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华第一关一一雁门关</p><p class="ql-block">雁门关位于代县县城西北20公里的勾注山上,为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盆;历史上是塞北游牧区与中原农耕区的分界地,是具有较高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的古代关有“中华第一关”之誉。</p><p class="ql-block">雁门关景区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是以雁门关军事防御历史遗存、遗址为主要景观资“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边塞文化旅游目的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杨家将雕塑群</p> <p class="ql-block">明月楼,明代建筑,由砖券洞台基和单层单檐歇山顶楼身组成,台基3孔门洞,正中上方嵌“雁门寨”石额,楼身为砖木结构,面阔5间,雄伟壮观,是古代雁门关城廓北口的第一道门户。</p> <p class="ql-block">御马泉相传,明末农民军领袖李自成带兵路过此地,士兵们长途行军,携带的水已经用尽。这时,他的战马突然仰天长嘶,在地上刨出一个大坑,中间喷涌出一股清泉。补足水源后,农民军一路向东,攻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据说为了纪念此事,李自成亲笔题词“御马泉”。</p> <p class="ql-block">豹突泉,明万历版《代州志》载:“平地突出,若猛兽然”,故名豹突泉。泉水北出塞口,流入桑干河,旱不涸而涝不溢,千百年来滋养了无数守关将士。</p> <p class="ql-block">云 梯是古代用于攻城作战攀越城墙的工具。有的云梯还带有轮子,可以推动行驶,亦称“云梯车”。一般配备有防盾、绞车、抓钩等器具,有的带滑轮升降设备。相传云梯的发明者是春秋时期鲁国的能工巧匠公输般(鲁班)。</p> <p class="ql-block">世界历史遗产。</p> <p class="ql-block">瓮城位于关城北侧,俗称小北门,明代建筑。门额石匾书“雁门关”三字,两侧镶嵌有砖镌联语一副:“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均为傅山所题。</p> <p class="ql-block">地利门与天险门相对应,明代建筑,高11.5米,门洞上方额扁书“垄利”二字,为武则天所题,城门上建有宁边楼。2010年修缮。</p> <p class="ql-block">天险门为关城主城门,明代建筑,门高12.5米,门洞上方额匾书“天险’二字,为武则天所题。城门上建有雁楼,门洞内的青石板为明代原物,600多年间的清晰车辙印仍然向人们诉说着多彩而辉煌的过往。</p> <p class="ql-block">镇边祠,始建于1506年(明正德元年),为纪念战国时赵国的守关大将李牧而建,名武安君庙,俗称李牧祠,后改为护国镇边寺。寺宇占地面积3190平方米,建筑面积1510平方米。1937年遭日军破坏,2009年复建,并改名镇边祠,成为展示西周至明朝守关名将事迹的主题展馆。</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驿站位于镇边祠南侧,共有窑洞11孔,窑洞古朴大气,经此路宿的历史名人不计其数,其中帝王22位,将相22位,公主5位。1948年,毛主席在赴西柏坡的途中登临雁门关时也曾在此做短暂停歇。</p> <p class="ql-block">将军洞曾路宿过李牧、郅都、卫青、霍去病、李广、郭谅、杜茂、刘琨、牵招、李大恩、张公瑾、薛万彻、李靖、薛仁贵、李克用、潘美、杨业、张齐贤、杨延朗、徐达、陆仲亨、周遇吉等22位大将。</p> <p class="ql-block">公主洞曾接待西汉竟宁公主(王昭君)、东魏兰陵公主、隋义成 公主、唐咸安公主、唐太和公主等5位出塞公主。</p> <p class="ql-block">帝王洞曾接待过周穆王、赵襄子、代王、赵武灵王、汉高祖、汉文帝、汉武</p><p class="ql-block">帝、北魏道武帝、北魏明元帝、北魏太武帝、北魏孝文帝、北齐文宣帝、隋炀</p><p class="ql-block">、唐高祖、唐太宗、后唐太祖、后唐庄宗、后汉太祖、宋钦宗、明武宗、大顺皇帝、光绪等22位帝王。</p> <p class="ql-block">文定堂供奉北宋名将张齐贤。公元987年张齐贤继任杨业为代州知州,屡败契丹,安定边关,后任兵部尚书、宰相,谥文定。同时供奉西汉郅都、东汉郭谅、曹魏牵招、唐裴行俭、明周遇吉等文武兼备之将5位。</p> <p class="ql-block">群英堂供奉西汉卫青、霍去病,东汉杜茂,西晋刘琨,唐薛仁贵、张公瑾、薛万彻,明徐达、陆仲亨、周遇吉、李文忠等历代虽未专职镇守,但却征战雁门关内外的名将11位。</p> <p class="ql-block">忠武堂供奉北宋名将杨业(忠武为杨业谥号,也是古代武将之最高谥号),同时供奉大郎杨延平、二郎杨延定、三郎杨延光、四郎杨延辉、五郎杨延德、六郎杨延昭、七郎杨延嗣和八郎杨延顺。</p> <p class="ql-block">偃公堂供奉目前已知镇守雁门关之最早大将(公元前1022年)西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姬幸(号偃),其因镇守雁门有功,被成王赐名为姓,从而成为全球幸氏之祖。同时供奉历代镇守雁门关之幸氏将领。</p> <p class="ql-block">雁塔位于雁门关东城过雁峰上,是一座方形九层砖塔,高21米。这座塔建于明代,但在清末被毁,后在2010年在原址上进行了复建。雁塔不仅是景区的标志性建筑,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原建于明代,毁于1937年日寇侵华期间,现存主体是1989年重建,2010年补建的。雁塔位于天险门北坡,是古代士兵侦查、瞭望敌情的重要建筑。游客登上雁塔,不仅可以俯瞰整个雁门关景区,还能领略到古代边塞风情</p> <p class="ql-block">宁边楼原名为杨六郎祠,主要为了纪念北宋守关名将杨六郎所建。杨六郎自幼随父亲杨业征战,雍熙三年北伐,杨业率军攻应州、朔州等州时,29岁的杨六郎为先锋,在朔州城下,虽然流穿臂,战斗愈勇,终于攻下朔州。杨业死后,杨六郎担负起了抗辽的重任,在与辽军作战中,他威震边庭。</p> <p class="ql-block">一座雁门关,半部华夏史,感受历史的厚重沧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