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红色宝楼村,峥嵘岁月红军路。</p> <p class="ql-block"> 翁烈辉 </p><p class="ql-block">为缅怀革命先辈,重温革命历史,2020年6月27日星期六,我走进毓秀钟灵、山清水秀的红色宝楼村,约上宝楼村委员余昭勇同志,我们一起重走宝楼村红军路。古道是一首沉重的诗,宝楼古道的“古”,据考古发现,该地约在周代时,就有人居活动。烈日下,古道在微风中诉说悠悠岁月意,浓浓红军情。宝楼村,位于汕尾市城区东涌镇东南部,距离东涌镇政府约5公里,处于山岭围绕之中,域内主要有宝楼山、羊牯岭山、头前山等等,羊牯岭山海拔最高约560米;1964年修建的宝楼水库,属中型水库,总库容达1168万立方米,为汕尾市城区最大水库。因古时候海水从品清湖流入村中,而山中有一小溪反向流往东北边的青坑,故取名倒流,别名宝流,后惯用名宝楼。在农耕时代,该村耕种丰产,鱼米足食,素有“金宝楼、银大化”之称。90多年前,宝楼村周围这些千年古道,红军曾在这里,闯过枪林弹雨,骑马跨枪走天下。站在大山下,古道边,回首宝楼村和村里的汕尾市城区党校(汕尾市城区行政学院),遥想红军当年,我们热血沸腾,弛然神往。宝楼村的红军路,以宝楼村为中心,一条过羊牯岭山--东涌崎坑--湖田--汕尾凤山等地;一条过羊牯岭山--青坑船坞--红草五雅(康美洞)---红草径口--谢道山--海丰;一条过尖峰山--笔架山--东涌建茶---田墘内湖一带--(分路)到龙溪、建茶、捷胜一带;一条过青坑老厝场--大化--大湖大德岭--陆丰上英一带。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踏上宝楼村--头前山--尖峰山--笔架山--东涌建茶---田墘内湖一带--(分路)捷胜一带的红军路,走着走着,我的耳朵仿佛听到响亮的歌声:</p><p class="ql-block">“共产党来好主张</p><p class="ql-block">红军来了百姓喜</p><p class="ql-block">解放穷人建政权</p><p class="ql-block">农民翻身出头天</p><p class="ql-block">啊啊!出头天!</p><p class="ql-block">金宝楼,银大化</p><p class="ql-block">根据地 革命乡</p><p class="ql-block">土地革命措施好</p><p class="ql-block">番茨米粟给红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农军尖镩上战场</p><p class="ql-block">配合红军换机枪</p><p class="ql-block">羊牯岭岭下磨米粟</p><p class="ql-block">送给红军做公粮</p><p class="ql-block">啊啊!做公粮!”</p><p class="ql-block">我们站在红军路上,思绪飘飞、壮怀激荡,遥想海陆丰,在党的各个时期,红旗飘飘,英雄辈出。“农运三雄”之一的李劳工还在田墘南町小学当教员时,宝楼村的余文田(余之田)就与他认识友好。1922年冬,李劳工、黄良渊(化名黄培)、罗宗望(烈士,又叫罗曾,田墘北山人)、蔡纪德(烈士,东涌步美人,红四十九团三营营长)、黄光照(汕尾人)就经常集中在宝楼村余文田家的“楼棚顶”里,开秘密会议。1923年“七五农潮”后,彭湃为了组织一批人来搞农会的运输,余文田就把田墘内湖池兜村的林妈存、陈庆广等数位船工介绍给彭湃,彭湃让他们在田墘内湖池兜村负责组织农会和海上运输。不久,宝楼村余文田家成为中共的一个党支部和革命秘密据点,这个农村党支部,和海丰联安白町村党支部,是我党早期开启秘密活动的两个农村据点,革命者暗中称誉为“双星拱月(海丰县城)”。①1925年9月,李劳工和黄良渊在陆丰南塘开展革命工作,因通知他们撤退的交通员迷了路,李劳工和黄良渊同大队伍联系不上,敌军已经占领了海陆丰。他们回海丰时,只好绕古道,经陆丰的浮头、上英,通过海丰大湖,他们走在大德岭的古道时,李劳工要往田墘墟安排同志们的工作,分手时,黄良渊叫李劳工天黑时,一定要到田墘外湖埔上村住宿,可是李劳工因天黑迷路,误入田墘内湖畲林埔村住宿,被陈丙丁的亲信陈貌设计逮捕,9月24日李劳工被敌人押往田墘,英勇牺牲。