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唐村 品味生活

平湖秋月18224551

<p class="ql-block">秋高气爽,风和日丽。我们读书会的会员们不负秋色不负情,在马长旺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这个风景优美,古韵尚存的长安唐村品味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安唐村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王曲街道,是一座崖畔上的村落,南望终南山南五台,西临滈河。其前身是因原高坡陡生产生活不便而被废弃的南堡寨老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7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长安唐村由农业农村部,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长安区委,区政府和天朗控股集团共同创建。“长安”既是指唐村所在地的长安区也蕴含着对盛世长安人文长安悠久历史的传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唐”是盛唐时这片热土之上的诗酒田园文化,“村”是以在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和探索。获评文旅部和省、市级各项荣誉。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入选陕西万亿集文化旅游产业省级重点项目,被列入《西安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多项重点项目荣获第16届中国陕西文化和旅游总评榜,年度文旅城创新发展示范区和年度乡村振兴特色文化旅游项目,获评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获评陕西省和西安市两级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唐村人文历史资源丰厚,农耕文明悠久,是汉、唐御宿川、樊川所在地,也是唐代贤达名士的诗酒田园之地、中华礼乐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国儒释道文化的交融之地,柳青作家村、蛤蟆滩影像展……现在又成为文学爱好者的聚集地,传承中华文化,打造新唐风文旅体验地。</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人一下车便到了长安唐村村口,村子的大门楼的门楣上方“南堡寨”几个字很醒目,门楼两侧的楹联分别是:堡依神禾园隐风展翅 寨瞻御宿川藏龙吐珠 “南堡寨”就是长安唐村的原名。2000年,南堡寨村开始了整村搬迁至塬下,塬上的老村落自此逐渐成为废弃的荒村,再也无人问津,直到2017年10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仿佛一道光,照亮了这个古老村落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古代封土为社,各随其地所宜种植树木称为社树,即祭祀礼树。村口的礼树是一棵硕大的800年树龄的古皂角树,古树生长千年聚阴阳之日月宝光,系上下之乾坤精华,凝终南山灵气,汲神禾原龙脉真元,古寨人奉承为“神树”、“福树”、和“长寿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0年孟秋某日未时,遇极端天气,被雷击中,树干断裂。两年后“神迹”岀现,古树死而复生,抽发新枝,寨民们将这棵古树作为庇佑乡里风调雨顺人丁安康的“神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每逢过年过节,寨民们都会来此祭拜,市民游客也会在此祈福许愿。</p> <p class="ql-block">农业农村部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长安区委区政府和天朗控股集团联手,打造乡村连片区综合治理与产业发展区。以滈河生态景观治理为基底,以盛唐山水田园文化和柳青精神为内涵,以区域丰厚的人文历史和山水田园资源为依托,以三产融合为引领,以农文旅融合为带动,总规划面积约38平方公里的“长安唐村”应运而生。</p> <p class="ql-block">路旁的树木郁郁葱葱,真是空气清新的天然氧吧。</p> <p class="ql-block">猫头鹰造型的小卖部</p> <p class="ql-block">长安唐村供销社</p> <p class="ql-block">长安唐村国际会议中心</p> <p class="ql-block">会议中心外墙上写道:漫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万事岁月长</p> <p class="ql-block">中间木墩上写道:唐潮乐队</p><p class="ql-block">木桩造型,吹、拉、弹、唱</p> <p class="ql-block">童歌谷乐园</p> <p class="ql-block">1950年的南堡寨南门口</p> <p class="ql-block">大家在童歌谷乐园,儿童游乐场里尽情玩耍,古稀老人,回忆童年,快乐满满,小火车,小木马,荡秋千,压压板儿,都留下我们的身影。陕西方言童谣:压板儿压,压板儿压,东头儿来了一伙娃……现如今:压板儿压,压板儿压,古稀老人笑哈哈……</p> <p class="ql-block">唐代诗人孟郊《终南山下作》“见此原野秀,始知造化偏。山村不假阴,流水自雨田。家家梯碧峰,门门锁青烟。因思蜕骨人,化作飞桂仙。”描写的就是南堡古寨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目前,南堡古寨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了现代化改造,</p> <p class="ql-block">唐村在古村落修复保护的基础上,整合出集农业双创园、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综合体、柳青文学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园区。</p> <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长安唐村发展模式逐渐清晰,形成了以农事体验、田园观光,盛唐郊游文化与乡村旅游度假等为一体的全新旅游形式。南堡寨村的乡村复兴只是一个开端,一幅更宏大的诗意田园与文旅融合的绝妙画卷正在终南山下徐徐展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家在这里增长了见识,强健了身体,开拓了视野,呼吸了新鲜空气,远离了城市的嘈杂喧嚣,身心健康,收获了友谊,收获了快乐,度过了有意义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四年十月十四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