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流水下山非有意, 片云归洞本无心。</p><p class="ql-block"> 人生若得如云水, 铁树开花遍界春。</p><p class="ql-block"> 宋·释守净</p><p class="ql-block"> 我们说的“禅意”摄影则源于我国道家文化中的审美与摄影的结合。 “禅”是佛教"禅那"的简称,梵语的音译。其意译为"思维修"或"静虑"。禅意一词,则出现于唐代,刘长卿诗云“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宋人亦有“诗不入禅意必浅,画无禅意境必俗”之说。正是在禅意美学思想、审美情趣深层文化心理影响文艺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摄影家、诗人与艺术家的创作。可以说儒家美学与道家美学是我们传统美学的开端和起点,而道家的禅宗美学则是我们传统美学走向成熟的审美标志。是灵魂通向天界的灯塔。</p><p class="ql-block"> 在上世纪摄影引入中国后,我国就有一批摄影先辈把西方传入摄影手段融入我传统优秀的文化审美领域。他们使用最简洁影调、形状、线条和纹理等元素。来表现摄影中的主体。在摄影上其魅力在于简约而清静,深奥而和谐的自在禅意表达。创作了一批在国际摄影界有影响的作品。奠定了东方摄影在国际摄影上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定居徽州后,深受徽州文化和自然山水环境的影响。徽州也成为我禅意摄影创作的灵感来源。在儒道文化(东南邹鲁)的深深沁染徽州,(徽州有:大美黄山、齐云道教名山)新安江。以及其秀美自然地理环境、青山绿水、云海烟雨、轻风船帆、远村飞鸟、游鱼等形成高贵幽静、寓意深邃、意境悠远的禅宗妙境,正好顺应道家审美所要表达的禅意境界。空灵与静谧、自在与和谐的美,且本性、朴实、淳朴人们,更是表达道家的审美理想人文体现。</p><p class="ql-block"> 我在徽州的摄影创作方面也在尝试“禅意”美学精神追求,创作中以最大限度的在作品上追求简约自在和画面的空灵自然。为读者留有最大想象与思考空间。注重作品中“写意”,营造出虚实相生、气韵生动的审美追求,</p><p class="ql-block"> 徽州山水人文成为我摄影艺术创作的源泉,也是挣脱现实桎梏来达到精神的升华,化解情绪的桃花源。在创作中利用大自然中“光影、云雾、水月”来经营画面。在作品经营上就是把画面上不必要的东西都想法舍去,在具体表达上通过”留白”的方式把美丽而撼动人心的符号留下,以“无画有的”营造出宁静而致远的意境。用最少的元素来表现最丰富的情怀。通过摄影的形态表达道家智慧与人文内涵的真善美。用最简约的画面,来表达内心的一种无限情怀,让读者可以通过照片看到影像所潜在的灵动触发的心理情感与幻想。来丰富读者的审美体验。</p><p class="ql-block"> 在审美方面追求老子所谓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至乐至美存在于无声处、无形之中。留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的意象,“不著一字”却能营造出空灵幽静的“无画处皆成妙境”的审美意境。禅意摄影就是以摄影的手段和载体将禅意审美中的和谐、纯净、自然、空灵,宁静嵌入作品,让读者意识到天人合一的精髓。这犹如我国古典乐曲的“留白”意在弦外之音,于无声处,出有入无,重在体察弦音之外潜隐的至静大音,凸显了道家美学注重言外之意的审美旨趣。自觉的融入天人合一的审美意境。</p><p class="ql-block"> 愿简约唯美的禅意摄影作品,能带给您一份宁静愉悦的心情,一份唯美的情怀,并体验到禅意心静的自在、空灵平静的心境。这样我们就共同找到了通往心灵天道。</p><p class="ql-block"> 禅意摄影不仅是徽州自然山水的描摹,更应该是文化审美精神的探索与道家哲学的思辨相融合。不能停留在自然山水描写上更是对天地精神的礼赞。禅意摄影的留白之处“空纳万景的特质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空间和精神境界。</p><p class="ql-block">从来湖上胜人间,远爱浮云独自还。孤月空天见心地,寥寥一水镜中山。</p><p class="ql-block">唐---皎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