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名胜楹联丛谈》出版

古兰丹姆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陕西名胜楹联丛谈》李毅民、李欣宇编著,西安出版社2024年7月出版,开本:787mm*1092mm 116,定价:168元。</p><p class="ql-block">藏书家韦力先生、文化学者宗鸣安先生分别为书作序。</p><p class="ql-block">《陕西名胜楹联丛谈》编委会</p><p class="ql-block">主 任:钱 斌</p><p class="ql-block">副主任:宋 杰 马 瑞 孙 召</p><p class="ql-block">委 员:黄剑波 李永兴 刘专旗 罗 晓 </p><p class="ql-block">勾义荣 廉 鹏 雷 霆 温志鹏</p><p class="ql-block">朱有仪 邹 斌 柴东涛 潘登峰</p><p class="ql-block"> 《陕西名胜楹联丛谈》 第一部分 (第一至四编)是围绕对联的谈论,在三方面进行了一些文化探索:一是对清代楹联何以蓬勃兴盛,影响深远,发展成为清代主流文体之一作了简要分析。二是对陕西名胜楹联的历史背景与文化特色作了简要梳理。 三是陕西秦商和山西晋商联合办的遍布全国的“山陕会馆”原由与影响,陕西商帮五百年商贸活动的时代特征作了概述。第二部分(第五编)是陕西名胜楹联分地区选辑,包含陕西景点227处, 收录楹联1740副,有景点背景介绍、对联注释、链接。</p><p class="ql-block"><b>篇章结构如下:</b></p><p class="ql-block"> 第一编 逸稿:痴迷对联文化遗产;第二编 萦怀:欲为天心唤梦醒;第三编 新探:文化胜地 楹联古风;第四编 玄机:会馆遗韵 贾道儒行;第五编 赓寅:陕西名胜楹联选:第一卷 西安市名胜楹联;第二卷 关中地区名胜楹联;第三卷 陕北地区名胜楹联;第四卷 陕南地区名胜楹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陕西名胜楹联丛谈》封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李毅民撰《陕西名胜楹联丛谈》后记</b></p><p class="ql-block"> 20世纪90年代初,很多来陕西旅游的中外游客埋怨,每日的活动内容太单调,就是“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细想挺有意思。说句玩笑话,白天看庙,有庙的妙处,晚上睡觉,在这里睡觉做梦和别处能一样吗?在古都长安睡出的可是千古帝梦,太白仙梦。</p><p class="ql-block"> 我曾经担任单位招待所负责人,接待过三个内蒙包头来的劳模疗养团游览西安及东西北三条线路,每团15人左右,游览行程5天。那时,陕西省内各地道路、车辆、景点环境等条件很差。曾有外省卡车司机讽刺陕西公路路况差编顺口溜:“一进陕西线,车速减一半,不是刹车坏,就是钢板断。晴天洋灰路,下雨水泥路,小坑能卧驴,大坑能养鱼。”从茂陵去扶风法门寺游览,当时只有普通公路,要穿过武功县城,遇上初一、十五赶集,车堵的一个小时过不去。每次我们一行3辆车坏在半路抢修是常事,有一次车门坏了,关不住,发动大家找绳子,绑上车门车才敢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西安大雁塔</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我既是领队又是“导游”,一天行程三四个小时在车上,总不能都闷着睡觉吧。我就想尽办法自己说,发动大家说,活跃气氛。一路上又说又笑又唱,搞得大伙开开心心,情绪高涨。我上山下乡的经历见闻,看各种杂书杂志了解的陕西历史文化风情,都端出来,又现学现卖,增长了不少名胜景点历史知识,这些方方面面、拉拉杂杂的历史和民俗知识,随机应变,临场发挥,效果挺不错,连我自己都想不到还有这本事。</p><p class="ql-block"><b>岁月不是童话,经历才是人生。</b></p><p class="ql-block"> 世界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物质是运动的,又是静止的。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几乎全部精力都在寻求去做与文化有关的事,时不时地停顿下来,左顾右盼,静观反思,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目标。终于楹联艺术令我心驰神往。</p><p class="ql-block"> 华夏名胜的楹联,集文学、书法、历史、哲理、工艺于一炉,或以其景观的环境特点,或以其具体的历史背景,或以其所纪念的人物为内容撰写而成,不但字斟句酌,平仄考究,对仗工稳,而且言简意赅,富含哲理,读来上口,思之有味。有人将其称之为“微型的景观”、“景点的灵魂”,当不为过。一个景区的楹联文化浓缩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特征,能够起到为景区画龙点睛功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西安小雁塔荐福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8年我爱上对联,就下工夫收集,查阅了大量的报刊书籍,走访信访了全国180多处文物单位。1982年底我开始整理资料,着手编纂《中国名胜对联汇编》书稿,其中有一部分是第一手材料,系老者们口述回忆,来之不易。1983年6月,《中国名胜对联汇编》初稿完成。内容包含全国名胜900多处,对联3200余副,祠庙联500余副,80余种类,合计对联3700余副,字数30多万字。虽然至今未出版,但我为对联寻寻觅觅、朝朝暮暮,耿耿于怀6年多,对联拓展了我的视野,荡涤了我的心胸,丰富了我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初,我在翻阅尘封38年的13册书稿誊抄本时,感慨良多。与儿子欣宇聊及,商定单编一本陕西名胜楹联出版。