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字:秦岭溪水 图片:秦岭溪水</p><p class="ql-block"> 编辑:秦岭溪水 音乐:《故乡》</p> <p class="ql-block">“根系中原地,南迁谓客家”。客家人,又称“客家族群”。客家人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根据历史记录,客家人最早的祖先是来自中原地区的汉族人。由于战乱、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汉族人南迁,定居在广东、江西、湖南、广西、福建、台湾、浙江、云南、海南、香港、澳门等地,这些迁徙者的后代,就逐步形成了客家人的群体。</p><p class="ql-block">“客家人”一词源于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给客制度”及唐宋时期的“客户”制度。在古代原指一切客籍汉人。如在明代时移入云南的北方官话人群现在仍是叫客家人。客家人离开故土,客居他乡,保留了原来的风俗习惯。后来时代更替,社会演变,时光流逝,部分客家人迁徒到了国外东南亚一代,如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等地。</p><p class="ql-block">近代以来,也有少数客家人回迁至陕西、河南定居。世界上大约有客家人口近一个亿,是一支重要的华夏汉族人。客家人交流的首要语言是客家话,客家语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能与古代韵书记载的发音对应。客家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原古文化的瑰宝,也是华夏民族语系发源发展的重要支系之一。</p> <p class="ql-block">回迁三秦地,安居渭河畔。关中客家人,就是南迁之后又回迁到陕西一带的客家人,主要分部在渭水流域。以西安市鄠邑区为中心,其中涝店镇永安村、东保安村、西保安村,吴兆村、龙窝村一部分;渭丰镇保兴村、新安村;玉蝉街办新义村、太平庄村、南宁強村、新义村、南新村等。周至县尚村镇新范村、宋村滩村、十二庄滩村等。在西安市高陵区,陕西眉县北部、三原县、泾阳县南部也有部分客家人的居聚区。</p><p class="ql-block">客家人在这些地方定居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也融合发展了两个世纪,但都保留了客家人的传统风俗习惯。客家人过年从大年三十开始,中午吃米饭、炒上几个菜,叫团圆饭,晚上要守夜,初一早上吃饺子。本地人过年从初一开始,早上吃哨子面,不过三十。时代变迁,融合发展,本地人现在也过三十了。为什么关中的客家人都定居在渭河流域呢?因为渭水之滨都是平原地区,客家人一般都住在山中,能够迁居在平原上,已是非常之幸运、感到很满足的了。</p><p class="ql-block">必定平原上耕种较为方便,交通便利,省力省工,相对生产条件要好于山丘地方。加之渭水之滨是沙土地,水位较高,盐碱比较大,土地贫瘠,长庄稼十涝九不收。所以,本地人基本上不愿在这些地段定居耕种。这样外地山里客家人迁居到此定居,本地人也默认许可,不仅不会阻拦,还会由其发展,这样就逐步形成了关中客家人的聚居村落。</p> <p class="ql-block">南迁北归客家人,平原乐居渭河滩。我的家乡是关中客家人聚居村落之一,属于西安市鄠邑区涝店镇管辖,名称:永安村。它位于渭水之滨,西宝公路中线以北,三县(过去户县、周至县、兴平县)交界之处。村民祖籍均为外省人,以湖北为主,也有河南、山东、甘肃、江西等地的,据统计有十三个省之多。听老人说我们是“客家人”,家谱中也记载,从江西迁入湖北,再由湖北迁至陕西户县。客家人也叫“客户人”,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从外地迁徙过来的。</p><p class="ql-block">我是关中客家人的后裔,从小在家乡生活,这里的水土养育了我,对其风土人情略知一些。“客家人”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说话与本地人很不一样,保留了湖北人的口音,也夹杂了河南、山东等地的一些音调。红白喜事的风俗习惯与当地人差异很大,有着明显的不同。自成体系,很难融入当地人的生活。</p><p class="ql-block">记得我们客家人的孩子上中学的时候,要到本地人地盘上建的中学去读书,本地人的孩子只要听到我们说客家话,就会耻笑,被看不起,甚至讥讽,让我们这些客家人的孩子心灵上感到十分委屈!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又遇到了改革开放40多年,现在才有了部分相融的渠道,开辟了本地人与客家人友好相处的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近百年来本地人与客家人不通婚成为一大遗憾!