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有温度的历史(2) ——读《显微镜下的大明》

晨曦

<p class="ql-block">  初识马伯庸,是读到《长安的荔枝》。对,就是我们都熟悉的那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荔枝。作者用清奇的角度,融汇大量的历史文献加上诙谐幽默的笔墨,讲述了岭南荔枝如何克服重重困难送进京城,博得贵妃一笑的故事。一群小人物的无奈、苟且但又不乏智慧,被马伯庸刻画得入木三分。让我不禁对作者产生了兴趣。</p> <p class="ql-block">  马伯庸,作家,编剧。又一个与我、与当年明月同龄的人。马伯庸发表过大量评论、杂文、历史普及、幽默小品文以及一些短、中篇小说,范围涵盖科幻、奇幻、历史、灵异、推理、动漫等多个领域,但令他名噪文坛的还是历史小说。马伯庸的历史小说在真实历史背景下,挖掘深埋在历史土壤中的精神本源。除了前面提到的《长安的荔枝》,还有《长安十二时辰》《风起陇西》,以及今天读到的《显微镜下的大明》等等。《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还被拍成了电视剧,马伯庸担任编剧。</p> <p class="ql-block">  《显微镜下的大明》不是历史小说,而是作者在浩繁的档案中对历史事件的梳理。在《学霸必须死——徽州丝绢案始末》里,我们看到的是一项不公平的税收政策,如何在诸多利益集团的博弈下发生变化;《谁动了我的祖庙——杨干院律政风云》讲的是歙县一桩民间庙产争夺的案子,通过几个平民的视角,见证了明代司法体系在基层的奥妙运作;《笔与灰的抉择——婺源龙脉保卫战》讲的是婺源县一条龙脉引发的持续争议,我们可以看到县级官员如何在重大议题上平衡一县之利害;《天下透明——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讲的是大明黄册库从建立到毁灭的全过程,从中探讨明代政治是如何一步步垮掉的。</p> <p class="ql-block">  《显微镜下的大明》讲述的故事,都是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即使对大明朝来说也是一笔带过的小事,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民间故事,却如同一粒粒珍珠,串联起了大明王朝的社会百态。就像丝绢案,从一个普通百姓对赋税不公的质疑开始,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各方势力粉墨登场,乡绅为保自身利益巧言令色,官员在权衡利弊中权衡周旋,百姓在迷茫与挣扎中渴望公正。马伯庸用他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将那些尘封在历史档案中的故事挖掘出来,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力。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在他笔下,大明底层社会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不再孤立,而是紧密相连,构成了一个复杂而真实的世界。从那些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中,我们看到了大时代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乃千古至理名言。在历史的长河中,百姓常常被视为渺小如蝼蚁般的存在。他们居于社会的底层,每日为了生计奔波忙碌,在宏大的历史画卷中,他们似乎微不足道。《显微镜下的大明》讲述的故事中,民众无疑是历史的承受者。他们承受着沉重的赋税徭役,艰难地在困境中求生存,他们默默忍受着统治阶层的压迫与不公,生活充满了苦难与无奈。但他们也是历史真正的推动者。以自己的方式反抗压迫,争取生存的权利,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汇聚起足以撼动历史走向的巨大能量。他们更是历史的创造者,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物质财富,从古老的农耕文明到现代的工业发展,每一次经济的飞跃都离不开人民的辛勤耕耘与智慧创造。</p> <p class="ql-block">  马伯庸在自序中这样说:“长久以来,历史在我们脑海中的印象,是烛照万里的规律总结,是高屋建瓴的宏大叙事。这虽然是正确的,但视角实在太高了,高到没什么人情味。即使有些讲述者有意放低视角,也只停留在庙堂之上、文武之间,关心的是一小部分精英,再往下,没了,或者说记录很少。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社会底层民众的心思想法,往往会被史书忽略。即使提及,也只是诸如“民不聊生”“民怨鼎沸”之类的高度概括,很少会细致入微地描写。”马伯庸一定是个心怀悲悯、胸有大义的人,才能从这样的角度去写有温度的历史,替那些生于尘埃、死于无闻的蝼蚁之辈做传,转述他们淹没于宏大历史长河中的声音。这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个史志工作的小白,边学习、边思考,边摸索、边实践,但总感觉写的志书过于生硬,生动感人的点很少。最近读完马伯庸《显微镜下的大明》,很受启发,一项税赋、一本黄册、一处矿山,演绎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人物不再是一个符号,而是像电影般立体鲜明地复刻着一段历史。历史记录需要宏大叙事、总结规律,但也不能缺少记述最基层百姓的生活和喜怒哀乐,从这些小细节中照样可以折射时代变迁。我们的群众勇敢直面生活的重重困难,用勤劳的双手辛勤耕耘,追逐美好生活的精神值得钦佩,同为老百姓的我们,处在最基层的我们,更应该用大量的笔墨去记录、去书写。但有想法是一回事,想要做到,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希望自己可以坚持走下去。</p> <p class="ql-block"><i><u>  大明就好像是一个动脉硬化的病人,因为长期贪婪地吃油腻食物加酗酒,身体各处血已变得狭窄无比。血液壅积于中途,无法送达中枢。张居正的改革,是在血管里做了一连串支架,暂时保证心脏获得足够供血。可是他没办法改变大明暴饮暴食的习惯,也无法逆转血管劣化的趋势。 时间一长,血液越发油腻,血管越发脆弱,梗死点越来越多。到最后,就连支架也没什么用了,只能靠“三饷”之类的举措像打吗啡一样疯狂透支残存的生命力。</u></i></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u>事实上,这些琐碎枯燥的工作才是真正的大事,也是真正的难事。老子有云:“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治理一个国家,必须像烹小鱼一样小心翼翼,不可操切,否则一不留神就烂了。 纵观朱元璋在洪武年间的这一系列举措,正好是老子这句话的最佳脚注。 他的每一项政策都经过反复推演,有设计,有试点,有铺垫,有妥协,策略务实而有弹性,一步步走得十分扎实。从“户贴”到“赋役黄册”,从“一百一十户里甲”到“鱼鳞图册”,从“粮长制”到“实习历事”,层层推进,有条不紊。</u></i></p> <p class="ql-block"><i><u>  我一直觉得,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之外,我们也需要这些琐碎细节。只有从细节里,才能还原出一个生动、真实的黄册图景,进而从黄册库的变迁争吵中,管窥到大明兴衰起伏的规律成因。</u></i></p> <p class="ql-block"><i><u>  (黄册)“从洪武十四年至弘光元年一共存在了二百六十四年,几与大名二百七十六年国祚等同。这是大明保留下来的最后记忆。在这个王朝治下的每一个人——你能想象吗,几乎每一个人——后湖黄册库都记得,大明都记得”。</u></i></p> <p class="ql-block"><i><u>  读史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轻易把古人当白痴。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历史,和当时人的视角不同,获得的信息亦不同。如果设身处地去想,就能明白,很多看似愚蠢的举动,自有其逻辑和动机。</u></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