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写作技巧

竹林碧雨

写消息,请给事实排个队<br>  作者:刘国昌 来源:华文融媒云<br><br>消息撰写的要义之一是要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写在前面。比如写导语要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写进去;做标题要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做出来。可实际上有些记者未能做到这一点。<br>  文章介绍了一些老记者在这方面的高招:<br>  1. 下大气力“过筛子”,精选事实排好队。<br>  2. 报道会议新闻时,善于找出“会议中的肉”并排在前面。<br>  3. 妥善处理活动中的“领导名单”。<br>  今天说说“给事实排个队”的话题<br>  这是个形象的说法,其实质是说如何写消息的问题。<br>  大家知道,消息撰写的要义之一是要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写在前面。比如写导语要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写进去;做标题要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做出来。<br>  这本是一个常识,然近年来这个常识被一些人忽略了。写出来的消息看不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倒是让一些“会议举行”“领导名单”闯入眼帘,让真正的新闻与人们失之交臂。<br>  一、先看两个实例<br>  例1:<br>  7月14日京城一些媒体报道了北京明十三陵活动的消息。活动内容有二:一是举办明文化论坛,二是发布明十三陵帝陵陵寝将全部开放的消息。<br>  这无疑是一个重要新闻,那么如何来报道这一新闻呢?<br>  从目前看到报道来看,有的写明文化论坛举办,有的报道了明十三陵帝陵陵寝将全部开放的消息。<br>  这两个报道哪一个好呢?<br>  笔者认为,第二个报道好,它突出了新闻的要点。而第一个报道只告诉了人们“明文化论坛举办”的信息。<br>  例2:<br>  2023年12月10日第七届荣耀医者公益活动在京举办,在这个活动中,共选出121位(支)荣耀医者及团队,分别授予“金柳叶刀奖”“中华医药贡献奖”“金牌团队奖”等13个奖项。其中,5位德高望重的医学大家获得“生命之尊”奖项。<br>  在这个活动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何维出席并致辞。人民日报社总编辑于绍良,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专职副主席杨关林等出席。来自政府机构、医学界、新闻媒体、社会组织的代表共300余人参加活动。<br>  在这个活动中出现了两个名单:一是获奖名单,一是出席活动的领导同志名单。写稿时应该把哪一个放在前面写呢?按照“排队法”的原则,显然应该把获奖名单发在前面,因为这是此条新闻的要点、亮点。<br>  然有的媒体却把领导名单放在了前面,获奖名单排在后面。这显然是不对的。<br>  二、老话重提:应该如何写新闻?<br>  新闻是关于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这是大家公认的新闻定义。但这个定义没有回答如何报道新闻的问题。因此我们还必须结合其他新闻理念来综合考虑这个问题。<br>  新闻要报道事实,这是毫无疑义的。但事实有主次之分、高下之别,因此我们在报道新闻的时候,一定要抓住最重要、最主要的事实来写。如此才是真正的新闻报道。<br>  那么,如何衡量和确定哪些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新闻事实”呢?这里有一把尺子,那就是新闻价值。<br>  关于什么是新闻价值,业界有不同的说法,我们暂且不去讨论。就其本意来说,就是在诸多新闻事实中哪一个最能体现“新闻的意义”,就具有新闻价值。<br>  以北京明十三陵活动的这条新闻来说,最具新闻价值的事实是:明十三陵帝陵陵寝将全部开放。把这一点突出地写出来,这条消息就成功了。<br>  然有的媒体在报道这一消息时,在标题和行文上只写了《明文化论坛在京举办》,而把“肉”:明十三陵帝陵陵寝将全部开放,埋在了“饭”里。<br>  再如第七届荣耀医者公益活动的消息,在这个活动中出现了两个名单:一是获奖名单,一是出席活动的领导同志名单。写稿时应该把哪一个放在前面写呢?按照“排队法”的原则,显然应该把获奖名单发在前面,因为这是此新闻的要点、亮点。<br>  然有的媒体却把领导名单放在了前面,获奖名单排在后面。这显然是不对的。由此也可见写稿子的记者未能按照新闻价值这把尺子来衡量事实,倒是有点“官本位”的想法在作怪。<br>  三、写稿时要练就“排队”的本事<br>  初写新闻稿,有的人一般不大会“排队”,即不会把新闻中诸多事实排个队,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找出来排在最前面。这种情况需要改变。<br>  说到“排队”,一些老记者各有高招,下面介绍一二:<br>  1. 下大气力“过筛子”,精选事实排好队。<br>  记者外出采访总是收获满满,有时采访本要记好几大本子。面对这些材料,不能“拾到篮子里就是菜”,要下气力“过筛子”,把最重要的事实找出来排好队。<br>  人民日报著名记者王金凤、陈柏生等,每次采访归来总要对采访本所记细细掂量,按照“最重要、重要、次重要、一般”的次序,给事实排个队。从她们写的报道可以看出,她们选的事实很到位,颇有说服力。<br>  2. 报道会议新闻时,善于找出“会议中的肉”并排在前面。<br>  各种各样的会议、论坛等,是出新闻的平台。记者采访会议新闻时不要简单地按照主办方的意图写稿,当然他们的意见可以参考,但一定要靠记者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来写稿。要全力找出“会议中的肉”突出报道,切不可写“XXXX会议举行”“XXXX论坛召开”的简讯稿。<br>  3. 妥善处理活动中的“领导名单”。<br>  领导同志出席有关活动或会议,这是正常现象。一些主办方也很看重哪些领导出席。但作为记者报道会议,不能简单地报道哪些领导出席,而是要看领导同志在会上有何举动、讲话有无新意。如果领导讲话有新意,那就要“抓住不放”,作为“重要新闻”发。如果领导只是例行出席会议,那就不必花费笔墨。<br>  小结语:<br>  新闻由事实构成,事实又由人和事构成。没有脱离人的事,也没有脱离事的人。当我们采访到一些人和事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掂量出主次、轻重,然后择其“最重要”的内容写在消息中。这是一个常识,也是一个基本功。年轻的记者朋友,请在这方面多下些气力吧! 让短消息更具厚重感<br>作者:王召杰 来源:老记说事<br><br>让短消息更具厚重感<br>  ——《昆明到万象: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长》报道感悟<br>  王召杰<br>  一篇短小精悍的消息如何在信息海洋里引人关注、成功突围?<br>  消息的使命不仅在于客观呈现新闻事实,还在于突出事件背后的社会价值及意义,彰显思想性、体现厚重感。<br>  而厚重感来源于文章的站位高度、采访深度、成文精度、传播广度。在这几个方面多下功夫,短消息的可读性、思想性将大大提高,吸引读者从“看一眼”到“看一段”再到“看一篇”,有助于引发读者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更好体现消息的使命与价值。<br>  中老铁路通车是备受中老两国元首、民众和媒体关注的大事件。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党委精心谋划,抽调骨干人员组成报道组,克服疫情影响,深入新闻现场,讲好新时代中国铁路故事,擦亮“人民铁道”金字招牌。<br>  消息《昆明到万象: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长》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忠实记录中老铁路通车首日盛况,生动讲述铁路造福两国民众的精彩故事,热情赞颂中国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作为,有效展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强大吸引力、感召力和生命力,荣获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三等奖。<br>  一、站位有高度,胸怀大局做文章<br>  消息虽短,但选题立意要有大格局、大视野、大情怀,要提高政治站位、吃透中央精神、心怀“国之大者”,自觉传播党的主张和国家意志。<br>  中老铁路是中老两党两国领导人亲自推动的政府间合作项目,是“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的对接项目,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联通的国际铁路,其重要性和特殊性不言而喻。这就要求我们跳出以往报道铁路开通运营的固定模式,不单纯就事论事,主动站在大局大势下思考中老铁路通车这一重大事件,发掘其背后的丰富内涵。<br>  报道团队围绕文章框架结构各抒己见,就主题主线达成共识:在“一带一路”倡议宏图下谋篇布局。团队成员认真学习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对中老铁路建设所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等,用科学理论指导报道实践。<br>  2021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同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通过视频连线共同出席中老铁路通车仪式。报道团队备受鼓舞,迅速依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老铁路通车仪式上的重要讲对消息框架、内容等进行调整。<br>  以标题为例。最开始,报道团队从“中国路”“中国车”角度思考,初拟《中国动车组驰骋中南半岛》《同一江水 共赴澜湄约》《国境线旁,复兴号邂逅“澜沧号”》等标题,单纯陈述客观事实,没有展现中老铁路通车的重大意义,略显单薄。<br>  通车当天,报道团以引入中国梦、老挝梦等元素,将主题升华修改为《复兴号澜沧号千里相会 中国梦老挝梦互联互通》,总体四平八稳,似乎还欠缺几分生动。<br>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铁路一通,昆明到万象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长”。报道团队活学活用,将主题定为《昆明到万象: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长》融入总书记重要讲话金句后,主题更加亮眼,令人过目难忘。<br>  结合总书记对中老铁路的最新定位,我们将引题改为《中老两国互利合作的旗舰项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通车》,引题和主题虚实结合、精炼到位,兼顾高站位和生动性,为消息增色不少。<br>  新闻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工作。新闻记者不是单纯的“写稿匠”,而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善于从政治角度认识事物、看待问题。做好类似中老铁路通车等重大主题报道,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探寻闻契合点、发力点、闪光点。<br>  二、采访求深度,提升“四力”挖独家<br>  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履行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当前媒体格局新变化的必然要求。如果不走出去、不观察、不思考,写出的消息往往浮于表面、难受关注。只有深入采访,努力提升“四力”,才能更好地挖到“鲜菜”、捕到“活鱼”乃至独家素材,消息才更加有血有肉丰满厚重。<br>  古语云:“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在前期“云采访”众多对象的基础上,报道团队乘坐检测列车到车站、穿隧道、越桥梁,熟悉一线情况,面对面采访设计、施工、运营等单位职工。<br>  通车当天,记者兵分三路深入仪式现场、首发列车车厢、沿途车站捕捉重要信息和鲜活细节,辗转行程千余公里。他们中,有的担任铁路建设领域记者多年,曾参与多项重大工程开通报道任务;有的常驻云南,对中老铁路建设历程十分熟悉,有的长期跟踪报道中老铁路等境外项目,积累了宣介“一带一路”建设、铁路走出去的经验……铁路建设者干工程是好把式,但很多人不善言谈,接受采访时常常是挤牙膏式回答。按照事先预案,报道团队迅速变换提问方式和采访角度,尽量让建设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出故事,这为敏锐发现亮点、准确判断重点创造了良好条件。团队明确分工、有的放矢,把主要目光放在首发车上并用视频、图片等记录“澜沧号”首发车场景,把眼界拓展到老挝。<br>  通车当天就要撰写消息,时间紧、任务重。在回程火车上,前方记者梳理现场采访内容,逐字逐句推敲。