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甘大环线之旅(五)兰州一日游

刘沛先

<p class="ql-block">2024.9.10</p><p class="ql-block">兰州很多年前来过,现在一定大变样了。在旅游结束时,我们自己安排了兰州一日游。</p> <p class="ql-block"> 走进甘肃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了解一座城市从走进博物馆开始。</p><p class="ql-block">走进甘肃省博物馆门前,只见一座巨大的“山”字形建筑,庄重典雅,其为经典的苏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甘肃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坐落于黄河之滨的甘肃省博物馆,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国家一级博物馆,凭借陇原大地丰厚卓异的文化底蕴,汇集了甘肃境内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大量文化珍宝,尤以新石器时代的甘肃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粹宝、古生物化石等珍贵文物独具特色。</p><p class="ql-block">甘肃博物馆早上九点开门,我们提前三天就预约了甘肃博物馆的参观时间,九点准时到达博物馆,只见博物馆门前已排着长长的队伍,可见现在对博物馆感兴趣的游客是越来越多了。问了一下保安,我们这些年纪大可以不用排队,从另一扇门进去,还是挺人性化的。</p> <p class="ql-block">来到博物馆门前一眼就看到耸立于博物馆前广场上著名的“马踏飞燕”雕塑,十分醒目!这只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是中国的旅游标志。</p> <p class="ql-block">走进博物馆内,其宏大的建筑空间和典雅的装饰,便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宽敞的展厅、明亮的灯光,为馆内的藏品营造出了良好的展示环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东汉青铜器,国宝级文物、64件文物永久不准出境展出的文物之一、中国旅游图形标志,同时又是甘肃省博物馆的标志性文物。</p><p class="ql-block">铜奔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0.1厘米,重约7.15公斤,形体要比这批铜车马仪仗俑当中的任何马都要大一些。它的造型异常骄健,呈昂首嘶鸣飞跃奔驰状,头微左扬长尾飘举,三足腾空,右后蹄踩着一只飞鸟,飞鸟正在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大有天马行空之势。</p> <p class="ql-block">马踏飞燕-狂飙中的马,流畅的肌肉线条,完美的力学平衡,古代匠人太了不起了!</p> <p class="ql-block">天马西来</p><p class="ql-block">马是古代军事、交通、生产的重要工具,西域多产良马。为抵御匈奴骑兵进犯,汉武帝两次派兵西征,引进大宛汗血宝马,使汉代养马业和骑兵得到长久发展。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及铜车马仪仗队,可谓这一历史发展之见证。</p> <p class="ql-block">这是迄今发现数量最多的东汉车马队仪仗铜俑,气势恢宏,铸造精湛,显示出汉代群体铜铸的杰出成就。</p> <p class="ql-block">古代战马的面部饰物</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莲花形玻璃托盏-一朵盛开的“蓝莲花”。</p><p class="ql-block">此件盏托中盏与托各一件,其中盏由蓝色玻璃制成半透明,口、腹部为七瓣莲花式,以尖锐的莲瓣尖组成口,整个器形仿佛一朵正在盛开的莲花。</p><p class="ql-block">莲花形玻璃托盏-是迄今为止出土最完整的一套元代玻璃托盏,国宝级文物。此托盏造型优美、色彩艳丽、工艺精湛,通体半透明蓝色,华美高贵,为元代玻璃器皿中的稀世珍品,是中国古代玻璃制品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金鸷归来-甘肃大礼秦公大墓国宝金饰片“金鸷鸟,秦人的图腾”。</p><p class="ql-block">这件鸷鸟形金饰片,高14.5厘米,宽9厘米,正面被打磨得非常细致,背面却未做特殊处理。造型为钩喙,环目、突胸、屈爪,滿饰不规则的凹凸勾云纹,像翎毛,饰片器表残存着涂过朱砂的痕迹,器周沿较均匀地分布着9组因附棺椁而留下的双眼钉孔。</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九十年代被盗墓贼非法转卖到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2015年被追回的金饰片。</p> <p class="ql-block">甘肃彩陶</p><p class="ql-block">走进甘肃省博物馆内,即被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各种彩陶深深的吸引!