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达大道考(六)

东山日出

<p class="ql-block">李生达大道考,至第五集之后一直拖到今天没有下文。是因考察走入了弯路。</p><p class="ql-block">上次到李生达老家北李街,有老年人告诉我李被卫士打黑枪当场毙命是真,没有葬回老家也是真,祖坟里他的位置至今空着。他葬在晋城北山。遇刺后,头骨被人割去请功,下葬时蒋介石派人给他做了一个金头。为避免被盗,葬了好几处疑穴。哪是真穴不好找。</p><p class="ql-block">有人指出李系剿共人物,考察没有意义。他的暴亡,迷雾重重,多少人、多少年都没有准确结论。</p><p class="ql-block">想想也对,又不忍放下,就翻阅了不少历史资料。发现这李生达还真是个不得了的大人物,下葬时蒋介石的确高度关注,陈诚、阎锡山等亲自扶棺。所以,他真实的墓肯定是有的或者有过的。</p><p class="ql-block">他生于离我老家附近十来里的太行山中,一个贫穷、偏辟、不起眼的小山村。三十多岁就混到在山西省与阎锡山平起平坐,在全国与陈诚等平级别。说是名人不为过吧。抛开政治倾问不做研究,他的经济主张是改革开放的。花大量人力物力修建通往外省的道路,这与阎锡山的设卡关闭通外省门户,铁路与全国不同轨道截然不同。</p><p class="ql-block">山西是一个闭塞的省份,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炼铁技术,加上临汾平原的粮食,使得山西人频频产生关起门来过小日子的想法。八、九十年代,山西的煤炭出省费为山西赚了不少钱,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两千多年前在山西传为美谈的《孔子回车》被外省人评为孔孟之道都传播不进去的地方。而当下经济、文化能发展的这么好,自是有着一代又一代的热爱山西并大力改革开放者在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抛开政治、经济观点不说,这条路上流传的他为方便母亲下李封看戏而修这条路,也是一件孝举。拉动了两省经济互补,带动了道路两旁无数村庄的繁荣,传播了尊老爱老的风尚。最少是为两省人民做了件好事。</p><p class="ql-block">当年勾通山西河南,这一带有东大路、西大路。东大路就是这条李生达大道,从晋城通往河南李封、柏山、清化。西大路山西境内直接叫清化一大道、二大道,自然是通往清化的。还有丹道,沿丹河边下来,通清化、许良、山王庄、沁阳等。近年西大路不断有两省官员、文人考察,山西、河南都写出了不少有历史意义的文章。而这东大路,一直无人顾及问津。我也是想借机呼吁一声。</p> <p class="ql-block">国庆期间,几位诗人、朋友,看过我前面几篇《李生达大道考》的陋文,参加过有些考察。借国庆假期,提议帮我完成这一心愿,一定要找到李生达的墓地看看。</p><p class="ql-block">其实,有些事您真去做并不难。上车时大家还都不知李生达墓究竟在晋城哪座山上,打开百度地图找那老人说的北山时,地图导行竟直接把我们导到了晋城西郊的吴王山森林公园门口。门卫大爷告诉我们公园里山上的确有李生达墓,还有几间房子是展厅。喜出望外的我们匆匆沿小路急行,约两公里后见一座寺庙,又向游人打听,有人给我们指了一个错误的方向。半小时后看到一个有大碑和大钟的地方,仔佃一看是侯公墓,记念晋城历史上古代的一位名人。证明好心的指路人并不知李生达,还耽误了我们一个多小时。</p><p class="ql-block">这森林公园太大,假日期间游人也不是太多。问了多人都无果,只好再试探前行登高上了祭天台,四野森林茂密,不见哪儿有展厅。幸好台上有吴王山导游图,下台按图索引,终于找到一座不小的院落群。这地方应该离森林公园的另一个入口不太远,因为有个院子是晋城义工自愿者活动室。时已中午,空无一人。另一个院子门额上题两个字″至德"还是"德至",大门紧锁,是不是李生达展馆无法确定。整个园区游人大概都下山吃午饭了,找不到人打听。后院是清雅的诗书画廊,国风古韵,名人题字,但大都看不出与李生达有关。园中心竖着一块奇石,正面白色斑斑点点的笔痕,很象一块墓碑。走近看,竟是自然天生的斑点,天书记载着什么,我等自然看不懂。无耐游览书画走廊,隔窗竟看到一块墓碑。终于找到了!</p> <p class="ql-block">“李生达 (字舒民) 之墓"是他的孙女率后辈立的。这碑简洁、清晰,终结了一位只活了46岁的一代枭雄安眠于此。</p><p class="ql-block">我独坐墓前沉思良久。应该代表李生达大道沿途的乡亲们谢谢这位修路人。同伴们向这位风云古人三鞠䩑。已肌肠碌碌的我们只好寻路下山了。</p><p class="ql-block">这考察到此应该结束了。</p><p class="ql-block">回来写此文前再百度资料,李生达之死仍无定论。暗杀、仇杀、情杀都系猜测。金头、疑穴更是子虚乌有。有记载这墓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时期被毁。有照片说李生达晋城住所已毁,只有卫士们住的院子残留。</p><p class="ql-block">看来我们还应再来一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映云路</p> <p class="ql-block">此篇照片取自棉花糖、付霞、凡夫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