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汉灿烂,一候可窥。</p><p class="ql-block"> 2011年在江西南昌开始发掘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是中国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汉代侯国遗址。2016年3月2日,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主人确定为西汉第一代海昏侯“汉废帝”刘贺。刘贺由王而帝,由帝而民,由民而侯,跌宕起伏,世所罕见。这是一部反映汉代鼎盛时期璀璨文化的百科全书,这是一个列侯身世传奇的侯国。</p><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18日,海昏侯墓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p><p class="ql-block"><b><i> 撰文 摄影:陈辉林(手机拍摄)</i></b></p> <p class="ql-block"> 海昏侯刘贺墓遗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是中国迄今为止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超过10000件(套)的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简牍、木牍等各类珍贵文物,让曾伫立在历史传说中的海昏侯摘下迷之面具,亦让2000年前大汉盛世重见威仪气象。</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海昏侯国</b></p><p class="ql-block"> 汉朝初期,高祖刘邦执行郡国并行制度,设豫章郡,郡设在南昌,下辖南昌、海昏等18县,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江西省。公元前63年,汉宣帝封昌邑王刘贺为海昏侯,在海昏县建立侯国,兴城建都,营建墓园。海昏侯国延续到东汉末年,有确切记载的列侯达四位,刘贺一脉,于此繁衍生息达百年。</p> <p class="ql-block"> 紫金城为海昏侯国都城,分为内城与外城,城墙总长约7516米,为双重墙体。紫金城城址建设年代明确,保存完整,筑城风格独特,是汉代侯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研究的重要历史资料。</p> <p class="ql-block"><b> 刘贺世家</b></p><p class="ql-block"> 刘贺其人,颇为传奇。他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皇室血统。出生于昌邑国昌邑县(今山东省荷泽市巨野县),幼年即嗣昌邑王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刘贺赴京承继帝位,但仅仅在位27天,即被废黜,重回昌邑。公元前63年,汉宣帝诏封刘贺为海昏侯,就国豫章海昏(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为第一代海昏侯。公元前59年刘贺去世,在位四年。</p> <p class="ql-block"> 刘贺墓西面的车马坑,是一座真车马陪葬坑。陪葬5辆安车,20匹马,为汉代王侯出行等级最高的“驷马高车”。墓中马车库还出土了属于军礼性质模型乐车2辆,属于导车、从车性质的轺车6辆,这种“金车”与“鼓车”搭配的西汉列侯豪华马车,尚属首次发现,彰显王侯尊贵身份。</p> <p class="ql-block"> 刘贺十分注重美食和美器,追求风雅排场,对炊具、食具、酒具及室内的陈设灯、熏炉、席枕等颇为讲究。配合雅宴的大量精致乐器,以及琴、瑟、排箫、笙和数十尊伎乐组成的大型歌舞管弦乐队,再现了西汉列侯的用乐制度。</p> <p class="ql-block"> 刘贺墓中纺织物虽尽数毁坏,但数枚记载衣物的木牍,可知墓主衣着华美。而墓中数量较多的梳妆用品,反映王侯注重仪容修饰。刘贺所用的各式漆奁、佩玉、剑具,雅致奢华、尽显汉代男姓贵族的仪表风尚。</p> <p class="ql-block"> 一次举国嘱目的惊世发现,一位人生跌宕起伏的传奇王侯,海昏侯国的发掘于世,不仅揭开了史书鲜有记载的海昏侯国的神秘面纱,也实证了大汉的盛世繁荣。那闪耀的衣金美玉,庄重的青铜礼器,博大的儒学经典等,体会了先祖的智慧与灵气,领略了大汉侯国的气度与风范。<b>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一望两千年,汉风今犹在</b></p> <p class="ql-block"> 编辑制作:陈辉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