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秦来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在上海,遇见“京”彩人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2024上海巡演揭</span><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开</span><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大幕</span></p> <p class="ql-block">编者按:</p><p class="ql-block"> 10月14日晚,北京人艺的“镇院之宝”《茶馆》,作为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戏剧版块参演大戏,在上海上音歌剧院首演。本次演出集合了北京人艺第二代《茶馆》最强阵容,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何冰、吴刚、龚丽君、冯远征、岳秀清等艺术家联袂出演,为2024年北京人艺五部大戏赴上海演出打响了“头炮”。据悉,北京人艺历史上曾于1961年、1988年、2012年三次大规模来到上海。距离上一次赴沪演出,已经过去整整12年。而《茶馆》的演出阔别上海已有30多年,1988年来沪演出时,主演该剧的还是于是之、郑榕、蓝天野等老一辈艺术家,引发巨大轰动。这版由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主演的《茶馆》还是首次登上上海舞台,演出门票在开票当天就秒速售空。</p><p class="ql-block"> 从10月14日至11月9日,北京人艺的《茶馆》《哗变》《日出》《杜甫》《正红旗下》五部大戏将在上音歌剧院先后登场,为期近一个月的演出可以说集齐北京人艺当下最强阵容。除了演出,还将举办研讨会、艺术交流、展览、联合党建等多种形式的十余项活动。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说:“我们这一代演员从青涩到成长,从追随前辈到扛鼎大戏。和北京人艺以前来上海演出一样,我们这次也拿出了剧院不同时期的优秀作品,都经过了剧院精心筹划,向上海观众展示北京人艺的历史与未来,展示经典与创新的融合,也展示北京人艺‘戏比天大’的传统。”而亲历前三次北京人艺来沪交流演出采访的上海文艺评论家秦来来老师更是感慨万千,本期的“文化视点”特分享他12年前的专稿《1988年北京人艺在上海》,共同助力本次北京人艺五部大戏在沪演出成功!</p> <h3> 1985年采访于是之先生,谈起《茶馆》去了欧洲,去了日本,是不是也可以来上海演出?我告诉他,如果北京人艺去上海演出,肯定会火,因为你们这些艺术家在上海观众的心目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他表现出非常想去的热情,说:“上海话剧演出的市场还是很不错的。本来《洋麻将》这个戏,演员只有二个人,道具、布景都很简单,曾想着去上海演出;不知怎么的,开会后决定去四川了。”又说:“实际上,当年《茶馆》出国演出回来的时候,可以弯一下上海,特别是日本回来,到上海还是顺道的。”言语之中,表现出了未能来上海演出的遗憾之情。英若诚也说过:“于是之从来没在上海舞台上站过,他很想来。”1988年,在唐斯复的牵线搭桥下,于是之的愿望实现了。</h3> <h5><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曹禺先生(右)对作者谈北京人艺、谈焦菊隐</span></h5> 难以复制的成功 毫无疑问,北京人艺是中国最负盛名的表演团体之一,她70周年的历程浓缩了中国现当代戏剧曾经的辉煌。曹禺、焦菊隐、欧阳山尊、赵起扬“四巨头”奠定了“中国式现实主义”的表演风格。尤其是焦菊隐,他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善于吸收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美学观点和艺术手法,融会贯通地运用于话剧艺术,在话剧民族化的探索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他的导演创作方式对形成剧院的艺术风格起到了决定性作用。<br>1961年,北京人艺第一次来沪演出,带来了《蔡文姬》《伊索》《同志,你走错了路》《胆剑篇》《名优之死》五个戏,舒绣文、朱琳、刁光覃等艺术家一起抵沪。那次来沪,北京人艺就提出“这次远征气魄要大,拿出去的剧目第一要质量高,第二要品种多,百花齐放。我们是为打开局面而去,要使北京人艺在上海观众中留下印象”。<br> 1988年11月,距离上一次来沪演出已经27年。北京人艺还是排出了五个戏来上海:《茶馆》《天下第一楼》《狗儿爷涅槃》《推销员之死》《哗变》,五个很有影响的剧目,于是之、蓝天野、郑榕、英若诚、朱琳、林连昆、朱旭等一众大家,悉数抵沪亮相。11月25日晚,《天下第一楼》在上海美琪大戏院演出,拉开了北京人艺来沪演出的大幕。12月 9日,以《茶馆》在上海举行闭幕演出。上海的观众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所有的演出票,半天之内全部售完,因此,就出现了以下的场景:《推销员之死》演出的那天,一些远道赶来的大学生们没买到戏票,又不愿离去,剧场就把扩音器接了出来,大学生们聚集在夜风中的剧场门外“听戏”。演出结束,剧场让大<br>学生们鱼贯而入观看谢幕,帮他们完成心愿。<div> 而《哗变》演出的那天,因为观看的观众远远超出座位数,即便开放了乐池做临时观众席,还是供不应求。