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安德烈·维萨里 (Andreas Vesalius,1514.12.31~1564.10.15),著名医生、解剖学家,现代人体解剖学的奠基人,与哥白尼齐名,是科学革命的两大代表人物之一。1543年,发表《人体的构造》一书。该书与哥白尼同年所著的《天体运行论》一起,标志着世界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安德烈 · 维萨里画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维萨里出生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一个医学世家。从小他就喜欢翻阅家中的医学图书,并被解剖学所吸引。那时的解剖学主要是介绍盖伦(Claudius Galenus,129~199)的理论。盖伦虽然是权威的医生和解剖学家,但古罗马是禁止解剖人体标本的,所以他从未解剖过人体,其解剖学知识主要来源于动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529年,维萨里进入鲁汶大学修读美术。1533年入巴黎大学学习医学,得以在巴黎的圣婴公墓研究人类骨骼。1536年法兰西与神圣罗马帝国关系紧张,维萨里被迫离开巴黎返回鲁汶大学。因为意大利帕多瓦大学为欧洲最早接受人体解剖的大学之一,所以维萨里1537年3月来到帕多瓦大学继续其学业,并于12月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毕业的第二天,他便就任帕多瓦大学解剖学教授和外科主任。但他的兴趣主要还是研究人体解剖学,他多方收集尸体并解剖记录,历经艰辛,终于在1543年出版了其惊世巨著《人体的构造》。</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维萨里在公开解剖人体标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人体的构造》触犯了教会。维萨里不得不在1544年愤然离开帕多瓦,来到西班牙,担任了国王查理五世的御医。但他仍在暗中进行人体解剖学研究,于1556年出版了《人体的构造》第二版,对第一版进行了修订和增补。尽管有国王的庇护,教会的魔爪仍不肯放过他。有一次,某人诬陷他做活人解剖,被判处死刑。由于国王菲里普出面干预,才免于死罪,改判往耶路撒冷朝圣。1564年10月在归航途中,航船遇险,维萨里虽在希腊扎金萦斯岛挣扎上岸,终因染疾死于客栈,享年50岁。由于无人知晓埋葬地点,至今尚未找到其遗骨。维萨里的死讯传到西班牙,举国震动,均为这位伟大科学家的悲惨离世而扼腕叹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维萨里最主要的学术贡献是出版了七卷本的解剖学巨著《人体的构造》,第一卷为骨骼,第二卷为肌,第三至七卷为脉管、神经和内脏,其中前两卷是全书中最有影响力的部分。《人体的构造》特色之一便是附有300余幅精细而生动的木刻插图,这些图画是比利时著名画家让·范·卡尔卡的杰作,是那个时代最精确、最完美的人体解剖图谱。</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人体的构造》第一卷的插图:骨骼</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人体的构造》第二卷的插图:肌</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人体的构造》第三卷的插图:脉管</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人体的构造》第四卷的插图:神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人体的构造》第五卷的插图:内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人体的构造》第六卷的插图:内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人体的构造》第七卷的插图:颅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维萨里的另一重要贡献是确立了人体解剖学教学的实证原则。他特别重视解剖人体标本,要求学生亲自解剖,亲眼观察。他首先教导学生要改变思维方法,不要盲从学术权威,要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现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其次是老师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带领学生解剖和观察标本;再次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解剖标本,他强调学习解剖,听十次讲课,不如自己亲自动手解剖一次收获更大。这样的教学方法今天仍然适用。</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安德烈 • 维萨里画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维萨里先生已远去460周年!他的学术成就固然伟大,但他的精神更为伟大!他的事迹代表了一种胆略,一种摆脱思想禁锢的胆略,一种敢于挑战权威的胆略,一种探索真理无所畏惧的胆略,一种攀登科学高峰一往直前的胆略!我们今天纪念他,就是要学习他这种精神,把一切工作推向前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人体的构造》里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尊托腮思考的人类骨骼。石座底部有一段拉丁铭文:Vivitur ingenio,caetera mortis erunt(众生泯没,天才永生)。这就是对维萨里先生的最好写照。</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众生泯没,天才永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