黄良渊因在老厝场村活动,连夜赶到宝楼村,住在革命秘密据点余文田的家里,群众革命基础比较好的宝楼村,在余文田的安排下,为黄良渊站岗放哨,黄良渊在余文田的家里住了一夜,次日从宝楼村古道通过青坑船坞、谢道山,赶往埔仔洞。李劳工被陈丙丁杀害后,歹毒的敌人把李劳工烈士身上的血衣脱下来,公开售卖,余文田听到这个消息,痛不欲生,他马上叫农会财务余妈利通过关系,把李劳工烈士身上的血衣买回宝楼村,并为李劳工烈士造了一个衣冠墓。②95年过去了,李劳工烈士的衣冠墓,现已在淹没在宝楼水库当中的了。从1923年至1927年,宝楼村农会从秘密走向公开,该村农会会员150人,农会会长余裙明(继任者余谭善,后改名余昭雄),副会长余文印(余文卵);赤卫队队员74人,赤卫队队长余臬明,副队长余昭营、余林英;少先队(1928年1月开始成立)队员64人,男队队长余瑶明,女队队长余玫瑰(兼);妇女解放协会32人,会长蔡妈爱;余文田的儿女们都参加了革命,大儿子余冯明参加了赤卫队;二儿子余望明参加了劳动童子团;三儿子余瑶明参加了少先队;大女儿余赛纳参加了妇女解放协会;二女儿余玫瑰也参加了妇女解放协会;农会办公地点在该村余氏祖祠。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9月11日,余文田带领宝楼村农军,和青坑农军一起,在黄强、彭小杰率领下,在汕尾工人纠察队的配合下,占领了汕尾。1927年11月5日,参加陆丰县第三次武装起义的捷胜区长蔡绍棠被国民党兵追捕受伤,余文田保护蔡绍棠从陆丰沿古道回宝楼村“三书房”养伤后,13日余文田回陆丰,被推选为陆丰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团主席(《海丰县志》有载,《陆丰组织史》无载)。期间,林道文带领农军进攻捷胜城不下,1927年11月18日,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四团一个连在黄雍的带领下,前往捷胜城助战,随后,东江革命委员会代表刘琴西也带领红二师小分队前往捷胜城助战,刘琴西路过宝楼村时,宝楼农军也要求一起去打敌人,宝楼农军头顶上戴着写有红字的斗笠,手拿着大刀、尖镩,背着粮食,队伍整齐,威风凛凛跟随着刘琴西队伍前往捷胜城助战,余文田带领着宝楼农军,派余瑶明、余望明、余唐明、余妈利、余顶顺、余昭武等农军队员前往笔架山古道探路,队伍浩浩荡荡地过龙溪村和建茶村,前往捷胜城助战。20日,海丰工农革命军和红二师战士光复捷胜城后,凯旋归来。下面的这一首歌,是描述红军和农军当年打捷胜城胜利后,海丰百姓欢欣鼓舞的盛况:</p><p class="ql-block">十一月廿一冬节边</p><p class="ql-block">打了捷胜户户做红丸</p><p class="ql-block">彭湃同志红宫红场组织党</p><p class="ql-block">组织党团万万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宝楼农军胜利回乡后,在余氏祖祠面前召开群众会议,余文田主持大会,当时东江革命委员会代表刘琴西同志送给宝楼农军23支步枪,宝楼群众打土豪、分土地、烧田契,一派热火朝天的革命氛围。梁觉群和赖月婵闻知,也带着海丰县赤坑红色妇女粉枪队深入到宝楼,教唱《红色村庄户户做红丸》等革命歌曲。③1927年12月29日,海陆丰保安队勾结青坑民团长刘梁诚,突然带队袭击宝楼村,海陆丰保安队和青坑民团把宝楼村民全都赶到圣人公妈庙前,敌人在圣人公妈庙四周架起了机关枪,当天十几名农会会员的房屋被放火烧毁,农会会员余派明被当场打死,这时,余文田得知消息,在羊牯岭山边鸣枪惊吓敌人,青坑民团长刘梁诚抓走了余文田的大儿子余冯明、二儿子余望明、三儿子余瑶明、大女儿余赛纳、二女儿余玫瑰和一些农会会员,在东涌和青坑交界处的崎坑路上,余文田一个人拦住民团长刘梁诚的部队,他说道:“刘梁诚,请放走我的村民和儿女,全村只有我一个是共产党员!所有的事由我余文田一个人承担!”刘梁诚和敌人们狂笑道:“抓了一只大金龟,放走一群小苍蝇!”敌人马上放走农会会员和余文田的儿女,并马上枪杀了余文田,然后割头请功去了(一说牺牲在监狱)。余文田同志为了救宝楼村农会同志和自己的儿女,壮烈牺牲。1928年1月中旬,海丰县委委员林信从汕尾港带领一个年轻的哑巴和尚,在余谭善(余昭雄)的引领下,来到了宝楼村的“三书房”,说要把和尚引到青坑一个小庙去当庙主,吃过饭后,林信匆匆把哑巴和尚带到古道,避过敌人的封锁线,顺利到达海丰县城。后来得知,哑巴和尚就是团中央派来的陆定一(建国后任中央宣传部长、国务院副总理)。