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糖果店里的糖果和杜布罗夫尼克的差不多。 夜游布拉格。 橱窗里的立体画。 路过一家名为“Duck Boutique”的店铺。该店铺是经营各种造型的小黄鸭或橡皮鸭玩具店,李老师很喜欢。 继续往前走,街道越来越窄,人越来越多,貌似进入老城区。 远远看到那个最高的建筑,做功课时就屡次看到它,没错,应该是泰恩教堂(Church of Our Lady Before Týn)。这里应该就是布拉格老城广场(Old Town Square)。不小心直接进入核心地带了! <p class="ql-block"> 泰恩教堂是布拉格老城区的代表建筑,自14世纪起就是该区的主要教堂。教堂的钟楼高达80米,塔顶是四个小尖顶。 有人说,这座教堂被称为“魔鬼教堂 ”,外表阴森黑沉,80米高的尖塔,犹如两把燃烧的火把,也有种说法是这两座尖塔一个代表亚当,一个代表夏娃。</p> <p class="ql-block"> 不管怎么样,这两座尖塔被誉为“千塔之城”中最美的高塔!不过,再多的美誉与修辞,都抵不过一睹夜色中的泰恩教堂,它魔幻又梦幻的样子,真的只有亲眼见过之后,才会相信,世上竟有如此美丽的建筑!</p> 老城里的人真是太多了,半夜10点多了,还是人山人海。 好家伙,这不就是那个传说中的天文钟(Astronomical Clock)吗! 太妙了!老城核心就是鼎鼎大名的“布拉格天文钟”。天文钟位于老城市政厅的哥特式钟塔上,属于捷克哥特式科学和技术的登峰造极之作,称得上是豪华壮观的艺术古迹。 天文钟分为上下两层,是一座精美别致的“自鸣钟”,根据当年的“地球中心说”原理设计,上面的钟一年绕一周,下面的一天绕一圈。每逢正点都会有骷髅拉动时间、圣徒现身、雄鸡鸣叫等各种报时。十二尊耶酥门徒从钟旁依次现身,6个向左转,6个向右转,随着雄鸡的一声鸣叫,窗子关闭,报时钟声响起。 正在这时,那个骷髅真的动了!原来此时正好22:00点,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太难得了! 栩栩如生的人物。据说为了保证世上没有同样的钟出现,建造此钟的工匠被刺瞎了双眼。二战期间天文钟惨遭战火焚烧,分别于1948年和1979年重修。根据当地的古老传说,如果钟没有妥善维护,这个城市就会面临灾难。 遇到一位印度大叔,帮我们拍了合影。 老城广场真是太热闹了! 按照导航,我们继续去往查理大桥(Charles Bridge)。 小街弯弯曲曲,人声鼎沸,哪里像是半夜时分! 眼前这个建筑是老城桥塔(Old Town Bridge Tower)位于查理大桥东端十字军广场处。 这座桥塔被称为世界哥特式建筑风格最杰出瑰宝之一,兴建于公元十四世纪末期。在塔上18米高有回廊,回廊窗口处可以俯瞰整座查理大桥。 十字军广场处的查理四世的雕像(Karolo Quarto statue)。 我总感觉查理四世就是扑克牌里的老K! 经过桥塔,我们就到了查理大桥(Charles Bridge)。 查理大桥建于1357年,是一座极具艺术价值的石桥。大桥横跨伏尔塔瓦河,长520米,宽10米,有16座桥墩,两端分别是布拉格“城堡区”和“旧城区”,以前这里还是历代国王加冕游行的必经之路。 夜幕下的伏尔塔瓦河。 远处的城堡区。 这座欧洲最古老最长的桥上有30尊圣者雕像,都是17-18世纪捷克巴洛克艺术大师的杰作,被欧洲人称为“欧洲的露天巴洛克塑像美术馆”。 桥上两侧的路灯也颇具特色。 游船在伏尔塔瓦河上穿梭。 桥上走了一半,我们决定返回,因为太晚了,具体细节看不清,明天再来。 冰淇淋店。 看这大门,多有特色。 路上补拍了几张照片。 精彩视频【夜游布拉格】 转天起床,面包抹上蓝纹芝士,真够臭的!嘟嘟一口不吃!我和李老师用过早餐,又立即出发。 出发。 白天的“国家博物馆”,门前正在施工。 出门左拐,我们今天的第一站是“火药塔”(Powder Tower)。 一路上古建筑比比皆是,各具风格,有点俄风! 布拉格市内拥有众多古老的塔式建筑,从各个角度望去,高塔林立,故有“千塔之城”的美誉。这不眼前出现了一座塔。