</p><p class="ql-block">那什么是彩陶?彩陶时代是哪个时代?</p><p class="ql-block">彩陶是一种表面有红、黑、白、诸种颜色图案的陶器,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用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最终得到的成品。</p><p class="ql-block">彩陶文化代表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从距今8000年到距今3000年左右之间5000多年的史前史,可以这样说:如果青铜时代指点还能以什么材料划分历史,那必然是彩陶时代。</p><p class="ql-block">他们制作的彩陶,不再只是红陶红彩,普遍采用黑彩,各类形象生动的几何饰纹,有趣悦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甘肃省博物馆的众多藏品中,新石器时代的甘肃彩陶尤为引人注目。这些彩陶色彩斑斓、造型各异,有的描绘了古人的生活场景,有的记录了当时的祭祀仪式……,它们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的见证,为我们揭示了远古时期甘肃地区的文明发展脉络。</p> <p class="ql-block">大地湾文化彩陶是中国最早的陶器,陶器上所出现的红色条纹就是中国最早的彩陶艺术。</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鲵鱼纹彩陶瓶</p><p class="ql-block">鲵鱼纹彩陶瓶-这是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瓶腹绘黑色人首的鲵鱼也就是娃娃鱼的图样,保存完整,是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标志性器物。它不仅是甘肃省博物馆馆藏众多彩陶中唯一一件国宝级文物,也是“彩陶之乡”甘肃唯一一件彩陶国宝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2001年为庆祝中比两国建交30周年,中国国家邮政局和比利时邮政部门,联合并发行了《陶瓷》特种邮票,全套2枚,其中一枚“彩陶瓶”图案,就选取了这个鲵鱼纹彩陶瓶。它不仅是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文物众多彩陶中唯一一位件国宝级文物,也是“彩陶之乡”甘肃的唯一。</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新石器时代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仰韶文化中期,距今6000-5500年。</p><p class="ql-block">此瓶高31.8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6.8厘米,为细泥红陶质地,圆鼓腹、平底。腹部以上饰以淡淡的陶衣,器口为圆雕头像,短发齐额、五官端正、挺鼻小嘴、面庞秀丽。鼻子、眼睛、嘴皆为镂空,双耳各有小穿孔,可以挂饰物。五官镂空造成的深色阴影,成为头像富有表现力的因素。此瓶塑造了一位端庄、典雅、古朴、大方的美女形象,体现远古先民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艺术表现手法,把人头与葫芦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有趣生动,是大地湾仰韶彩陶的代表作品,也是我国史前时期集彩陶、雕塑、选型于一身的杰出艺术品,国宝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七千年前的陶,质朴无华,醇厚古雅。</p> <p class="ql-block">绳纹三足深腹罐</p><p class="ql-block"> 新石器时代大地湾文化(约公元前6000-前5000年)</p> <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早期约700 0年前的鱼纹彩陶盆。</p> <p class="ql-block">变体鱼纹彩陶钵</p> <p class="ql-block">对三角横线彩陶钵、内彩波纹彩陶钵-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期(约公元前4000-前3500年)。</p> <p class="ql-block">旋纹彩陶罐</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马家窑类型(约公元前3000-前2700年)。</p> <p class="ql-block">旋纹彩陶罐</p> <p class="ql-block">圆圈纹敛口彩陶罐</p> <p class="ql-block">双耳彩陶罐</p> <p class="ql-block">内彩人面纹水波纹彩陶豆-马家窑类型(约公元前3000-前2700年)。</p><p class="ql-block">陶器内壁也画满了彩绘,这种内彩成了马家窑时期彩陶的重要标志。