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客家人从外地山区迁徒过来,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与当地人格格不入,说话听不懂,沟通困难,思想观念也有差别,短时间内很难融入当地人的社会群体。这样在本地人的心目中自然产生了一种排斥和不愿接纳的心里。加之上世纪前期青年人的婚姻都是媒妁之言、父母包办,适婚年龄的人自己极少有自主权,这样的结果就造成了本地人与客家人近百年没有通婚的特殊社会现象。</p><p class="ql-block">其次是客家人也觉得自己从外地迁入,经济基础、社会地位、生活习性等没有与当地人通婚的条件。所以,孩子们找媳妇、嫁女儿只能在本村、邻村,或者远一点的客家人中接亲。有的男孩子找不到媳妇只能从老家、山里面、外省或者逃慌的女孩子中収留一个。记得我小的时候,由于家境衰落,姊妹五个,生活困难,有媒人给我父母提议说想从汉中给我找一个媳妇,了却父母给孩子办婚事的心愿。</p><p class="ql-block">我知道了之后,断然拒绝了这样的说法与想法。我决心先读书,再做事,后谈个人的感情问题。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终于我与门中叔父率先打破了客家人与本地人上百年不通婚的陋习枷锁,我们能取上本地的姑娘,感到非常荣幸与自豪,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家乡这块热土上溅起了朵朵浪花,留下了一道彩虹般的灿烂美景。</p> <p class="ql-block">婚丧嫁娶是一种民俗,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千百年来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道德观念。我们关中客家人在上世纪以前,男孩子取媳妇就是要热热闹闹,要吹吹打打。要有唢呐、锣鼓、红旗等。在上午十点左右把媳妇娶到家。而本地人是在一大早上就要把媳妇取进门,不许吹乐敲鼓,好像偷媳妇一样。</p><p class="ql-block">我自己取的是本地人的姑娘,为了让双方家长满意高兴,只好天没亮把媳妇娶出娘家门,在路上车辆走慢点,锣鼓、唢呐、彩旗在半路上等候,进入我们村子就开始吹唢呐、打鼓敲锣,十点多迎媳妇进门。吃饭前还要“打火炮”,也就是再敲打一番,这次敲打与路上不同,坐在办喜事的棚里,里主要是鼓、锣、钗、加上人唱,配合默契,鼓调好听,锣钗分击,唱词抒情,幽默风趣,深受客家人的老少喜爱,显得热闹而富有地域特色。</p><p class="ql-block">本地人办喜事,早上要下汤,也就是吃哨子面,中午吃席。而客家人早上不下汤(也就是不吃哨子面),而我自己娶的是本地人的姑娘,有送亲的娘家人员,只好增加了这道下汤的程序。本地人喜事中午的主食是馍,而客家人中午坐席的主食是米饭。这些各具风格的习俗,使社会呈现出多样化、丰富多彩、缤纷多姿的味道。新世纪以来经过改革开放、社会的进步发展,本地人与客家人基本达到了同化相融,习俗兼备,取长补短,消除偏见,和睦相处的新阶段。</p> <p class="ql-block">客风汉韵,习俗别样。丧葬礼仪习俗是一个地域族群民间文化的载体之一。本地人与客家人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其中在坐席方面,本地人是吃两顿饭,即:上午一到场,吃一顿哨子面,中午正餐酒席,主食为馍。而客家人只是中午正餐酒席,主食为米饭。这种不同差别,在现今也已经被统一为两餐制了。</p><p class="ql-block">客家人在去逝后前三天晚上守灵,要“打带式”,也就是有三个人在前面,一个敲鼓,一个人敲锣,一个人敲钗,并且轮留口唱“带式歌”,这种民间小调,即有固定词,也有随机编的,不是人人都会唱的。其内容是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与赞颂。第四个人是男孝子,双手持点燃了的香跟在后面,四人次第排队,围绕棺材转圈,边走边唱,一直到天亮。</p><p class="ql-block">这个祭祀形式,是我们村及邻近村里客家人丧葬习俗的特别之处,也是一种葬礼文化形式,这种形式已经基本传续消失了。另外就是本地人送葬抬棺时是小头朝前,即用脚走路一样。而客家人抬棺送葬时是大头朝前,好像说是人头应该朝着前面。不管是什么说法,但至今这个送葬的小小不同仍然保留了下来,还没有同化统一,这就是客家人的传统习俗与民间文化的符号。</p> <p class="ql-block">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载体与沟通的符号,说话的方式、声音的大小、阴阳顿挫、表情语气,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也可以出现不同的效果,这就是现代人说的情商吧。