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是一座位于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下才村的革命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20日,我们来到了才溪乡下才村,经过了碧波万顷,美若仙境的荷花池,便到达了庄严肃穆的毛泽东上杭才溪乡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进到馆内,被鲜花包围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雕像便展现于眼前。敬仰之情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馆内图文并茂地展示出了从1929年至1933年间有关《才溪乡调查》内容的一段光荣革命史。让我们一起跟着本文来学习吧。</p> <p class="ql-block">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才溪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闹革命走在前头,搞生产力争上游”。在政权建设、扩红支前、武装斗争,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成为中央苏区第一模范区、模范乡。</p><p class="ql-block"> 1933年11月,在苏区军民奋起反击国民党军队第五次“围剿”、党内“左”倾错误在中央苏区进一步蔓延之际,毛泽东带着对中国革命的思考,跋山涉水第三次来到才溪,进行了系统周密的调查和全面科学的总结,写下了彪炳史册的《才溪乡调查》,回答了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建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这一重要问题,进一步阐明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伟大真理,同时以才溪苏区政权建设的实践,为我党早期在局部执政条件下党政国安民、民主建设树立了光辉典范。</p><p class="ql-block"> 才溪乡调查,是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一次著名的农村调查,是中国共产党人走群众路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所体现的思想和作风,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新时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践行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艰难征程。</p><p class="ql-block">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这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城市中心”模式的革命道路,受到共产国际和党内机会主义者的反对和指责,他们对在艰苦的革命战争环境下,根据地的建设是否必要和可能提出异议。毛泽东以中央苏区模范乡才溪的伟大实践和铁的事实给予了有力的驳斥。</p> <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 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p><p class="ql-block"> 中国革命初期,中国共产党没人充分认识和把握中国革命规律。1927年大革命惨遭失败。血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中国革命规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里是没有现成的答案的,只能靠我们党自己在革命实践中进行艰苦探索。</p> <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 中央苏区的创建和挫折。 从1929年开始,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以赣南、闽西为中心区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了中央苏区。临时中央“左”倾错误领导者排挤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正确领导,对毛泽东和他在红军中实行的战略战术进行错误的批评和指责,对在艰苦的革命战争环境下,根据地建设的必要性、可能性提出异议。</p> <p class="ql-block">第三单元 模范才溪对苏区建设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在毛泽东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思想的指导下,中央苏区各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进行了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实践。才溪人民大胆探索、敢创第一,在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扩红支前、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由此赢得“中央苏区模范区、模范乡”的赞誉。才溪苏区用铁的事实驳斥了一切党内机会主义者污蔑根据地不可能进行建设的瞎说。</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过程与成果</p><p class="ql-block">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先后三次来到才溪,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写下的才溪乡调查,全面总结了才溪乡苏维埃建设的经验。用铁的事实回答了在革命战争环境下能不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怎样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等重大问题。</p> <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 毛泽东三次到才溪</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中,为了总结推广才溪人民建设根据地的成功经验,毛泽东于1930年6月、1932年6月和1933年11月三次来到才溪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p> <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 毛泽东在才溪乡调查</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坚持“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在才溪进行了深入调查。期间,召开了各种类型的调查会,深入农民家中和田间地头调查访问,广泛接触各阶层的群众,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写《才溪乡调查》作了充分准备。</p> <p class="ql-block">开调查会是最简单易行又最忠实可靠的方法,我用这个方法得到了很大的益处,这是比较什么大学?要高明的学校到会的人应是真正有经验的中级和下级的干部或老百姓,我在湖南五县调查和井冈山两县调查,我的是各县中级负责干部,《寻乌调查》找的是一部分中级干部,一部分下级干部,一个穷秀才,一个破了产的商会会长,一个在知县衙门管线梁的已经10个月的小官吏,新股调查和长钢柴西两项调查,我找的是相机工作同志和普通农民这些干部,农民秀才。