</p> <p class="ql-block">葫芦网纹双耳彩陶壶</p> <p class="ql-block">内彩旋纹彩陶豆</p> <p class="ql-block">仰韶文化彩陶的造型由简至繁。</p><p class="ql-block">彩陶的纹饰多样,由三角形花纹演变成鱼、鸟、花平纹、叶片等主题的彩陶,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p><p class="ql-block">仰韶文化早期距今7000- 6000年的杯口红陶尖底瓶。</p> <p class="ql-block">网纹双耳彩陶壶、圆圈十字纹彩陶罐-马家窑类型,距今5000-4700年。</p> <p class="ql-block">三角纹彩陶钵、三角形斜线圆点纹彩陶钵。</p> <p class="ql-block">猪面纹细颈壶-高20.6厘米,腹径15.3厘米,底径6.8厘米,口部绘四组三角形纹,腹部绘一圈二方连续的猪面纹。最有意思的是猪面纹是以互连的猪面共享一个眼睛,成功地运用双关形的装饰手法,很有些现代装饰画的韵味。(左上图)</p> <p class="ql-block">彩陶盆上的鱼纹,美的!</p> <p class="ql-block">三角花叶纹彩陶盆、纽索纹彩陶盆、十字圆点彩陶盆、叶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约公元前3500-前3000年)。</p> <p class="ql-block">仰韶文化晚期旋纹展开图</p><p class="ql-block">仰韶文化晚期纽索纹、斗犬纹展开图</p> <p class="ql-block">蛙纹彩陶壶、香圆网纹彩陶罐、蛙纹彩陶壶、变体鲵鱼形彩陶罐。</p> <p class="ql-block">鲵鱼纹彩陶罐-距今约5800-4900年。细泥红陶黑彩,鲵鱼纹脸部为人面,身上绘有网格状鳞片,纹饰线条流畅而灵动,变化丰富。这件彩陶罐图案具有原始龙的雏形,被学界认为是中华龙的起源之一。(左上图)</p> <p class="ql-block">内彩变体人面纹彩陶盆</p><p class="ql-block">马家窑类型,距今5000-4700年。</p><p class="ql-block">网纹鸟纹彩陶罐、勾曲圆圈网纹线纹彩陶盆、变体人面纹彩陶盆。</p> <p class="ql-block">重唇口红陶尖底瓶、变体鲵鱼纹彩陶瓶-</p><p class="ql-block">仰韶文化晚期,距今5500-5000年。</p> <p class="ql-block">弦纹双耳彩陶瓶、大锯齿纹彩陶瓶</p><p class="ql-block">马家窑类型,距今5000-4700年</p> <p class="ql-block">波折纹彩陶瓶.平行线弧条纹彩陶瓶、双耳彩陶壶、带弦效壶。</p> <p class="ql-block">葫芦形网纹彩陶壶、叶纹网纹双耳彩陶壶、折带纹彩陶壶、葫芦网纹双耳彩陶壶、旋纹彩陶壶。</p><p class="ql-block">半山类型,距今4700-4300年。</p> <p class="ql-block">旋纹带流彩陶罐、内彩波纹彩陶壶、圆圈纹敛口彩陶罐。</p> <p class="ql-block">彩陶之冠-马家窑文化彩陶</p><p class="ql-block">垂弧锯齿纹彩陶罐、多层垂弧锯齿双耳彩陶瓮、平形带弦纹壶。</p><p class="ql-block">半山期彩陶在马家窑类型的基础上,纹饰更加繁丽精致,色彩也愈加绚烂如锦,达到了彩陶艺术的巅峰阶段。</p> <p class="ql-block">马家窑彩陶各种文饰演变图。</p> <p class="ql-block">黑白格的菱形纹,以及菱格纹上再增加网格纹和圆圈,设计感更强。</p><p class="ql-block">菱块纹双耳彩陶罐、菱格圆点彩陶罐、菱格十字纹彩陶瓮、方格网纹彩陶罐-半山类型,距今4700-4300年。</p> <p class="ql-block">高低耳网纹叶纹彩陶罐、圆圈网格纹彩陶罐、回形网纹双耳彩陶壶、竖锯齿纹彩陶壶、</p> <p class="ql-block">圆圈网格纹彩陶鸟形壶、回形网纹颈腹耳彩陶壶、折带网线纹鸟形彩陶壶-马厂类型,距今4300-4000年。</p> <p class="ql-block">手纹羊头形把手采陶方杯-青铜时代四坝文化</p> <p class="ql-block">陶苑奇芭</p><p class="ql-block">红陶鸟形器、蛙形红陶罐、鱼形彩陶埙(乐器)</p> <p class="ql-block">红陶人头像-国家一级文物,青铜时代齐家文化(约公元前2200-前1700年):残高15.3厘米,宽14.6厘米,圆面、窄额,额上发际低压,眉棱略起,弯眉修长,双眼和嘴镂空而成,但孔形适度,逼真而传神;尤其是对眼睛的处理,眼睑曲线柔和,眼上弧凸自然,眼角微有翘意,轻盈灵动,工艺细腻而毫无雕琢之痕。总体来说,五官比例准确,配置匀称协调,神情深沉安详。作为5000多年前的一件雕塑品,其艺术造诣达到的高度令人惊叹!</p><p class="ql-block">髻发红陶俑首-仰韶文化中期,约公元前4000- 前3500年。</p> <p class="ql-block">彩陶鼓-是研究史前音乐史难得的资料。</p><p class="ql-block">红陶刻画纹鸟形器-这是西北齐家文化独特器型。小小的脑袋,细细的脖颈,凸起的背脊,肥肥的腹部,底部平齐,犹如浮在水面游动,选型简洁又生动,距今4200-3700年。应该是盛贮器。</p> <p class="ql-block">人形足彩陶罐</p><p class="ql-block"> 青铜时代四坝文化(约公元前1900-前1400年)</p><p class="ql-block">这二个陶罐确实像一双小靴子,很可爱哦……。