报道团队在翻阅地图时看到中老铁路就像一把匙插入中南半岛,随即在消息中用上“钥匙”这一形象比喻,生动展现中老铁路通车的重大意义,意味深长。在后方,社领导盯控指导,敲定标题、理顺逻辑;值班人员挑灯夜战、精校细节。前后方通力协作、精益求精,只为让作品以更优效果呈现。<br>  整篇消息不足千字,却包含了40多个有效信息,叙事流畅、节奏明快、画面感强,现场描写与背景介绍无缝衔接,国内场景和国外场景有机交融,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印象深刻。这是前后方记者、编辑“脑力”碰撞的结果,是团队力量集中进发的写照。<br>  提升“四力”,是增强消息厚重感的必要条件。多走、多看、多思、多写,记者才能在重大主题报道中游刃有余,媒体才能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出奇制胜。<br>  三、成文求精度,取舍有方抓重点<br>  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虽不再限制消息字数,但还是倡导短、实、新。如何兼顾短小精悍与厚重感,在有限篇幅内展现更多更有分量的内容?<br>  我们认为,总的思路是紧扣消息主题主线,从繁杂信息中萃取最精华的内容。如果不分轻重平均用力,眉毛胡子一把抓,就容易分散主题主线,让读者看得云里雾里;而以主题主线为标尺精准选素材,该重的重起来、该轻的轻下去、该说的说到位,消息才能重点突出、内核厚重,令读者喜闻乐见。<br>  采写消息《昆明到万象: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长》的过程,就是一个材料取舍的过程。中老铁路本身是一座颇具看点的“新闻富矿”,写成一本书都没问题报道团队前前后后学习、掌握的素材达到数十万字,先后提出“澜沧号”,老挝中老友好农冰村小学、中老建交60周年、友谊隧道、滇缅铁路等多个消息切入点、表现点。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们采用选取典型、以点带面等手法,一遍遍“过筛子”,留下与主题主线关联性强、表现力强的素材,几易其稿,增强了消息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厚重感。<br>  中老铁路是一条跨国铁路,造福两国民众。相较而言,这条铁路对于老挝意义更加重大——老挝从此拥有了现代化铁路,告别了没有火车的时代。于是,报道团队“跳出铁路说铁路”,将镜头重点对准了车厢里第一次坐火车的老挝人,引用老挝网民、世界银行代表、中国驻老挝大使等不同对象的话语加以佐证,使得消息更有分量、更加可信。<br>  友谊之路、创新之路、绿色之路、幸福之路、团结之路、廉洁之路……中老铁路亮点颇多,但短消息无法面面俱到。综合考量后,报道团队把更多笔墨留给“绿色之路”。因为提到云南,很多人会想到“山清水秀”“动植物王国”等字眼。记者着重描写野象谷站两端的生态化设计,生动诠释了铁路建设者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坚定践行者,并运用“亚洲象”这一元素巧借野象北上南归的刷屏热点,使得消息思想性、可读性俱佳。“类似举措全线还有很多”这句话更是由点及面、画龙点睛,有力印证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的承诺。 如何把该写清楚的都写清楚<br>作者:刘国昌 来源:华文融媒云<br><br>  新闻是关于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既然要报道事实,就要把事实的经过、原因等因素写清楚写明白,不能让读者感到疑惑。这是一个写作理念问题,也是一个具体的操纵规则,务必要严格遵守。<br>  然而在有些稿子中,这一点却做得不够,该写的没写,应写清楚的未写清楚。这是需要提醒大家的。<br>  文章结合实例,指出了“写清楚”要注意的两个要素:一是及时了解受众的需求;二是写人物要合情合理。<br>  看了标题,可能有人觉得绕嘴。细细琢磨,意思很明白,那就是要把那些该写清楚的内容一定要写得详细一些,给读者一个完整的交代。<br>  有没有未写清楚的稿子呢?有。<br>  一、从两个例子看毛病<br>  例1:<br>  一篇题为《三万护工出吕梁记》的报道(见2020年9月29日剥洋葱公号),介绍了山西吕梁地区妇女来京从事家政服务业的故事。全文6237字,给人们较大的信息量。但美中不足的是,有些地方该写清楚的却没有交代明白,让人产生了些许疑惑。<br>  比如文中写道:<br>  从2016年4月起,吕梁在全市范围内开辟月嫂、育儿骚、护工等家政人员培训基地,免学费、免食宿、包就业。四年来,一批又一批家政人员走出吕梁山,到北京、山东、山西等北方省份打工谋生,并由此脱贫。<br>  各级政府每年的培训、就业总投入都在5000万元左右。我们的任务是5年培养6万人。<br>  截至目前(2020年9月),“吕梁山护工”项目累计培训54210人,实现就业29103人;其中培训贫困人口22809人,就业11296人。<br>  人们看到这些很想知道,这么多的投入,具体是如何实行“免学费、免食宿、包就业”的,可文中却对此没有写到,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br>  通过培训学得技能促进就业,是当下各地都在努力解决的问题。各类媒体理当把包括山西吕梁在内的各地具体有效的作法加以介绍,供有关部门借鉴,且介绍时要写得具体、详实,有针对性。<br>  例2:<br>  人民日报上曾登过一个村医的事迹,这位村医乐善好施,多年来手里的欠条金额达40多万元。他如何对待呢?稿子最后点了一句:他说:“能为村民的身体健康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心里就觉得踏实。”<br>  看了这些人们固然感动,但也提出疑问:这位村医一家生计怎么办?当地有关部门对其有无具体帮助措施?<br>  回答这些问题,并将之写清楚,人物才真实可信,受众才信服。然稿子却没有写到。<br>  二、“写清楚”是一个重要的写作理念<br>  新闻是关于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既然要报道事实,就要把事实的经过、原因等因素写明白,不能让读者感到疑惑。这是一个写作理念问题,也是一个具体的操纵规则,务必要严格遵守。<br>  然而在有些稿子中,这一点却做得不够,该写的没写,应写清楚的未写清楚。这是需要提醒大家的。<br>  如何做到“写清楚”呢?<br>  笔者有以下建言:<br>  1. 及时了解受众的需求。<br>  写稿子对材料有个取舍问题,那么取舍的标准在哪儿呢?在于以受众的需求为标准。也就是说,凡是受众需知、欲知的内容就应该多写、并且写详细。<br>  如《三万护工出吕梁记》这篇稿子,受众想知道的内容是什么呢?三万护工从那里来?他们是如何接受培训的?培训后的就业情况如何?把这些受众的“欲知”需求写清楚,稿子就有“神”了。<br>  也许有人会问,受众的需求哪里寻呢?从经验中寻。<br>  资深报人、人民日报老编辑钟立群老师曾说,写稿多了就会对读者的需求不断有所了解,写稿前首先就要想一想,我这篇稿子是写给哪些人看的?他们需要了解什么?积累多了,对受众的需求就有了一定的了解。<br>  钟老师所言极是。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心里有了底,写稿就会更加主动。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及时了解受众需求,是写好稿件的要义之一。如果不看需求,凭着自己的感觉写,那受众是不买账的。<br>  2. 写人物要合情合理。<br>  长期以来我们在写人物上存在很大误区,一写就是“高大上”。上面所说村医乐善好施的那篇稿子,多年间收下的欠条金额有40多万元,最后只点了一句:“能为村民的身体健康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心里就觉得踏实。”至于他家里的生活如何办?相关部门有无帮助?稿子里只字未写,这样的写法无疑会影响稿子的效果。<br>  也许记者手里有这方面的材料,但由于受“高大上”的影响未能写进去。也许记者就没有进行这方面的采访,稿子也就无从写起。<br>  写人物贵在“合情合理”,在“合情合理”理念引导下,就会自然把应写的事情写清楚、写明白。<br>  小结语:<br>  写稿子要“写清楚”,看似是个技巧问题,实则是个观念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写稿?那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通过看稿知晓新闻、开阔眼界、打开思路。为此,我们写稿时就要尽量写得符合受众的需求,把该写清楚的尽量写清楚,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需求。<br>  在这里,记者要克服主观主义,要深入到实际工作中去,了解受众的需求,写出既符合需要又“解渴”的稿子。 怎样把稿子写得形神兼备?<br>作者:刘国昌 来源:华文融媒云<br><br>  形,指的是外壳(表现形式);神,讲的是内核(精气神韵)。<br>  形是躯体,神是灵魂。<br>  形与神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形反映着神,神寓存于形之中;如无形,神也就无法存在。正是:“形”之不在,“神”将焉附?<br>  本文结合生动实例,说明“形”的特点:一是典型性,二是生动性。并强调,在选“形”上要多下些功夫,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生动性的“形”。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形神兼备。<br>  艺术作品讲究形神兼备,写文章同样也讲究形神兼备。那么,如何理解形神兼备?写文章时如何做到形神兼备?今天我们就此探讨一番。<br>  一、形神兼备的本意是什么?<br>  形,指的是外壳(表现形式);神,讲的是内核(精气神韵);形是躯体,神是灵魂。<br>  形与神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形反映着神,神寓存于形之中;如无形,神也就无法存在。正是:“形”之不在,“神”将焉附?<br>  二、文章的形神兼备啥样?<br>  “形”,具体表现为动作、现象、事情等。我们写文章要找到“形”,这些“形”有哪些特点呢?<br>  请看下面的例子<br>  例1:<br>  1965年1月间,我国对印度尼西亚宣布退出联合国一事表示声援,在政府声明中写道:“有人说联合国老虎屁股摸不得!苏加诺总统就是摸了这个老虎屁股……”<br>  这句话是毛主席加上的,当时乔冠华看后十分兴奋地说:“主席加的话,妙就妙在这个‘形’上!‘形’之不存,‘神’将焉附?”<br>  例2:<br>  有一次乔冠华写篇评论,他冥思苦想仔细琢磨一个有“形”的提法。忽然间,他得意地大喊:“有了!有了!美国佬把手伸到蒋介石的破裤兜里!”通过这个有“形”的提法,来说明老蒋靠不住,美国人利用他反华的图谋一定会落空。<br>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在严肃的评论中巧妙地运用“形”,就能起到“传神”的作用,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br>  例3:<br>  在评论中抓有“形”,在通讯写作中更可以把“形”运用到极致。<br>  在今年“中国警察节”,人民日报做了一组基层民警报道,其中《46把钥匙,“是群众对我们的信任”》一文,开篇的场景描写就很有特点:<br>  “叮叮当当”,听声音,就知道老马出现了。<br>  老马名叫马怀龙,是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兴隆路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腰间总是挂着46把钥匙,步履匆匆间,钥匙碰撞发出阵阵清脆声响。<br>  钥匙多、步速快,为啥?后文随即介绍,这是孤寡老人、残障居民家的钥匙,背后是对老马的信任;社区居民2万多,步履匆匆背后是老马的工作节奏和为民情怀。记者抓住“钥匙”这个老马身上典型的细节和特点,一个小片段,写出了悬念感和故事感,也让爱岗爱民的基层民警形象丰满生动。<br>  三、如何做到形神兼备?<br>  首先,要找到“形”。<br>  这些“形”具有哪些特点?<br>  1. 典型性。<br>  “形”(实例)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只有那些典型的“形”(实例),才能反映出“神”。因此,我们找“形”一定要注意寻找哪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形”(实例)。<br>  2. 生动性。<br>  找“形”,还要注意其生动性。<br>  如:<br>  “有人说联合国老虎屁股摸不得!苏加诺总统就是摸了这个老虎屁股……”<br>  美国佬把手伸到蒋介石的破裤兜里!<br>  “叮叮当当”,听声音,就知道老马出现了。老马名叫马怀龙,是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兴隆路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腰间总是挂着46把钥匙,步履匆匆间,钥匙碰撞发出阵阵清脆声响。<br>  有篇谈文化继承的文章写道:在对传统文化要采取“扬弃”的态度,舍弃旧的内容,保留有价值的东西。不能一概否定,“在倒洗澡水时连同盆中的婴孩一块倒掉”。<br>  这些“形”很生动,在这些生动的“形”中,其神韵也显露出来了。<br>  3. 找“形”与“找例子”的联系与区别。<br>  也许有人会说,您说得找“形”,也就是“找例子”吧!<br>  也可以这样说,但不全面。