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对孩子进行辅导作业时发现她读了很多书,但对阅读理解和作文写的不尽人意。同时,</span>静下心来读了几天书,对读书有了新的认识,<span style="font-size:18px;">读朱熹的文章让我对读书有了新的感悟。</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读书必须做到“四读”,一、读通,一篇文章摆到面前,首先要做到字词通、语句通、内容通,即读准字音,弄清词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意。这朗读与理解两方面的要求是读书的初步要求。二、读懂,即在读通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结构特点,明确中心,了解一些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这是读书的根本要求。三、读熟,它是加强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手段。复述、背诵是读熟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四、读活,把这篇文章学到的知识方法运用到那篇文章上,熟练地进行分析,甚至得心应手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上,这就叫书读活了。这实质是知识的举一反三,能力的正迁移。</p> <p class="ql-block"> 读通是基础,读懂是根本,读熟是深化,读活是升华,这四点是对阅读全过程的各个阶段概括化了的要求。我们读书,不仅要读通、通懂,还要读熟、读活。在教育中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的阅读时间。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现实中,重视学生阅读,给学生留了足够的阅读时间的老师少之又少。</p> <p class="ql-block"> 做为一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兴趣就是动力。同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与“乐”实际上就是指学习兴趣。由此可见,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过程中应当选择一些饶有趣味的读物,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地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快乐的情绪,真正地让他们认识到阅读并非空洞乏味的活动,而是一种既可增加知识,又能令人愉快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 语文教学无论如何创新,都不能偏离语文教学的“根本”,这个“根本”就是对文本的品味,就是诵读。但现在教育功能化,成绩快速提高下的背景下,一位有情怀重阅读的教师,考试是比不过只重视成绩的老师,以考试为中心的老师强调考点,模式化教学,教会<span style="font-size:18px;">答题思路,做到</span>快速提成绩,但在这种模式上教学,学生短期成绩提高快,到了后期成绩无法提高!教育功利化训练学生阅读能力会耗费太多的时间,学生收获浅显,难以在语文考试时获得高分,在应试教育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唯有分数,唯有速成!</p> <p class="ql-block"> 有情怀的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让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爱上读书,把学生送入自我成长的轨道,可以说是一个语文教师最大的功绩,所以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该为此而不懈努力!而作为家长,让孩子爱上读书,你就根本用不着为孩子的学习再操什么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