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我所经历过的原子弹试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报告文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张 也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我们进入参观地域时,已经是中午12点钟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斜对面的山坡上,高高地竖立着一组高音喇叭,总共16个,喇叭口朝着我们。“各位首长,各位同志,现在距离核爆炸的零点还有两个小时,轰六飞机正在马兰机场准备起飞,请将无线电设备全部关闭,以免影响遥控遥测。每个人都必须细心地检查自己的墨镜,以免发生意外。”洪亮而又清脆的声音在山间回荡,把数以千计的参观者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山坡上的吵闹声,嬉笑声戛然而止, 随着播音员的声音,大家把目光一齐投向了正前方的核爆炸点——阳平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阳平岗是我国历年核试验场的中心,坐落在罗布泊北边,距离我们的参观点12公里。之所以把参观点设这么远,完全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原子弹爆炸绝不是烟花爆竹的爆炸,那可不是闹着玩的。美国投放到日本广岛的“小男孩”原子弹仅仅只有1·8万吨当量,结果就造成了广岛12万人丧生。美国投放到日本长崎的原子弹“胖子”只有1·4万吨当量,就造成了12万人丧生。前苏联在北极试验过一颗相当于千万吨梯恩梯炸药的核武器,结果造成了基地半径200公里范围内寸草不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沿山坡向南望去,前方一马平川,越远越低,是一个自然慢下坡,我们虽在12公里之外,坐在这里却是居高临下,阳平岗的一切设施尽收眼底,一览无余。我们都很佩服核试验的组织者们想得这么周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播音员所说的零点,是指北京时间下午2点。由于核试验的需要,把爆炸时间叫作零点。现在距离零点还有两个小时,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既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零点到底是怎么回事,核爆炸将要产生光辐射、冲击波、可怕的一声巨响,还有那看不见的伽马射线,据说能把厚度一米开外的水泥墙穿透,我想穿透一个人就更不在话下了。参观前,早就有人提出用一块毛玻璃放在人的背后,当原子弹一起爆时,赶快检查他的五脏六腑中是否有毛病,那简直是一次不花钱的集体大透视。当然那是玩笑话,谁也没有准备毛玻璃。笑话归笑话,伽马射线穿透人是绝对的,它是另一种爱克斯射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兴奋的是 ,有生以来能亲眼目睹一次原子弹爆炸,这简直是人生的一大见识。早在上学时就从课本上知道了美国1945年在日本广岛投下了原子弹,且不说当时造成的危害,就是事情过了几十年,那颗原子弹留在人们心头的阴影,至今仍然令人谈弹色变,心惊胆寒。此后,我国于1964 年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接着是一系列的核试验,原子弹这个神秘的怪物在我心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的问号。今天要亲眼看看这个怪物,哪能不兴奋呢。全世界几十亿人,中国十亿多人,能见到原子弹爆炸的又有几多?当时我想,再过几十年,当我向儿孙们讲述这一生的经历时,其中绝不会忘记自己还亲眼见过原子弹爆炸,该是何等自豪和骄傲啊。</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了打发时间,我沿着前方的戈壁平川向远处寻找着、回忆着,正前方的核炸点阳平岗,还有阳平岗周围的环境是多么熟悉。进入核试验基地6个多月的经历如同电影一样一幕幕展现在眼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能管住天的气象站</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核爆炸原定于9月20号进行,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大家望眼欲穿在等待着这一天到来之际,广播里传来了哀乐,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于9月9日逝世了,这个不幸的消息传来 ,打乱了我们整个演习部署,核爆炸的时间不得不向后推迟。推到什么时候,谁也不知道,我们只能听候总部的命令。