找“形”与“找例子”,有相同之处,它们都是实际生活的实例。但找“形”的要求更搞一些,它要具备“形”的形态、内涵等,要有能反映“神”的基础。<br>  小结语<br>  人们阅读时喜欢看那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情节和实例,那么我们写文章时也应这样做。<br>  “文以意为主”,但这些“意”,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体现;由“意”所形成的“神”,也要通过具体的“形”来体现。有鉴于此,我们在选“形”上要多下些功夫,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生动性的“形”。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形神兼备。<br> 说说“小段+碎句”的写作手法<br>作者:刘国昌 来源:华文融媒云<br><br>  如何写好这种形式,文章强调了3点:首先要思路清晰;第二要有“写短”的意识;第三文字要精炼。<br>  最近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委曹焕荣在谈到评论写作时说,重庆日报的评论《致敬重庆,致敬人民》获得一等奖。这篇署名“俞思平”文章,发出后在重庆风行一时,甚至有点“洛阳纸贵”的味道,读者称“读得让人激情澎湃,也让人满眼泪花”。<br>  为何会有这样的效果呢?曹焕荣介绍说,这篇大型评论读起来为什么不觉得长呢,发在平面媒体上为什么不显得沉闷呢?为什么能让人一口气读完呢?一个原因就在优化表达,即“小段+碎句”的写作手法。<br>  这种手法把长文的段落和句子切得很碎。全文4700多字,光段落就有100多个,有的一个自然段落寥寥十来字。不是说当今非得这么行文,但在新的媒体格局下,适应快节奏、碎片化、轻阅读,这种探索是可行的。<br>  一、“小段+碎句”写作的优势<br>  曹焕荣老师概括的“小段+碎句”写作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时下优化表达的具体途径,值得广泛推广。<br>  “小段+碎句”写作手法,具有明显的优势:<br>  1. 便于阅读。<br>  文章是写给人看的,如果在表达方式上冗长、沉闷,那么即使有再好的内容也会让人和它失之交臂。那些段落大、句子长的文章,早已不被人们所欢迎。<br>  有鉴于此,大力倡导“小段+碎句”的写作手法,让更多的人阅读势在必行。<br>  2. 有利写作。<br>  文章贵在有新观点、新内容、新角度,但表达方式也很重要。段落短、句子短,有利于更好表达所阐述的内容。<br>  如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资深报人詹国枢在“码字工匠老詹”公号写的文章,不少都是这种“小段+碎句”写作手法。<br>  如2024年3月31日写的文章“面对周围污浊,我的‘三不’原则”(节录):<br>  再过些日子,老詹就满七十五了。<br>  回忆过往,我庆幸,<br>  这一生,碰到的几乎全都是好人。<br>  所遇到的环境,也都还阳光灿烂。<br>  那天与朋友聊天,谈起我这体会,<br>  朋友说,老詹呀,您老这么一大把年纪了,<br>  咋还这样天真,如此单纯呢?<br>  这个……<br>  嘿嘿,还真说到了我的要害!<br>  冷静下来,扪心自问,<br>  是呀老詹同志,到底什么原因,<br>  让你对于明明存在于周围的邪恶和污泥浊水,<br>  竟然视而不见呢?<br>  细说起来,这就涉及我的三观了。<br>  ……<br>  全文共有14个段落,每一段都不长。在论述观点时还加了“领句”:一是,不打听;二是,不仿效;三是,不传播。这样的写法,层次分明,条分缕析,畅快淋漓地书写出了自己的见解。<br>  在手机广泛使用的今天,这种写作手法特别适合阅读。<br>  二、如何写好“小段+碎句”的形式?<br>  从上可以看出“小段+碎句”写作形式的好处,那么如何写好这种形式呢?<br>  据笔者的体会,有以下几点:<br>  首先要思路清晰。<br>  写文章时思路很重要。思路,乃写稿的顺序也,即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这些都要在脑际间“排个队”。只有把这个“队”排好了,才能有条不紊地徐徐道来。怕就怕“思路不清”,自己都没想清楚便随手写来,那怎么能写好文章呢?<br>  第二要有“写短”的意识。<br>  “小段+碎句”写作形式的实质是“短”。“小段”,就是段落要短,切忌大长段;“碎句”,就是句子短小,切忌长句子、“一逗到底”。时下有些文章的句子很长,让人读着喘不过气来,那怎么行呢!<br>  第三文字要精炼。<br>  什么是精炼?精炼指的是文字简洁、扼要。我们要做到“段落小、句子短”,必须要让文字精炼。能用3个字说清楚的不用4个字;能用成语的地方不用大白话。诚如唐代刘知几所言:“寻其冗句,摘其烦词。”他认为,行文要简要,一要省字,而要省句,惟此才能写出短段、短句。<br>  小结语:<br>  倡导“小段+碎句”的写作手法,实际是个文风问题。改进文风说了很多年了,但收效不是很明显。有些长段落、长句子经常出现在一些报道中。这种毛病实在应该彻底改一改了。时值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从手机上获取信息已是常态。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倡导清新的文风,让人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享受阅读的愉悦。 向小说借鉴写作技法<br>作者:刘雨瑞 来源:老记说事<br><br>  近来读的《千里江山图》是一本谍战小说,以1933年设于上海的党中央机关大转移为背景,描写了上海特别行动小组克服各种困难、勇敢完成任务的故事。故事铺陈流畅,如同人的呼吸,吐纳自如,韵律自然。我不禁想,在确保新闻真实的前提下,新闻写作是否也可以参考小说的技法,增加流畅度、增强可读性。<br>  一、把有吸引力的内容放在开头<br>  我们阅读小说,更注重故事情节和内容,较少关注遣词造句。尤其是谍战小说,细节尤其重要,否则就很难厘清故事发展的脉络。这与新闻报道其实有相通之处。在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人们阅读新闻主要是为了获取信息、干货,很少是为了得到审美体验。这就促使记者要把吸引人的内容放在开头,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br>  今年4月22日见报的《在量子世界中探索奥秘》,讲述了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杜灵杰投身量子物理研究、不断探索科学奥秘的故事。来看文章最后一部分的开头:<br>  还没有从投稿被拒的阴影中走出来,杜灵杰又遭到了一次打击。<br>  去年7月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一名专家向杜灵杰提出问题:“引力子激发自旋为2,但自旋为2的一定是引力子激发吗?”<br>  这一下把杜灵杰问住了。<br>  回到实验室,他重新振作起来。<br>  这回,社灵杰关注到了此前不曾关注的数据,意识到极小动量的激发测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设计了新的实验。<br>  今年1月,杜灵杰受邀参加了一场分数量子霍尔效应领域的国际会议。这次,他拿出有力的实验证据,解答了去年被质疑的问题。<br>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做科研是不断打破思维定势的过程。”<br>  寥寥几句话,作者勾勒出了故事的梗概,就像搭起了骨架。从问题的提出,到为解决问题付出的努力,再到问题的解决,再到最后用直接引语开华主题,结构完整、清晰。我曾问过许多忠实的报纸读者,他们在阅读时,往往也是速读,很少逐字逐句阅读。所以,要尽量把有吸引力的内容放在开头,让读者愿意往下读。<br>  二、利用悬念增加文章连贯性<br>  三分法是通讯报道的常见套路,优点是结构清晰、驾驭难度低。但是,这种法子也有缺点:三个部分之间过于割裂,读者阅读时容易因为新出现的人物和背景信息而摸不着头脑。这启示我们,在写作时,要特别注重连贯性。<br>  小说也是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人物、情节密度比新闻报道高多了,但仍能让读者一章章阅读下去,秘诀之一便是充分利用悬念。<br>  《在量子世界中探索奥秘》这篇稿件,在第一段介绍了科学家杜灵杰投身量子物理学研究的原因,其末尾写道:<br>  2019年,社灵杰结束博士后工作,回到南京大学物理学院从事科研工作。他决定,要向这一科研前沿发起挑战。<br>  挑战能不能成功?循着读者的期待,很自然地引出下文。再看第二部分,讲述了杜灵杰好不容易突破了各种科研难题,写出了论文,却被《自然》杂志退回。末尾写道:<br>  前路又迷茫起来。<br>  文章读到这里,读者也替杜灵杰捏了一把汗。做了这么多年研究,最后因为证据不足被退稿,未来该怎么办?又一次引出下文。两次悬念的设置,将整篇文章有机串联起来。<br>  三、在跌宕起伏中增强沉漫感<br>  相较于一帆风顺,逆境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因为它展现了人生的困难与挣扎,彰显了世事的无常。<br>  所以有人说,最好的喜剧,一定有一个悲剧的内核。今年4月22日刊发的《给探测器装上国产“眼睛”》,讲述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联合团队攻克光电倍增管核心技术,实现批量化生产的故事。一篇2000余字的报道,出现了4次波折:<br>  科学家要建造一个探测器,日本可以提供部分设备,但太贵了;科学家通过自主研发,完成了相关设备的设计,但鲜有企业想要合作;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愿意合作的企业,但生产出来的产品效果不行,最终合作宣告失败;后来终于又与其他企业达成合作,完成了样品的生产,但设备所需数量庞大,还得再找能量产的厂家。<br>  一次次困难,一次次转折,一次次突破,读者的心绪随着研发的过程跌岩起伏,增加了报道的沉浸感。从中,读者还感受到了中国科研人员突破“卡脖子”技术的艰辛与不易。<br>  小说与新闻各自承载着不同的使命与价值。小说以其虚构的叙事和丰富的想象力,引领读者进入一个个独特的故事世界。而新闻则以其客观真实的报道,为公众提供了解世界动态的窗口。两者虽在表现目的上有所差异,但都以文字为媒介,传递着人类的思想与情惑。我的体悟是,写新闻报道,不妨在语言风格、结构布局、情感表达等方面,借鉴小说写作技法,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提升报道的传播力感染力。<br> 如何做到“大处着眼,小处落笔”?<br>作者:刘国昌 来源:老记说事<br><br>  “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是一个重要的写作理念。<br>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有认知的问题,也有一个实践的问题。今天我们说说这事儿。<br>  一、何为“大处着眼”<br>  “大处着眼”,说的是媒体人在工作中要时时、处处关注、思考国家的大政方针、发展形势和特点。如时下中央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针,那么搞经济报道的记者就要及时学习、理解和掌握,并在写稿中加以体现。<br>  “大处着眼”实际就是“站在天安门上想问题”(人民日报社原社长杨振武语)。学会从宏观上观察问题,想全局性的事情,不囿于一城一地,眼界要宽广。<br>  二、何为“小处落笔”<br>  选题定了之后进入写稿阶段,在这个时候特别要注意“小处落笔”。<br>  “小处落笔”,就要写微观的东西,写细节,写故事。这样的稿子深受人们欢迎。<br>  为什么呢?<br>  这是由新闻作品的特点所决定的。大家知道,新闻是关于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事实第一,报道第二。做报道的时候,需要精选那些来自生活的新鲜、生动、有意思的事实来写,以此来反映特定的主题。<br>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一个大主题,但在具体报道中则要在“小处落笔”:如人民日报海外版的《龙吟》报道,每一篇稿子都从具体的内容写起,如《茶文化》《亭文化》《毛笔文化》《长城文化》等等。<br>  生态建设的报道,也是一个大主题,然在报道中要注意选择那些具体的地方(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村镇)来写。同样像反映农村变化、中小学教育、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等等方面,都要善于从“小处落笔”。<br>  三、如何做好两者的紧密结合<br>  “大处着眼”与“小处落笔”,看起来好像有点矛盾。其实不然。“大处着眼”说的是写稿的指导、方向;“小处落笔”讲的是材料的取向、实操的步骤。方向不明,无法写稿;取材不对,难于下笔。只有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把稿子写准、写好。<br>  为此需要注意和做到以下两点——<br>  1.勤于学习,提高眼界。<br>  学习是第一位的。作为媒体人,党报党刊是一定要看的,重要的文件精神要及时掌握,惟此才能真正做到“大处着眼”。<br>  有些记者对此认识不够,总觉得“有领导把关,自己写稿就行了”。仔细想想,自己学习不到位,对报道精神领会不深,怎能把稿子写好呢?