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维也纳,奥地利首都,有“音乐之都”的美誉。</b></p><p class="ql-block"><b> 维也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是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大公国、奥地利帝国和奥匈帝国的首都。所以也被称为“帝国之都”。维也纳市中心古城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 10月1日,我们在维也纳参观游览,上午随团参观“美泉宫”,下午在市中心的古城区自由活动。</b></p> <p class="ql-block"><b> 美泉宫,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夏宫,(历史上的欧洲,国家分分合合,王朝更迭变化,非常复杂,咱也整不明白。只略知哈布斯堡家族王朝纵横欧洲645年,家族成员历任9大国家君主)。</b></p><p class="ql-block"><b> 美泉宫,仅次于法国凡尔赛宫的一座宏伟宫殿。因皇帝狩猎于此,饮用一泉水,由于清爽甘洌,遂命名此泉为“美泉”。美泉宫的建筑始于1696年,建成于1700年,已有超过300多年的历史。1996年,美泉宫及其花园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p> <p class="ql-block"><b> 美泉宫有1441个房间,其中的45间对外开放,供游客参观。二楼是美泉宫的开放展厅。开放的房间有会客厅、餐厅、梳妆间、宴会厅、卧室等,这些房间贯穿相通,每个房间的门楣上标有醒目的阿拉伯数字,游客可根据数字按讲解机上相同数字键,中文讲解机就会给予清楚的介绍。</b></p> <p class="ql-block"><b> 展厅房间的地是橘红色花纹的大理石,白色的墙壁上描金勾花,并挂着大幅油画和王室成员的画像,屋顶则垂吊着豪华的的水晶吊灯,还是自鸣钟和花瓶等名贵摆件……。几个房间,大同小异,并没有感觉到皇家极尽奢靡的场面。</b></p> <p class="ql-block"><b> 美泉宫,居住过哈布斯堡王朝的18位皇帝和王后,但现在展示和解说的重点似乎是茜茜公主和她的丈夫——奥匈帝国的第一位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b></p><p class="ql-block"><b> 1830年,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出生在美泉宫,他的童年和青年的夏季都在美泉宫度过,直到1916年在美泉宫走完了最后的人生旅程。</b></p><p class="ql-block"><b> 这是弗朗茨•约瑟夫的画像。</b></p> <p class="ql-block"><b> 展厅里最多、最引人注目的是“茜茜公主”的画像。看过电影《茜茜公主》的朋友想必对茜茜公主这个名字不会感到陌生。</b></p><p class="ql-block"><b> 茜茜公主(1837—1898)实名叫伊丽莎白·阿玛利亚·欧根妮。“茜茜”寓意着优雅、柔美和女性魅力。1837年出生在巴伐利亚的一个贵族家庭。1853年,16 岁的茜茜随她妈妈和姐姐海伦娜去参加表哥弗兰茨·约瑟夫 23 岁的生日庆典。本来这次旅行是为促成海伦娜和弗兰茨·约瑟夫的婚事。不承想,年轻的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眼瞧见茜茜,就被她的美貌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给迷住啦。毫不犹豫地向茜茜求起婚来,压根儿就没把原本预定的未婚妻海伦娜放在心上。所谓“一见钟情”,莫过于此!1854 年 ,茜茜公主和弗兰茨·约瑟夫在维也纳举行隆重的婚礼。