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与不施,真的很难

临风听暮蝉

<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曾经《环球文摘精选》中选载了吴某闲讲过的一个感人故事。一次,他跟着老总去谈业务,午餐时,便在酒店点了一桌菜。吃饭中途,服务生端上一道特色菜,老总礼貌地说:“谢谢,我们不需要菜了。”</p><p class="ql-block">服务生解释:“这道菜是免费送的。”</p><p class="ql-block">老总依然笑着说“免费的,我们也不要了,吃不了,很浪费。”</p><p class="ql-block">饭毕,老总将吃剩的菜打了包。</p><p class="ql-block">回公司途中,老总将车子开得很慢,好像在打量什么,吴某闲正纳闷时,老总把车停了下来,拿起打包的食物,下车走到一位乞丐跟前,双手递了过去。</p><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文字是:什么是文化?这就是文化。文化就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p><p class="ql-block">与其说这是文化,是修养,倒不如说,这是沽名钓誉,是做给别人看的,这是最好的广告宣传,不用支付成本。</p><p class="ql-block">咋一看这位老总的行为,确实很感人,但是这位老总既然施善,为什么不把酒店免费赠送的特色菜一起打包(毕竟酒店若把这道菜送给另外的顾客不太合适,那就浪费了)?却拒绝了,这恰恰表明了这位老总内心根植的高贵感和歧视观,他看不起乞丐——在他心里乞丐只配吃剩饭菜。</p> <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某日,食堂的早餐桌上突然罕见的出现了荞面馒,这种好东西平时很难见到,做饭的大妈悄悄的说,这是东家送来的,是东家的亲戚送他家的,东家嫌弃馅儿不好,就让杂役送来食堂给员工吃。我会意的笑笑。</p><p class="ql-block">想起了出自《论语·卫灵公》的成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意:自己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孔子在《论语》中提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儒家恕道的核心,强调待人接物要严肃认真,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p><p class="ql-block">而另一个与之相对应的一句话“己所欲,亦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意为:即使是你想要的(喜欢的)东西或想做的事,也不能强加给别人。这句话强调,无论是否“己所欲”,都不能强加给别人,给别人的东西应以别人意愿为标准。</p><p class="ql-block">国庆假后返回单位,我从家带了一点老家的面品,虽不是好东西,毕竟是家乡味,就拿给同事分享,可是一D同事,只咬了一口,就扔下了,说不好吃,不能吃。而别的同事都觉得蛮好,这让我很尴尬,白白辜负了我的一片善意。这样的好东西,其实自己不舍得的,自己少享受了一份,而别人弃若垃圾。</p><p class="ql-block">这让我想起多年前刚玩QQ时,在某朋友的空间到看到这样的话“己所欲,施于人”,我当时就反对他这句话,自己想要的(喜欢的)东西,都送给别人,这能做到吗?别人会接受认可吗?不会!如今我却犯了这样的错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尊重他人意愿和感受的重要性,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p><p class="ql-block">施与不施,真的很难把握。“己所不欲,施于人”也许会伤害了对方、不尊重对方,会违背自已的本意;上面的那位老总把剩菜打包个乞丐,我以为这是不尊重乞丐,而“己所欲,施于人”有时会伤害了自己,违背了自己的善意。</p><p class="ql-block">“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亦勿施于人”不仅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我们所遵循的为人处世之道。其实质是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也就是所谓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p><p class="ql-block">在日常生活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我们应该从自己的所欲所想出发,推及他人,换位思考问题,不能只想“自己高兴就好”“自己便利就行”。而丝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否则人与人之间就会失去友善,社会也就难以和谐。</p><p class="ql-block">此外,这二者还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法理内涵,即尊重个体的平等观、符合人性的权利义务观和重视内省的自律观。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你着想,真诚才能换真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