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曾说,作为一个党报记者首先要站位高,站位高,才能眼界宽。这样才能更好地感觉实际生活、写出好稿。这是经验之谈,也是重要提示,值得年轻记者深思。<br>  2.深入实际,捕捉实料。<br>  为做好“小处落笔”,需要我们的记者要眼睛向下,经常到生活中去,寻找、捕捉那些新鲜、具体、生动的人和事来写。只有这样,才能把“小处落笔”做好、做扎实。<br>  有些记者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具体表现在:忙于“跑会”,深入基层少;面对面采访少,满足于下面送来的材料;捕捉细节能力差,抓不住“有意思的瞬间”……凡此种种说明,不及时纠正和改正这些毛病,那我们就无法写出“接地气,冒热气”的好稿子。<br>  小结语<br>  如开头所说,“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是个重要的写作理念。具体落实有个认知问题,也有一个实践的问题。年轻的记者们需要仔细想一想这个问题,并勇于在写作中大胆践行。惟此,才能把新闻作品写得更好。 如何写好“新闻中的新闻”?<br>作者:刘国昌 来源:老记说事<br><br>  一看题目可能有人会问:什么是“新闻中的新闻”?<br>  “新闻中的新闻”,即新闻背景。这是写作中的一个重要手法,举凡好的新闻作品都将此点精心写作。今天我们就此来一番探讨。<br>  一、“新闻中的新闻”啥样?<br>  “新闻中的新闻”(新闻背景)在一些报道中经常出现:<br>  如最近媒体报道了“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将在京举办”的消息,在这条消息的末尾,记者写道:<br>  “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是我国以开放姿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交流平台。”<br>  再如最近一些媒体报道了傅聪出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的消息。消息中不仅介绍了傅聪的情况,还写了14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的名单:<br>  自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权利以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br>  根据外交部官网的信息,目前,已有14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他们分别是黄华、陈楚、凌青、李鹿野、李道豫、李肇星、秦华孙、王英凡、王光亚、张业遂、李保东、刘结一、马朝旭以及张军。<br>  有了这个新闻背景,这条消息就“立起来”了。不仅有现实情况,还有历史上的相关材料,使读者一目了然。<br>  二、为何要写新闻背景?<br>  写好新闻背景,首先要了解它的由来:<br>  大家知道,新闻报道是用事实说话的,但所说的事实并非孤立存在,总有一定的历史联系、也与周边事物密切相关。<br>  当我们在报道某一事实时,有时候需要把与这一事实相关的联系也介绍一番,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新闻。介绍这些联系,在新闻术语里叫“新闻背景”。<br>  这种新闻背景,在稿子中对主要新闻事实起到说明、补充、衬托作用,又被称为“次要事实”、“新闻背后的新闻”。<br>  新闻背景分为几种类型, 我们上面举的中关村论坛的例子是“情况背景”;傅聪的例子则属于“人物背景”。此外,还有历史背景、社会背景、事件背景、技术和专业背景、材料背景等等。<br>  三、如何写好新闻背景?<br>  写好以上这些背景无疑是必要的。在具体运用这些背景时,需要把握好一个总的原则:视稿情而定。<br>  如果你写的是人物,那么就需要把这个人物的相关情况介绍一番。特别是历史人物,时下人们不大了解,介绍一下人物的背景情况,是十分必要的。<br>  如一篇关于“第十四届韬奋出版奖颁奖活动首次在邹韬奋先生故里举办”的消息,写了相关的背景:<br>  据了解,这是韬奋出版奖首次在邹韬奋先生故里举办。为了纪念这位新闻出版业前辈,近年来,鹰潭市深入挖掘邹韬奋思想精髓,先后打造了韬奋小镇、韬奋书屋、韬奋综合体育馆、韬奋公园等,还修建了韬奋学校,复建了韬奋祖居,组织举办多次读书节等文化活动。<br>  如果你写的是事件,那就更应该介绍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让读者详细了解事件的全部内容。<br>  比如报道某市“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服务”,  就要及时介绍一下背景情况:“该市还积极吸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农村“五老”、乡贤等力量组建农村“法律明白人”队伍,配合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带动每家每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让法治精神融入千家万户。去年以来,该市运用多元化解办法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651件。”<br>  在文中介绍背景,可以把材料穿插在文前、文中和文末。这样写比较自然,顺情成章。<br>  四、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br>  1.新闻背景是必要的,但这不意味着每条消息都要写新闻背景。对于一些众所周知的人和事、对一句话的简讯等,则不必写背景材料。<br>  2.在行文中,写新闻背景没有固定的段落。可以独立成段,也可以散见文中。以自然、妥当为好。<br>  3.注意不要喧宾夺主。如上所说,背景材料是“次要事实”,它服务于“主要事实”。如果背景材料写得过多,那就本末倒置了。<br>  4.写背景的文字一定要简明扼要。现在查材料很方便,但不能照抄照搬,一定要进行挑选、简编。<br>  小结语<br>  写好“新闻中的新闻”(新闻背景),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视情、择机必须要做好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需要耐心、细致和灵活的写法。初学新闻写作的年轻记者当在这方面多下苦功。 碎片化新闻写作:如何抓住读者的注意力<br>作者:一帆 来源:华文融媒云<br><br>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传统的新闻消费模式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读者现在期望快速获取信息,而且更倾向于短小精悍、易于消化的内容。因此,新闻机构必须调整其写作策略,以适应这一变化。本文将详细探讨如何在新闻写作中应用“碎片化”技术,以及这种方法如何帮助企业通讯员更好地与读者互动。<br>  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碎片化”新闻写作?<br>  碎片化新闻写作是一种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写作方式,它通过将长篇的新闻内容切割成多个短小、独立的部分来呈现,每个部分都聚焦于一个具体的事实或信息点。这种写作方式旨在使新闻更加易于阅读和消化,因为读者可以快速浏览并获取他们感兴趣的特定信息,而不是必须逐字逐句地阅读全文。<br>  在结构上,碎片化新闻可能由类似提要的短段落组成,每个段落都包含了某一具体的事实或信息点。语言上,则多采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描述事件,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此外,碎片化新闻还强调使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来表达复杂的概念,使其既精确又易于理解。<br>  总的来说,碎片化新闻写作的核心在于适应信息过载和用户注意力分散的现象,通过创新的结构、语言和风格组合,提升内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同时保持内容的清晰、准确和相关性。<br>  首先,让我们看看结构碎片化。这种风格最初在面向市民阶层的都市报和晚报上兴起,并大胆应用于时政新闻等较为严肃的领域。<br>  以都市快报的《大杭州1200亿土地出让金用在了涉及民生的八大方面》一文为例,整篇文章由类似提要的短段落组成。使得每个段落都包含了某一具体的事实或信息点。这种写作方式不仅清晰地交待了新闻事实,还为读者带来了阅读的节奏感,有效防止了阅读疲劳。这不仅体现了结构碎片化的优势,也展示了如何通过改变文章结构来提升文章的可读性。相比之下,如果采用传统的公文式新闻或会议新闻的写法,许多人可能不愿仔细阅读细节内容。<br>  因此,结构碎片化的写作风格在提高文章可读性和吸引读者方面具有显著优势。<br>  接下来是语言碎片化。生动的语言可以使新闻报道更加吸引人。<br>  例如:<br>  没送到地方,就叫我们下车。不干!我们坐着不动。争执,用蹩脚的英语争执,鸡同鸭讲。看着冷清的街面,心虚,就喊同伴下车结账。<br>  ——金华日报《越南三轮车历险记》<br>  该例通过使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描述事件,如“不干!我们坐着不动。争执,用蹩脚的英语争执,鸡同鸭讲。”等,成功地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此外,通过多写短句、断句以及提炼关键词,使得读者能够快速掌握文章的大体含义。这不仅体现了语言碎片化的优势,也展示了如何通过改变语言风格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br>  武侠小说中常见的打斗场面描写也常常采用碎片化手法,这种技巧同样可以应用于新闻写作,尤其是在描述紧急事件或冲突时。企业通讯员应当学习如何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来表达复杂的概念,使其既精确又易于理解。<br>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结构碎片化还是语言碎片化,都是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信息过载和用户注意力分散的特点,提高新闻的吸引力和阅读率。同时,这两种方法也都强调了内容的清晰、准确、相关,这是任何形式的新闻写作都不能忽视的核心要素。<br>  最后是风格碎片化。主流媒体正逐渐从“高大上”转变为“接地气”,采用更亲民的风格与读者沟通。《人民日报》的微博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它通过简短有力的语言和平民化的视角,传递出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br>  “苦难不会说话,但灾难会说话。每一次灾难都让国人忧心远方的安危,每一场灾难都会有子弟兵不畏生死的身影。灾难,带给我们心灵的创痛,让我们在反思当下、活在当下的同时,更了解了‘你是谁,为了谁’。点燃‘星’平安之光,照耀中国!”“此刻,距离长江客船沉没已整整33个小时,400余人仍生死未卜。天又亮起,救援仍在继续,每一个,我们都不会放弃。早安,监利!平安,生命!”<br>  ——摘自《人民日报》微博<br>  对于企业通讯员而言,这意味着在撰写新闻稿或内部通讯时,应考虑使用更加平易近人的语言和视角,让不同背景的读者都能产生共鸣。<br>  总之,碎片化不仅是一个写作技巧,更是一种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有效策略。通过结构、语言和风格的创新组合,企业通讯员可以提升内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记住,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变化,内容的核心--清晰、准确、相关--始终不变。<br>   “拎点”乏术,会议消息怎能写好?<br>作者:刘国昌 来源:老记说事<br><br>  何谓“拎点”?<br>  “拎点”,就是把最重要、最主要的要点“拎”出来。这是写消息、做标题的一个小技法。<br>  此法虽然简单,但一些媒体却未做到位。于是乎,会议消息中“胖导语”出现了;标题中“举行”“召开”字眼触目而见,让受众不胜其烦。<br>  怎么办?看来还得说说这“拎点”之术。<br>  一、写会议消息,重在“拎点”。<br>  会议是信息的聚集平台,记者采访会议能获得大量信息。记者在报道会议时要多动动脑筋,力求把那些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报道出去。这就是采访会议的终极目的。<br>  有不少记者做到了这一点,但也有些记者未能做到。笔者最近看了一些高校校报、企业报的一版版面,上面所载大都是会议消息,然从标题上看几乎均为“XXXXXXXXX会议举行”“我企召开XXXXXXXXX会议”。至于会议的内容是什么?从标题上上很难看出。<br>  标题上看不出来,那就看导语吧。令人遗憾的是,导语写了一大堆文字,其中空话、套话不少,让人看不出“新鲜点”。<br>  如此这般反映了一个问题:我们写会议消息要学点“拎点之术”,即善于把会议的主要之点找出来、“拎”出来,或写进导语,或做成标题。<br>  二、“拎”什么“点”?怎么“拎”?