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游三苏祠,相继间隔了38年和8年。第一次是1978年初,第二次是2016年10月,第三次是2024年7月。但印象比较深的,还是要数第三次,这倒不是时光淡忘了记忆,而是漫游中多了些对文化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应该说是,1977年底,1978年初,在眉山接兵,也是当兵以来,首次参加接兵,记得在眉山过春节时,闲来无事,去三苏祠转一转,是打发时光的选择之一,那时三苏祠被改为人民公园,1978年10月才得以回归初始。第二次,是原56177部队63分队的部分战友在什邡聚会,然后,受眉山战友肖平之邀,再游三苏祠,那也只是雾里看花。第三次是,原56177部队53分队“2024相约西昌”战友会落幕后,与战友祁长河,还有我和他的老伴,一同去眉山看望身体欠安的战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月20日,从西昌前往眉山,途径甘洛时,动车被突如其来的暴雨而延误,让眉山来接站的战友曾跃士久等了两个多小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军旅情浓,眉山战友似接待久别的亲人一样,陈年老酒,山珍海味,情在宴中,话在酒里,陈年往事被一一激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次日上午,天下着毛毛细雨,我们一行,在眉山战友精心安排和陪伴下,苏三祠渐入视线,一些碎片化且模糊的印象,开始逐渐清晰起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苏祠内,荷塘、小桥,溪流、亭、台、楼、阁、轩、水榭、廊、苑座落其间,多处不同形状的小桥横跨于溪水之上,三分水,二分竹,竹林掩映,小桥流水古刹,独具特色,那长廊小径曲径通幽,梅花园、桂花林、紫薇坪、瑞莲池、海棠坞四季芬芳、争奇斗艳、阿娜多姿。似乎像是吟咏的一首首优美的抒情诗、演奏的一支支优美动听的古琴曲,余音绕梁,穿越时空。园林、建筑、古树、流水,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漫步其间,仿佛穿越了千年时光。感受到了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苏父子的文韵遗风,才情风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一景一物一书,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厚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边走边看边听,眉山战友曾跃士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既有“三苏”的自豪,又有文化的底蕴,而烂熟于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苏祠,始建于北宋,从元延佑(1316年)算起,历经明清和民国,历朝历代进行了10多次修缮扩建,尤其是2007年至2008年,眉山市委、政府,在原来的基础上,新建了三苏纪念馆、碑廊、及陈列馆、文物精品展览馆、文物库房、西园、游客中心、停车场。同时,对有关文物书籍进行了收集整理或修复,使三苏文物古迹,文化书籍更放异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苏,首先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洵,北宋文学家、散文家,30多岁,学业未成,考试落榜,于是,他便放弃科考,然后闭门苦读,最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理论,并著有文学作品数十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辙,苏洵次子,文学家、思想家,北宋官员,与父、兄齐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轼更胜一筹,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被誉为北宋中期文坛领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苏东坡传》记载,他为官四十余年,皆有口碑,在杭州,他带领百姓治理西湖,而瘟疫袭来时,他则化身为医,挽救百姓;在密州,他极力治理蝗灾;在徐州,他亲临一线指挥抗洪抢险;在颍州,他组织疏浚河道;在惠州,他筹款在西江上造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为官时,曾多次被贬,但从不卑躬屈膝,从不气馁,他心中始终有诗文、有正义、有百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还是美食家,他制作的东坡肉、东坡鱼、东坡羹、东坡肘子等,仍不失为当今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不止于此,还有传扬的东坡豆腐、东坡茄子、东坡黄瓜……除此之外,他还爱竹,喜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的诗文,与北宋时期的黄庭坚、辛弃疾、欧阳修齐名。他创作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望月入怀,勾勒出皓月当空、亲人千里之外、孤高旷远的孤独境界,和对事物不断变化,缺与圆的豁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凭吊对风流人物才气、功业的追念,同时表达了自己功业未成的心境,气势磅礴,境界宏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题西林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横看成岭侧成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远近高低各不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识庐山正面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只缘身在此山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引申开去,只有身在高处,才能看到事务的全貌。立身处世,既不能以偏慨全,也不能以全失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苏祠,和三苏文化,自始至终,被世人保护、修缮、扩建、整理、传颂。千年以来,其思想文化,人文风骨,折射出三苏家风,一直在影响和启迪着来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游三苏祠,与我,不只是视觉上的美感,更有文化上的滋润,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4年10月1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