16 岁的茜茜公主,正式当上了奥地利的皇后,开启了她传奇又复杂的宫廷生活。</b></p> <p class="ql-block"><b> 欣赏茜茜公主的画像,除了美貌还有她的腰围。</b><b style="font-size:18px;">据史料记载,茜茜公主身高1.72米,体重一直保持在50公斤以下,腰围保持在50厘米,更夸张的说法,最细时只有40厘米。三个孩子的母亲,何以保持如此身材?为此,她每天要骑马、各种运动好几个小时,还有诸多不可思议的饮食控制与美容秘法,可这又是为了什么呢?是因为其在宫里的境遇,她认为,只有美丽是她的唯一资本。所以,保持美丽,也几乎成了她人生的唯一要务。</b></p> <p class="ql-block"><b> 热爱马术、旅游,有着一头秀丽长发的茜茜皇后,至今还让奥地利的民众难以忘怀,当地的民众、媒体认为茜茜皇后受爱戴的程度与她充满神秘、悲剧的一生有关。 简单来说,婆婆严苛,女儿夭折,儿子殉情,丈夫忽视,最后,1898年9月10日,61岁的茜茜公主在瑞士的日内瓦湖边,被人用一把磨尖的锉刀刺入左胸而玉陨香消。</b></p> <p class="ql-block"><b> 这是展厅里茜茜公主的化妆室。</b></p> <p class="ql-block"><b> 美泉宫给人印象最深的是21号大厅,称作“伟大的画廊”。是宫殿中最大、最华丽的大厅,曾用于举行国宴和重要的舞会。</b></p><p class="ql-block"><b> 大厅是一个巨大的长厅,两端乳白色的墙壁上开着两排亮晶晶的玻璃长窗,窗与窗间的墙上都镶着玲珑的金色壁灯,壁顶与屋顶边用金线勾勒出繁杂而清晰的图案;屋顶中心绘着一幅长长的椭圆形油画,人物众多,栩栩如生,可能是描述某次的战斗,象征着哈布斯堡王朝的胜利。</b></p> <p class="ql-block"><b> 宫殿后面的皇家花园是一座典型的法国式园林,应该似同凡尔赛宫的御花园一样的美艳,但恰逢花坛维护修整,就没有显出花坛本来的美观。</b></p> <p class="ql-block"><b> 花坛的尽头是“海神喷泉”。希腊神话中的海神波赛东,手持三叉戟,傲立于一巨大的礁石之上,身边女神相拥,左右四位男神各驭一马,破浪而出,身姿矫健,栩栩如生。整个喷泉充满动感,出神入化,很是壮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 “海神泉”的雕像后是缓缓而起的美泉山。美泉山坡面平缓,绿草青青,坡两边各有一条小路可以到达美泉山的最高点,宏大俊秀的凯旋门。据说,凯旋门的建筑与雕塑非常精美壮观,尤其站在凯旋门上,可以俯瞰整个皇宫,御花园,乃至整个的维也纳城。受时间限制,未能登上凯旋门有点遗憾。跟团游的局限,总会在你向往的时候让你中道而止。</b></p> <p class="ql-block"><b> 花坛两边种着修剪整齐的绿树墙,绿树墙内有44座希腊神话的人物雕塑,介绍说,这些雕塑和“海神泉”里的雕塑都是德国大名鼎鼎的艺术家威廉·拜尔的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除了与宫殿一条线上的中心花园壮美宏伟,左右两边的花园也是绿树成荫,小景观漂亮。整个美泉宫花园都是维也纳人最喜欢的市内休闲胜地。有一点很重要,就是美泉宫作为民众游览的公园,并非是在1918年哈布斯堡王朝垮台后才开始的,而是在1779年就被执政开明的玛丽亚•特蕾莎向公众开放了。</b></p> <p class="ql-block"><b> 旧时的宫廷马车,现在的游客观光车。</b></p> <p class="ql-block"><b> 游览完美泉宫已到午餐时间。我们的行程全程含餐,但多为六菜一汤的中餐,只有三次的当地特色餐。今天中午是第一次特色餐,网红的“维也纳烤猪肋排”。作为无肉不欢的我,很是期待。餐厅在地下室,称之“地窑餐厅”,装潢得很有似酒窖的复古气氛。</b></p> <p class="ql-block"><b> 偌大的木托盘上躺着一扇烤排骨,粗犷好爽,烤排骨的颜值也是相当的可人,配以焦黄的土豆条,还有酸菜色拉和两种不同的蘸料。