据说开演前,剧场的工作人员正准备把一位没票的观众“请出去”,那人却尴尬地说:“我是英若诚……”《哗变》也正是他翻译的。</div> <h5><b><font color="#9b9b9b">京沪两地艺术家交流:英若诚(右)与张骏祥</font></b></h5> 震动西方的经典 毋庸置疑,《茶馆》是中国当代戏剧史上的一座高峰。让上海的观众可以置身在剧场中,与台上的艺术家,一起呼吸,一起心跳,这是上海观众的幸事。<div> 《茶馆》上演,于是之也终于圆了“站上上海舞台”的愿望。</div><div> 《茶馆》从1980年起走出国门,在欧洲的七个国家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巡演。于是之先生对此感触很深:遗憾的是老舍先生没有赶上这么好的时机,没能听到观众的评价。好多观众看了《茶馆》说,1949年中国的革命为什么成功?中国为什么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看了戏,明白了。可是老舍先生的剧本、台词没有一句是说教的。<br> 再说形式,当时欧洲尤其是法国戏剧界,一些新的探索、新的形式很多。但是瑞士的一位评论家说,你们的演出不代表过去,代表未来。日本接受西方的新探索影响很多,但是他们看了《茶馆》,由衷地说,重新发现了现实主义的力量。<br> 于是之先生说,欧洲人看戏,剧场内是很安静的;可是我们每一幕演出结束,他们的掌声不是礼节性的,长达十几分钟。我们曾经准备了几种谢幕方式,可是他们居然跺起了地板。这在我们这儿可能是表达不满意,可他们表达的是更大的欣赏!<br> “外国人能从一个历史题材的戏,看到中国的今天;如果我们能及时地把当今中国发生的人和事介绍出去,岂不更能引起共鸣?”于是之先生充满信心地说。</div> 又一部经典 《天下第一楼》从1988年问世以来,仅在首都剧场就已演出了450场,并先后出访过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爱尔兰等国家。1988年北京人艺来沪演出,就是以《天下第一楼》作为“打炮戏”,一炮而红。<div> 说起怎么会创作这样一部戏,编剧何冀平说,缘起于这么一件事:</div><div> 1983年10月,导演孙仲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其间,全国政协请其品尝享誉世界的北京烤鸭。孙仲询问服务员烤鸭的来历,服务员只能讲其大概;孙仲遗憾之余,就对何冀平说,你能不能写写“北京烤鸭”?何冀平早有撰写饮食文化的想法,正中下怀,当即答应。</div><div> 有了想法,她就找到当时的北京人艺剧本组组长英若诚。北京人艺很重视创作,剧本组长都是重量级的人物,“英若诚之前是于是之,于是之之前是赵启扬……乃至焦菊隐。”英若诚听说她想要写全聚德,很支持。他提了两点建议:一是要搞清楚北京内城人和外城人的关系,内城的多是有钱有闲的,以前门为界,外城的,都是些“五子行”的(旧社会对厨子、戏子、堂子、门子、老妈子的蔑称),你要搞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第二,要搞清楚厨师那种自卑又自傲的特殊心理。</div><div> 于是之也很关心这个剧本,说还没看到写厨师、写吃的剧本,你要深入下去,好好写。</div> 何冀平第一次递交的成稿叫《味中味》,院领导一起讨论这个剧本,他们觉得整个戏看起来还是津津有味的,美食文化还算是比较新的题材,但是提出一点,“不知道笔落何处?”对于这一点,何冀平坦承头脑里不太清晰。为了寻找这个戏的“中心”,整整找了一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副对联,‘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只三间老屋,半宜明月半宜风’。上联是康熙皇帝所题,下联是纪晓岚的属对,立即被它吸引。”何冀平说,“首先是‘楼’,剧中从没有楼到盖起楼,到这座楼金碧辉煌日进斗金,突出的是以‘楼’象征的事业,‘危’有高和危的意思,正符合剧中兴败荣衰的故事。更打动我的是‘谁是主人谁是客?’……这副对联突破表意,直取人生,历尽沧桑的感喟,不甘于心的呐喊,人生的苍凉,命运的拨弄,尽在一个问号之中。”<br> 最后,戏的主题落在了那副对联上,就是,戏“写的是人生不是社会”。<div> 曹禺先生连看了《天下第一楼》五遍连排后,握着何冀平的手问:你还这么年轻,哪来的这些沧桑……</div><div> 值得一提的是,何冀平是北京人艺唯一的女编剧。</div> <h5><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京沪两地艺术家交流:朱旭(左)魏启明(中)本文作者(右)</b></h5> 部长演“反角” 1988年,英若诚已经是文化部副部长。曹禺赠联一副:大丈夫演好戏当好官,奇君子办实事做真人。采访英若诚,他很守时,在约定的时间接待了我,尽管他很忙。面对着那张熟悉的脸,我的脑子里呈现的居然是《茶馆》中口舌如簧的刘麻子,是带着小丁宝时不时来几句京味洋文的小刘麻子。<br> 对于我的困扰,英若诚似乎早有预感,他肯定地说:“作为一个演员也好,一个艺术组织工作者(他没有用‘部长’这个词)也好,都需要一根营养的脐带,这根脐带就是观众。我不希望把这条脐带完全割断。”他到了文化部工作以后,就和部长(时任)王蒙同志有个君子协定:到了文化部以后,在可能的条件下,他不放弃演戏的实践。他总觉得离开了舞台,离开了艺术实践,就是脱离了观众,感到空落落的。“一个演员的生命是离不开观众的,很重要的一点是,你自己站在舞台上,倾听观众的笑声、低语、沉静、甚至心跳……”<br> 我调侃地说,当了部长,以后演戏时挑角色倒要注意了,像那个“推销员”也就罢了,而《茶馆》中的人贩子“刘麻子”“小刘麻子”最好就别演了。