<br>  也许有人会说,“拎点”的道理我们都懂,但具体“拎”什么“点”?怎么“拎”呢?<br>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br>  “拎点术”一:脑子里要经常装点问题。<br>  记者参加会议看起来是被动的,会上讲记者听。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未必如此。这里关键在于记者如何听会。<br>  如果记者脑子里装着一些问题,抱着探寻的心态去听会,用新闻价值的眼光去审视内容,那他就不会被会议材料所拘囿。相反倒能从中发现、捕捉“闪光点”。<br>  当年(1979年)人民日报记者王惠平参加全国高等学校科研工作会议,内容不少。但当他听到“1979年国庆30周年不大搞,不在这方面多花钱和物”的指示精神后,马上写成消息发表。<br>  这就是会议消息的“拎点”。在这里,会议只是一个信息平台,真正的新闻点则是“国庆30周年不大搞,不在这方面多花钱和物”的指示精神。记者有新闻敏感,立即捕捉到了,成为当时的独家新闻。<br>  “拎点术”二:梳理文字,捕捉关键词。<br>  从广大受众来说,愿意看来自会议的新闻,但不爱读一般化的会议消息。<br>  上面所说的一些高校校报、企业报所载的会议消息,不能说都没有价值。只是由于没有“拎点”,让人看不出价值所在。<br>  比如有一篇关于“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专题研讨会的消息,这条消息的标题只标了在哪里举行,会议的内容只字未提。这显然没有做“拎点”之功。<br>  细看内容,导语只写了哪些人出席等内容,从后面几段文字中才看到,这项旨在从源头上改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的“优势计划”,今后要在“提升师范生教书育人本领”“为毕业生履约任教和专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这两个方面加强工作。<br>  这两方面工作的表述,其实就是这个会议的关键词,也是这次会议的“点”。写稿时应该把这个“点”“拎出来”写导语、做标题。<br>  试做标题如下:<br>  切实提高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肩题)<br>  师范生培养研讨会在我校举行<br>  推动“优师计划”稳步前进 (双行主题)<br>  这个标题采用“肩题-主题”的形式,把会议内容具体化,把重要之点向读者介绍,使会议消息有了看点。<br>  做出上面的“拎点题”,确实费点劲儿,但这种标题比起那种简单的“XXXXXXXX会议举行”好多了。这是“拎点”有术的结果。 宽题窄写,怎么写?<br>作者:刘国昌 来源:老记说事<br><br>  有人一看题目可能会问,宽体窄写?这是怎么回事儿?<br>  且听我慢慢道来——<br>  人民日报一版上的《今日谈》专栏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创办的,当时我在其编辑小组当编辑。<br>  记得最初接到最多的询问是哪些题目可写?或直接问我这个题目能不能写?2个月下来,编辑小组总结时发现询问时说的都是些大题目,于是大家议定,以后回复询问者时要强调,写稿要“以小见大”“宽题窄写”。<br>  一、何谓“宽题窄写”?<br>  “宽题窄写”是一个形象的说法,其实质是“大主题小切口”“以小见大”。也就是说,作者写稿时要看到大主题,从大主题出发;但到落笔时则要“小切口”“窄着写”。<br>  什么是“窄着写”?请看下面的实例——<br>  比如倡导文明新风,这是一个宽泛的主题,如果写一篇评论,可以从意义、目标、作法等方面去写。但放在《今日谈》专栏里来写,则就要从“小切口”入手,从点滴小事写起。<br>  如当时刊出的《一根拴鱼绳的重量》一文,讲商店为顾客购物提供方便新风;《一笑置之》说的是两人骑车不小心碰撞后不吵不闹、而是一笑置之的故事;《做孩子的朋友》,写的是对孩子不打不骂、善于倾听孩子心声等。<br>  以上所写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事,但就是这些小事反映了倡导文明新风的“大主题”。这种“宽题窄写”的做法,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写起,剖析一番,微言大义,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br>  二、如何做到“宽题窄写”?<br>  做到“宽题窄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br>  1.深入生活,捕捉小事。<br>  选题确定后就进入写作阶段。如何更好实现“窄写”呢?手里有素材最重要。<br>  在工作生活中,有许多是我们写报道、做评论的素材。但这些素材需要我们去观察、去捕捉。这些素材只有深入到实际中去,才能体验到、感知到,进而捕捉到。当然从媒体、资料上也可获知一些,但最主要的还是要自己去“找”。自己“找”出来的素材,真切,实在,更便于作者更好进行构思、阐发。<br>  2.精挑细选,典型性强。<br>  从以上例文可以看出,所举的实例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所谓典型是说所举的实例不是一般的生活琐事,而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实例,这些实例要具有能说明阐发道理的基础和条件。<br>  有鉴于此,就需要我们对捕捉来的素材进行一番精挑细选。把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实例选出来,千万不能“捡到篮子里就是菜”,拿来点材料就写。<br>  当时《今日谈》专栏的来稿很多,但被“枪毙”的稿子也不少。原因之一就是所选的素材不典型、缺乏生发议论的基础,这是需要注意的。<br>  3.窄写有道,剖析深入。<br>  也许有人觉得,窄写就是简单地写。其实不是这个意思。<br>  窄写不是简写,也不是散写。它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切口小,二是议论深。<br>  切口小,从一件具体的事情写起,不东拉西扯。议论深,缘事而发,一针见血,议论风生,条分缕析。这样的议论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从中“拎出一些有意义有启发的观点于世人”。<br>  当年梁启超先生写的《奴隶与盗贼》一文,可谓“窄写”的名篇。这篇只有154个字的短文,怒斥鞭挞了慈禧惧外媚外的嘴脸。<br>  “公使夫人偶遭儿童指目,辄欲拿拷治罪;一教士之受辱,辄下罪己之诏”,梁先生就这两件事情议论道:“诚如孝子之事父母矣,伺其恭顺一至此甚也!”不仅如此,梁先生进一步分析议论:“民间如顺从朝旨乎,则奴隶而已矣。”<br>  随即深入一转:“奴隶犹可,两重奴隶,何以堪之!”这是说,人们若是顺从了,不仅是清廷的奴隶,而且还是外国帝国主义的奴隶。这两重奴隶,怎么忍受!接着梁先生继续写道:“如稍有不屈乎,则盗贼而已矣。”随即一转:“盗贼犹可,两重盗贼,何以堪之!”<br>  梁启超先生写得这篇短文,围绕一个社会现象深入剖析,层层递进,挖掘很深,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此也可看出,窄写并非容易事儿,它是一门硬功夫,需要好好锤炼才能见效。<br>  小结语<br>  从题材上说,窄写是“大主题,小切口”;从体裁上说,窄写并不局限于评论,像消息、通讯、特写等都可以窄写。<br>  窄写是新闻写作的一种理念和作法。时下有些稿子写得不集中、不深入,显散乱;有的稿子罗列了一大堆现象,显凌乱;还有的介绍了一下情况,或点了一下问题,但没有深入剖析。凡此种种都说明,对窄写这一写作形式有的媒体人认识尚未到位,行动尚未自觉,还需要进一步加深认识,加强锤炼才行。 如何用平实的手法写稿?<br>作者:刘国昌 来源:老记说事<br><br>  新闻写作贵在平实。<br>  平实手法,乃据实而写也。在报道新闻事实时,不缩小、不夸大。这样写出来的报道真实、可信,传播效果好。<br>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下面我们结合一篇通讯来具体谈谈这个问题。<br>  人民日报2023年6月17日第4版刊登了一篇题为《救人一跃 义举暖心》的报道。这篇报道介绍的外卖小哥彭清林在钱塘江救人的事迹感人至深。稿子用平实手法写出,可圈可点之处不少。<br>  一、平实写法,娓娓道来。<br>  综观整篇报道,记者是以平实手法来进行写作的。<br>  所谓平实手法,就是用真实客观的态度来表述事情的来龙去脉,注重用典型的细节来表现人物和事情。<br>  在这篇报道里,写了救人者彭清林当时如何救人的现场,写了在场群众、民警等救助的情景,写了网民的赞叹,写了当地政府部门对彭清林的表彰情况等。这些都是应写、必写的内容。<br>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写这些内容时都注意“用事实说话”,用“典型细节”来表现,没有一点虚构,更无添枝加叶,因而让读者看后颇有“信息满足感”。<br>  同时,这篇报道在文字上讲究,用词准确,恰到好处。<br>  如:<br>  眼看女子就快沉入江中,彭清林翻过栏杆,取下眼镜、脱掉鞋子、扔下手机,准备往江中跳。(点评:翻过、取下、脱掉、扔下,这几个动词用得好。)<br>  再如:<br>  “扑通”一声,彭清林整个人砸在水里。“当时感觉自己快被水面拍晕过去了,但一想到必须马上救人,就咬咬牙、定定神,坚持了下来。”彭清林说。(点评:“砸在水里”,这个“砸”字用得好。)<br>  二、引用话语,真实生动。<br>  报道中写道:<br>  今年31岁的彭清林来自湖南张家界,文质彬彬、人很朴实。他奋不顾身跳桥救人的视频一经传播,就迅速引起热议,网友赞叹:“这一跳,得要多大的勇气!”对此,彭清林说:“太高了,一开始我也有点害怕,不敢跳,但再不跳一个生命就没有了。如果再遇到这种事,我还是会选择救人,因为生命是无价的。”<br>  14日,彭清林来到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初步检查,他出现了胸椎压缩性骨折,医生建议他住院观察。彭清林说:“这次经历,让我有点后怕,但绝不后悔。”<br>  报道所写彭清林的心声:“有点害怕,不敢跳,但再不跳一个生命就没有了。”“这次经历,让我有点后怕,但绝不后悔。”这两句话不是什么“豪言壮语”,是发自内心的话语,真实可信。如实写下这些话语,平添了救人者精神世界的亮点。<br>  过去写这类报道,人为拔高的现象常见。有些记者甚至觉得他“应该说点豪言壮语的话儿”。其实这是记者头脑里一些似是而非的思想在作怪,应该彻底予以摒弃。<br>  普通人做包括救人在内的好事,这是人间常态。作为记者报道这些事情应该按事实的本来面貌、以平实的手法报道之。<br> 编辑审稿有“五看”<br>作者:刘国昌 来源:华文融媒云 <br><br> 编辑是把关人,哪些稿子能发,哪些稿子不能发,编辑起很大的作用。<br>  编辑审稿都看哪些方面呢?文章结合实践总结出“五看”,即看种类,看标题,看内容,看结构,看文字。<br>  对于作者来说,了解这“五看”也有必要,从中可以了解编辑的流程和用稿的要求,以便更好投稿,提高稿件的命中率。<br>  好多作者关心编辑如何看稿,编辑自身也思考如何把稿看好。今天我们就说说这事儿。<br>  笔者在人民日报工作40多年,无论是在评论部编辑《今日谈》专栏,还是在海外版编辑《言论专访》版,每天都要同稿子打交道。看稿、挑稿、编稿这些环节伴随着每天的日子,无形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体会。现将其中一些内容与大家分享。<br>  一、编辑看稿有5个环节。<br>  编辑看稿有5个环节,现分述如下:<br>  1<br>  看种类<br>  有些稿子是广投的,作者不知投哪个部门,于是写“人民日报编辑部收”。面对这种情况,由报社相关部门进行分拣后转给各专业部门。<br>  各个专业部的编辑先看是什么种类,消息?通讯?特写?时评?然后转给相关编辑进入编稿阶段。<br>  2<br>  看标题<br>  编辑看稿先看标题,标题新颖就会吸引编辑往下看。<br>  有的作者在标题上下功夫不够,以为编辑会重新做题。是有这种情况,但寄希望编辑这一点是不对的。一篇完整的稿子,当然包括标题部分。如果标题做得差劲儿,那也反映着作者的功力不够,不被编辑看好。<br>  3<br>  看内容<br>  看内容,是决定取舍的关键一环。编辑手里掌握着两把“尺子”,一把是“是否有意义”,另一把是“是否有意思”。用这两把“尺子”一衡量,稿子的去留大致上就清楚了。<br>  这里有个“跟风稿子”问题要注意。所谓“跟风稿子”,说的是有的作者看报纸上登什么稿,他也跟着写类似的稿子。殊不知,这类稿子入不了编辑的法眼。“这类稿子刚登过了”是编辑们常说的一句话。<br>  编辑喜欢什么样的稿子呢?一个字:“新”。新材料、新角度、新观点、新表述等等。<br>  4<br>  看结构<br>  稿子结构设置的如何,层次是否清楚,反映着作者的把控能力和逻辑水平。<br>  开头、结尾和“重点段”恰当合适,各得其所,被视为“最佳结构”。开头沉闷,结尾无力,“重点段”冗长,则不被看好。<br>  5<br>  看文字<br>  编辑们常说“这稿子文字不错”“那篇稿子文字差点”的话,这是编辑看稿后的第一反映。如果稿子中有错别字,那就会让编辑头疼,感叹“又得当语文老师了”。<br>  有鉴于此,作者投稿一定要在这方面多加小心,写完后多看几遍,把文字搞干净。要看到,因文字而被“枪毙”的稿子并非少数。<br>  二、作者应得到哪些启示?<br>  从编辑看稿的5个环节,作者应得到哪些启示呢?<br>  1<br>  加强基本功锤炼。<br>  写作是一门硬功夫。从内容到文字,从结构到标题,哪一个环节都有讲究、都有规矩。如果有文字差错、表述不当、要素错漏、概念模糊、事实颠倒、立场偏颇、挂一漏万等问题,那显然是不能用的。<br>  有些作者企望编辑给改一改,这是不现实的。