看似份量很大,实则肉不太多,非常鲜嫩美味,吃完后有点饱腹。我以为这是一道最适合“中国胃”的西餐。</b></p> <p class="ql-block"><b> 圣诗蒂凡大教堂,位于维也纳的市中心,高达137米的南塔巍然屹立。教堂始建于1147年,从小到大,建建停停,耗时400年,其南塔高度名列世界第三。哥特式建筑风格极具视觉冲击力。被称为“维也纳之魂”。我们下午自由活动的解散与集合点就在教堂前广场。</b></p> <p class="ql-block"><b> 诗蒂凡教堂是维也纳最重要的象征,是奥地利第一座主教教堂,当地人常说的一句话是:不看美泉宫和诗蒂凡教堂,就不能说到过维也纳。那么我们也进入教堂打个卡吧。教堂内部其实是非常朴素的,据说,它的特点在于教堂地下墓穴中,有因鼠疫而死亡的约2000具尸骨,此外,哈布斯堡家族成员除心脏以外的内脏也被安放在了地下墓穴。这对当地人可能很重要,而与我们就没有什么意义了。</b></p> <p class="ql-block"><b> 出了教堂,维也纳的半日自由行开始了。按照选定的游览目标,跟随“导航”快步疾行,争取多看一两个景点。</b></p> <p class="ql-block"><b>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院之一。始建于1861年,竣工于1869年,建筑形式为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二战时期,歌剧院80%被炸毁,1955年11月重新修复完成。内部富丽堂皇可想而知,但我们没能入内参观,此处省略十几个字。</b></p> <p class="ql-block"><b> 正面高大的门楼有5个拱形大门,楼上有5 个拱形窗户,窗口上立着5 尊歌剧女神的青铜雕像,分别代表歌剧中的英雄主义、戏剧、想象、艺术和爱情。在门楼顶上,两边矗立的是骑在天马上的戏剧之神的青铜塑像。</b></p> <p class="ql-block"><b> 这座外墙黄红两色相间,屋顶上竖立着16座音乐女神雕像,古雅别致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就是著名的音乐圣殿:金色大厅。其正式名称为“音乐爱好者协会”。因其演奏大厅用全金泊装饰而被称为“金色大厅”,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常驻地。建成于1870年。自1939年起,每年由维也纳爱乐乐团在金色大厅演出新年音乐会,享誉世界。新年音乐会的曲目,由约翰施特劳斯家族成员的作品组成。</b></p> <p class="ql-block"><b> 曾几何时,国内演艺界的团体和个人,争先恐后来到金色大厅演出,以示登上了世界最高舞台,似同镀金一般。实际上,金色大厅是可以花钱租用的。握说,只要不是由维也纳“音乐爱好者协会”主办的音乐会,就不是金厅官方邀请,就是属于租厅演出,甚至就是花大钱到金色大厅自娱自乐。</b></p> <p class="ql-block"><b> 金色大厅的马路对面就是卡尔大教堂,也称查理教堂。导游极力推荐参观的教堂。这是一座还愿教堂。1713年,鼠疫肆虐(亦称黑死病)期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宣布,如果可怕的鼠疫能够停止,他就建造一座教堂。瘟疫一结束,于1716年始建这座壮丽的巴洛克教堂。该教堂被广泛认为是维也纳最杰出的巴洛克式教堂,也是该市最伟大的建筑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教堂需要购买门票入内,门票9.5欧,我们进去参观了,欧洲教堂数不胜数,卡尔大教堂确实有点与众不同,一进教堂,通透明亮,华丽之风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一场众神共舞的视觉盛宴之中,它的壮观、华丽与精致,让人赞叹不已。