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国庆小长假,回到了故乡过节,与兄弟姊妹同学友人相会,晚饭毕,上街散步,拍了些夜幕下的实景照片,以为畄念。</p> <p class="ql-block">我的故乡洛阳平乐镇,是一个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灿烂文化的古村镇。它不仅被誉为汉魏六朝故都的见证者,更是郭氏正骨的发源地,以及农民牡丹画之乡的美誉所在地。这个地方背靠邙岭脚蹬洛水,人杰地灵,又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小北京”“小洛阳”和“金平乐”。</p> <p class="ql-block">平乐镇因平乐村而命名,平乐村这个名字自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为迎西域入贡的飞廉、铜马筑平乐观而得名,享负盛名近二千年了。曹植《名都篇》中有“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的千古佳话。曹植曾封陈王,因此李白《将进酒》中有“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的传世名句。</p> <p class="ql-block">平乐村地处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的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南与千年古刹白马寺毗邻,东与偃师市接壤,北与邙山东汉皇陵段紧依,西与十三朝古都洛阳相望,北岭南水,早涝保收,聚气藏龙,是典型之风水宝地。</p> <p class="ql-block">作为汉魏六朝故都的见证者,平乐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曾是东汉帝王阁、东汉皇陵、汉魏故城等古迹的所在地。少时记忆中,村东有几百年之古柏林,村四围有宽可并车高达数丈之寨墙,并有寨壕环绕,五个寨门构成封闭之乐业之城。村内无数官宅商宅大院,高墙深垒,青瓦雕梁,月台高筑,石狮狰狞,碑刻遍野,牌坊无数。漫步在古镇的街头巷尾,空气中仿佛弥漫着千年的沧桑与辉煌,总能感受到那种浓厚的历史氛围,仿佛穿越到了那个古老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除了悠久的历史,平乐镇还是郭氏正骨的发源地。自祖师郭祥泰于清代嘉庆年间创郭氏正骨此流派200余年来,以其独特的医术和显著的疗效而闻名遐迩,郭勉斋、郭灿若、高云鹤、郭春园、郭宗正等大师更是国医圣手,享誉海内,其传人之众在全国正骨界占有大半壁江山,成为了中医正骨学的重要流派之一。2008年“平乐郭氏正骨法”被收录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每当我回想起家乡的医疗工作者们秉承这一传统医术,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场景,心中便充满了敬意和自豪。</p> <p class="ql-block">而平乐镇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其誉滿全国的农民牡丹画之乡的美誉了。据统计,不足万数村民的平乐村有千余人从事牡丹画产业,上至耄耋老翁下至少年稚子,男女老幼有几百人喜欢牡丹丹青,其百余人被评为国家一级画师。以郭肖伟、郭泰森为代表的一大批农民艺术家们以笔为锄,以墨为田,创作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色彩斑斓、富丽华贵的牡丹画。这些作品畅销国内和远涉重洋销往海外,不仅展示了平乐镇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成为了传播家乡文化的重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2007年,平乐村被河南省文化厅授予“河南特色文化产业村”荣誉称号,平乐镇被文化部、民政部命名为“文化艺术之乡”。每当我看到那些栩栩如生的牡丹画,心中便涌起一股对家乡艺术的无限热爱。</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平乐镇,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展现出了现代都市的繁华与便捷。交通快捷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这里既有古老的韵味,又有现代的气息,是游子心中最美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回望过去,平乐镇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特色赢得了世人的赞誉;展望未来,我相信平乐镇将继续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而我,也将带着这份对故乡的热爱与眷恋,走向更广阔的人生世界。</p> <p class="ql-block">赋诗赞曰:</p><p class="ql-block">汉魏故都秋色新,平乐镇里汉风存。</p><p class="ql-block"> 邙岭北望皇家墓,洛水南流释源门。</p><p class="ql-block"> 郭氏正骨济海内,牡丹画乡绘彩云。</p><p class="ql-block"> 年少时光今犹记,亲朋故友共晨昏。</p> <p class="ql-block">有贺国英先生赐诗曰:</p><p class="ql-block">洛阳平乐古镇幽,岁月沉淀韵长留。</p><p class="ql-block">牡丹画里诗意盛,墨香四溢情韵稠。</p><p class="ql-block">淳朴乡人笑满面,邻里和睦爱无休。</p><p class="ql-block">古色古香时光缓,故乡之美永不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