④1928年3月2日,敌人四五百人从海丰海城出发,进攻汕尾,黄强、林军杰他们带领海丰东南各区赤卫队,配合红四师一个连在汕尾硫璃径岭阻击敌人,由于未能挡住敌人的进攻,汕尾是日下午为敌人所占领。4日,红四师一个连和海丰东南各区赤卫队五千多人反攻汕尾,进攻敌之营部所在地----汕尾中兴旅店,此时,在汕尾海面游戈的敌军中山、广金、广庚,飞鹰等敌艇试图在白沙浮登陆。红四师派出一部和农民赤卫队赶到白沙浮,凭山架炮轰击。在汕尾的红军,这时把敌人营长张应良击毙,在即将缴敌械之际,敌舰之海军陆战队突然登陆,红军只得退出战斗。当敌军反扑时,黄娘恩亲率常备赤卫队殿后,抵抗敌军,不幸在奎山村林祖祠门口,中弹牺牲。⑤红四师二连在黄强带领下,和宝楼村70多位赤卫队队员从琉璃径岭撤退到船坞村,然后从古道进入宝楼村休整。在当时,程子华(建国后曾任民政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红四师二连战士,他也参加过这次保卫海陆丰苏维埃的战斗。期间,敌人的追兵从青坑追来,黄强只好带红军从宝楼村头前山古道撤退,这是一条通往郭厝寮、龙溪、田墘新塘等地的古道,红军撤退到田墘内湖新塘,国民党大兵压境,形势险恶,黄强和林军杰命令林妈存、陈庆广、赖灶鲁、陈安等带领一部分红军和负重伤的红军战士程子华,转移至田墘内湖新塘村,程子华当时受重伤,躺在麦田里,被新塘村民发现,偷偷背回村里藏在村后山疗伤,伤好后,由新塘村民和陈庆广、林妈存等偷偷护送到池兜村澳仔码头,程子华和部分红军战士,登上林妈存的“三帆乌波”帆船,林妈存和赖灶鲁等安全运送程子华和部分红军到陆丰金厢、碣石等地。黄强和林军杰又带领一部分红军,迂回入古道,回到宝楼村。国民党军在新塘找不到红军,枪杀了四名新塘赤卫队队员,并纵火焚烧新塘。⑥在宝楼村,据郑芸同志回忆“当时倒流(宝楼)的公厅(祠堂)有农军,但他们无武装,黄强的红军队伍也住在那里,农会长余昭雄,他弟叫昭武,我和黄强的妻子彭淑娟(彭铿,海陆丰“妇运七明星”之首),还有一年纪较大的少阳(陈少阳)姐住在农会长家,黄强有个亲戚在倒流,后来形势不好,队伍的流动性大,我和淑娟、少阳仍在倒流,敌人来时,三人被带在一个山洞躲,那个山洞是在石后,很深。另有洞相通,我们进入后用石头掩住,外人是看不出的,我们在里面,敌人在山上打枪,听得很清晰。在那样的环境,我哭过,少阳姐就和我谈心,帮助我。后来,彭淑娟离开了我们,据说出去后,被叛徒出卖牺牲。”⑦在这白色恐怖时期,红四师二连一部分战士,曾藏身于宝楼村头前山的山洞里长达四个多月,由余昭雄派蔡妈爱、余赛纳、余玫瑰等妇女去头前山割草时担粮上山洞,头前山山洞怪石嶙峋,植被茂密,石头与石头之间的缝隙形成很多天然的石洞,人躲藏在里面不易被发现。后来,藏身头前山山洞的红军,在林军杰带领下,化装为民团,带往谢道山渡,骗过国民党五军,顺利到达埔仔洞。现在,人们习惯称呼头前山这些石洞,为“红军洞”! </p><p class="ql-block"> 1929年12月,为配合朱毛红军挺进东江,海陆惠紫四县暴委改为革委,制定进攻海丰县城的暴动计划。3日拂晓,红四十九团300多人及各区赤卫队员向县城发起进攻。此役因配合失误,弹药不足虽未占领县城,但影响极大,东海地区的反动派都逃往汕尾,准备随时坐船逃去香港。红四十九团团长彭桂、政委黄强,北路军政治委员兼三营长林军杰带领红四十九团退到宝楼村、铜锣寨等地休整,他们扩充红军,补充弹药和给养,整顿和训练赤卫队。宝楼村、铜锣寨人民拥军爱军,家家户户慰劳红军,为红军缝补衣服,送来粮食与中草药,并配合红军在村外放哨。休整好的红四十九团从宝楼村经老厝场村、大化古道上陆丰、紫金打游击。</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3月,日军撤出海丰,在宝楼村头前山后面的吊藤山挖掘山洞,作为指挥部及防御性工事,富士部队拨精锐430人,配步枪180支,机枪数挺,战马16匹,无线电一台,镇守险隘吊藤山,海陆丰百姓俗称这些山洞为“日本洞”。1943年5月,中共海丰县第四区区委书记、东纵六支领导许昌炽同志来到宝楼村,积极发展新党员,宣传抗日,宝楼村余船蕉等同志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海陆丰中心县委提供情报工作,为抗日部队筹集粮食给养。