大家都担心由于毛主席的逝去,这次核爆炸宣告吹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幸好总部没有改变计划,仅仅是推迟了试验的日期。总部把原子弹爆炸的时间定在了9月26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然,这个时间不是总部一句话就能决定的,至少要考虑到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仅天时一个条件,总部在下决心前不但参照紫金山天文台提供的天气形势预报,更重要的是要把阳平里气象站的近期天气预报作为敲定计划、下达命令的主要依据。</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说到阳平里气象站,那可有不少故事呢。早在1958年,国防科委的同志就照毛主席的:“我们也要搞原子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可以吧”,和周总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指示进入戈壁大漠,在荒无人烟、寸草不生的大戈壁中建设我国自己的核试验场。这里的其他条件且不要浪费笔墨,单说气候条件就足以使人头痛的了。早上还是晴空万里,到了中午,只见远处铺天盖地一片黑色压将过来,刹时间飞沙走石,天昏地暗。行人根本无法行走,连汽车也无法开动,只好倒着开,否则迎风玻璃会被风刮起来的石头击个片甲不留,据说“老试验”们初进场时连帐篷都无法支。到了夏天更是奇怪,正午时分,天像着了火,热得人无地可容。沙地里烤熟鸡蛋的事我没见过,但照明用的 蜡烛 是绝对竖立不住的。蜡烛竖在沙地上,先是弯腰倒地,紧跟着便溶化成了一摊油;可是到了晚上,非得穿上皮大衣不可,否则日子难熬。“晚穿棉衣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和“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遍地跑”是这里真实而又生动的写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老前辈们不但在这里建设了试验基地,而且建设了一个能把老天爷管住的气象站——阳平里气象站。</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气象站的外表简直不值一看,顶多像一个县的气象站,可是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却叫人咋舌。当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的准备工作就绪以后,大家就等气象站的天气预报了,别看这小小的天气预报,却决定着核试验能否顺利进行。比如风向,核爆炸后的烟尘要在高空顺大气流一起飘到太平洋,中间不但要经过我国大部分人口稠密地区,还要经过邻国上空,沿途不能有半点逆向风,也不能有一处下雨,否则放射性落下灰将不亚于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这个生杀大权就掌握在阳平里气象站。前一天还是飞沙走石、狂风呼啸。负责核试验的工作人员一个个手里捏着一把汗,一次又一次地询问气象站,明天的天气如何,气象站的同志虽然报告说明天一切顺利,可心里却是十五个桶子打水,七上八下。因为这里的气候真是小孩子的脸,一天三变,老天爷太难管了。不过他们确信预报是有科学根据的,而且有进场以来的大量历史资料。</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到了第二天,不但风停了,而且万里无云,是建站以来绝无仅有的好天气。当人们欢呼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的胜利时,自然没有忘记气象站的功劳。20多年来,每次核试验都少不了阳平里气象站提供可靠的预报,因此这个气象站被国防科委命名为“红旗气象站”。</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然这些都是听别人讲的,讲故事的人多少都带有些传奇色彩,听故事的人自然也免不了有几分怀疑的心理。那就来个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好不容易盼来的9月26日,可是一大早,天却扫了我们的兴。虽是晴天,风向却是明显的不合格,刮的不是西风,而是东风,我们展开 手帕试了一下,展直的手帕哗哗直响,凭吃了这么多年军粮的经验判断,四级风足足有余,大家都有些灰心丧气。但是从老试验的脸上和行动上却丝毫看不出要改变计划的动向。我们将信将疑地收拾自己的物品,乘车前往。当广播里传来零时前二小时时,老天似乎很顺从地停了风,停风停得很有特点,不但手帕展不开了,就连抽烟的同志吐出的烟也是垂直向上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核爆炸之后,果然不出气象站所料,蘑菇状烟云先在空中停了半个多小时,而后一路顺着向东飘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服了,这回真服了。