咱不懂穹顶壁画的宗教故事与含义,也不知道绘画者多么有名,但我欣赏小天使欢快飞舞的画面,还有教堂内众多的小天使雕塑,给人圣洁善良的感觉,这是否为祈祷黑死病死难者的灵魂安息?猜测而已。</b></p> <p class="ql-block"><b> 维也纳被誉为“世界音乐之都”。据说,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和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等音乐巨匠的雕塑与喷泉遍布城市各处。行程安排了参观维也纳的标志性雕塑——小约翰•施特劳斯拉小提琴的全身镀金青铜像。遗憾的是到了现场,雕像全封闭维护,无缘相见。(这是从网上借的照片),施特劳斯有“圆舞曲之王”的美誉,其不朽之作《蓝色多瑙河》尤为经典,是维也纳非正式的市歌。</b></p> <p class="ql-block"><b> 没见着施特劳斯“小金人”是为遗憾,下午去霍夫堡皇宫,与莫扎特的雕像不期而遇,有点小庆幸。莫扎特的塑像座落在城堡公园里,雕塑全部洁白,莫扎特目视前方,微抬左臂,右手按在乐谱上,轻轻踮起他的脚尖,似乎是在酝酿着一首动人的曲子,充满动感之美。</b></p><p class="ql-block"><b> 莫扎特,音乐奇才,四岁就能弹钢琴谱曲子,六岁进美泉宫演奏;可是人生悲催,35岁逝世在维也纳,还死因不明。短短的人生,莫扎特留给世人的作品达六百多首,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你可能只知其名;而摇篮曲“快睡吧,我的宝贝……”熟悉度就高了,或许也曾哼唱过!在雕像前面的大块绿色草坪上,是一个红色花卉组成的高音符号,令人赞叹的美妙设计。整个雕塑区干净漂亮,色彩悦目,充分突出了这位音乐天才曾经气宇轩昂的形象。</b></p> <p class="ql-block"><b> 霍夫堡宫,奥地利皇宫,是哈布斯堡家族几个世纪以来重建、改建、扩建的皇宫建筑群,规模宏大,拥有18座行宫建筑和19个宫廷院落组成。一座座独立又相连的宫殿展示着不同建筑时期欧洲艺术发展史的特色。</b></p><p class="ql-block"><b> 这是老城堡,也称“瑞士宫”,是不是与哈布斯堡家族起源于瑞士有关?庭院中央是法兰兹一世皇帝的青铜雕像。</b></p> <p class="ql-block"><b> 这幢侧翼式宏伟建筑称作“新城堡”,1913年竣工。原规划对面也建一幢这样的建筑,形成新的皇宫,1918年,第一世界大战奥地利战败,放弃了建造计划。后来被开辟为人民公园,中间广场称作“英雄广场”,广场上的两座青铜雕像,展示的是两位帝国史上重要的战争英雄。</b></p> <p class="ql-block"><b> 广场上这两尊骑马雕塑有点说头。按惯例,骑马雕像一定会有三个支撑点,而这尊塑像,10.5吨的全部重量仅集中在他胯下骏马的两只后蹄子上,使得骏马马尾飞扬,前蹄腾空,神气昂然。据说是艺术家在雕塑技术上的创举和突破。</b></p> <p class="ql-block"><b> 1938年3月15日,希特勒就是在这座露台上向广场上无数奥地利人发表“德奥合并”的演讲。直至二战结束,奥地利是德意志第三帝国的一个省份,希特勒未用枪弹却几乎使奥地利亡国。这是奥地利人最痛心的记忆。这座阳台也被认为是耻辱之地。</b></p><p class="ql-block"><b>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德意志帝国同为同盟国的奥匈帝国因战败而宣告结束,哈布斯堡王朝也正式垮台,帝国制度正式告别奥地利。</b></p><p class="ql-block"><b> 1938年,由希特勒领军的德国强制进行"德奥合并"。二次大战结束,德国战败,由盟军接管奥地利。到了公元1955年奥地利正式独立,并宣布成为中立国。