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先(1502年—1568),字伯华,号中麓、中麓子、中麓山人,明代杰出的文学家、戏曲家和收藏家。一生有“三好”:好戏曲,好藏书,好交友。诗文颇丰,尤擅词曲,“年几七十歌犹壮,曲有三千调转高”,李开先毕生致力于词曲创作,有“词坛之猛将,曲部之美才”“词山曲海”之称。灵秀的泉水启发了他的灵感,李开先与明水有着不解之缘。 李开先画像 李开先“生而卓异,七岁能文,读书一见辄成诵,为文下笔辄千言”。才思敏捷,为人正直,不畏权贵。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李开先年仅十八岁,补博士弟子员,优游邑中。正德十六年,因徭役繁重,他进县衙与县令说理,为民请命,减轻徭役,深受百姓敬佩。<br> 嘉靖七年(1528年),他参加山东乡试,“以毛诗举乡试第二”。次年中进士,授户部云南司主事。后任吏部考功司主事,稽勋司员外郎,文选司郎中,最后官至太常司少卿、提督四夷馆。<br> 李开先书法 李开先颇爱明水山水,其诗文多有记载。嘉靖五年,开先25岁时,曾与其淄川好友孙夹谷,在明水城东北几里的盘泉寺潜心攻读。寺中两位住持,知识渊博,对李开先悉心照顾。孙夹谷,年方弱冠,却文名乡里,“生有奇姿,为诸生英英有声”。闻章丘李开先博士弟子员之名、不惮百里之劳,跋涉山川,来到盘泉寺,与开先同窗共读,食则同桌,寝则抵足,朝夕相处,情同手足。数月过去,两人文章举业皆有大进。李开先的《毛诗》,孙夹谷的“试帖”,均有过人之处。嘉靖七年(1528),戊子乡试,孙夹谷进省城济南赶考,路经明水,提前一日,来与开先相会,畅叙诗文,彼此思念,不胜感慨。后试毕,揭榜,开先“以毛诗举乡第二”,孙夹谷名列第六。 《李开先集》书影 《宝剑记.夜奔》书影 民国《宝剑记》夜奔剧目 《宝剑记序》 嘉靖三十七年(1558)李开先挈妇将妾又畅游百脉泉,留下了经典之作《吟百脉泉一韵五咏》诗篇,现录其二,以飨读者: <font color="#ff8a00"><b>水劲无过济,脉泉更著名。<br> 不霜清见底,漱石寂无声。<br> 颗颗如珠碎,潭潭比镜子。<br> 不能容小艇,只可濯长缨。</b></font><br> <font color="#ff8a00"><b>景物东南胜,泉佳不可名。<br> 池清能照影,风激始闻声。<br> 绕寺漾还细,过桥势与平。<br> 卜居无定所,此可解尘缨。</b></font><br> 清道光十三年《章丘县志》记载的李开先《游百脉泉一韵五首》 李开先《百脉泉》诗拓片 为此,他的门生张受益特于百脉泉畔之东麻湾岸边建濯缨亭一座,以作纪念。<br> 这一年,“后七子”文坛领袖王世贞来章丘,住李开先的明水“是亦楼”,文友相见,诗文寒暄,酒弦歌舞,王世贞作《冬日同游李太常伯华诸园》赠开先。<br> 同年,冯惟敏来访,也有散曲《醉太平》十八首和《李中麓醉归堂夜话》相赠。<br> 王世贞画像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冬,龙泉湾水(后称东麻湾)忽然变浑,冒出股股煤气般的异味,致使李开先产生了将有异灾出现的预感,并赋诗《纪异.癸亥冬月》: <font color="#ff8a00"><b>清水净无痕,麻湾乃上源。<br> 如何千古色?忽变一朝浑,<br> 兼有熏煤气,略无旧味存。<br> 异灾良有以,怀侧不能言。</b></font><br> 此诗,可作为研究明水水文地质变化的重要史料。 罢归后,李开先加入了“座中无俗客,雅会有词林”的章丘诗社,当时的“章丘三俊”(张茂兰、乔龙溪和袁西溪)推举开先为主盟,他们在中麓书院、百脉泉等山水形胜之地,诗书畅达,吟诵歌赋。同时,李开先、雪蓑与当时的章丘名流还捐资重修了龙泉寺,修葺了百脉泉。雪蓑受当时也致仕在家的明水名宦李冕等人的请托,为百脉泉畔的龙泉寺题写了匾额、楹联。 李开先编著的《乔梦符小令》书影 李开先与明水的情缘,还因他与康、李两望族有亲戚关系。<br> 李开先嗣子李春坞于弱冠之年,娶太守康迪吉次女为妻。康迪吉,字道甫、右川、明水人。生于正德十四年,幼开先17岁。开先罢归时迪吉方23岁,游学为庠生。一次,开先去明水拜访乡贤亦是其老友李冕(李脉泉,时已致仕家居),席间有一书生作陪,面若冠玉,目如朗星,吐语似珠,开先甚奇。李冕见状介绍道:"此吾中表康迪吉,其父乃吾舅也。”