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重阳节这天,出门丢垃圾,忘带钥匙,把自己锁在了门外。</p><p class="ql-block">幸好朋友那里有备用的钥匙,幸好手机在手,可以与她联系。</p><p class="ql-block">不巧,她在汉口,一时回不来学校。我自然而然想到去梧桐雨的九思书苑看书,来打发这个下午的时光。</p><p class="ql-block">所以没觉得回不了家,是个事,心里一点也不着急,正好可以去一个久违的地方,去九思书苑看书,享受一个人孤独的滋味。</p> <p class="ql-block">暂时回不了家,不惊于此事,果断决定步行去<span style="font-size:18px;">九思书苑,很快就到了。</span></p><p class="ql-block">久违了九思书苑,今又来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安安静静的这里,仍然感觉很亲切。上次来这里已经是去年的事了。记忆中书苑的格局不是今日看到的模样。以前</span>整个一楼全是摆满书的书架。我问店员,那么多的书今何在?店员说,搬到二楼了。哦,是这样呀。</p><p class="ql-block">不过小小的阅览室没变,周围也有很多书。我一眼就瞧见了丰子恺的书,我喜欢,于是我从书架上取了书,在靠近的桌旁落座。开启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个与书有缘的下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也许是有缘,在某个书架很快看到</span>丰子恺的书《万般滋味,都是生活》,而且封面还有醒目的字句: 愿你永葆童真,并乐此不疲,去生活。</p><p class="ql-block">是的,一点没错,我喜欢丰子恺,喜欢一个备受广大艺术爱好者欢迎的漫画、插画、散文大家丰子恺。</p><p class="ql-block">我也乐于读书而不疲。</p><p class="ql-block">翻开书的目录,第一章的标题: 人生之味——不宠不惊过一生</p><p class="ql-block">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p><p class="ql-block">面对这四不,我闭上双眼沉思: 我是否做到这四不了吗?自答: 没能做到,若想做到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嗯,我得记住丰子恺提出的这四不,就像以前记住他非常有哲理的名言: 心小了,所有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p><p class="ql-block">是的,读书是面对一面干净的镜子,照清自己,反省自己,前行不迷失自己。</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选择了其中一篇题为《回忆李叔同先生》的文章阅读。</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知道的李叔同弘一法师全是通过书本认识的,也只能说了解得很肤浅。</span></p><p class="ql-block">好想知道丰子恺先生心目中的李叔同弘一法师是什么印象。</p><p class="ql-block">是的,当我读完这篇文章后,丰子恺对李叔同先生的印象了然于心。</p> <p class="ql-block">阅读完这篇文章,我深为感动,还流下泪水。</p><p class="ql-block">李叔同先生当音乐老师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老师。</p><p class="ql-block">让我们听听丰子恺的回忆。</p><p class="ql-block">丰子恺十七岁时,就读于杭州的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那时他是预科生。很幸运,李叔同先生是他的音乐老师。</p><p class="ql-block">丰子恺当时有种特殊感觉: 先生很严肃。上课预备铃响后,学生们唱着、喊着、笑着、骂着跑进教室,大家先吃一惊: 李先生早已端坐在讲台上。于是以门槛为界所有声音戛然而止。后来学生们知道李先生上课有早到的习惯,一直端坐到上课铃响。于是上音乐课,大家都自觉在上课铃响时,也都早已到齐。李先生准时站起身来深深地一鞠躬,课就开始了。</p><p class="ql-block">这让我感觉李先生即严肃又严谨的教学风格是令学生尤其尊重的好老师。</p><p class="ql-block">上课时,有一人看书,另一人吐痰在地板上。他们以为老师没看见。待到下课,李先生轻声而严肃的声音郑重地说: 某某等一等再出去。