😘</p> <p class="ql-block">红陶盉</p><p class="ql-block"> -青铜时代齐家文化(约公元前2200-前1700年)</p><p class="ql-block">内彩蜥蜴纹陶豆</p><p class="ql-block"> -青铜时代四坝文化(约公元前1900-前1400年)</p><p class="ql-block">竖线纹靴形罐</p><p class="ql-block"> -新石器时代马家文化马厂类型(约公元前2300-前2000年)</p> <p class="ql-block">圆圈网纹三耳彩陶壶、十字圆头纹双耳彩陶罐。</p> <p class="ql-block">折线纹彩陶筒状杯、变体神人纹筒状杯-马厂类型,距今4300-400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大圈纹彩陶壶</p><p class="ql-block">四大圈内十字网纹彩陶壶</p> <p class="ql-block">神人纹彩陶壶-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半山类型是神人纹的起始阶段,头部、躯干及四肢往往完整无缺。</p> <p class="ql-block">变体神人纹彩陶壶</p><p class="ql-block">连续神人纹彩陶壶</p> <p class="ql-block">肢爪纹彩陶壶</p><p class="ql-block">神人纹彩瓮</p><p class="ql-block">神人纹鸟形彩陶壶</p> <p class="ql-block">旋纹圈足三联彩陶杯-马家窑类型,距今5000-4700年,高12.2厘米,口径7.6厘米,底径9.7厘米,杯身三合为,施黑彩,绘二方连续旋纹,每杯绘一旅涡,造型非常奇特,独具匠心,是现存彩陶中的孤品,很别致!</p><p class="ql-block">蚕纹二连陶罐-罐腹部刻划出六条蚕纹,分为两组,每组三条,蚕有头、嘴、腿、尾,身上有八九条平行线纹和折线纹,表示蚕的节肢、它的出土表明在三、四千年前陇西地区的先民就已经开始养蚕,将世界的养蚕史提前了1000年,是现存关于蚕的最早形象。惊叹古人的想象力太丰富!</p> <p class="ql-block">甘肃彩陶文化自大地湾文化伊始,经历了仰韶文化的昌盛、马家窑文化的繁荣、至辛店、沙井等青铜文化的余辉,由兴起到衰落,延续了整整五千多年的沧桑岁月,构成了一部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彩陶发展史。它是先民们创造历史、开拓西北的重要见证。</p><p class="ql-block">彩陶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水平和经济形态,而且折射出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进而表现出彩陶主人们的信仰和美学观念,展示着人们的精神世界。</p><p class="ql-block">甘肃彩陶源远流长,为中国美术史掀开了无可替代的第一篇章,因而成为世界艺术殿堂中璀璨夺目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甘肃佛教艺术展也是甘肃省博物馆的珍贵藏品,这里复制了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等著名石窟的埸景,让人如同置身于佛教艺术的圣地。佛教艺术萃宝包括了佛像、壁画、经卷等各种佛教艺术品,它们展示了佛教在甘肃地区的传播与影响。</p> <p class="ql-block">展厅内石窟佛像。</p><p class="ql-block">石窟内摆放着的佛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壁画精美绝伦,展现了古代佛教艺术的高超水平,每一件文物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彩塑坐佛与胁侍菩萨(一佛二菩萨)-唐朝时期文物。主尊坐佛比例匀称,体态壅容,不失盛唐神韵。左侧胁侍菩萨身姿优雅,气度端正;右侧胁侍菩萨身体肌肉丰满匀称,略呈优美的“ S”形,正是唐代“丰肌秀骨”的典型。</p><p class="ql-block">彩塑一佛二菩萨是我国最古老的石窟佛像,由天梯山石窟搬到了甘肃省博物馆并成为国宝。而天梯山石窟被誉为是佛教石窟界的鼻祖。</p><p class="ql-block">彩绘虽已斑驳,但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完全可以与莫高窟唐塑造像媲美,因为数量比较少,更显得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石造像塔</p><p class="ql-block">在石塔上刻画佛教故事,用于传播。这样的石塔在别的博物馆里很少见,每一层都刻画出了不同的佛教故事。