阳平里气象站真不愧为红旗气象站。当时,我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毛主席虽死犹存阴魂未散,周总理在九泉之下会对“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指示有了着落而感到欣慰。总司令朱德元帅也会为有这样一支扎实过硬技术的部队而感到欣慰。实话讲,那是过去留下来的问题,要是今天给气象站命什么名,发什么奖的话,非加上具有非常时代感的,现代化的美丽的词语不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阳平里气象站,真把老天爷给管住了,当然也把我们给制服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令人揪心的第一次试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距离阳平岗空爆点向南约一公里处,一副庞大的无缝钢管钢架倒卧在地上,根部像被大力神踩了一脚似的蜷曲着身躯。顶部被炸得不知去向,只有残留的下半部分尚可辨认出是大型无缝钢管制作的。整个钢架的扭曲程度如同飓风吹过的柳枝,仿佛面包房里制作的一根麻花,惨状令人望而生畏。这副钢架当时有102米高,然而今天能看到的只不过二十米残骸而已。这便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爆炸点。</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残留的这副钢架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原子弹巨大威力的象征,别看它现在不怎么起眼,当年它还有一段光荣历史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是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制造出来了,总部决定进行空爆试验,所谓空爆就是由飞机空投,当原子弹降落到预定高度时,地面主控站发出摇控指令,使落在半空的原子弹爆炸,然后形成完整的蘑菇状烟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顺便要说明一句,原子弹爆炸后所形成的蘑菇状烟云,绝不是一开始就形成的,而是空中爆炸后产生火球,地面上先产生高温高压和冲击波,待高温高压和冲击波消失时,空气要回流,这一回流就将地面上的尘土卷起来,然后和空中的火球相连,一个完整的蘑菇状烟云便形成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但是,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还达不到空投原子弹的要求,所以邓稼先、程开甲等科学家们决定在核爆心的阳平岗树立一个大型铁塔,然后把原子弹放置在铁塔上爆炸。这个铁塔不能低于100米。因为高度太低了就测量不到核爆炸的实际效果。法国的第一次原子弹试验也是放置在铁塔上进行的,但是他们的铁塔只有60米的高。然而这么简单的设备竟然只有北京和上海才能造成,指挥部立即通知这两个城市的工厂加班加点进行生产,然后把零部件拉到核爆心的阳平岗进行安装。引爆原子弹的通信设备不是现在人们想像的无线电,而是双回路的电缆线,这个完全是从安全和保险的角度考虑的,铁塔安装好以后,不但要把原子弹呆装到铁塔顶上,而且还要给原子弹的起爆装置安插电雷管,这是一个既危险又特别细心的工作,稍不留神就可能酿成大祸。为了安全和保险,科学家们在队长陈常谊和副队长张寿齐的带领下一共有七个同志登上了铁塔,核基地的张蕰钰司令员和二级部的李觉部长来到铁塔下面为同志们鼓劲。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安装电雷管的同志们从指挥部白云岗出发的时候,为了安全,他们提出来要把控制箱的钥匙拔下来带在身边,但是核试验指挥部有明确的规定,控制箱的钥匙任何人不能动,双方发生了一点小小的争吵,经过请示现场的副总参谋长张爱萍,张副总 长同意把钥匙交给安装电雷管的同志。安装电雷管的同志们不但按照要求认真操作每一个步骤,而且对每一步都作了测试和记录。然后恋恋不舍的离开了铁塔。等到张蕴钰司令员从铁塔下面回到指挥部白云岗的时候,距离核爆炸的零时还有不到20分钟的时间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远在北京中南海的周恩来总理一直守候在他的红色电话机旁边,等待着核爆炸的消息,当原子弹暴炸的消息报告给周恩来总理以后,他显得非常激动,他快步来到毛主席的住处,把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向毛主席作了报告,毛主席镇静自若,问周恩来总理:到底是化学暴炸还是原子暴炸?周恩来总理再一次来到办公室拿起电话问在核武器试验场的聂荣臻元帅,得知原子弹暴炸是千真万确的消息后,又一次向毛主席做了汇报,毛主席听了非常高兴。