编辑当然有改稿之责,但像出现上面所说的问题,那就不是改改的问题,而是应从作者的基本功上找原因。<br>  2<br>  强化“求新”意识。<br>  编辑看稿“喜新厌旧”,作者写稿也要“喜新厌旧”。要树立“求新”意识,不写则已,写必出新。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老师曾说,文无新意不出手。这当成为大家的一个重要理念。<br>   怎样修改文章?<br>作者:姚赣南 来源:华文融媒云<br><br>  “米淘三遍沙子少,文改百遍质量高。”文章写好后,认真修改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怎样修改呢?本文从主题、结构、材料、语言文字、标题等几个方面讲述了修改的方法,可供写作者在修改文章时参考。<br>  文章写好后,一定要进行修改。千金难买回头看,文章不厌百回改。<br>  落笔成章、下笔成篇、一气呵成、一挥而就的情况也许有,那只是凤毛麟角,很少见到。绝大多的文章都是需要经过精心修改的。“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强调了修改在写作过程中的重要性。一个好的文章往往需要经过多次修改才能最终完成。<br>  那么,怎样修改文章呢?<br>  第一步:从大处着眼抓主题<br>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内容与意境的交融。在修改的过程中,要始终关注文章的主题是否明确,内容与意境是否和谐。<br>  修改的第一步就是要确保文章的主题正确、突出、深刻。在修改时,要从大处着眼,整体入手。这就像是在欣赏一件艺术品时,首先要看它的整体形象,然后再关注其细节。只有不断深化主题,才能使文章立意高,对读者有意义并产生共鸣。这是修改文章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br>  通过深入思考和反复修改,可以进一步挖掘和深化文章的思想内涵,使文章更加有深度、有厚度。<br>  托尔斯泰在写《复活》时,第一次写成主题是围绕道德与心理,写一个悲剧爱情故事。第二次修改时,将主题提升到批判当时的社会制度,但完美的结局削弱了主题的积极作用。第三次写作时,他把主题升华到抨击沙皇专制制度的罪恶,揭露沙皇政府、法庭、监狱和教会的反动本质,使这部小说成了经典之作。<br>  第二步:注意结构与材料<br>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好的文章总能做到结构与材料的统一。在修改文章的过程中,要关注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清晰,材料是否充实、贴切。如果发现结构比较松散,就要设法重建结构。如果发现材料不够丰富,就要设法加以补充。<br>  在修改的过程中,思路要清晰,通过调整结构、顺序和表达方式,使文章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需求,也更能突出主题思想。<br>  在写作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思路不清晰或组织不当而导致逻辑不连贯的现象。对此,要加以关注,通过整理思路,确保文章的结构和逻辑顺序更加合理。<br>  魏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原稿写了20几个事例,来表现志愿军的爱国主义精神,修改后剩下几个例子,再修改后只留下3个典型事例。<br>  文章的结构与布局要做到“言之有序”,即是将材料安排得主次分明,前后贯通,首尾衔接,形成一个整体。文章的材料的修改工作主要是增补、删节、订正以及先后顺序的调整,使文章更丰满,更准确,更生动。<br>  第三步:语言文字细推敲<br>  语言文字语言是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是文章的外衣,应当合体、适时、美观。在修改的过程中,要关注文章的语言是否准确、生动、贴切。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br>  修改文章的过程,就像是一次细致的雕刻,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精雕细刻,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吸引人。必要时,可以通过调整句子长度、用词、语法等,使文章更加易于阅读和理解。<br>  对于文章中的一些细节也不要轻易放过,如用词的准确性、语法的错误、错别字的纠正、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等,这样才能使文章更加完美。<br>  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10载,增删5次”;鲁迅写《藤野先生》修改处达170余处;冰心的散文《一只木屐》从构思到写成初稿历时15年;杜鹏程写《保卫延安》从100多万字删改到30万字,九易其稿才得以完成。这些事例都说明,对语言文字的推敲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br>  第四步:努力做个好标题<br>  文章改好后,琢磨出一个好标题是要下功夫的。有的文章写得不错,但标题做得不够好,吸引不了读者。文章标题总的要求是:突出主题,简洁明了,引人入胜,有独创性。少做普通的人云亦云的标题,也不决陷入标题党的陷阱。<br>  新闻作品与文学作品的标题有所不同,前者更强调新鲜性和显著性,后者的文艺性比较强。标题不要太长,不要面面俱到。请看以下10个做得不错的新闻标题:<br>  小蘑菇撑起“致富伞”<br>  昔日“煤城”化身“美城”<br>  脚沾泥土,手撷芬芳<br>  书香引领风尚,文化塑造风骨<br>  家书纸短,家国情长<br>  美丽乡村,从一朵花开始<br>  “两脚泥”跑出真信任<br>  笨功夫不笨<br>  初心恒心皆是为民之心<br>  急事难事烦心事,快报快批快处理<br>  实践证明,一篇好的文章往往需要经过多次修改才能最终完成。修改可以提升文章的质量,增强可读性和思想内涵。每一次修改都是对文章进行深度磨砺的过程,都是一次学习和提高的过程。通过修改,作者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他人的优点,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如何写好消息类新闻稿的“重点段”?(一)<br>作者:惠东坡 来源:NEWS全媒体采访与写作<br><br>  消息是新闻写作的基本体裁,它以客观、准确、简洁的语言,向读者传递最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消息的结构一般分为消息头、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几部分。其中,导语是消息的“重点段”,它在消息的开头,用最简练的一两句话,把新闻最重要的事实讲出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那么,如何写好消息导语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br>  一、遵循“五个W”原则<br>  “五个W”原则是指在导语中要回答新闻的五个基本问题(一般会突出几个重要的要素,不用详细交待全五个要素):Who(谁)、What(什么)、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为什么),还有How(怎样)。这些要素是新闻的核心内容,也是读者最关心的信息。回答了这些问题,就能把新闻的主要事实概括出来,让读者一目了然。例如:<br>  本报海口10月27日讯 干部被诬告怎么办?海南的做法是:为实干者上门撑腰、向诬告者坚决亮剑!10月17日至27日,海南省纪委监委先后通过召开澄清正名会、媒体公开通报等形式,为某市委书记盖某某澄清了不实举报。如此大张旗鼓为正厅长级干部澄清正名在海南尚属首次。<br>  (Who:海南省纪委监委、盖某某、诬告者;What:澄清正名、查处诬告;When:10月17日至27日;Where:海南;Why:不实举报)<br>  (来源:海南公开为一名正厅长级干部澄清正名)<br>  二、突出新闻的时效性和重要性<br>  导语要突出新闻的时效性和重要性,即新闻的新鲜度和价值。时效性是指新闻发生的时间距离报道的时间越近,新闻的新鲜度越高,越能吸引读者的注意。重要性是指新闻的影响范围、程度和深度,越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关注和思考。突出时效性和重要性的方法有以下几种:<br>  (一)使用时间状语。时间状语可以明确指出新闻发生的具体时间,也可以用一些词语来暗示新闻的时效性,如“近日”“昨日”“今日”“刚刚”“首次”“再次”等。<br>  扬子晚报讯 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前夕,最新出版的核心期刊《文学研究》2022年10月版,刊发了学术论文《〈难民回忆录〉的文史价值刍议》,对南京大屠杀亲历者吴雁秋的回忆录手稿进行了评析,这也是珍本《难民回忆录》的首度公开,南京大屠杀再添史料新证。12月9日,扬子晚报记者联系上了论文作者黄静,回溯了《难民回忆录》手稿的发现和考订始末。<br>  (时间状语:最新、2022年10月版、首度、再添)<br>  (来源:南京大屠杀再添史料新证!亲历者回忆录手稿首度公开)<br>  (二)使用程度副词。程度副词可以强调新闻的重要性,表达作者的态度和观点,如“非常”“极其”“十分”“最”“首次”“最高”“最低”等。<br>  (1) 本报讯 昨天,我市召开了首次全市城市管理工作会议,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为打造国际一流的宜居之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r>  这个导语使用了“首次”这个程度副词,突出了全市城市管理工作会议的重要性和新颖性,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和兴趣。<br>  (2) 本报讯 近日,我市出台了一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定了低保对象的申请条件、审核程序和救助标准,为困难群众提供了温暖和希望。<br>  这个导语使用了“最低”这个程度副词,突出了生活保障制度的普惠性和保障性,反映了政府的民生关怀和社会责任,激发了读者的共鸣和赞许。<br>  (三)使用新闻价值词。新闻价值词是指能体现新闻的社会意义、影响力和价值取向的词语,如“重要”“关键”“突破”“创新”“颠覆”“挑战”“危机”“机遇”等。<br>  (1)历史性的时刻到来了!10月15日,中国首次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将两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篇章。这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也是中国人民实现太空梦想的关键一步。<br>  这个导语突出了新闻的重要性,使用了“历史性”“首次”“成功”“重大突破”“关键一步”等新闻价值词,体现了新闻的社会意义、影响力和价值取向,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关注和思考。<br>  (2)台风“海燕”是有记录以来最强的热带风暴之一,11月8日在菲律宾中部登陆,造成数千人死亡,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基础设施和农业遭到严重破坏。国际社会纷纷向菲律宾提供援助,帮助受灾民众渡过难关。<br>  这个导语突出了新闻的重要性,使用了“最强”“数千人”“数百万人”“严重破坏”等新闻价值词,体现了新闻的社会意义、影响力和价值取向,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关注和思考。<br>  (3)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创造了全球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IPO)记录,达到250亿美元。这是中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的一次颠覆性的挑战,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次机遇性的展示。<br>  这个导语突出了新闻的重要性,使用了“最大”“创造”“颠覆性”“挑战”“机遇性”等新闻价值词,体现了新闻的社会意义、影响力和价值取向,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关注和思考。<br>  三、避免出现的错误<br>  导语是消息的“重点段”,也是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在写导语时,要注意避免以下几种常见的错误:<br>  (一)避免重复。导语要避免与标题或主体内容重复,要避免在导语中重复出现同一个信息点,要避免使用同义词或同类词。<br>  1、 错误案例:中国女排昨晚在东京奥运会上以3:0的比分击败了美国女排,成功卫冕了奥运会冠军,这是中国女排第五次夺得奥运会金牌。<br>  修改正确的案例:昨晚,中国女排再创奇迹,以3:0横扫美国女排,实现了奥运会四连冠,也是他们的第五枚金牌。<br>  分析:错误案例中,导语中出现了多处重复,如“中国女排”“奥运会”“冠军”“金牌”等词语,使句子显得冗长和乏味。