</p> <p class="ql-block">石像造塔</p><p class="ql-block">一佛二菩萨坐像</p><p class="ql-block">一佛二菩萨立像</p> <p class="ql-block">绿釉舍利陶塔</p><p class="ql-block">琉璃塔</p><p class="ql-block">六臂菩萨铜像</p> <p class="ql-block">彩绘木马</p><p class="ql-block"> 汉代(公元前202-公元220年)</p> <p class="ql-block">三彩文吏俑</p><p class="ql-block">三彩武吏俑</p><p class="ql-block"> 唐代(公元618-907年)</p> <p class="ql-block">铜骆驼</p><p class="ql-block"> 汉代(公元前202-公元220年)</p><p class="ql-block">三彩骆驼</p><p class="ql-block"> 唐代(公元618-907年)</p> <p class="ql-block">东汉十三盏铜连枝灯-此连枝灯的造型如同枝叶繁茂的大树,顶部造型是一个人骑在麋鹿上。点亮时灯火通明,如满树星光摇曳,华美异常,是迄今发现的两汉连枝灯中最为精美的一件,弥足珍贵。</p><p class="ql-block"> 东汉(公元25-220年)</p> <p class="ql-block">别具一格的西夏瓷器,为中国古代众多瓷器类型中的一朵奇葩!</p><p class="ql-block">耀州白地黑花坛</p><p class="ql-block">黑釉剔花牡丹纹罐</p> <p class="ql-block">白釉剔刻花牡丹纹橄榄形瓷罐</p> <p class="ql-block">甘肃古生物化石为我们揭示了地历史的奥秘,让我们对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的每件藏品,都在诉说着无声的故事,见证着过往的岁月。博物馆便如同一切永无休止的发现之旅,你可以欣赏无数生命存在过的美和意境,赞叹人类不可思议的创造和想象力。</p> <p class="ql-block">兰州黄河铁桥,又名中山桥,位于兰州市白塔山下的滨河路中段,是兰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第一座跨越黄河的铁桥。由美国桥樑公司设计、德国泰来洋行承建、中国工匠施工的合作模式建造。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5月9日,兰州黄河铁桥工程正式开工。清宣统元年(1909年)8月19日,兰州黄河铁桥竣工通行。1919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后经补修而复通。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始称“中山桥”,桥名沿用至今。2006年5月25日兰州黄河铁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黄河第一桥</p> <p class="ql-block">中山铁桥百年纪念碑</p><p class="ql-block">黄河第一桥其气势雄浑,铭刻着兰州古往今来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如今中山桥为步行桥,成为兰州旅游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走过中山桥就是白塔山公园。白塔山公园海拔1700多米,因山头有一座元代白塔寺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白塔山公园山势巍峨起伏,层峦叠嶂,与黄河一起构成了兰州城壮丽的天然屏障,它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黄河边有索道可以直达白塔山公园上面。</p> <p class="ql-block">黄河母亲码头巴士</p> <p class="ql-block">快艇在黄河上飞驰而过。</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羊皮筏子是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在黄河上体验一下坐羊皮筏子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黄河母亲雕像-兰州的形象。她以母亲的博大、坦荡、慈爱、端庄象征着黄河作为中华民族孕育者的母亲形象,也象征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气度大方、不断创造文明的时代精神。</p> <p class="ql-block">水车博览园-是世界上水车品种数量最多的主题公园,再现了50多年前兰州黄河两岸水车林立的壮观景象。</p> <p class="ql-block">水磨坊</p><p class="ql-block">看到这个水磨坊就想起1968年下乡在农村时,到水磨坊磨面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中山桥的夜晚灯光通明,桥上的灯光璀璨与两岸的城市繁荣完美交织在一起,山、塔、桥、楼倒映在黄河上,流光溢彩中母亲河也尽显锦绣繁华。</p> <p class="ql-block">青甘大环线之旅到今日完美收官。旅友们欢聚一堂,互道珍重,希望以后再一起同行,尽赏祖国大好河山之美景。😘</p> <p class="ql-block">再见,兰州!再见,甘肃!</p><p class="ql-block"> 整理写于2024.10.15。 上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