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国庆节期间,承蒙章友推荐,收获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纪念章(样章)一枚,为我的《全球高等学府主题币章》收藏增添了重量级成员。 </b></p><p class="ql-block"><b> 2011年,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由北京收藏家协会会员法国大铜章网策划,清华美院孙嘉英和陆永庆老师设计、雕刻,著名艺术家徐冰老师题字,精心设计、雕刻了这枚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大铜章。大铜章为方形,寓意“方方正正”,表现清华大学治学严谨的学风,方形100×100mm,寓意“百年校庆”,重840.00克。</b></p><p class="ql-block"><b> 大铜章正面由清华大礼堂、日晷、毛 泽东题字、校庆图标、年号等元素组成,象征清华在教育史、科学史、学术史上的杰出成就,以及清华人坚定、朴实、不屈不挠的性格。清华大礼堂石柱蕴藏着清华大学为国家和民族不断培养着栋梁之材的寓意。背面图案设计为清华二校门和徐冰老师为清华百年书写的英文方块组合字“清华”(TSING HUA)两个字,这是在纪念章上首次运用徐冰老师独创的新英文书法。背景草书:“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象曰:君子以厚德载物。推本乎此,君子之条件庶几近之矣”。为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大学的演讲词,由清华美院武元子老师书写。“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后演变为清华校训。</b></p><p class="ql-block"><b> 此枚大铜章浮雕采用了现代设计艺术教育家郑可教授的“纳光纳阴”浮雕技法。样章,未公开发行,市场难得一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b></p> <p class="ql-block"><b> (▲纪念章正面)</b></p> <p class="ql-block"><b> (▲纪念章背面)</b></p> <p class="ql-block"><b> (▲纪念章边铭“铜镀银样章”)</b></p> <p class="ql-block"><b> (▲清华大学正门)</b></p> <p class="ql-block"><b>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逐步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学校先后恢复或新建了理科、文科、医学学科和经济管理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并入,成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在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开展“双一流”建设,清华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清华大学共设32个学院、54个系、12个书院,已成为一所设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医学和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b></p><p class="ql-block"><b> 清华大学将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坚持“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和“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培养特色,弘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传统和“人文日新”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证,开拓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奋力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努力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