是不是有点电影《魔戒》中场景的感觉! 我原以为是火药塔,其实不是。后经过查询,这是“因德日士斯卡塔楼”。位于布拉格老城东部边缘靠近火车站。塔高66米,有10层,现在看到的是19世纪重修之后的新哥特式建筑。各层有不同的用途,有的是酒吧餐厅,有的是商店,七楼是布拉格塔楼博物馆,介绍了布拉格的一百二十多座各式高塔的故事。<br> 老城里多是这种有轨电车。 往前走不远处有个小广场,这是真的“火药塔”(Powder Tower)。它是进老城的入口,也是布拉格著名象征之一。<br> 火药塔始建于西元1475年,之后改建成新哥特式风格。其名称来自于18世纪,因当时该塔作为火药的仓库。<br> 火药塔65米高,爬上有186级的螺旋楼梯就可以到达44米高的瞭望台。 火药塔旁边右侧的建筑是“市民会馆”(Municipal House)。市民会馆于1912年落成,其所在的地方曾是皇家宫廷,后在17世纪的一场大火中被摧毁并荒废了几百年。 1900年,市政府为兴建该建筑举行了两次设计竞赛,最终由建筑师奥斯瓦尔德和安东尼巴尔沙内克设计。经过7年的修建,这座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得以竣工。 现在市民会馆内的主要空间是“斯美塔那音乐厅”,这里也是1918年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宣布独立的地点。会馆正立面入口上方有大型陶瓷半圆马赛克,内部有许多华美的沙龙和大厅。 各建筑的大门上的雕塑。 再次遇到烟囱冰淇淋。 今天李老师难挡诱惑,准备买上一个尝尝。 服务员娴熟地操作着。 终于尝到嘴了,够甜的,有点腻! 遇到一个“鬼屋”! 溜溜达达到了一个教堂,这就是昨晚看到的泰恩教堂。这是从它的另一侧正门处见到它。 正门上方的宗教故事雕塑。 神秘的尖塔。 教堂今日不开门,不知道为啥!李老师不知又发现什么了。 原来是一驾马车正在等红灯。 沿着教堂侧面的小路前行。 在教堂侧面的小门里看到了“布拉格爱乐室内乐团”和“捷克皇家管弦乐团”的演出广告。看来泰恩教堂也用作音乐会的演出。 从小路出来后居然又到了昨晚的“老城广场”,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眼前应该是扬·胡斯纪念碑(Jan Hus Monument)。<br> 果不其然,这里就是为纪念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伟大的爱国者、布拉格查理大学(中欧最古老的大学,建于1348年)的首任校长:扬•胡斯而建的雕塑。 扬•胡斯改革和简化了捷克语语法,主张高校用捷语教学,反对日耳曼化、教权专制、高级教阶和教学主事销售“赎罪券”等腐败现象。由于胡斯的主张与罗马天主教会针锋相对,因而于1415年7月6日在瑞士的康斯坦茨(今德国境内)被罗马教皇宗教法庭以触犯教规、散布异端邪说罪处以火刑。扬•胡斯像于1902年至1915年用13年塑成,于1915年7月6日扬•胡斯被焚五百周年纪念日揭幕。 布拉格老城广场是布拉格旧时的心脏地带,始建于公元10世纪左右。 最早只是一片没有房子的空地,直到14世纪开始才在广场周围竖立起来一幢幢房子。每年11月底都会竖立起全捷克最大的圣诞树,并进行亮灯仪式,拉开圣诞庆祝的序幕。圣诞期间广场上会举办盛大的集市,满布风格古旧的小摊,处处弥漫浓香的烤面包圈味道,浪漫至极! 后面的老市政厅成立于公元1338年,为布拉格第一座城市自治的象征,而且经过数百年时间其建筑范围渐渐扩大。 这是“玛丽安柱”(Marian column)。它于1650年建在布拉格老城广场,是为了感谢布拉格在1648年的“布拉格战役”中取得胜利,当时波西米亚成功抵御了瑞典帝国的入侵。这根柱子的建造是对这场胜利以及天主教信仰的一种纪念。玛丽安柱于1918年11月被激动的民众拆除,以表示对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推翻。不过,在2020年,“玛丽安柱”被重建,于8月15日完成。重建后的“玛丽安柱”再次出现在布拉格老城广场。 