当天下午,毛主席、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中央领导接见文艺演出的数千名演员时,向大家宣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大好消息,全世界为之振奋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摧而不毁的0号工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还是在林彪红得发紫的年代,我们对形势的估计是:美帝国主义和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很可能明天早上就发动战争,因此早打、大打、打核战争不但是全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就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林彪也惶惶不可终日地为此做准备。林彪虽然远在北京,但对核武器却十分地惧怕,为了给自己修一个能防护核武器、保全性命的工事,他不惜动用大批国力、财力、在核试验基地建筑了一座防护模型,先用模型做试验,然后根据试验结果再在北京正式建设防原工事。这个模型便是核试验基地里大名鼎鼎的0号工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0号工事修在一座小山包的底下,工事顶部距山顶的距离为150米。为了修筑这个工事,工程兵部队先在500米开外掘一个隧道,把隧道开通至山底下的0号工事定点位置后再修筑工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工事内部并不复杂,但却非常坚固,全部用钢筋混凝土建造,代价之大是可想而知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工事修筑完毕后,给里边放了一张桌子,桌子上竖了三根粉笔,试验前工事里放进了三只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次试验的原子弹就放在工事上方的山顶上。当原子弹爆炸后,不但坚硬的石山被削平了,而且还炸了一个深度将近20米,直径约60多米的一个大坑。我们参观的时候,发现坑的周围遍地都是黑色玻璃球,大到拳头大,小到米粒,光而且圆。老试验说,这些黑色的玻璃晶体就是原子弹爆炸的一瞬间,高温高压将石头烧成了这般模样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沿着隧道进入0号工事,但见工事顶部裂了几条大口子,裂口足以能塞进一个拳头去,完全如同大地震之后的惨状。尽管如此,工事其他地方仍然完好无损,真不愧为摧而不毁的坚固工事。那次试验后,0号工事里的三只狗全部被震死了,三支粉笔震倒在了地上,也断 成了几截。如果真的打核战争,帝国主义和苏联霸权主义把原子弹扔到林彪工事的头顶上,林彪也免不了像那三条狗一样的下场。不过,林彪还没有看到早打、大打、打核战争,也没有体验一下原子弹扔到头顶上的事情,自己便先学了那三支粉笔,在蒙古的温都尔汗摔得断成了几截。</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宏伟壮观的海空军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座山包被齐齐地切掉了一半,在刀削般的断崖上修筑了两扇大门,读者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那两扇大门能大到何种天地。说起来真叫吓人,一扇大门高约50米,宽约30米,这便是赫赫有名的海军门。另一扇门高约10米,宽约3米,这是空军门。两扇大门竖在那里颇为壮观宏伟,好似登天之门、入地之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海军门是用于核武器条件下,军舰潜艇进入其内进行防护的一种设施,这种设施是建在海军要塞基地的码头附近的海水里。接照设想,一旦发生核战争,打开海军门,军舰和潜艇就可以开将进去,进行有效的防护,保存海上战斗力,以保证军舰和潜艇在核爆炸之后能迅速投入战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门厚一米五,重量约数以百吨计。可以想象,大门的开启与关闭人工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大门的上下各装了两部大型卷扬机,用巨大的钢缆来牵引门扇。开动电动机,得足足等上5分钟门才能打开。其实海军门的里边倒是非常简陋的,仅仅挖进去了一个洞,怪石龇牙咧嘴地倒挂在洞里,连混凝土被服也没有,我想大概用不着吧,因为核试验主要想用来检验一下大门的防护能力,大门如果能顶得住核武器,里边当然是万事大吉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到我参观的时候,海军门仍然开关自如,完好如初。看来它不但经受住了专门为它进行的核爆炸,而且此后的数次其他项目的试验也无损于它的一根毫毛。