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印象2(北方五市游十七)

久戈

十七、9月25日。游玩承德普陀宗乘之庙、 须弥福寿之庙和普照宁寺等。下午18:14分从承德南站出发,乘g7856次动车于19:05分到达北京朝阳车站,随即转乘地铁到京西站。晚上22:14分从北京西站出发,乘k4263次列车于9月27日5:27分返回成都。从而结束本次23天愉快旅行。 普陀宗乘之庙(又称小布达拉宫)<div> 普陀宗乘之庙位于承德市狮子沟村 ,占地22万平米,是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大寺庙建筑群。<br></div> 普陀宗乘之庙南门<div> 普陀宗乘之庙又叫“小布达拉宫”,是清乾隆帝为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崇庆皇太后80寿辰而下旨修建的佛教庙宇,建成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br></div> 普庙碑亭<div> 普陀宗乘之庙是仿西藏拉萨布达拉宫修建的,“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的汉译。庙依山建造,坐北朝南,山门内是碑阁,北是五塔门,高十余米,有拱门三个,上建红、黄、黑、白、绿五座喇嘛塔。 门北是琉璃牌坊。牌坊北地形渐高,各式白台、塔台建筑因地形而散置,高低有别,变化多端。最后为雄伟高大的主体建筑大红台。大红台高达25米,下面是18米高的大白台。红台内四周为三层群楼,中央是重檐攒尖鎏金铜瓦项的“万法归一”殿,非常雄伟壮观。<br></div> 普庙五塔门<div> 普陀宗乘之庙布局分三部分:前部包括山门、碑亭、五塔门;中部包括琉璃牌坊、白台和僧房等;后部是主体建筑大红台及周围附属建筑,大小共60余处,被包围在雉堞衔连、依着山势起伏而环寺一周的高大围墙之内。<br></div> 清蒙古土尔扈特部东归纪事碑<div> 万法归一殿在大红台群楼空井正中,是一座正方形七进间大殿,四角稍间收进一半,重檐四角攒尖顶,上覆鎏金鱼鳞铜瓦,四条屋脊饰有波状鎏金瓦,藏式法铃宝顶,殿顶使用头等金叶14000多两。该殿是清朝皇帝和各少数民族领袖礼拜之所。迎门是铜珐琅菩提塔,塔中央的紫檀反花佛龛内供奉弥勒佛。东西两侧是紫檀寿字塔。塔前的供桌上有五供、八宝、珊瑚树等物,均为该殿内的原物。<br></div> 琉璃牌坊<div> 乾隆三十六年(1771),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阿玉奇汗之曾孙)为摆脱沙俄压迫,率领部众冲破沙俄重重截击,历经千辛万苦返回中国。乾隆帝在万法归一殿接见了回归的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一行,并举办大规模讲经祝寿活动。为记载此次事迹,乾隆帝在普陀宗乘之庙立下《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两面石碑,记述土尔扈特部回归中国及清廷对该部的抚恤情况。<br></div> 东罡殿<div> 普陀宗乘之庙是清王朝鼎盛时期的建筑代表作,是汉藏建筑融合的成功范例,包含了较丰富的历史、艺术、科学和社会价值。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div> 西罡殿 上山石道 进入白台脚下 藏式梯形盲窗 通往红台梯道 山下景色 大白台顶广场工艺品小卖部 大红台外景 藏式圆形角楼 千佛阁 大红台万法归一殿 红台外墙琉璃佛龛 万法归一殿金顶 大红台顶 大红台内景观 红台群楼 远眺山外 参观须弥福寿之庙(又称班禅行宫)<div> 须弥福寿之庙位于狮子园路,普陀宗乘之庙东面,占地3.792万平米。此庙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是乾隆帝为迎接西藏六世班禅入觐朝贺乾隆帝七旬庆典而兴建,又称“班禅行宫”。<br></div> 班禅行宫内景<div> 须弥福寿之庙是仿照班禅居所扎什伦布寺形制而修建的。其主体大红台并未如普陀宗乘庙的随山自由布局,而是居于全寺正中位置,所以通过山门、碑亭、琉璃牌坊之后,直接逼入眼帘的就是巨大的红台。