</p><p class="ql-block">1945年3月2日,日本军官铃木少将怀疑宝楼村窝藏中共抗日部队,马上带兵来到宝楼村里,抢掠之后,铃木少将在余氏祖祠的墙面写上上联,以表示对中国人的蔑视:“鸡脚笼笼脚鸡鸡脚笼下鸡献爪”,言下之意,视中国为“笼下之鸡”,任人宰割,现“笼下之鸡”就进献南方之“鸡爪”,并说:“如果没有人应对此上联,格杀勿论。"宝楼村的余茂璋先生得知此事,当着日本军官的脸, </p> <p class="ql-block">大义凛然地在余氏祖祠的墙面写上下联:“狮头岭岭头狮狮头岭顶狮张牙”应对,此下联喻中国这只雄狮已经睡醒,正舞牙张嘴,吞吃来犯的敌人,有着“犯我国土者,虽远必诛”的气概和决心,日军不敢轻视,放过村民,余茂璋先生用一人之力保护了余氏祖祠这座革命遗址。</p><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时期的1946年4月2日,东纵六支短枪队奉命转移青坑地区下围村,准备跟从莲花山区撤来的支队长谢容光转移往陆丰。4月3日上午,发现一路敌人从船坞朝我军驻地下围村追袭而来,短枪队立即组织阻击撤退,但由于敌强我弱,敌人火力凶猛,短枪队在爬过径口一座山头的棱线时,许昌炽同志不幸中弹牺牲。为壮丽的革命事业,许昌炽贡献了宝贵的生命,宝楼村一位村民得知,冒着生命的危险,找到了许昌炽烈士的尸体,安葬在一个山洞里,革命胜利后,他才说了实情。</p><p class="ql-block">1947年10月,蓝训才、黄友带领海陆丰人民自卫队住宿在宝楼村,宝楼村为部队安排住宿,站岗放哨。⑧ 我和余昭勇同志行走在宝楼村头前山的红军路上,红军路道路崎岖,杂草丛生,走着这段古石板路,我们终于理解到红色文化的激昂奋进,感受到红军先烈们艰苦卓绝的生活环境,以及艰险奋进的战斗历程,一路上,我们寻觅革命先烈的足迹,追忆革命精神,我对余昭勇同志说:“每年清明节前后,为什么宝楼山周围的映山红比别处的杜鹃更红更美呢?!”他回答:“因为红军和赤卫队的鲜血染红了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0年前,我在石洲中学读书时,就和同学余飞远探寻过这些红军路,我们在古道听老人们讲红军们的英雄故事,我们以历史追溯者的身份,置身于这段穿越时空的精神旅程,触摸着浸染了烽火硝烟的红色印记。又记得2018年7月12日,我与文友原省工商联副主席、省政协委员郑成业老同志,以及孙爱群先生、陈品楼先生,在余飞远引路下,到红色宝楼村进行考察。我们了解到1938年间,意大利的麦兆汉神父曾在宝楼山龙岗埔,发现并采集了铸造青铜斧、青铜铃、青铜发簪的石范,以及夔纹陶、小量绳纹陶片等文化遗存,这一发现,证实了南中国有青铜器铸造工场的历史,我们也曾经走在宝楼村的红军路上,深深感受到红军不畏艰难、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宝楼村人才辈出,传说清代时,出过二十四位有功名的“廷”字辈的余姓人物,属称“余氏二十四廷”。主要人物有武举人余士钧(?--1915年),任碣石镇右营都府、护卫碣石右营、守卫边防。宝楼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评为烈士的有:余文田(余之田,1875年—1927年),陆丰苏维埃政府主席、陆丰县长,1922年参加海丰农运,1927年12月在海丰青坑崎坑壮烈牺牲;余船蕉(1923年—1946年),东江纵队六支战士,1943年参加东江纵队,1946年在梅陇战斗中壮烈牺牲;余祖杰(1960年—1979年),解放军四连战士,1978年参军,1979年在韶关因公牺牲。⑨该村传统耕种以种植水果、饲养家禽家畜为主,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铜矿、锡矿等等,还有山鸡、白皱丝、鹧鸪等动物资源。特色传统食品有桃仔粿、发粿、甜粿、松粿、粽子、菜包粿等。农作物有水稻、红椒、西兰花、莲藕、胡萝卜、卷心菜、小包菜等等,特色农产品有红番薯、宝楼姜、荔枝、石夹龙眼、杨桃等,尤其荔枝品质高、品种多出名,宝楼村是汕尾地区有名的水果专业村,各类水果种植面积达6000多亩,其中有近5000亩为“凤山红灯笼”“妃子笑”等优质荔枝品种,获得深圳、广州、中山等地水果商的青睐,并在该村设立收购点。