这样的问题,也许他早有考量,正色说:这是老观念了,什么正面人物、高大形象……“三突出”的理论可以埋葬了。麦克白是好人吗?大概不是吧。再说,我演过袁世凯,袁世凯也不是什么好人吧。如果在这个上面纠缠下去,我们以后演什么呢?“我们不能把这个道德观念带到艺术领域里来。”<br> 这次公演,英若诚分别在《茶馆》《推销员之死》中担任角色。《茶馆》中的刘麻子父子是巧舌如簧、专靠坑蒙拐骗过日子的痞子;而《推销员之死》中的威利,是谨小慎微、却又视钱如命的小市民。英若诚以精湛的台词功夫,张狂的肢体语言,把完全不同的人物的脸谱和他们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 一人三部戏,绝了 在北京人艺来沪演出的演员中,林连昆一个人在《茶馆》《天下第一楼》《狗儿爷涅槃》三部戏里担任角色;又是后面两部戏里的绝对主角。说起来,林连昆也是与于是之同辈的演员。可是多少年来,他在戏中仅仅是“龙套”的角色。但是他没有嫌弃,而是认真对待每一个“小角色”。<br> 在《茶馆》中,林连昆出演的是一个“有奶便是娘”的侦缉队特务吴祥子。面对常四爷的质问,吴祥子说:“瞎混呗。有皇上的时候,我们给皇上效力。有袁大总统的时候,我们给袁大总统效力。现而今,宋恩子!该怎么说啦?”宋恩子说:“谁给饭吃,咱们就给谁效力。”说得那么理直,演得那么气壮,让人觉得,“他”的坏是骨子里的,以至于让人有毛骨悚然的感觉。这是一个没有多少戏的“龙套”,却给人留下了没法忘却的印象。<br> 《狗儿爷涅槃》的演出,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这位大演员的功力,感受到了看话剧也会产生看京剧大腕才有的现场效果。雷鸣般的鼓掌声、潮水般的喝彩声,简直要把剧场的屋顶掀翻了。在这个戏里,林连昆可以说是把他表演上所有的积累和储备都调动起来了。全剧十六场戏一气呵成,一开幕,一个老态龙钟、疯疯癫癫的狗儿爷划火柴要烧门楼,悬念一下抓住了观众的情绪。最后,以门楼被大火吞噬,狗儿爷出走告终。整个戏以狗儿爷为主体,采用倒叙的手法,把整个故事镶嵌在了一头一尾之中。<br> 在《天下第一楼》中,为了表现常贵之死,林连昆从楼上喊着下楼,突然一个趔趄!他晃动了一下身子,想要挺着,可又慢慢倒下去的一刹那,一连串的动作就是借用了戏曲的;他的心里是念着锣鼓经的。焦菊隐要求演员学习戏曲,但并不是话剧戏曲化,而是根据话剧的特点,或者说是某一出戏、某一个人物的需要去吸收戏曲的长处,在话剧舞台上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在《狗儿爷涅槃》《天下第一楼》的实践中,林连昆做到了。<br> 北京人艺来上海演出,已经过去 34年了。他们的经典剧目和杰出艺术家,会久久留在上海观众的心中,留在那些曾留下他们足迹的地方——美琪大戏院和曾经的长江剧场,留在话剧艺术的历史中。<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ed2308"><b>END</b></font>】</div> <h5><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本文首发2022年6月19日新民晚报第16版 《记忆/星期天夜光杯》</b></h5>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作者简介</b></p> 秦来来,男,1950年5月出生于上海,1994年10月入党,1983年进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工作,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多年,历任戏曲科编辑、交流科副科长、交通信息台台长、经济台总监。1991年参与创办中国第一家交通广播电台“上海交通广播”(原名“上海交通信息台”)并担任第一任台长,1997年任上海有线电视台戏剧频道副总监,2008年被委任为上海大世界副总裁、新闻发言人。<br><br> 秦来来热爱文艺,曾出版《采访札记——写在舞台边上》《穿越——写在舞台边上》、艺术家传记《洵美且异——张洵澎评传》(与杜竹敏合著)等著作,系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专家评审组成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他热心公益,退休后发挥专业优势,应邀开设了“上海地方文化”“上海戏剧文化”“海派民俗文化”讲座,2020年起在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中共上海市委老干部局的支持下开办《建党100年 “四史”100讲》《建党100年 来来讲党史》等网络沪语节目。<div><br></div><div><br></div> 【总第四期】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责 编:闪艳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图制作:肖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约访方式:15618333966(微信同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投稿信箱:shanghaishanjin@126.co</span>m</p><h5><br></h5><h5>2024年10月16日</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