遂专心致志研究、梳理、编撰近三个月,其间又逢西安新冠疫情防控日紧,直至封城,忧心忡忡;虎年春节、北京2022冬奥会举办,喜上加喜。竟日笔耕不辍,窗外北风寒夜,书斋思絮如雪花,电脑键盘似冰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西安罔极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1月28日,《陕西名胜楹联丛谈》二稿完成。欣慰之余,得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仙游大隐赏楹联,雨外云端欲破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昼涉宫阁接圣殿,暮投塔寺上疏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聊知驱马恋舍晚,凭视穷思催键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莫道冰下无春意,掷山移石涌飞泉。</b></p><p class="ql-block"> 《陕西名胜楹联丛谈》比原书稿新增陕西名胜景点170处,新增楹联数百幅,还在三方面进行了一些文化探索:</p><p class="ql-block"> 一是对清代楹联何以蓬勃兴盛,影响深远,发展成为清代主流文体之一作了简要分析。</p><p class="ql-block"> 对联是中国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汉字的独特功能,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国的文字具有这种独特功能。对联的章法要求十分严格,甚至比一首好诗还要严谨。楹联发展到清代进入极盛时期,对联的范围逐渐扩大,凡是记述、抒情、议论都可入联,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长联形式。清代涌现出纪晓岚、张之洞、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袁枚、郑板桥、梁章钜、孙髯翁、张謇、何绍基等楹联名家绝非偶然,这是跨越数百年那个时代造就的读书人的写作基本功和文化审美情趣所赐。诚如于右任撰联曰:</p><p class="ql-block"> <b>天地高明,所在遇福;日月更始,以乐成功</b>。</p><p class="ql-block"> 有学者认为“清代的主流文体是楹联”,中国国学文化学者南怀瑾将“清对联”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提升到“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清对联”的文化高度。这标志着楹联已经成为可以与诗词曲赋骈文媲美争妍的独立文体。</p><p class="ql-block"> 时至今日,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清代楹联在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史中的历史地位、取得的成就、文化价值、文化意义及对当代文化的影响,值得探讨总结,并形成科学结论;清代楹联所开创的文化气象,达到的艺术高度值得珍视,值得传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蓝田蔡文姬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是对陕西名胜楹联的历史背景与文化特色作了简要梳理。</p><p class="ql-block"> 名胜楹联,源于文学与联句交融,妙墨与绝对争妍,激发宣示与传播碰撞,历史与未来衔接。旅游长见识,行走即读书,亦是名胜楹联带给我们的切身感受。</p><p class="ql-block"> 地上西安,地下长安。西安,这座拥有超过5000年文明史、3000年建城史、1000年建都史的古都,不似西方罗马城战斗英雄般挥斥四方,我们脚下的这座城更像是位庞眉皓发的儒者,静默地守护着,见证着几千年的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西安人编的顺口溜挺有幽默感与自豪感,例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九州用的秦小篆,长城铺的老秦砖。</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秦车秦马秦直道,一通秦鼓出秦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秦尺秦秤亮秦胆,量了黄河量泰山。</b></p><p class="ql-block"> 西安人好像天生有着一股从容气度,能够宠辱不惊。他们一边笑骂着西安发展得太慢,面对网友们的质疑坦然接受,甚至纷纷“自黑”起来,为自己家乡“挑毛病”;一边又对3000年古都有着强烈自信,觉得“熙攘繁盛,光耀万年”才是这座城市的常态。你若是问西安人,面对现状为什么一点都不着急,八成能看见他伸伸懒腰,爽朗一笑道:“急撒嘛!打秦朝揍窝势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马嵬坡杨贵妃陵墓</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是陕西秦商和山西晋商多联合办的遍布全国的“山陕会馆”原由与影响,陕西商帮五百年商贸活动的时代特征作了概述。</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在同乡商帮会馆中,山陕会馆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建筑最奢华,影响最大,也最具代表性。唯独陕西秦商和山西晋商联合办馆,这一特殊现象历史悠久,源于好邻居的传统、共同的商业利益与商业对手、共同的财神等,铸就了秦晋之好。善于抓住机遇是陕西商人可贵的品格。陕商崛起于关中平原,活跃于中西部地区,雄距于明清商界。