</b></p> <p class="ql-block"><b> 离开新、老城堡和英雄广场,走过环形大道,还是皇宫区域,两边的宏伟建筑,一边是艺术史博物馆,一边是自然史博物馆,两座博物馆都建于19世纪70年代。在霍夫堡皇宫区共有6座搏物馆。</b></p> <p class="ql-block"><b> 两座博物馆中央是玛丽雅.特雷莎女皇广场,兴建于1819年,中间是玛丽亚•特蕾莎女皇的纪念碑,高达19.4米,女皇青铜雕像坐在碑顶,她手持权杖和诏书,向臣民致意。碑座四周有众多人物雕像,反映了他统治期间的文官武将,四面浮雕展示了经济,文化,军事和内政的代表人物,童年的莫扎特也在其中。这是一座气势恢宏的青铜雕像群!精湛的雕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使这座群雕纪念碑魅力无限。</b></p> <p class="ql-block"><b> 玛丽亚·特蕾莎(1717—1780),并没有过女皇的称号,但她实打实的是哈布斯堡王朝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统治者。在40年的统治时间内,奠定了奥地利大公国转变为现代国家奥地利帝国的基础。国家终于归于平静,特蕾莎也成为民众心中当之无愧的女王!</b></p> <p class="ql-block"><b> 玛丽亚•特蕾莎另一个“丰功伟绩”,就是与丈夫弗兰茨一世总共生了16个子女,5个儿子和11个女儿。其中,有5个孩子并没有活过6岁,还有三个孩子没有活到20岁。特蕾莎的大儿子在父皇过世后,当上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称约瑟夫二世。众多女儿则为特蕾莎精心布局的政治联姻提供了雄厚的资源,她把女儿嫁到了欧洲各国,于是就有了“欧洲丈母娘”和“欧洲祖母”的称号。</b></p><p class="ql-block"><b> 1780年,玛丽亚·特蕾莎病逝,享年63岁。一生生了16个孩子,执政40年,为此有人戏说,玛丽亚·特蕾莎是世界上最早、最优秀的兼顾家庭与事业的职业妇女。</b></p> <p class="ql-block"><b> 再上一张美泉宫里玛丽亚•特雷莎的画像,重新认识这位空前绝后的伟大女性。</b></p> <p class="ql-block"><b> 维也纳议会大厦,历史与民主交汇的建筑,始建于1874年,以其宏伟的柱廊和宙斯神庙式外观,彰显古希腊复兴风格,而成为游客的打卡景点。时间已晚,不能进去参观了,就欣赏一下外观吧。议会大厦前的高达4米的喷泉雕像是智慧女神雅典娜,女神左手持长矛,右手托胜利女神尼刻,雅典娜和尼刻都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尼刻是雅典娜的从神。</b></p><p class="ql-block"><b> 高悬的粉红丝带可能以与世界乳腺癌防治活动有关。</b></p> <p class="ql-block"><b> 议会大厦路口前有两座雕塑,叫“驯服野马”。奥地利的资料称,训服野马的寓意在于:警醒出席议会的议员们要时刻注意克制自己的情绪,牢记议会共同协作的宗旨。100多年前就有的寓意,有点意思。</b></p> <p class="ql-block"><b> 议会大厦的顶楼四角,胜利女神驾战车的雕塑,象征着胜利。</b></p> <p class="ql-block"><b> 坐在议会大厦高台的阶石上,远望视野中的塔尖圆顶,维也纳秋色渐浓,夕阳下的景色更是美丽。</b></p> <p class="ql-block"><b> 暮色降临,骑士与战马的雄姿留存在落霞中。昔日的欧洲强国奥地利,成了永久的中立国;曾经的帝国之都维也纳,已是全球最宜居城市。维也纳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应该是聆听着经典旋律,慢慢的走,细细的品。而我们,来过了,看到了,在维也纳留下了23000多个脚印,感觉还好,如此足矣!</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