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美冒泡户外:朱井窟(古井)一日游,就古井山泉,泡武夷岩茶

茗师路 岩茶先生

<p class="ql-block">2024.10.12“美冒泡”群友到“古井”一日游</p><p class="ql-block">  古井庵位于翠竹窠西黎道岩西南的古井坑西壁半壁。岩崖斜覆成洞、但洞并不大,洞内尚存一堵夯土墙。洞前有一块半崖平地,卤传绝壁,北临山涧。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僧人莲山在此建庵,名逗井庵,又名古井庵、古兆庵。乾隆五十七年,其徒僧正辉重新修建并扩大原建规模。建筑风格遵古刹建制,山门设休憩亭、坪,高台门殿置天王殿,内大雄宝殿等俱全。占地面积达800平方米。清道光间(1821-1850年),漳州士子蔡仲修来此入佛,取号心坦,香火极盛。僧心坦居此至80多岁圆寂,庵业由僧宗楷继之。直到清末(约1911年),香火渐废。现遗址石砌坡岸、墙基纵横交错,茶园高低错落。主殿南北宽15米,东西长30米,北向。遗址已辟为茶园,地上尚存有石柱础、碎砖瓦、陶片等,石砌墙基。遗址北向有两道石门,内道距地面约3米高,石砌坡岸,石砌台阶,外道距地面约1.5米,石砌台阶,门前有一条石凳。两门均已倒塌,门前散落着一些长形条石。门前石砌坡岸高达10米。遗址西侧两山之间残留部分庵墙,石基、夯土墙,长约百余米。</p><p class="ql-block">今天“美冒泡”群总共有33人参与户外活动,今天的徒步线路就从这里(燕子窠14号)出发,前往“古井”……</p> <p class="ql-block">古井:原名朱井窟;又名:古井坑。他是一条狭长的山谷,长约一百多米,宽约数十米,所以称之为窟。亦称之为坑。它位于翠竹窠西面,堂岭东面,三仰峰麓。有水从三仰峰泻下,注入石窟,深碧澄泓,四时不竭。</p> <p class="ql-block">  魏晋南北朝时,中原大乱,为避战乱,一些士大夫和地方汉民纷纷迁入闽北,佛教也随之传入武夷山。</p><p class="ql-block">  唐朝开国之初的武德元年(618年),有僧人在武夷山茶洞的接笋峰下,创建石堂寺。此后,今武夷山风景区内陆续建有寺院。天宝七年(748年),唐玄宗派遣登仕郎颜行之至武夷山,封名山大川,并立碑“禁樵采”。后寺院逐渐减少。唐以后,由于神灵仙迹的传说增多,道教渐渐占据武夷山,佛教受到冲击,山内佛寺建筑落后于宫观,规模小而分散,佛寺大都建在民间及今武夷山风景区周边地带。</p><p class="ql-block">  佛教传入武夷山脉中、南段的主要途径有:由中原南下经江西广昌、南丰、石城等地传入建宁、泰宁等地;从岭南经广东到汀州,而后转入连城、上杭、武平、宁化、清流、明溪各地;从武夷山脉北段经邵武传入将乐、建宁、泰宁等地。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建宁;唐武德三年(620年),传入将乐、长汀。其后,便在各地广泛传播。</p><p class="ql-block">  唐、宋时期,是武夷山脉各地佛教兴盛时期。唐末及五代十国时期,武夷山佛教一度繁荣,并培育出以扣冰古佛为代表的一批高僧,对佛教的传播和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入宋以后,武夷山佛教高僧、名师迭出,仅记载于佛教名籍《五灯会元》中者有近10名。佛教与道教在武夷山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为佛、道增加许多神奇色彩。</p><p class="ql-block">  明、清两朝,武夷山脉各地佛教继续发展。特别在清代,佛教逐渐在今武夷山风景区内立足,先后在碧石岩、虎啸岩、慧苑、竹窠、弥陀岩、天心岩等地修建佛寺,聚集若干颇有造诣的高僧。如清代著名画僧原济(石涛)就曾入武夷山;黄道周的门人卢寿宗也在武夷山出家,法号超位,与师兄明觉均具盛名,皈依者甚众。其弟子铁华上人居武夷山50年后,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云游京师,传播佛法,朝野震动。世称他与师伯大兴禅宗之盛风,并使武夷山跻身于佛教“华胄八小名山”。光绪八年(1882年),扩建天心永乐禅寺,后由德容大和尚主持,吸引许多僧侣,盛时有100~200人,成为一方禅林,佛法大兴。前后开设七场大戒,普度众生,成为僧俗朝拜受戒的道场。光绪皇帝的师傅陈宝琛还曾赠匾。</p><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混战,地方经济衰退,加之军队经常驻扎于庙宇之内,寺庙破坏严重,大多寺庙人去楼空,佛事活动无法正常进行,佛教界普遍萧条。</p> <p class="ql-block">特别鸣谢郑冬珠老师的人物摄影作品,美轮美奂,美不胜收。还有群友们提供的美拍。感谢活动策划小轩弟弟,浪里白条,期待下次再见面。 2024.10.15 </p><p class="ql-block">‍ 写于武夷山</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