待到其他同学都走了,李先生又用轻而严肃的声音说: “下次上课不要再看别的书。”,“下次痰不要吐在地板上。”说过后先生微微一鞠躬。这让学生深感羞愧,从此纠正了他们的不足。</p><p class="ql-block">李先生不仅教书,还时刻育人,端正学生的个人行为。</p><p class="ql-block">一次上弹琴课时,十多人环立在琴周围,听李先生范奏。有一个同学放一个屁,没有声音,却是很臭。李先生和十多个同学都闻到了亚莫尼亚气。大多数同学掩鼻还发出讨厌的声音,李先生眉头一邹,仍然弹琴。弹到后来,<span style="font-size:18px;">亚莫尼亚气散光了先生的眉头才舒展。教完课,下课玲响,李先生立起来鞠一躬,表示下课。并向大家郑重宣告: 请大家等等,还是用轻声而严肃的声音和气地说: “以后放屁,到外面去,不要放在室内。”接着又鞠躬,示意同学们散去。同学们忍着没笑,跑到远处才大笑一场。</span></p><p class="ql-block">还有一次下音乐课,最后走出教室的学生无心把门一拉碰得太重,发出很大声音。他走出后,先生走出门外,满面和气叫住学生,让他转回来到教室里,和气地与他说: “下次走出教室,轻轻关门。”学生点头答应。李先生接着又对学生一鞠躬。</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丰子恺的描述再现了李先生上课的种种情景,全是平常能见到事,而李先生的一言一行深深刻入学生的脑海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丰子恺说: 李先生是学校里最有权威的老师,不仅为了他的学问好,不仅为了他的音乐好,主要还是为了他的态度认真,他每做一件事,都要把事情做到彻底不可。</span></p><p class="ql-block">是的,李叔同先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尤其做到了把学生作为独立人格而尊重。在指出学生不足之处时,不是当众呵斥某某,而是首先是避开其他学生,再轻声而严肃指出不足之处后,再对学生鞠一躬。这样的老师自然受到学生们更多更大的敬重。</p><p class="ql-block">做人之楷模——李叔同先生弘一法师。</p><p class="ql-block">我特别羡慕: 凡是有缘作为李先生的学生,实在是三生有幸。</p><p class="ql-block">庆幸我们有一位精神楷模弘一法师——李叔同先生。</p> <p class="ql-block">还有,丰子恺在师范二年级时,李先生教他图画。教他的学生木炭石膏模型写生。学生们起初无从着手,竟没有一个人描得像样的。李先生就范画给学生看。丰子恺就是那时开始,从石膏模型写生,同时也产生了兴趣,并且画的画进步起来。他还懂得绘画应该从实物写生入手,他也<span style="font-size:18px;">经常去请李先生教画,又教日文,因而与</span>先生的接近机会更多。对李先生的生活知道的较为详细。</p><p class="ql-block">后来,丰子恺发现李先生的生活开始收敛起来,仿佛一个人要动身远行的模样。再后来他把自己关起房门研究道学。有一天,他决定入大慈山断食。丰子恺去看望他时,已经面容消瘦。断食十七天。丰子恺说: 这时的李先生已由一个教师一变而为道人了。这也是李先生凡事认真的表示。</p><p class="ql-block"> 李先生后来又学佛。他告诉丰子恺: 我学佛是受马一浮先生指示的。他还告诉丰子恺: 我不久也要出家为僧。这令丰子恺感到不知所措。几天后,先生果真辞职,要去出家。出家前夜,李先生叫丰子恺与叶天瑞、李增庸三人到他的房间里,把房间所有东西送给他们三人。第二天,他们三人送李先生到虎跑。</p><p class="ql-block">之后二十四年里,李先生一贯到底的弘一法师修行功夫愈进愈深,从修净土宗,到修律宗,一举一动,都有规律,严肃认真至极。这是法门中最难修的一宗。数百年来,传统断绝直到弘一法师方才复兴,所以佛门中称他也“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p><p class="ql-block">这是丰子恺回忆的李叔同先生。</p><p class="ql-block">我读到这里,我已经是泪流满面。</p><p class="ql-block">知道弘一法师一生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三变而为道人,四变而为和尚。每做一种人,都做得十分像样,永远的楷模。</p><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师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是值得永远铭记的。</p> <p class="ql-block">读书营养精神!感觉真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