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北至钟鼓楼

老山羊

<p class="ql-block"> 北京鼓楼、钟楼,又称“北京钟鼓楼”,是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是北京中轴线的组成部分,是北京中轴线申遗部分最北端。</p><p class="ql-block"> 鼓楼呈大红色,共有二层,通高46.7米,坐北朝南,内遗存有25面大更鼓。</p> <p class="ql-block">  顺着陡峭的长梯,登上鼓楼二层,向南眺望北京城中轴线美景,隐约可望见远处的景山和北海的白塔。</p> <p class="ql-block">鼓楼——,更鼓为报时器具,置于鼓楼二层上,原有25面,其中,大鼓1面、小鼓24面(以代表1年24个节气)。现仅存大鼓 一面。当年鼓楼击鼓报时,有一定的规律。每晚7时“定更”,击鼓两通,共108声,以后,每个 更次都击鼓两通108声,直至五更(晨5时)击最后的“亮更”鼓。击鼓也有一定的节奏,北京仍流传着“紧十 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之说。</p> <p class="ql-block">  鼓楼北面是钟楼,相距100米左右。钟楼为灰色砖石建筑,共有二层,通高47.9米,坐北朝南,内遗存有八角形木框钟架和铜钟。</p> <p class="ql-block">  钟楼——钟楼内正中架上悬一大铜钟。高7米,最大直径3.4米,重约63吨,钟的两侧各吊一长2米,直径约0.25米粗的圆木,以供撞钟之用。该钟铸造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为中国发现最重的铜钟。</p> <p class="ql-block">  沿着钟鼓楼南面大街来到烟袋斜街,它位于什刹海核心保护区内,街不深,200多米长。旧北京旗人喜爱抽大旱烟,街面烟铺斜挂着烟袋招揽生意,故称烟袋斜街。这是北京比较古老的一个胡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