正确案例中,导语用“再创奇迹”“横扫”“实现”“四连冠”等词语,增加了句子的变化和表现力,同时避免了重复的信息点。<br>  2、 错误案例:10月29日,北京市教委发布了《关于做好2020年高考报名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区教委、各高中学校和考生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报名。<br>  修改正确的案例:北京市教委今天发布通知,明确了2020年高考报名工作的要求和流程,提醒考生注意报名时间和注意事项。<br>  分析:错误案例中的导语与标题重复了“10月29日”和“北京市教委”两个信息点,也重复了“报名”这个词。正确案例中的导语删除了重复的信息点,用“今天”代替了“10月29日”,用“通知”代替了《关于做好2020年高考报名工作的通知》,用“明确”和“提醒”代替了“要求”和“严格按照规定”,使导语更加简洁和清晰。<br> 如何写好消息类新闻稿的“重点段”?(二)<br>作者:惠东坡 来源:NEWS全媒体采访与写作<div><br></div><div>(二)避免泛化。导语要避免使用模糊、笼统、空洞的词语,要尽量使用具体、明确、生动的词语,让读者感受到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度。<br>  1、 错误案例:昨天,一场盛大的活动在北京举行,吸引了众多的嘉宾和媒体的关注,展示了中国的文化魅力和创新能力。(泛化:昨天、一场、盛大、众多、展示)<br>  修改正确的案例:10月31日,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式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全球的近千名电影人和媒体代表出席了这一盛会,共同见证了中国电影的成就和发展。(具体:日期、地点、活动名称、人数、内容)<br>  分析:错误的导语使用了太多的泛化词语,没有具体说明活动的时间、地点、名称、规模和主题,导致读者无法清楚地了解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也缺乏吸引力和可信度。正确的导语则用具体的词语明确了活动的细节,突出了活动的时新性、重要性和接近性,提高了活动的可读性和影响力。<br>  2、 错误案例:近期,一些地方出现了疫情反弹的情况,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了防控工作。(泛化:近期、一些、反弹、广泛、一系列)<br>  修改正确的案例:10月28日,嘉德地区发现22例新冠肺炎本地确诊病例,这是继10月10日方洲后,该国再次出现本地病例。为防止疫情扩散,嘉德地区启动了一级应急响应,全面开展核酸检测,实施封闭管理,暂停旅游活动。(具体:日期、地点、数字、措施、原因)<br>  分析:错误的导语使用了太多的泛化词语,没有具体说明疫情的时间、地点、规模和原因,导致读者无法准确地了解疫情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也缺乏权威性和可信度。正确的导语则用具体的词语详细了疫情的细节,突出了疫情的时新性、重要性和接近性,提高了疫情的可读性和影响力。<br>  3、错误案例:最新消息,我国科学家在南海发现了一个新的海底火山群,这是我国首次在南海发现海底火山群。(泛化:最新、一个、首次)<br>  修改正确的案例:11月1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消息,我国科学家在南海北部的珠江口盆地发现了一个由20多个海底火山构成的火山群,这是我国在南海首次发现如此规模的海底火山群。<br>  分析:错误的导语使用了太多的泛化词语,没有具体说明发现的时间、地点、数量和规模,导致读者无法清楚地了解发现的新颖性和价值,也缺乏权威性和可信度。正确的导语则用具体的词语明确了发现的细节,突出了发现的时新性、重要性和接近性,提高了发现的可读性和影响力。<br>  (三)避免偏离。导语要避免与标题或主体内容不一致,要避免引入与新闻无关的信息,要避免使用与新闻风格不符的词语。<br>  1、错误案例:<br>  标题:新技术助力环保,城市迎来绿色变革<br>  导语:最近,一场音乐节在城市中心举办,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一起,欢度时光。这个音乐节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让城市居民能够放松身心,享受美好的音乐。<br>  修改正确的案例:<br>  标题:新技术助力环保,城市迎来绿色变革<br>  导语:近日,一项创新的环保技术在我市正式投入使用,为城市的环保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技术的引入将对空气质量、垃圾处理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br>  错因分析:错误案例的导语明显偏离了新闻主题,引入了与环保技术无关的音乐节信息,使得读者在开始阅读时可能感到困惑。<br>  2、正确案例:<br>  标题:医疗科技创新,智能机器人助力手术更精准<br>  导语:最新研发的智能机器人成功完成了一例复杂的脑部手术,引领着医疗科技的创新潮流。这一突破性的进展将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精准的手术体验,为医疗行业带来巨大的变革。<br>  分析:导语紧扣标题,简洁明了地介绍了医疗科技创新的重大事件,为读者提供了新闻的关键信息,激发了阅读兴趣。<br>  3、正确案例:<br>  标题: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科学家呼吁加强环保措施<br>  导语:近期,科学家发布了一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气温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面对这一现状,他们强烈呼吁各国政府和公民共同努力,加强环保措施,减缓气候变化的不良影响。<br>  分析:导语直截了当地传达了全球气候变化的紧急性,引发读者对于环保问题的关注,同时提到了科学家的呼吁,增强了新闻的权威性和紧迫感。<br>  (四)正确和恰当使用引号、括号、冒号等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可以帮助导语组织结构,突出重点,增加层次,避免混乱。<br>  当写消息导语时,标点符号确实是个重要的武器,帮你表达更准确清晰。比如,逗号可以用来连接相关的信息,分号可以分隔独立但相关的内容,而冒号则可以引导读者关注后续内容。<br>  案例1:用冒号引出具体内容,突出重点,增加层次。如:<br>  > 本报讯 日前,宁波市商务局、财政局联合提出优化商贸企业结构,做好商贸企业挖潜增效的实施意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当年新开业的线上批发企业,年销售额达到10亿元及以上的,按照企业6月份至12月份销售额的万分之三给予企业奖励,单家企业奖励不超过200万元。<br>  (这个导语用冒号引出了政策的亮点,突出了新闻的吸引力,也增加了导语的层次感。)<br>  案例2:用破折号补充说明,增加信息量,避免重复。如:<br>  > 本报讯 11月2日至3日,洪都公司自研自产的国产三代教练机组成编队“三代同堂”飞行——由L-15教练机、k-8教练机和初教6进行编队飞行展示,创造了我国初级、中级和高级,三款不同时代、不同等级教练机首次异型编队飞行的历史。<br>  (这个导语用破折号补充说明了“三代同堂”飞行的具体内容,增加了信息量,也避免了重复使用“教练机”这个词。)<br>  案例3:<br>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不怕牺牲,我要为人民服务。”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誓言,也是一种无畏的精神。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誓言,他们是党员先锋模范。<br>  (引号:引用党员誓言,突出主题)<br>  四、善于学习写得好的导语<br>  导语的写作是一门技巧,需要多读多写多练习。参考优秀的导语范例,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和借鉴别人的写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导语范例,供大家参考:<br>  (1)11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简洁明了,回答了新闻的核心要素,突出了时效性和重要性)<br>  (2)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2020年的春节变得与众不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一群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逆行出征,用生命守护生命,用信念战胜恐惧,用爱心温暖人心。他们,就是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引人入胜,设置了对比,突出了主题,表达了态度和观点)<br>  (3)在中国,每年有近300万人死于心脏病,平均每10秒就有一人因此失去生命。然而,许多人对心脏病的危害和预防知之甚少,甚至有些人在发生心脏骤停时不知道如何正确施救。为了提高公众的心脏健康意识和急救技能,9月29日世界心脏日前夕,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合北京市红十字会,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举办了“心在一起·我是急救员”主题活动。(引入背景,设置矛盾,点明主题,介绍活动)<br>  总之,消息的导语是新闻写作的“重点段”,它要概括新闻的最重要的事实,突出新闻的时效性和重要性,避免出现重复、泛化、偏离等错误,使用合适的标点符号。只有写好了导语,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引导读者阅读新闻的主体内容,达到传播新闻的目的。希望本文对您的新闻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br></div> 文章不写半句空<br>作者:刘国昌 来源:华文融媒云 <br><br>  本文指出,文章不写半句空,这是古往今来的行文要求。然一些媒体上的空话、套话,严重妨碍着这一要求的落实。<br>  本文结合实例阐述了空话、套话带来的危害,并介绍了删除空话、祛除套话、树立新风的一些具体作法。<br>  不知从何时起,媒体上出现了空话、套话。近些年来虽有所好转,但仍时有所见。<br>  一、空话套话危害大<br>  请看下面两例:<br>  例1:<br>  为了落实公司领导关于关心员工身体健康的重要指示和办公室发出的具体通知,XX科全体同志集中学习讨论,大家表示身体是工作的本钱,一旦要把这事摆在日程上来高度重视。会上还做出一个落实领导重要指示的包括坚持工间操在内的4条规定。<br>  例2:<br>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厚植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敢为人先、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铆足干劲、勇毅前行,就一定能汇聚无坚不摧的磅礴伟力,胜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br>  以上两例算不算空话、套话?可能有不同看法。但我觉得这两例是典型的空话、套话。<br>  先看例1,且不说为了一个指示开会的事儿值不值得写,仅就写法而言,“为了……”的写法就是一个套话模式,有不少稿子开头都是这个写法。不是说这种写法不对,而是说要看场合、看材料,一味硬套、千篇一律,岂不让人心烦?<br>  稿中所写“大家表示……”,口吻、语气不大对,不知从哪儿照抄来的空话。<br>  再看例2,第一个句号后面的那一大段文字,道理都不错,但有点“过大、过空”。读着这句子,感觉好像在哪篇社论里看到过,缺乏针对性,没有新鲜性。<br>  空话套话造成的影响较大,其败坏了文风,损害了媒体声誉,误导了年轻媒体人的写作方向。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坚决整改。<br>  二、如何祛除空话套话?<br>  写文章贵在有新意,文字方面则要有新文字。这里讲的“新文字”,就是作者自己写的文字,不是“袭蹈别人一言一句”,更不是抄转某些媒体上的空话套话。<br>  南京大学教授韩儒林先生的对联云: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不写半句空”,当成为行文的一个重要标准。<br>  如何做到“不写半句空”呢?主要是以下3点——<br>  1、删空话。<br>  鲁迅先生曾言:“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空话就是这些“可有可无的字、句、段”,把这些删除,不但不影响文章质量,反倒能使文章干净、精炼。<br>  2、祛套话。<br>  人们之所以反感套话,是因为套话是一种不分场合、不见情况的表达模式。在文章中充斥着这些套话,文章就没了特色,失掉了它的作用,务必要坚决祛除。