大红台之后是金贺堂及万法宗源殿,最后是七层黄绿琉璃宝塔。</div> 琉璃牌坊<div> 大红台内妙高庄严殿楼高三层,重檐攒尖金顶整个浮于台面,匕檐每脊各置仰望及俯视之金色双龙,龙身藉四爪有力地攀附于殿脊,撑起弯曲有劲的身躯,造型勇猛为他处罕见,也更凸显了大红台的华丽庄严气势。殿宇为正方形平面,宽七开间,室内格局如回字形,中央一至三楼挑高成空筒状,三层各置佛尊,周围为回廊,外观封闭,内庭开敞。<br></div> 大红台南殿<div> 据载六世班禅到达热河后,乾隆帝在避暑山庄为他举办了欢迎仪式,并亲到须弥福寿之庙探望六世班禅。六世班禅向乾隆帝进献礼品40件以及途中日记一册,日记中记载六世班禅在途中每到一站必祈皇帝万寿。乾隆帝将自己身披袈裟的画像赠给六世班禅,并在须弥福寿之庙中的妙高庄严殿举办法会,请六世班禅讲经,章嘉国师翻译。<br></div> 碑亭留影<div> 须弥福寿之庙既有藏族建筑的雄伟外形,又有汉族建筑的装饰手法,是一座汉藏结合的典型建筑范例。<br></div> 琉璃世界 金顶慈航普渡亭 红台妙高庄严殿内景 大殿外景 登上北殿 景区游客 远眺棒锤山 万寿琉璃塔 塔内塑像 权衡三界亭 万花仲院 寺庙某殿遗址 参观普宁寺<div> 普宁寺位于普宁路中段,占地2.3万平米,仿西藏桑鸢寺而建,也是一座汉藏结合寺庙。此庙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br></div> 普宁寺山门<div> 清乾隆二十年(1755),清政府派班第为大将,出兵讨伐准噶尔部达瓦齐叛乱。清军直达新疆伊犁,达瓦齐闻讯后逃到天山之南被擒获。准噶尔部另一首领阿睦尔撒纳又继续叛乱,后兵败逃亡俄国。两股叛军被剿灭后,乾隆帝为纪念两次平叛胜利,在承德避暑山庄为厄鲁特四部(准噶尔、杜尔伯特、辉物和硕特)上层贵族设宴封爵,并在山庄北部修建了清王朝第一座皇家寺庙“普宁寺”。<br></div> 普宁寺碑亭<div> 普宁寺是一座典型的汉藏合璧式寺庙。整座寺庙平面布局严谨,以大雄宝殿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是汉族寺庙传统的伽蓝七堂式布局(伽蓝,即寺庙。七堂一般是以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为中轴线,左右对称建有钟楼,鼓楼,东西配殿)。后半部是藏式建筑模块,是仿西藏桑鸢寺庙的建筑样式修建的曼陀罗。<br></div> 《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等石碑<div> 大乘之阁是普宁寺中心建筑,四角有四座不同颜色的喇嘛塔。大乘之阁通高36.75米,外观正面6层重檐。阁内置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立像,高22.28米,用松、榆、杉、椴等坚硬的防腐木材雕刻而成,重约110吨。<br></div> 大雄宝殿外景<div> 乾隆帝承袭“修建一座庙,胜养十万兵”祖训,普宁寺也就成了西藏、蒙古诸部与清王朝政府在宗教与政治方面直接联络的主要场所。六世班禅东行朝拜皇帝时曾下榻在普宁寺;蒙古喇嘛教最高领袖哲不尊丹巴以及诸部王公、台吉等也都定期来普宁寺朝拜。不少普通僧侣、信众,也长途跋涉到普宁寺礼佛进香,普宁寺遂成为清庭联系少数民族的纽带和桥梁。<br></div> 天王殿塑像<div> 普宁寺院正中轴线有一碑亭,亭内置御制石碑三通,分别为《普宁寺碑文》、《平定准葛尔勒铭伊犁之碑》、《平定准葛尔后勒铭伊犁之碑》)。这三通碑文分别记述了兴建普宁寺的渊源、清政府平定达瓦齐、阿睦尔撒纳叛乱的始末情况,均用满蒙汉藏四种文字镌刻,是研究乾隆时期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重要史料。<br></div> 大雄宝殿内景 后寺建筑 远观大乘阁 大乘阁外景 藏式曼陀罗世界 寺庙配殿 四智红塔 庙宇巍峨庄严 皇帝休憩之所(妙严室) 白台红塔 从大乘阁处观棒锤山 大殿木雕千手观音菩萨立像(22.28米) 礼佛游客 日殿及东胜神洲殿 山顶风光 寺庙附属建筑 回到酒店 承德南站留影 承德南站广场 途中所见某老站台 北京西站候车大厅<div>(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