该村举行多次“绿水青山、宝楼荔香”的荔枝旅游文化节,打造农副产品特色品牌,切实加大宣传促销,全面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助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宝楼村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党的地方组织及其武装队伍活动的地区、村庄(通称“革命老区”),该村常遭到国民党当局武装及日军的“围剿、扫荡”,该村的人民为支持革命作出了很大的牺牲和贡献,1957年,按有关政策规定,宝楼村被省有关部门评为“红色革命根据地老区村”,1989年该村又被评定为“革命老区村”。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山绿水存浩气,古道苍松慰忠魂”,通过这次“重走红军路·传承红色文化”的探寻活动,让我深深体会到当年红军干革命的艰辛险绝,更认识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想,为了让大家接受了一次意义深刻的党性教育,进一步增强汕尾全体党员干部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我们应该走走宝楼村红军路,将红色文化内化于心,敬业爱岗,做好新长征路上每一天的工作。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注释:</p><p class="ql-block">①中共海丰县委党史研究室编《彭湃和他的战友》,2006年9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第47页;中共海丰县委党史研究室编《苏维埃之光》,1997年10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第252页;并参考宝楼村村民余瑶明先生的口述资料,1989年9月20日翁烈辉在宝楼村村民余飞远家里根据余瑶明先生的口述资料撰写而成,另外也参考了宝楼村文书余伍木同志整理的1989年申报宝楼村革命老区村的材料。</p><p class="ql-block">②中共海丰县委党史研究室编《苏维埃之光》,1997年10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第252页;并参考《1957年宝楼村申报“红色革命根据地老区村”资料汇编》。</p><p class="ql-block">③中共汕尾市城区委组织部等编《中国共产党广东省汕尾市城区组织史资(1921·7-1996·7)》1997年4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第290页、第308页、第325页;并于2017年11月29日笔者到汕尾市城区凤山街道安美四居委担水四巷采访余文田的四儿子余利成(余达味),余利成其时92岁,余文田牺牲时,四儿子余利成(余达味)才三岁(虚岁)。笔者采访时,在场人有余利成儿子余少东。</p><p class="ql-block">④参考宝楼村村民余瑶明先生的口述资料,1989年9月20日翁烈辉在宝楼村村民余飞远家里根据余瑶明先生的口述资料撰写而成,另外也参考了宝楼村文书余伍木同志整理的1989年申报宝楼村革命老区村的材料,并于2017年11月29日笔者到汕尾市城区凤山街道安美四居委担水四巷采访余文田的四儿子余利成(余达味),余利成其时92岁,余文田牺牲时,四儿子余利成(余达味)才三岁(虚岁)。笔者采访时,在场人有余利成儿子余少东。</p><p class="ql-block">⑤中共海丰县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汕尾市城区党史研究室编《中共海丰党史大事记》,1995年6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第72页。</p><p class="ql-block">⑥程子华著《程子华回忆录》,2000年5月中央文献出版社,第21页;并参考《1957年宝楼村申报“红色革命根据地老区村”资料汇编》以及《1957年海丰田墘区赖灶鲁口述资料》。</p><p class="ql-block">⑦中共海丰县委党史研究室编《海陆怒潮----海陆丰革命斗争回忆录》(二)海准印字[2013]1号,第24页;并参考郑芸著《夕阳无限好》纪念册,自印本。