贾道儒行,驰骋商海,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西部牛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周至楼观台旧山门匾额</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陕西名胜楹联凡花秀巧,名作争奇,一醉累月,盈案虑思。</p><p class="ql-block"> 我在书稿中编选了大量的楹联作品注释,专门编写、摘录了34个链接,归纳了陕西名胜楹联四个特征等内容,希望有助于读者了解陕西名胜楹联的历史背景与文化特色。</p><p class="ql-block"> 2022年2月20日欣逢北京2022冬季奥运会圆满闭幕,2月22日《陕西名胜楹联丛谈》三稿完成。有感而发,得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古今约略聊长安,绕柱养怡品楹联。</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偶对迎说恰到处,墨痕格律自在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暗花明叶依山尽,韵味沉香得永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寒月深宵星如雨,腾龙乘雾跃人间。</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周至楼观台吾老洞刻联</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12月13日,书稿第五稿完成,共包含陕西景点250处,收录楹联1886余副(包括前四编所收录),其中有李毅民的撰联31副。书稿总字数24万字(不计空格)。选配陕西名胜景点图片16幅。 </p><p class="ql-block"> 历史是个望远镜,通过陕西名胜楹联这扇窗口,也能窥见不同时代的人情世故,以及不同体制下的政治、文化。通过了解历史的重要人物与事件,触摸文化的多元形态与内涵,一看远了,会使人在瞬息万变的当代,更懂判断时势,心态上更平和、不轻易焦虑。诚如联曰:</p><p class="ql-block"><b>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白水仓颉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当人们怀着一颗清净之心,坦坦荡荡,无惧无忧,撰书、品味着一副副名胜楹联,此时的你我他,人格独立,心有沉香,不畏浮世,任性适情。那是在与自然起舞,与山河放歌;与才子对饮,与佳人畅怀;那是在与历史回味,与岁月抒情……呜呼!一朝相识,似故人归,真是缘分可遇不可求,命运可见不可猜啊。</p><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流,往事如风。抚今追昔,《中国名胜对联汇编》这套书稿于1983年6月6日初稿诞生,1984年4月26日誊抄本问世。虽历经40载至今未出版,却似握芝怀玉,晚香尤烈,已成镇斋物、传家宝矣。《中国名胜对联汇编》初稿完成40年之际,以诗述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香飘故影墨为翅,流水清风砚作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满目轻寒花未彻,半含朝雨海棠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楹联几度春秋字,独造一腔日月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德厚往行今稽考,信达不艳是矜持。</b></p><p class="ql-block"> 世事难参透,心灵在深处。有人苦而不言,有人痛而不语,有人争出所蓄。春树暮云都是耿耿于怀,一花一草皆是念念不忘。历史记忆,人文脉搏,知将不尽,风规自远。呜呼!安能借得联情发藻,百流兼归,古韵新意,趣生凡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岐山周公庙</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延安宝塔山</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洋县蔡伦墓祠</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延安杜公祠</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佳县香炉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感谢西安出版社对《陕西名胜楹联丛谈》成书的宝贵支持与指导。</p><p class="ql-block"> 感谢藏书家韦力先生、文化学者宗鸣安先生为本书作序,两位好友与我推心置腹,情见乎辞,识君风骨,竹舍青山,心有灵犀一点通。</p><p class="ql-block"> 陕西的名胜楹联诠释了它的往昔与新春;陕西名胜的历史也终将滋养它的未来。</p><p class="ql-block">(咨询电话:三松阁文化传媒 李欣宇13772175183)</p> <p class="ql-block"><b>  1995年1月(左起)李毅民、赵志贤、李欣宇摄于西安南门松园</b></p> <p class="ql-block"><b>  1995年4月李欣宇摄于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2007年9月李毅民摄于华山</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2009年李毅民摄于咸阳茂陵</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美篇制作:山西.古兰丹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