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趣味·走进“三苏”】No·4后辈仰慕的人生榜样——苏辙

鹿鸣

<p class="ql-block">  同苏轼同时代,任何一个正常的文人,都会有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偏偏有一个人,既同苏轼同时代,也是苏轼的亲兄弟;按一般人的想法,终日活在苏轼的阴影里,那真是悲哀死了。但是,他“事变纷纭至前,而举止安徐,若素有处置”,在父兄的巨大光环之下,孜孜不倦,“心闲神王,学道有得,是以年益加而道益邃,道益邃,则于世事愈泊如也,不有所守而然哉”,终成“一门父子三词客”;与苏洵、苏轼并称“三苏”。他就是“三苏”中的“小跟班”苏辙。</p><p class="ql-block"> 说实在的,我并不是十分了解苏辙。初识苏辙,还是在学习苏轼的大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小序时知道的,由于不是重点,也就仅仅知道苏辙的字是“子由”而已。这次《文学趣味问答营》“走进三苏”活动,已经粗制了苏洵苏轼的美篇3篇,再不济,也不该冷落了苏辙不是?也罢,我竭尽所能,读了有关苏辙的一些资料。现在,将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感受,与美友分享。</p> <p class="ql-block">一、从心所欲的正人君子</p><p class="ql-block"> 苏辙的人生轨迹,读书,学习,为官,流落,沉静冲淡,波澜不惊,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的正人君子的形象。他是老苏苏洵眼中的孝子;是兄长苏轼眼中的贤弟;他是宋神宗眼中“直男”;也是直谏王安石新法的诤臣。他的为人,与他的名字一样,车不出辙,人不出轨,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诠释了一个正直的封建文人的内心值守,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令人难以模拟和复制的楷模。</p><p class="ql-block"> 苏辙一生,谨小慎微,游离于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虽也屡遭贬斥,但终能免祸。尽管他不像哥哥那样光彩夺目,却比哥哥少了许多磨难。后苏辙定居颍川,田园隐逸,自号“颍滨遗老”,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晚年宁适。</p> <p class="ql-block">二、初心不改的一根筋</p><p class="ql-block"> 虽然苏辙为人有点循规蹈矩,但是却始终秉承封建知识分子的一颗仁人初心,一身傲骨,很有家国情怀。他正直无私,敢于谏言;他光明磊落,襟怀坦白;他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他痴心不改,敢于斗争。元祐秉政,力斥章、蔡,不主调停;及议回河、雇役,与文彦博、司马光异同;西边之谋,又与吕大防、刘挚不合。君子不党,于辙见之。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p><p class="ql-block"> 虽说苏辙有点一根筋,但却完美地呈现了一个封建文人的完美人格,这种不忘初心的执著,足可以成为后世文人的范式。</p> <p class="ql-block">三、天命不可违的宿命者</p><p class="ql-block"> 很有意思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学有所成业有所功的大文人,还是一个<span style="font-size:18px;">笃信天命的宿命者。相传</span>苏辙曾做黄白术,先在一个封闭的房间中放置一个大炉,将要生火时,看见一只大猫站在炉上之后没入水中,一会儿就不见了。苏辙因此认为自己不是能将这种技艺传下去的人,便不再讲说此术。 </p><p class="ql-block"> 这似乎与他一贯的执著的性格不是很合拍,但从他所受的一贯正统的儒家文化教育来看,似乎又非常合乎儒家思想的真谛。从这一角度来说,苏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儒者。</p> <p class="ql-block">四、身列“八大家”的文学巨人</p><p class="ql-block"> 苏辙的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他在《历代论引》中说:“予少而力学,先君,予师也;亡兄子瞻,予师友也。父兄之学,皆以古今成败得失为议论之要。”他虽自称“其学出于孟子”,而实则“遍观乎百家”。在《历代论》中多论古今得失成败,又撰有《古史》,用意亦在于此。</p><p class="ql-block"> 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如《新论》三篇,纵谈天下大事,论断相当确切。《上皇帝书》说“今世之患,莫急于无财”,亦切中肯綮。史论同父兄一样,针对时弊,古为今用。苏辙的文章,与父兄并称当代大家。《宋史》称其性情沉静简洁,写文章气势宏大而淡泊,和他的为人相似,不愿被人知道,而俊秀杰出之气终究不可掩饰,认为他的高超大致和苏轼相近。</p><p class="ql-block"> 美友朋友们,我对苏辙的感悟大抵也就是这些了,幼稚之语,不当之处还需大家海涵!粗略地浏览了苏辙的生平之后,苏辙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高大起来,我觉得他是一位值得后辈仰慕的人生榜样。问题来了,苏辙散文的代表作是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