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以前在电视新闻里看到美利坚带头打压新疆棉,心中不禁疑惑,棉花又不是高科技产品,缘何美利坚歇斯底里进行打压,就像打压“争气机”华为一样,难不成这里面有什么猫腻?这几天看了纪录片《国家记忆.屯垦天山下》,心中豁然开朗。答案就在几个数据里:长绒棉被世人誉为“棉中极品”,因其广泛用途,建国后被西方严密封锁。新疆长绒棉占全国长绒棉产量的95%。每年出口30万吨,占国内棉花出口的50%,世界棉花出口的8%。纪录片里还介绍了新疆长绒棉的前世今生。1953年刚满30岁来自浙大的陈顺理从上级手里接过500克来自苏联的棉花种,经过两年多的精心培育,终于成功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的长绒棉“胜利1号”,打破了苏联专家“塔里木不能种长绒棉”的断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央视《国家记忆.屯垦天山下》节目总共5集,分别是《穿越沙海》、《戈壁巾帼》、《边关万里》、《五彩原野》、《寻梦城市》。真是纪录片中的精品。它真实再现了建国初期那个热情似火的时代20万官兵在西北边陲拓荒的历史往事,令人不禁热血沸腾。感叹于伟人强大的号召力和深远的战略眼光。打开新疆地图,你会发现新疆与8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5600公里,可谓强敌环伺。鉴于其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及其重要,加上当时国力羸弱,伟人借鉴历代中、央政权屯垦戍边、安邦定国的历史经验,把新疆20万大军就地转制,成立生产建设兵团,一手拿枪,一手拿锨,劳武结合,硬是把戈壁滩上的盐碱地改成良田,兵团建立两年后就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纪录片里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年代从将军到士兵,尽管缺衣少穿,但身上散发出万丈豪情,兵团政委张仲瀚的一首诗写道:大军十万出天山,且守边关且屯田,塞上风光无限好,何须争入玉门关。不愧是燕赵慷慨之士,除了教员,现代边塞诗人非张仲瀚莫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疆是个好地方。这不仅仅是一句广告词。新疆幅员辽阔,风景绝美,历史悠久。这里曾经遍布36个西域小国,法显和玄奘皆有记载。法显的《佛国记》里记载:于阗国(和田县)其国丰乐,人民殷盛,尽皆奉法,以法乐相娱。众僧乃数万人,多大乘学,皆有众食。彼国人民星居,家家门前皆起小塔,最小者可高二丈许。作四方僧房,供给客僧及余所须。”这些小国地处丝绸之路要冲,在中原王朝与匈奴的世纪博弈中首鼠两端,分分合合,却也成就了很多历史佳话。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陈汤“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班超“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细君公主“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近代名臣左宗棠古稀之年扶棺出征,林则徐赴伊犁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感动和激励了一代代华夏儿女。新中国成立之后,伟人的屯田戍边决策更是让沉睡前年的古老土地重新焕发生机。兵团人在荒凉的戈壁滩上建起了第一座“军垦城市”——石河子市。如今11座军垦城市遍布于新疆的三山夹两盆,继续为巩固西北边防和经济建设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新疆美到让人窒息,轮台的胡杨林,伊犁的那那提草原,丝滑的独库公路....印证了兵团人张仲瀚的那首“塞上风光无限好,何须争入玉门关”。而这一切,离不开一代代兵团人的牺牲和奉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