翠,云里雾里。</p><p class="ql-block">听到梁晓声先生的解释,才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p> <p class="ql-block">一、根植于内心的修养。</p><p class="ql-block">修养一般包括人文素养和知识素养,常常偏重于前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智商与情商。当然一个健全的人除此之外如果还有较高的逆商、健商、财商,那就更好了。</p> <p class="ql-block">2、无须提醒的自觉。</p><p class="ql-block">无论有人在还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地做份内的事情或自觉不做某些事情,如古语说的“慎独”。</p><p class="ql-block">这体现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感。</p> <p class="ql-block">3、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p><p class="ql-block">无规矩不成方圆,遵守规矩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重要条件。</p><p class="ql-block">明太祖问什么人最自由,一大臣万钢说“畏法度者最自由”。</p><p class="ql-block">德国伟大哲学家康德说:“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p><p class="ql-block">心中有规矩,像风筝一样自由飞翔,但离不开那条牵引的细线。</p> <p class="ql-block">4、替他人着想的善良。</p><p class="ql-block">《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也。”</p><p class="ql-block">“受邦之㳡,可以为社稷主;受国之不详,可以为天下王”,处处为众人着想,最终为众人拥护。</p><p class="ql-block">《了凡四训》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p><p class="ql-block">《太上感应篇》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善抑恶,推己及人,在“二人”社会人情磁力场中,你的“心”可及于对方之“身”,赢得对方好感,说明你会“做人”,必然得到好的归宿,或有利于实现自己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总而言之,有文化并非完全是文凭有多高,知识有多丰富,还包括道德方面的诸多内容。</p><p class="ql-block">作为有相当素质的专家教授提出诸如“农村孩子就不该到大城市,买不起房是因房价过低……”等脑残说法的人,真的与有文化不沾边。</p><p class="ql-block">海归者48岁不出去工作,靠80岁老母亲退休金生活,还因母亲不给钱,在大街上打母亲,这人大概不能视为有文化。</p><p class="ql-block">同时,没有知识,大字不识几个的人,你也不能说人家没文化,莫言的母亲就是如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