未等脉泉介绍李开先,康早已脱冠施礼:“太常公久仰久仰矣!”性好诙谑的李开先未落座便道:“身曜而长,面白而泽,秋水凝神而清气激骨。观君之相,可立黄甲,必不久滞青衿。”<br> 嘉靖二十二年,康迪吉乡试夺魁,翌年会试48名,殿试二甲92名,赐进土出身遂登仕途。嗣后,与开先交往甚密。嘉靖三十三年,其父病故,丁忧在家。这期间,由李冕作伐,将其次女许于开先嗣子李春坞。守制期满,令女儿出阁成礼,与开先结秦晋之好。<br> 康女端静淑贤,6岁入家塾,读完“四书”,继学书作画。擅长山水,所绘《珍泉秋雨图》名留画谱。对前贤词人李清照的《咏史》、《夏日绝句》等甚为赞赏,曾叹曰:“孰云女子无才便是德?否,试观李女其才识讵让须眉耶?”<br> 未及笄,便学会女红针指,精熟炊煮烹调。及归春坞,夫妇情笃,伉俩和谐,尊姑敬嫜,惠及奴婢。开先常与夫人论家政,每每提到康氏,笑道:“媳之德才工貌堪与汝媲美。”他们认为,康氏确有大家风范,雍容华贵而不失俭朴,精明强干,可当重任。开先欲在明水西北起一园第,建“风水卧吟楼”,让两位较长的侍妾居住,以娱老景。建园虽有专职管家督工监造,但终不是主子。两位姨妾乃梨冠出身,只晓歌舞脂粉,不通齐家理业之术,于是让儿媳前往主造。康女毫无难色,欣然受命。时来时往,定期晨省。春坞专心治理举业,夫妻情投意合,恩爱有加。<br> 园成,康氏请公爹题写匾额,时开先正在忙于一长篇词书的构作,迁延时日,结果终成憾事。<br> 康熙《章丘县志》记载的康迪吉 嘉靖三十七年,康迪吉补任保定知府。此地处两京要冲,官员来往多于此落脚,送往迎来,稍有不慎,就会获罪于不知。康迪吉以磊落的志行和杰出的才能,审慎应对,巧于周旋,智击了贪官污吏的秽行。正在他壮年为政大展宏猷之时,一病不起,溘然殉职。噩耗传来,开先十分悲痛,康氏痛哭不止。开先和宜人按礼让春坞借夫人出境奔丧。发引之日,“僚佐哭于堂,士民哭于巷,亲友哭于乡”。开先在《中宪大夫保定府知府右川康君墓志铭》中写道:“君性行温雅,处事周详,友其兄而爱其弟,兄弟皆俊才,而君更出色……初为秀才,读书勤励,文笔顺畅。第进士后,授户部主事,官至保定知府。”为官清正廉明,深受百姓爱戴。 再说李冕,字端甫,号脉泉,嘉靖五年(1526)进士,先知魏县,后官至杭州知府、贵州按察史、云南右布政史。因李冕与康迪吉是姑表兄弟(迪吉之姑乃脉泉之母),故脉泉与开先也成了通家之好。李冕官运也坎坷,多次遭贬谪,嘉靖三十年(1551)左右复贵州按察使之职,无异于充军。临赴任前,开先曾赠《送李脉泉宪长之任贵州》一诗云: <font color="#ff8a00"><b>五溪自古多瑶僮,作吏何须密网罗。<br> 廉访虽云持汉法,夷氓唯顾布阳和。<br> 身轻瑶贝三家市,耳听侏俚四野歌。<br> 暂屈远方终必达,清风自是激颓波。</b></font><br> 李开先撰文的《李冕祠堂碑记》 他劝说脉泉,学汉时之法,布阳和之策,暂屈远方,切莫颓唐,以求将来之达途。 <br> 但是,为官清正、刚直不阿的李冕终因逆忤奸相严嵩,又遭旧属官员的陷害,在任云南右布政史时,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被迫以老疾致仕。归田后与开先攀胡山、登女郎优游林下,诗文往返,互相安慰。是年开先曾作咏雪诗七十五首,请李冕教正。李冕在钦佩之余,命笔论开先之诗说:“如开武库而出甲兵,色色各别,前代未有出其右者。”赞扬之情,溢于言表。 <br> 嘉靖四十二年(1563),李冕以七十三岁病故于明水,二李一康三亲友,只剩下了开先一人,悲痛之余,开先又作了《噬通奉大夫云南右布政脉泉李公合葬墓志铭》,尽述脉泉一生行状,深致哀情。又过了三年,乡人刘五恩等人倡议为李冕建祠堂,祠建成后请李开先为之作记文。李开先抱重病之躯作《脉泉李方伯祠堂记》,开先在文中这样写道:“脉泉李方伯,病故而葬者三年矣。传闻历任之处,士民咸感念不忘,道远虽不能尽知。观其居乡,乡人祀之,创立祠堂在明水之中央。他方德之,当亦若此矣……”又慨叹他们之间的友谊说:“人之相欺,或相而欺,人之相知,贵相心知。忘年之友,通家之私……”深为明水又失去一位名宦乡贤而痛惜不已。<br> 李开先罢归林泉后,不再眷恋仕途,而是潜心创作,广置田产,流连于田园,结词社,征歌度曲。他常住明水“是亦楼”,购置水田多亩,养荷植稻,优游其间,直到晚年。<br> <b>(文/图:翟伯成)</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