南方客家人与关中客家人说话也有很大的不同,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关中客家人是一个极小的分支,说话带有湖北口音,也有河南人的味道。总之,我认为家乡客家人不善于表达,说话语速慢木讷,对语言的灵活运用有差距,对其作用认识比较浅薄。</p><p class="ql-block">虽然说对老祖宗留下的客家话没有重大改进,也正因为如此,才能使客家人的文化符号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为关中客家人的中心区域。我自己就能说三种话,第一种就是家乡话,也就是客家话。回到家乡与长辈兄弟姐妹们交流,必须说客家话,要不然他们会说你忘本了,说洋腔,责怪你。上中学时,因为老师讲课说的是陕西话,回答问题自然要说本地话,也就是秦腔了。</p><p class="ql-block">人常说:到那里说那话,当兵及工作后,需要与各地人交往,就应该说普通话,特别是发言、讲课时,更应该说普通话。虽然自己的普通话不够标准,但也是为了让别人能够听懂自己所表达的意思、观点与心声。普通话是官方语言,也是标准话语,所以,我也只能边学边讲,尽可能把语言艺术运用到适度才好。</p> <p class="ql-block">关中客家人,近二百年来生活、安居在渭河流域。他们勤劳吃苦,顽强拼搏、开垦荒地、改变低洼土地、挖排水沟、种植树木、抵抗洪涝,改良沙地,不断提高生产能力,逐步实现了安居乐业,增产增收的愿望。特别是我的家乡永安村,南边有小黑河,北面有渭河,不管那个河涨水,都会威胁到村子的安全。村民们历经多年,人工先后在周围修了三道防洪坝梁子,栽种洋槐树林数百亩,防风固沙,治理沙漠化土地。不断种植经济作物,从种枣树、柿子树、桑树(养蚕)、苹果树、桃树、猕猴桃、花生、红薯、西瓜等,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改变了居住生活条件,从最早的窝棚、到盖草房、瓦房。</p><p class="ql-block">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村民的生活从吃不饱到能吃饱,从单一的食品到丰富的食物;居住从土木结构的瓦房到砖混的楼房;吃水从自己挖的土坑井到自打的压水井,现在群众都能吃上深井自来水。村容村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时候的家乡境况已成为了梦中的回忆。</p><p class="ql-block">过去泥泞的土路,被宽阔的水泥路代替,街道也用水泥硬化,晚上也是路灯通明。交通工具从两腿、到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渭河两岸草木繁茂,花卉万紫千红,犹如公园一般。节假日游人如织,景色秀丽,做梦也没想到家乡的变化如此之大。那真是:昔日荒滩变良田,水泥路面光又宽。窝棚变成二层楼,客家人民心里欢!水灾干旱都不怕,小麦玉米全高产,渭河两岸花绽放,农村变成大公园!</p> <p class="ql-block">祖风世代相传,善良俭朴持家。客家人的最大优点就是憨厚朴实,善良贤德,勤俭自强,吃苦耐劳,富有同情心。我们家族是清朝末年,在太爷爷两岁的时候,跟父辈们一起,从湖北郧西迁入户县太平庄,解放前又迁到涝店镇永安村。我太爷爷年轻的时候,是边勤劳持家,边学中医。他一生积德行善,从医为民,解除病痛。太爷爷仙逝,我已经九岁了。在我的记忆里,太爷爷给人治病,春夏秋冬风雪无阻,从来不收一分钱,而是给病人开个药方,让在药铺抓几付中药。要是遇上饭点,在人家里吃个便饭而已。</p><p class="ql-block">我们家住在渭河岸边,距坐船摆渡的码头只有二里路左右。经常是南来北往的生人,遇上涨水、船工下班,过不了河,找到家里来,太爷爷就让人住在我们家,勉费吃住,成为义务客栈。这件事坚持了二十多年,一年四季都是如此,经常让家人挤在一起,也要给路人腾出一点地方过夜。这样的事情放到现在是不可能发生的,可见当时人与人的亲和力是非常友好的。</p><p class="ql-block">客家人用真诚友善、朴实热情、以和为贵,唤起了本地人的同情与信任,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可。所以,二百多年来,客家人与本地人尽管风俗习惯不同、语言不同,但能够做到相处融洽、和谐稳定,同化发展,且没有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纷争。这是社会进步发展的结果,也是人民幸福的标志。我真是为有这样的境况而非常感到庆幸、欣慰与高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