玉立商人和前两师也就是我的可敬爱的先生,我给他们当学生是必须。勤恭敬,勤劳和采取同志态度的,否则他们就不理我,知而不言,言而不尽。</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p> <p class="ql-block">深入烈军属和贫苦农民家中调查访问。</p> <p class="ql-block">广泛接触基层民众,关注民生。</p> <p class="ql-block">简朴清廉、谦虚求教的调查作风。</p><p class="ql-block"> 善问,多问,这是主席一贯的工作作风,他在任何一件事情上都再三的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其他工作是如此,调查工作更是如此。就以才溪乡的情况来说,主席每到一个村庄,都必须先访问干部,访问群众。而且在问干部,问群众时,一问不明再问,追根究底的问,直到把情况彻底为民为止,这种勇于向人民群众求教的谦虚态度和那些自以为比谁都高明的主观主义者和不是从实际情况出发的教条主义者相比,真是鲜明的对照啊!</p><p class="ql-block">——吴吉清:《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第三单元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丰硕成果</p><p class="ql-block"> 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毛泽东写下了《才溪乡调查》这篇光辉著作,全面总结推广模范才溪的事迹和经验,回到了根据地建设是必要的和可能的这一重要问题,进一步阐明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伟大真理,初步形成了苏区建设中的民主建政思想。</p> <p class="ql-block"> 一、才溪乡调查总结了模范才溪的事迹和经验</p><p class="ql-block">《才溪乡调查》从民主建政的模范、干部优良作风的模范、经济建设的模范、扩红支前的模范、妇女工作的模范、文化教育的模范等方面介绍并总结了才溪之所以成为中央苏区第一模范区:模范乡的典型经验,才溪由此成为名符其实的“红色中国”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二、才溪乡调查推广了模范才溪的做法和经验,有力的促进了全国苏区的建设</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在才溪乡调查后,把才溪的模范事迹和其他模范乡的事迹结合起来,一并在全国苏区进行推广、推行,让人家学习、借鉴,从而指导和促进了全国苏区的建设。</p> <p class="ql-block">三、才溪乡调查充实和完善了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初步形成了苏区建设中的民主建设思想</p><p class="ql-block"> 1931年到1933年,毛泽东遭受接连不断的批判和不公正的对待,处境十分艰难,尽管一直身处逆境,但他坚持原则,绝不放弃自己正确的符合实际的主张;尽管被排挤出党和红军的领导岗位,但他能尽可能的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做出自己的贡献。才溪要调查之前的其他调查,就是毛泽东希望通过活生生的事实、“活的榜样”,驳斥“左”倾错误领导者的种种指责和异议,从而为中央根据地的建设、巩固和发展,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完善提升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是我党历史上最著名的农村调查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人走群众路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阶段的重要实践和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成功的实践范例,毛泽东才新乡调查不仅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对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党的作风建设,以及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p> <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开展农村调查的光辉榜样,是毛泽东在闽西革命斗争实践过程中对中国革命做出的重大贡献之一,虎炳史册,光照千秋。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最大攻击在于进一步实践了群众路线,解决了苏维埃建设的一系列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即在革命战争环境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p> <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时代价值</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所体现的“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求真务实、清正廉洁,一心为民、致力发展”的思想和作风,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隐含的,最为核心的群众观点和求实精神,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历久弥新,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和指导意义。</p> <p class="ql-block">第三单元 心系革命老区,传承群众路线</p><p class="ql-block"> 才溪乡调查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其所体现的精神实质成为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心系革命老街,弘扬革命传统,践行群众路线,带领全国人民,描绘蓝图,奋力开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p> <p class="ql-block">我好喜欢,毛泽东说的:“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这句经典的名句。不管是处理公事还是私事又或是情感之事。都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参观《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让我们的知识又一次得到提升。多学革命历史,共筑中国梦。</p> <p class="ql-block">~本文完</p> <p class="ql-block">附:二楼,才溪英烈事迹陈列。</p> <p class="ql-block">才溪是一片光荣而神圣的热土,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才溪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全区有3400多人参加红军,有1000多人英勇牺牲,其中留下姓名的有962位,平均每15个才溪人就有一位烈士。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光照千秋的英雄史诗。</p><p class="ql-block"> 今天先烈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