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敦煌(二)阳关内外

<p class="ql-block">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p><p class="ql-block">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p><p class="ql-block"> 唐代诗人王维的这首《阳关三叠》,被传唱了一千多年,古往今来,让敦煌的阳关成为多少中国人心之神往的精神故园~</p><p class="ql-block"> 在王维的诗中,阳关内是杨柳掩映的青青客舍,是挚友举杯畅饮的依依惜别;阳关外是茫茫戈壁滩上的寂寞荒凉,是敌我之争的金戈铁马,鼓角声声~</p><p class="ql-block"> 只为了这诗中的阳关,也一定要去看看。</p> 关  内 <p class="ql-block">  客栈距离阳关大概一个小时车程,路上难见行人,车也很少,一路的大漠风光,一路的无限想象~</p><p class="ql-block"> 正沉醉于满眼的戈壁荒漠,路边一个大大的招牌突然吸引住了我们的目光,上面写着“高老庄-西游记的拍摄地”~</p><p class="ql-block"> 停车走近,看见一个古香古色的小院,一道高大沉重的木门紧紧关闭,从矮矮的院墙上能看到从里面串出的郁郁葱葱的树梢~</p><p class="ql-block"> 因为这一片沙漠绿地,更因为《西游记》里的故事,我们决定进入高老庄看看。</p> <p class="ql-block">  高老庄是当地一对中年夫妇经营的一家农家乐,院子里面很大,鱼塘清澈见底,鱼儿成群;白桦林、灌木丛和花草地高高低低点缀其间,让整个院子都充满生机。</p> <p class="ql-block">  里面还搭建了一些仿古的凉亭,木桥,一面很大的湖安静的躺在中间,湖水清冽湛蓝,蓝天白云倒映湖面,和周围的花草树木一起,把这里变成了阳关内的塞上江南。</p> <p class="ql-block">  庄主还利用地形,在一座不高山上打造了《西游记》里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场景,山下还有盘丝洞和水帘洞,行走其间,真有走进《西游记》的错觉。</p> <p class="ql-block"> 走出高老庄,恍若隔世~</p><p class="ql-block"> 朴实热情的庄主端出了自家种的西瓜让我们解暑。西瓜刚从流动的溪水中取出来,冰凉清爽,又沙又甜,若不是要赶往阳关,真想在这高老庄外的藤架下吃着西瓜,吹着微风,尽情享受这难得的惬意时光。</p> <p class="ql-block">  到达阳关已是正午。随便走进一家饭店,在枝繁叶茂,葡萄串串的藤蔓下吃完午餐,终于进入了阳关景区。</p> <p class="ql-block">  景区大门正对的是一排城堡式的仿汉建筑群,规模宏大,极具大汉雄风,这就是集保护、研究、博物、旅游等于一体的阳关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里陈列着锈迹斑斑的铜马、战车、兵器,还有书写着千年往事的敦煌汉简,这些珍贵的文物,带着我们进入汉唐,读着一个个丝路驼铃、金戈铁马、胡笳羌笛的故事.........</p> 张  骞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前的广场正中,立着一座高大的铜像,一位骑着战马,身披战袍的男子正在扬鞭驰骋。这,就是在西汉武帝时期,受命两次出使西域的张骞。阳关,以这样的方式,纪念这位开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经济、文化的交流之路——丝绸之路的伟大外交官。</p> <p class="ql-block">  两千两百多年前,年仅26岁的张骞受命率领一百余人的使团,离开长安,西出阳关,以完成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的使命~</p><p class="ql-block"> 出发不久,队伍就在戈壁滩上被匈奴俘虏,被困十年后才得以逃脱。之后,张骞追随着大月氏的迁徙足迹,历经千辛,来到了在新的国土上立国的月氏国。然而,此时的的大月氏早已安于舒适的现状,失去了从匈奴手中夺回故土的勇气~</p><p class="ql-block"> 归乡途中,张骞再次被匈奴俘虏,被扣留一年多后,乘匈奴内乱终于逃脱回到汉朝。此时,原来一百多人的使团只剩下随行的向导和翻译堂邑父和张骞两人~</p><p class="ql-block"> 年轻的张骞此次出使西域,虽未能完成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的战略意图,但却极大地拓宽了汉朝对西域乃至更遥远的世界的认识,中原文明也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促使了汉夷文化的频繁交往,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 十九年后,张骞再次奉命出使西域,践行“断匈奴右臂”的战略。历时四年,开通了横贯亚洲东西的交通要道,极大地推动了中西方的贸易和文化交流。</p> 关  外 <p class="ql-block">  阳关的城门根据史料记载仿造,古香古色,大气磅礴。城门有身着汉服的卫兵把守,通过验证后出关~</p><p class="ql-block"> 两千多年前,为了防御匈奴的侵袭,也为了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西汉在敦煌西南70公里处的戈壁荒漠之中建立了阳关~</p><p class="ql-block"> 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被逐渐废弃~</p><p class="ql-block"> 而今,昔日繁华的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仅存一座汉代烽燧遗址耸立在墩墩山上,静静诉说着两千来来阳关内外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参观汉代烽燧遗址还有一段距离,我们分别选择了骑骆驼和坐驴拉车到达~</p><p class="ql-block"> 阳关路上,没有植被,没有建筑,纯粹的沙黄色一眼望不到边~</p><p class="ql-block"> 烈日下,骆驼和驴子都喘着粗气,晃晃悠悠走在漫漫黄沙路上,留下滴滴哒哒的脚步声,更显出这关外的寂寞荒凉。</p> <p class="ql-block">  终于,前方出现了一座高高的山坡,上面立着一个特别的土墩,在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漠荒沙上如此醒目,阳关烽燧遗址到了~</p><p class="ql-block"> 烽燧又称为烽火台,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若有敌情,则白天燃烟叫烽,夜晚放火叫燧,以此来传递前方的消息~</p><p class="ql-block"> 阳关烽燧始建于西汉,主要由土坯构成,其间夹有少量芦苇叠砌,为阳关绿洲内的最高点。站在烽火台上,方圆数十里尽收眼底,被誉为“阳关耳目”~</p><p class="ql-block"> 因为有了这座烽邃的日夜守护,才让各国使者和商队在阳关内外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在这条丝绸之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不同的经济文化也因此得到广泛深入的交流和融合。</p> <p class="ql-block">  走过两千多年,当年雄伟的烽邃大部分已垮塌,只剩下矮矮的土墙,被一圈篱笆围着,让今天的我们站在这里高高仰望,去寻找千年前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阳关烽邃遗址前面,是一道宽阔的沟涧,旁边立着“阳关故址”的石碑,这里,就是两千年前的阳关古道。</p> <p class="ql-block">  整个沟涧被厚厚的黄沙覆盖,纯净细腻,没有一丝杂质,只有千年风吹后留下的层层波纹。</p> <p class="ql-block">  一条长长的栈道搭建在沟涧上,用于游人行走阳关道。</p> <p class="ql-block">  不时有大风吹过,裹挟着黄沙漫天飞舞~</p><p class="ql-block"> 在风沙弥漫中,我们走进了流传千古的诗词和故事,也走进了两千多年前的烈日炎炎,古道漫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