现在的老城广场四周很少有居民居住,取而代之的是饭店、咖啡厅以及商店,广场上一直都有各色艺人进行街头艺术表演,游客也络绎不绝。 又见到了“天文钟”,现在是白天,可得仔细再看看! 还是白天看得清楚。 这大广角开的太大了! 老城市政厅旁边,有一个画满壁画的建筑,这就是“一分钟之屋”(Dům U Minuty)。这里是1889至1896年之间卡夫卡一家人的住所,他的三姐妹都在此出生。<br> “一分钟之屋”的名字十分有趣,但来源已不得而知,墙上的绘画,是刮画,就是刮出来的图画,非常有立体感。制作于1615年左右,叙述了《圣经》和古典神话故事,虽然只有单色,但明暗深浅的变化将人物表现得栩栩如生。 墙角上有一狮像,称为“白狮像”,是1712年住进这栋建筑的药剂师加上去的。“白狮药局”经营了一百三十年才关闭,屋主换成一位烟草商,再之后则是卡夫卡一家搬了进来。 正在此时,天文钟再次敲响了钟声,中午13:00。这回再清清楚楚看看这个过程。 从这里可以到达老市政厅里最杰出的部分,那就是1364年所竣工的哥特式塔楼,塔楼具有回廊,可以观赏老城的全景,我们没有去。 离开天文钟,我们继续向老城深处走去。 走着走着,一抬头,看到一个“小女孩”坐在房檐边上,手里好像还摆弄着个纸飞机。如果没猜错的话,这个雕塑被称为“纸飞机女孩”。这是波兰雕塑家马格达莱娜·波普劳斯基安放在此的。这个雕塑始于2005年,当时艺术学院的乔治·兰姆指导他的学生雕塑工作室为了完成最后一学期的论文,由学生制作完成。马格达莱娜·波普劳斯基特别喜欢这个作品,于是将其买了下来,安放在“克莱门特学院”。 “小女孩”静静地坐在墙头,旁若无人地在手里摆弄着一架纸飞机,她专注的样子丝毫没有被学院里的游客所干扰。女孩的头发看起来更像是假发,也成为了这个雕塑的一个特点。这一雕塑的存在为克莱门特学院增添了一份独特的艺术氛围和趣味。<br> 原来此处是伏尔塔瓦河东岸的克莱门特学院(Klementinum/Clementinum)。自1782年克莱门特学院成为一座法定收藏图书馆。1918年,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接管了图书馆。1990年起,它成为国家图书馆。<br> <p class="ql-block"> 克莱门蒂大楼位于查理大桥旧城区一侧的桥旁。在哈布斯堡家族的大力保护下,占地2公顷多,建了3个小教堂,以及小教堂图书馆,后又在此基础上接连不断地建起了讲堂、天文台、出版局等等,最终成为规模仅次于布拉格城堡的巨大的复合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拱门旁的墙上是博胡斯拉夫·巴尔宾(Bohuslav Balbín,1621 年 12 月 3 日 - 1688 年 11 月 29 日)的塑像。他是捷克的作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和耶稣会士,被称为“捷克的普林尼”。他一生致力于收集和编辑捷克历史的资料,撰写了三十多部作品。其中最重要的是《波西米亚王国历史杂记》。</p> <p class="ql-block"> 可惜了,进入了这个门,好像搞不清里面啥情况,又出来了!</p> 几位修女带着一群孩子不知在搞什么仪式。 克莱门特学院后身就是昨晚来过的查理大桥。 <p class="ql-block"> 这个建筑是布拉格圣方济各教堂(Church of St Francis Seraph)。教堂建筑始建于1679 - 1685 年,呈现出早期巴洛克风格。1688 年,由布拉格大主教约翰·弗里德里希·冯·瓦尔德施泰因主持祝圣,以纪念阿西西的圣方济各。</p> <p class="ql-block"> 教堂是中心结构,带有巨大的圆顶。圣坛的平面图呈小十字形状,而方形的中殿和礼拜堂则呈大十字形状。教堂外立面上的壁龛中矗立着波西米亚守护神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 内部装饰十分华丽。温泽尔·洛伦茨·赖纳的罕见画作装饰着教堂内部。