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陶令不知何所去,桃花源里可耕田。”每𠆤人心中都有一片桃花源。我的桃花源又在何处?不用细想,只有这地方才能让我梦牵魂绕。他就是五爪金龙捧在怀中的那片凄凄芳草地。曾经的龙游造纸厂厂区,如今我的家园—翰林府。</h3> <h3><br> 他是我的至福之地。我的青春在这里流淌,我的友谊在这里生成,我的学识在这里培育,我的爱情在这里滋长。</h3> <h3><br> 公元一九七一年的春天,我们一群稚气未脱的少男少女郎国成、汪勇、周志新、叶树良、郑莲英、汪亚萍、蒋庆贞、徐蝶华、揭小英、程荣生被分配到这里—-浙江龙游造纸厂。这是老衢县首位的国营大厂。多年后,我问起来招工的王瑞珍阿姨,你为什么在几千人中选中我们这些“歪瓜裂枣”。王阿姨笑笑,反问我“你不优秀吗,他们不优秀吗?”还是佛说的好“世事无常,讲究的就是一个𡟇字”</h3> <h3><br> 进厂第二天,我们参观了生产流水线。这么大的机器,有八十多米长。刚看到浆水在水渠里翻腾,转眼间,成品就如白练在长空飞舞。我们震惊了,才知道什么叫现代化工业。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在全国都属于最先进的造纸厂。国家的宝贝,专门生产毛选用纸。人员也来自五湖四海,好一个“南腔北调”的大道场。</h3> <h3><br> 能来到这里,真是我人生的幸事,做了七年工人,也满满读了七年书。这里有一个非常好的图书室。事出有因,造纸厂生产印刷纸,供应给各个出版社,他们每出一批次新书,都要给厂里送一套样书。这种条件一般县级图书馆都没有。当时正值文革,其他书不好印。为配合批林批孔,国家恢复了古籍出版,二十四史、游国恩的哲学史、范文澜的(中国通史)郭沫若的(洪波曲)(李白与杜甫),古籍(盐铁论)(答谏客书),非常的丰富,特别是一些作为参考书的书籍,比如(未来世界十大趋势),让我闻所未闻。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人类的未来如此精彩。图书室管理的程妙莲阿姨,见我喜欢读书,会把新到书放起来,待我读过了再上柜。还有一个书籍来源,破“四旧”,在各家各户、图书馆、寺庙抄来的图书、古籍、木版经书,送来打纸浆造新纸的。什么书籍应有尽有。现在想来真是暴殄天物,太可惜了。我收集了许多,后来被几个朋友瓜分了。在知识海洋里畅游,我其乐融融也。</h3> <h3><br> 也许文人相轻,我的世界让朋友们陌生,朋友们的世界也让我渐渐模糊起来。郎国成由英俊少年长成了英俊青年,他喜欢漂亮的女人,漂亮的女人也喜欢他,变成了“天情”式的人物。叶树良成为最为时髦的人,摩丝一刮,皮鞋一擦,恋爱谈得风生水起。周志新也属于有女人𡟇的人。自已虽不太在意,但心里还是有点莫名的酸酸。</h3> <h3><br> 三人行必有吾师。七年勤工,在工厂我碰到了良师。一个是李向荣,造纸厂最有智慧的人。二十零点就成为东阳城里的大律师。他让我知道了什么叫江湖,又如何识大势,乘势而上。一个是庄九根。解放军总参的谍报人员。他告诉了我事以密成,败以泄的道理.告诉我国家总会有一天需要文化,需要知识的。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让我好好读书</h3> <h3> 造纸厂与其说有许多优秀的男人,不如说有更多优秀的女人。邵南燕、庄巧英、唐书香、汪瑞珍、丁曼霞、苏丹、潘大中、一串串长长的姓名。她们美丽、智慧、大气、优雅,而且勇敢。06年卖厂,唐书香这位抗美援朝的老兵,站在了为民请罪的风口浪尖。洪亮的声音、花白的头发,那股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气势。我流泪了</h3> <h3><br> 龙游造纸厂,我吃这里的饭长大。七八年恢复高考,我上了大学,他又养了我四年。这是一片多么深情的土地啊。我深深爱着你。</h3> <h3><br>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五十年过去了,这里成为了居民小区。我要这里颐养天年,盼望成为福运流长。<br></h3> <h3>岁月如梭,又何能如歌,静好便罢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