空军门当然是为核条件下保护飞机的设施,虽然它比不上海军门那样高大,但它仍然以坚实的躯体顶住了无数次试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几十年过来了,两扇门仍然像巨人一样屹立在核试验场区,显得那么高大有力。仿佛它向历史宣告:来吧,万吨级、十万吨级,百万吨级乃至更大的原子弹,也把我耐何不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无所不有的试验场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进入到核试验场区,如同到了万国博览馆。数千平方公里的场地上无所不有。天上飞的各种飞机,地上跑的各种汽车、火车、坦克车、装甲车,海里游的舰船、潜艇,信手可取,比比皆是。各种建筑设施随处可见。飞机缺胳膊少腿,上去玩上一玩倒有些用处,起飞是绝对不行了;汽车被烧得几乎认不出模样,仅仅留下一堆废铁堆在那里;坦克的炮塔被巨大的气浪掀得掉在一边;火车铁路被扭成了麻花状。亏得火车和舰艇重量大,不然也免不了火葬的下场。就这,也如同米老鼠和唐老鸭使用过的一样。建筑精美的一栋五层大楼,玻璃没有一块完整的,整个楼千疮百孔,惨不忍睹,仿佛这里曾经发生过强烈的地震似的;水塔没了顶,残留的下半部像插进地里的一根粗大的柱子。刚刚进入试验场区时,我们怎么也不能理解,这里的建筑清一色的埋在地下或者半地下,花费同样的建筑材料,修建在地面上多体面。后来我们终于发现:伟大的建筑师们眼睛里是有水的,如果把观察站,指挥所、主控站都暴露在地面上,原子弹爆炸时所产生的强大冲击波,光辐射,还有那可怕的巨响,非把地面上的建筑摧个天翻地覆慨而慷不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人担心这样的试验实在太浪费, 实话说,从试验场区来看是有些浪费,但要知道舍不得娃娃抓不住狼,不在试验场区取得各种第一手资料,那么,在未来战争中就会造成更大更惨的损失。有人还从另一个角度讲 ,认为军队减员一百万,军费开支为什么还那么大,咱们且不要把中国的军费开支与外国相此,也不要拿物价上涨因素来教育人,单从这个试验场所看上一眼,就很容易理解那么多军费的去处和用途何在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还有人担心,那么多废铜烂铁丢在那里,难道不怕破烂王去盗窃吗?这个问题不必担心,首先是没有总部的通行证进场的五道大门就难以通过,即便是通过去了,在那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的戈壁滩里纵你有三头六臂也无能为力,不是饿死便是渴杀,彭加木同志有现代交通工具都未能幸免于难,一个窃废铜烂铁的破烂王有多大的能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原子弹毕竟是原子弹,不论我们在战略上怎么样藐视它,把它形容成什么纸做的老虎,但愿前辈们预测的大打、早打、打核战争的事情不要发生,但愿我们核试验是无任何战争意义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振奋人心的核试验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各位首长、同志们,现在离零时还有10分钟,请大家戴好自己的墨镜,注意观察。”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高音喇叭里及时传递着播音员的声音,把我从回忆中一下子拉了回来。我赶忙按照要求戴好墨镜,目不转睛地盯着正前方阳平岗方向, 生怕错失良机。要知道,我们参观原子弹爆炸时所戴的墨镜不是普通的墨镜,它是减光一万度的特制墨镜,戴上这副墨镜,世界一片漆黑,连太阳的位置都找不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开头,播音员是每隔一小时播送一次 时间,距离零时还有半小时时,每隔10分钟播送一次时间,现在还有10分钟就要到零时了,播音员每过1分钟播送一次时间。我敢肯定,所有参观者,包括各大军区的领导和参加演习的部队,没有哪一个人心情不紧张的。据说打仗时,在发起总攻击前,敌我双方的阵地上都非常平静,而参战双方的人员心情却紧张得要爆炸似的。一旦总攻开始,炮火连天,弹片横飞、硝烟弥漫时,人们反到平静了。我想我完全身临其境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山坡上虽然聚聚了数以万计的参观者,却静得出奇,只有载着原子弹的飞机在空中轰鸣,许多人双手紧紧地捂着耳朵,大张着嘴巴,等待着那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张嘴捂耳是我们进场演习的基本收获,以免在巨响发出时震坏了耳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50秒、40秒、30秒、20秒、10、9、8、7、6、5、--------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播音员用短促的声音报告着最后一分钟时间,这次是每秒报一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播音员报到二秒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听到“一秒”和“起爆”的口令时,只见远处上空一团刺眼的闪亮,接着脸上感到一阵拂动,仿佛用扫帚在脸上扫了几个来回。