</p><p class="ql-block">⑧中共海丰县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海丰地方史(第一卷)》2002年中共海丰县委党史研究室编印,第171页、252页、266页;并参考《1957年宝楼村申报“红色革命根据地老区村”资料汇编》,《中余文化传播·广东汕尾宝楼余·余氏宗祠》,作者不详。</p><p class="ql-block">⑨海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海丰县志(下)》2005年8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第1215页;汕尾市城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汕尾市城区志(1988-2007)》2012年方志出版社出版,第894页、第915页、第917页。</p><p class="ql-block">⑩汕尾市城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汕尾市城区志(1988-2007)》2012年方志出版社出版,第739页;并参考《广东省红色革命根据地老区村通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翁烈辉,男,1975年出生于广东汕尾,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汕尾市城区政协特聘文史委员,汕头市《东涯文苑》编委会委员。诗词作品入选《当代中华诗词库》;论文《关于修志的“因”和“创”之探讨》荣获广东省人民政府地志办2016年省地志理论研讨优秀论文三等奖;著作获首届暨南大学潮学学术成果奖(在全球潮汕学术领域)二等奖。民俗专著《广东汕尾民俗漫谈》荣获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第七届潮学奖”三等奖,论文《“百善孝为先”在当代社会的意义》荣获2016年11月潮州市文化研究中心举办的“孝文化”全国征文优秀奖;参与撰写汕头大学出资的105万字的、被誉为“当现代潮人文学史的开山之作”的《现当代潮人文学史稿》和撰写《海内外潮人作家大观》(广东汕尾海内外作家部分)等等。出版有民俗专著《乡情永驻》(10万字)、《广东汕尾民俗漫谈》(20万字)(2013年9月2日,《羊城晚报》(地方版)发表中山大学陈春声书记给《广东汕尾民俗漫谈》的序--《徜徉在钟敬文故乡的田野上》,同时对著者进行简介,并对两部著作做了详细的介绍和大力的推荐)、以及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课题《南海雄风---汕尾疍民历史文化研究》(16万字),出版有诗歌散文集《激扬》、长篇小说《神秘村奇情录》(新浪读书栏签约);编著《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红色建茶村》等历史文化丛书;参与编写和总撰《全粤村情·汕尾市城区卷》、《全粤村情·汕尾市红海湾区卷》和编写《汕尾市城区革命老区发展史》、编辑《汕尾文史》(“第二十六辑”)、参与《广东省革命遗址通览·汕尾市(下)》的普查审核和编辑工作等等。曾在《中国国家地理》、《神州民俗》、《羊城晚报》、《东岸》、《人民画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数百篇,在各大学学报发表民俗论文数十篇,曾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民俗学学术研讨会并发表论文演讲(宣读论文)。2016年9月21日至23日,应邀参加由香港啬色园、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主办,珠海学院香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联合举办的“黄大仙信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七届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大会”在香港黄大仙祠啬色园的隆重召开,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缅甸以及台湾和内地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的国际学术一大会,翁烈辉作为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发表论文演讲(宣读论文)《黄大仙信仰的民俗传承与现代意义研究》,参与推动了学术界对于民俗研究、民众信仰研究的开展,达到亚洲七个地区学术交流的目的,为进一步把广东和中国民俗学推介到国际学术界作了微薄之力。 </p> <p>1928年3月2日至4日,从湖田洞至羊牯岭,国民党李振球团派一个营攻汕尾,东江特委委员、海丰县委召集人黄娘恩于3日于奎山林祖祠边壮烈牺牲!红四师连队和成千上万的海丰各区赤卫队且战且走,血溅映山红树丛。</p> <p>宝楼村余氏祖祠。</p> <p>余文田烈士证。</p> <p>黄强</p> <p>宝楼树荔枝林。</p> <p>程子华同志</p> <p>程子华夫妇与小女儿程海燕</p> <p>1994年10月9日,程子华同志的小女儿程海燕专程至田墘内湖新塘村。以前新塘村有人住时,程的小女儿每年不定时,来看看新塘村村民。</p> <p>田墘内湖新塘村部接待程海燕</p> <p>程子华同志为救其生命的陈庆广同志平反!!</p> <p>程子华同志小女儿从北京亲临田墘内湖新塘村访老赤卫队员及当地干部。</p> <p>程海燕代其父亲书写的"情义无价"!我爱你,红色英雄!!</p> <p>陈庆广烈士墓及其他文字佐证!</p> <p>时任中央民政部长程子华同志写给田墘内湖新塘村老赤卫队队员亲笔信!</p> <p>红军洞,与郑芸同志的子女媳妇在红军洞口留影。郑芸同志生有11位子女,与我们探秘红军的有杨必胜教授、数学家杨必成,杨大星、杨建成,郑芸的女婿杨孝绘等。杨必胜(曾在北大教过书,后在北京联合大学)、数学家杨必成因身体原因登在半山腰等我们,杨建成夫妇、杨孝绘跟我们登上红军洞,在洞口留影。(8月23日)</p> <p>2018年,郑成业厅长曾和我们一起探寻宝楼村红军路,现郑老厅长已逝世,怀念!!</p> <p>东江特委、海丰县委召集人黄娘恩烈士。</p> <p>红四十九团副团长林军杰同志塑像。</p> <p>修整如新的宝楼至老厝场、大化村古道。</p> <p>宝楼树荔枝公园一角。</p> <p>荔果硕累!</p> <p>宝楼树种植体验园。</p> <p>葱郁的落花生。</p> <p>绿水狮头鹅。</p> <p>宝楼村头前山古道,担肥料上红军路的村民一定要我拍摄他的背影。</p> <p>龙眼树硕果累累。</p> <p>古道红军路眺望下面的宝楼村。</p> <p>蜿蜒的红军路,路旁诱人的荔枝果。</p> <p>头前山红军路上望向红色宝楼村。</p> <p>山清水秀、人文毓秀的红色宝村。</p> <p>四周环山,水抱山秀的古村落一一宝楼村。</p> <p>美丽乡村,荔香四溢。</p> <p>古道红军路,苍松为忠魂舞。</p> <p>一段古石板路,诉唱红军英勇为国奋争的英雄歌。</p> <p>绿水青山绕,宝楼黄金地。</p> <p>金宝楼。</p> <p>泉水叮咚,另一边就是红军洞。</p> <p>红军路上翠竹舞,忠魂久韵谱宏图。</p> <p>山水脉脉语,红军路上魂。</p> <p>青幽幽的红军路,演出了中国近代史上举世瞩目的保卫海陆丰苏维埃政府的悲壮一幕。红军啊!壮丽山河,壮烈魂魂!!</p> <p>旁边是粼粼山溪水,红军路,仁人自有千古同叹,骚人墨客当可华章万千的啊!</p> <p>红军饮用的清澈山溪水,清凌凌,红军路上开着明灿灿的山花,红军呵!为了完成人生红色的信仰,您们的魂魂,化为古道上无名的红花,从这一路上,数百位红军与赤卫队员,为了红色使命,献出宝贵的生命,有的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人们啊,不要忘记初心,要居安思危,学习红军,铭记使命。</p> <p>清</p> <p>小溪</p> <p>望君亭</p> <p>宝楼姜,闻名远近。</p> <p>余氏祖祠前,农军训练场。</p> <p>村路</p> <p>汕尾市城区党校</p> <p>汕尾市城区行政学院。</p> <p>村旁</p> <p>荔枝林</p> <p>村道</p> <p>通崎坑红军古道。我们在享受当下幸福生活时,不要忘记,那些为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的红军和革命烈士!!</p> 金宝楼红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