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北坞

大唐

<p class="ql-block">  颐和园西门外的北坞有一大片稻田。金秋时节,夕阳把天边染上一抹绚烂的橙红,稻田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温柔宁静。</p><p class="ql-block"> 微风吹过稻田,泛起层层金色的稻浪,雀儿时而在稻浪中穿梭,时而在田埂上啄食,田边拍摄留影的游人,田埂上追逐嬉戏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秋日里</span>,稻田便成了最温暖的一道风景。</p> <p class="ql-block">  阳光洒落,秋风清爽,独自行走在稻田间窄窄的田埂上,淹没在一片片金黄色的稻浪之中。</p><p class="ql-block"> 稻田里层层叠叠的金黄色彩,沿着纵横的小径铺开,交织出一幅静美的田园画卷。</p><p class="ql-block"> 捧一把稻穗,摘一粒新稻,嚼一粒新米,感觉这就是整个秋天的味道了。</p> <p class="ql-block">  常常,我们总是在心中遥望诗和远方。其实,只要在这田间小路上走一走,吹吹秋风,闻闻稻香,感受下秋天带来的美好,便心生欢喜。</p><p class="ql-block"> 心有欢喜,人生何处不是诗和远方。</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北坞就是著名的“京西稻”主产区之一。</p><p class="ql-block"> 北坞的西北是玉泉山,东北是颐和园的昆明湖和万寿山,正北是延绵起伏的金山。</p><p class="ql-block"> 乾隆年间,引玉泉水和香山诸泉在这里建成了昆明湖的附属水库高水湖。为京西园林和京西稻田提供了用水保障。</p><p class="ql-block"> 用玉泉水浇灌的“京西稻”,一直是皇家御用"贡米"。</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高水湖,是乾隆年间修建的水利工程遗址。</p><p class="ql-block"> 高水湖东岸,长廊蜿蜒曲折,阳光从左岸白杨的叶隙间透过,投射出一道道五彩的光束。蓝天、白杨倒影在湖面,一时间分不清哪是湖中哪是岸上。</p><p class="ql-block"> 透过长廊,隔着高水湖眺望远处玉泉山上的玉峰塔,湖光山色,塔影倒映,相映成辉。</p><p class="ql-block"> 当年,乾隆命此景为“高湖塔影”。</p> <p class="ql-block">  西郊水稻的发展,清康熙皇帝祖孙三代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 康熙自幼喜爱农业种植,对水稻的培育亲力亲为。他亲自选种,在丰泽园开田试种。</p><p class="ql-block"> 康熙的精心培育与反复试种,培育出早熟且高产的新稻种--“早御稻”。</p><p class="ql-block"> 因稻种为康熙培育,又产自御田,故而被称之为“御稻米”。后来,“御稻米”就成了“京西稻”的原种。 </p><p class="ql-block"> 雍正时期,在京畿地区大兴农田水利,西郊水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至乾隆年间,水稻的种植面积得到扩大,种植已非常普遍,“京西稻”成为皇家御用"贡米"。</p><p class="ql-block"> 从康熙到雍正,再到乾隆,历经祖孙三代一百多年的稻作经营,形成了独特的皇家“御稻米”的稻作文化,后逐渐发展成今天的京西稻作文化。</p> <p class="ql-block">  走进北坞,当晨光微熹,稻田渐渐染上一层金辉,像等待拉开的窗帘。鸟一声声叫,树一点点高,你不知道那有多美。</p><p class="ql-block"> 当柔软的云朵漫过天际,当火红的阳光照耀脸庞,眼里不再只有那些无人问津、坠入尘土的秋果,而是一片金黄的稻香梯田,是芦苇丛中窸窣的小动物痕迹,是河沟里再次被灌满的流水潺潺……与自然亲近,那是多好的一段时光。</p><p class="ql-block"> 秋日里,走进北坞,便走进了你的诗和远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