大地被照得通明,试验场区的一切设施都放着刺眼白光。如同十个太阳挂在天际那般模样。</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怎么听不见巨响?”不知道谁问了一句。 “是啊,怎么没有声音,该不会是臭弹吧。”大家议论着。是啊,进入参观点后,曾有人根据第一次原子弹爆炸时发生的意外,担心会不会发生原子弹走火的事情,现在担心臭弹是非常自然的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约半分钟后,又觉得全身一阵颠抖,五脏六腑像是被重重地被摔在地上那种感觉,紧跟着是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大响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由于心情太紧张,人们忽略了一个常识问题,光速比声音快得多,声音在空气中以每秒340米的速度传播着,我们远在距爆心12公里的地方参观,待声音传到我们这里,至少得用35秒钟时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家摘下眼镜,看见火球还在空中燃烧着,只是没有先前那么耀眼罢了,肉眼可以尽情地享受了。地面上的冲击波向外继续扩张着,卷起的尘土如同龙卷风袭来一样浪涛滚滚。过了几分钟,气浪朝爆心方向迅速回流,将冲击波带起的尘土又重新卷了回去,很快地在爆心形成了一个尘柱,直刺火球。这时火球完全熄灭了,仅仅是一团白烟在翻滚着。当地面上的尘柱与空中烟团连接到一起时,一个漂亮的 蘑菇状烟云便形成了。人们从电影电视里看到原子弹爆炸的图像多半是这时拍摄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虽然远在12公里之外,但巨大的蘑菇云似乎在我们头顶上,其高和大真叫人膛目结舌。亏得是个烟云,要真是这么大一只蘑菇的话,恐怕全中国的人都吃不完。我们估算了一下,磨菇状烟云至少有5000米高,顶部直径有3000多米,烟柱直径也有1000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蘑菇云形成后,在空中大约停留了半个多小时,然后随风慢慢地向东飘去,数小时后,我们通过了爆心,参加了洗消。坐车返回时,还能看见远方天空中残留着缕缕白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烟尘向东飘移时,我们首先想到了阳平里气象站,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那么几个人,能把天管得俯首帖耳,无限顺从,真是了不起。</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我们通过爆心时,这才发现距离爆心越近,情景越惨。在距离爆心约3公里时,只见戈壁滩上的石头像天火烧过似的;距爆心约1公里时,觉得地上异常松软;到了爆心,完全是一片尘土的世界,那尘土足有半米厚,汽车陷进其中不能自拔,亏得部队有坦克车,才把陷进去的汽车一辆一辆拖了出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更惨的场面是部队向爆心前进途中,但见笼中的狗,一个个口吐鲜血,瘫死在笼子里,许多狗连毛都烧煳了。据说试验人员在距爆心8公里的远点找见了几条活狗,但也不停地抽搐着,命在旦夕,试验人员拉去救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通过爆心后,干部战士们在仪器上检测了一下,受放射性物质的沾染最多的为十四伦时。我们放心了,因为放射性物质和伽马射线要杀伤人,使人完全丧失战斗力,至少得五十伦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场经历发生在1976年9月26日下午2时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文 作 者 简 介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张也。本名:张玉海。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1969年2月参军,参加过两次核武器试验,荣立过三次三等功,大校军衔,2006年退休。出版了8部著作,写下了1000多篇文章,有200多篇发表在全国报刊杂志上,其中有3篇获得过大奖。写过5部电影剧本,最有影响的是100集儿童动画片《狐狸太太》。</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