在穹顶拱顶上有他绘制的四位福音传教士的画作;祭坛上方的拱门上有一幅描绘圣母升天的画作,还有君士坦丁的战斗以及在圣殿山上对约柜的敬拜等场景的绘画。整个穹顶完全被赖纳绘制的“最后审判”的壁画所覆盖。</p> <p class="ql-block"> 赖纳还在金属上创作了描绘教会先辈的油画,这些油画位于柱子上。另一位重要画家约翰·克里斯托夫·利施卡,在圣坛天花板上绘制了天使和寓言人物,在“圣三一礼拜堂”和“施洗者圣约翰礼拜堂”绘制了壁画,在教堂入口上方绘制了天使的壁画,还绘制了四种基本美德(审慎、节制、正义和坚毅)、“三博士的朝拜”等场景。</p> <p class="ql-block"> 从方济各教堂出来后,左侧马路对过是圣救世主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aviour)。救主堂创建于1578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耶稣会教堂之一,也是早期在布拉格的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之一,被认为是很有价值的古迹。该教堂经过多位建筑师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步建立,1714 年由建筑师弗朗西斯·卡拉蒂对教堂的塔进行了修改和增加。在1805年至1819年之间,传道人伯纳德·波尔查诺曾在此讲学。2004年,它成为捷克第一座大学教堂,现属于克莱门特学院。</p> <p class="ql-block"> 精彩视频【布拉格(一)】</p> <p class="ql-block"> 查理四世(1316年7月11日-1378年11月29日)雕像是为了纪念查理四世对布拉格的重要贡献而设立的。查理四世是波希米亚国王、卢森堡王朝的重要人物,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在执政期间,大力推动了布拉格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使布拉格成为当时欧洲最繁荣的城市之一。</p> <p class="ql-block"> 雕像身着华丽的服饰,头戴皇冠,手持象征权力的权杖,神态威严,展现出帝王的风范。雕像的工艺精湛,细节处理细腻,生动地刻画了查理四世的形象和气质。四位女神代表了智慧、勇气、正义和慈悲。</p> <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整修此桥塔时,在塔顶下人们发现两句非常神秘的题词,而且无论从右或从左怎么念,这些题词的经句都是一样的(词间空隙不算)。根据传说题词经句中保藏了魔力及权力的咒语!</p> 查理大桥下流淌的就是伏尔塔瓦河(Vltava)。 <p class="ql-block"> 伏尔塔瓦河是捷克最长的河流,发源于波希米亚森林,向北流经南波希米亚州、中波希米亚州和首都布拉格。美丽的伏尔塔瓦河将布拉格城一分为二,横跨河上的18座古老和现代化的大桥精巧地将两岸城区联为一体。</p> 可以乘坐游船观赏布拉格的风光。河流周边和野营点有不少租船的地方。 <p class="ql-block"> 著名的捷克国民乐派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诗组曲《我的祖国》(Má vlast)的第二首《伏尔塔瓦河》就是描绘该河的如画景色。</p> <p class="ql-block"> 桥上可以观赏到街头艺人的表演和一些手工艺创作,还可以买到很多艺术品,例如表现查理大桥的水彩画,以及身着传统捷克服装和宫廷服装的木偶等。</p> <p class="ql-block"> 这座欧洲最古老最长的桥上有30尊圣者雕像,都是17-18世纪捷克巴洛克艺术大师的杰作,被欧洲人称为“欧洲的露天巴洛克塑像美术馆”。这一点昨天的记录已经提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