<br>  也许有人会问,报道工作中经常有一些规范、统一的提法该如何使用?回答这个问题要说两句话:行文时对一些规范、统一的提法,无疑要坚持使用。不但要用还要细心核对。但这些规范提法与套话不是一回事儿,不可混淆。这一点要有清醒的认知。<br>  3、立新风。<br>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语言文字丰富多彩。面对一个客体,十个写者就有十种写法,且文字表达各有风格。在这一方面我国作家具有好的传统,巴金文字不同于老舍文字,王蒙文字有别于路遥文字,他们的文字风格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为人们所称道、所赞赏。<br>  媒体人当然不同于作家,但在文字运用上都有共同的追求:“不写半句空”“辞必己出”“将陈言务去”。这是一个可贵的追求,也是一个行文准则,更是一个严格的标准。举凡媒体人都应以此来要求自己、激励自己,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出自己颇具特色的文章!<br>   会议新闻写作要领与报道形式的变通手法<br><br>会议新闻,是报道会议活动或会议内容的一种常见的体裁。会议新闻一般可归纳为进行性会议新闻、续后性会议新闻和预告性新闻三种,是报纸、电视台、电台常见的新闻文体。这种文体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但一般以消息文体较为常见。它的写作要求是综合运笔、灵活表现、突出重点,大多是围绕上头精神和受众意愿撷取事实,谋篇要弃旧图新,避免程式化,不要把会议新闻写成千篇一律的官样文章。这种体裁一般都是变大而全为小而精。<br>会议新闻在写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br> 一抓焦点,也叫抓要害。在阶级社会里,一切新闻都要为一定的阶级服务,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自然也不例外。有些会议本身并没有新闻,但由于它代表着一定阶级的利益,或者说它本身具备了重要性、指导性的特点,又非见报不可,因此写作中要抓住要害、选准焦点,以极少的文字报道会议的精神实质,以此来指导和推动画面上的工作。<br> 二抓特点。会议新闻报道的内容较多,它的议程五花八门,报道又不允许面面俱到,写作形式也不能千篇一律。所以,采写中要反复比较,尽量找出本次会议与历次会议不同的独到之处,就是要抓住他的特点。抓住了会议特点,写作上才不会重蹈旧辙。<br> 三抓热点。采写会议新闻,要抓住与广大群众生活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人人注目的热点问题,对于会议中的一般议程,要忍痛割爱,这样的会议新闻才能实现它的真正价值。<br> 四抓新点。有些会议上有关领导或与会人员要做非常重要的讲话,讲话中往往阐明新的观点、新的见解和新的要求,有时这些内容都是非常新鲜,甚至是首次提出的新精神。报道中,应突出这些新观点、新的见解和新的要求,这样的新闻本身潜藏这较强的可读性。<br> 五抓经验。那些旨在总结交流经验的会议,发言者甚多,记者要根据需要及时总结归纳,理出有价值、可借鉴的经验加以报道,用以指导面上的工作。<br> 六抓信息。在会议采访中,记者的眼睛不能只盯着材料袋和领导讲话。会议中可能有很多信息传出,记者要紧紧抓住这些信息加以报道。这些信息往往就是有棱有角、价值较高的新闻。<br><br>会议报道屡见报端,呆板、僵化的报道形式常常令人生厌。为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笔者对会议报道的形式不妨加以变通诸如:<br>一、比较撷取。“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事实并不都是新闻。因此,对会议中的事实必须加以比较,选择出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加以报道。这种通过比较撷取有新闻价值事实写新闻的办法,就是比较撷取法。<br>二、结构倒置。会议新闻的写作多是先报何时、何地、何单位召开了什么会议,而后再写具体内容。这种习惯的结构顺序,早已令人倒了胃口。因此,我们将上述结构颠倒过来,先写会议的具体内容,结尾时再写出这个精神是从某月某日某单位会议上获得的,把会议仅仅作为新闻的由头,在后边加以阐述。<br>三、侧面进击。即仅仅抓住会议的一个侧面做突破口,而后展开笔墨写出会议的内容或整体精神。<br>四、化整为零。对会议内容加以分析,分门别类,独立成篇,而后再陆续零散或分期报道。<br>五、集纳综合。把会议内容按典型情节改写成几个小故事,作为一组集纳发表。<br> 六、理顺经验。就是把会议内容中的经验部分抽出来,写成新闻,只报道这几条新闻中的经验。<br> 七、节缩内容。就是把会议内容加以节缩,以比较短的篇幅报道会议精华或内容的关键词<br> 八、凝集典型。把会议中的典型加以筛选或提炼,只报道一两个有代表性的典型,让人窥一斑而知全豹。<br> 九、言论囊括。既依据会议内容,改写成社论或其他言论文章,以言论形式见诸报端。<br> 十、讲话摘录。对会议中的领导人或先进模范等人物的讲话加以摘录整理,然后发表。<br> 十一、引申掌故。从会址内容中的掌故入手,加以引申,写出会议精神。<br>  十二、引用资料。在一些上情下达的会议中,可以引用上头文件、通知、命令、指示等有关资料作依据,揉进会议内容加以报道。<br> 十三、节缩预告。对于一些务虚性会议,如鼓动、号召或部署任务等内容的会议,可以把会议要求或任务,节缩成预告性新闻,加以报道。 怎样把会议报道写得让人爱看?<br>陈汉忠<br>  说到会议报道,编辑同志往往皱眉头,作者也感到头痛,但会议报道毕竟不能没有。在少登会议报道的同时,研究如何把会议写得让人爱看,是很有意义的。笔者做了几年新闻工作,写了一些会议报道,这里,我结合实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br>  一、抓住各种会议特点,切准会议研究问题的要害。<br>  每个会议都有它的主题,尤其是各业务部门的会议,侧重点有不同。抓住会议的特点,是确定报道主题的关键。那年上半年,南空先后召开了“有理想”教育经验交流会和建设精神文明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大会。两个会议在许多方面有相近或相似之处。尤其在报道后来召开的“双先会”时,矛盾就更加突出。<br>  开始,我们写了一个稿子,报道了开会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会议的代表、被表彰的单位和个人,除了摘录领导讲话外,还罗列了一长串领导名单。稿件送交新闻单位后,编辑部没有通过。问题是没有特点,只要换一个会议名称就可以成为另一篇会议报道。<br>  我们负责会议报道的几个同志再次作了研究,推翻了原来的“路子”,利用南空召开会议这个“由头”,向读者展示了南空建设“两个文明”的成果。取消了原稿中大段摘录的领导讲话,突出报道了会议提出的巩固和发展建设精神文明成果的问题。稿件在《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等省市报纸刊出后,编辑部和读者都反映比较好。<br>  二、把发言报告、决议等死材料变活,不拘一格创新路。<br>  会议都少不了报告发言、决议之类的东西,如果作者墨守成规消息中充满首长的讲话,决议提出了什么,大家一致表示了什么等等,如此之多干巴巴的说教,自然会把读者吓跑的,但会议报道又不能离开这些东西,这就要求作者在写法上变变样子,做到不失实的前提下,尽可能调动各种写作手段,把“死”的变“活”。<br>  有时尽管是一个小小的改变,但在会议报道千篇一律的情况下,稍作改动,也能经人耳目一新之感。早些年,我们在报道南空召开学习朱伯儒经验交流会,写领导同志讲话时是这样写的:“当最后一个介绍经验的同志走下讲台,伴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林毅对下一阶段深入学习朱伯儒活动作了部署,要求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消息中没有用他怎么怎么说,而是用了一个小小的现场描写,带出了领导同志的讲话要点。尽管不算高明之笔,但我觉得总比原话照录要好一点。<br>  三、拓宽视野,及时发现和“逮”住会议以外的新闻。<br>  有的会议,比如上下瞩目的党代会、人代会,无论会议开得怎样,开会本身就是一条新闻。而有些会议,尤其是不少业务部门的会议,局限性很大,读者对此不关心。这对记者来说,难度就更大了。怎么办?<br>  我认为,记者不要拘泥于报道会议,而要跳出“会议”去,把新闻的“触角”伸到会议以外的东西中去。记得有一次,南空在航空兵某师召开现场表彰会。这类会议上上下下不知开过多少回了,报纸也登“腻”了。如果就会议写会议,依样画葫芦写篇消息,或许报上能登一点,但读者是不欢迎的,我也不愿这样。<br>  我们根据会议上提到的一些情况,插空到所属团和飞行大队,采访他们选拔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到第一线任职,促进了部队建设的经验,写了一条会议以外的新闻,把会议“带”出来。就这样,一篇题为《某师重视选拔年轻干部》的消息,在省市报纸刊登了,不仅对部队工作有推动作用,对地方也有指导意义。<br>  四、注意文笔修辞,千方百计把导语和结尾写精彩。<br>  有的会议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召开的,记者不得不写会议,不得不大段地摘引会议上的讲话。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只有千方百计充实“两头”,力争把导语写精彩,吸引读者去看后边的内容,最后再来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并非画蛇添足),给读者留下深深的思考。这样,也多少弥补一点会议消息主体的不足。<br>  就以我们报道军区空军文化工作现场会消息为例,由于种种原因,报道要写会议程序、要报领导讲话。如何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呢?我们商议要在导语写作上下点功夫。适逢开幕是在元宵之夜,天下着雨,但营区内依然热闹非凡,我们决定用描写式导语。第二天在《解放日报》上的导语是这样的:<br>  本报讯:昨天元宵之夜,上海江湾机场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之中,三道雪白的探照灯光把军人俱乐部广场照得如同白昼,绚丽的焰火冲破雨帘在夜空怒放。大礼堂里,指战员们在鼓乐鞭炮声中跳起了龙舞和狮子舞。南空文化工作现场会,在这里隆重开幕。<br>  后来编辑同志和一些读者反映,导语有声有色,有较强的现场感,读了导语后很想看看他们的文化活动是怎样开展起来的。<br>  五、在观点的精辟、思想的深刻上下功夫,以理性取胜。<br>  不少会议,如理论讨论会、布置工作会、经验交流会、教育准备会等,由于受题材限制,感性材料不多,很难生动起来。这就要求作者有较强的理论根底,用敏锐的发现,深刻的分析和通俗的笔调,给读者透露一点精辟的见解,使读者能从中获得一定的信息。<br>  如驻徐州航空兵某部探索出以劣胜优的空战方法,上级在他们那里开会推广经验。这类报道,专业技术性很强,讲深了,读者看不懂,讲浅了,内行不解渴,弄得不好,还有可能出“洋相”。我们就反复找训练部门的同志采访,尽可能把他们改革空战训练的方法搞清楚。在掌握了大量素材的情况下,写出了《南空航空兵某师探索出高难度训练路子》一稿,透露了以劣胜优的奥秘在于发挥人的主观能能动性。稿件在《解放军报》一版显要位置刊出,不仅对飞行训练有推动作用,对其它军兵种训练也有一定指导意义。 获奖的会议消息有哪些特点?<br>作者:姚赣南<br><br>  会议消息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媒体日常发布的消息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br>  会议消息好写也不好写。说它好写,是因为会议消息的新闻五要素比较齐全,时间、地点、人物都是确定的,还有会议议程、领导讲话,只要按照程式写便可以成稿。说它不好写,是不容易跳出固定的模式,不容易写出新意,不容易出彩。<br>  如何才能使会议消息出新出彩呢?我们从获得中国新闻奖的几篇消息来分析一下。<br>  坚持独家独创原则<br>  一个会议的召开,可能有多家媒体参与采访,怎样发掘会议独家新闻是一件值得动脑筋的事。<br>  有经验的记者认为,独家新闻不仅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而且常常具有被其他媒体再传播的价值。会议的独家新闻,有的来自会议材料的精选编写,有的来自领导讲话的亮点引用,也有的来自会前会后的新闻线索。独家新闻是获奖的必备条件。<br>  例如,在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地学科研愁的是“没人花钱”》(《科技日报》2006年4月11日)这条消息获二等奖。这就是一条会议独家新闻。<br>  这条消息的线索是记者从“地学人才培养座谈会”上获得的。这样的会议很平常,有多家媒体采访。如果发一篇四平八稳的程式化的会议报道,是比较容易的。<br>  科技日报的记者没有这样做,而是用独特的角度,在座谈会的发言材料中发现了这一个比较重要而被忽视的问题,写出了地质人才断层的社会现象。而这些内容,是其他媒体没有报道的。<br>  抓住领导讲话亮点<br>  在会议中,少不了领导讲话。领导讲话内容均与会议主题有关,其中不乏佳句亮点。在会议上讲话的领导有时也会讲一些讲话稿之外的插话,有时脱稿即兴而谈。这些话语,有的很有新意、深意。抓住领导讲话中最精彩的几句话来写会议消息,不失为一个好办法。<br>  例如,在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评奖中,《海南日报》的一条会议消息《省委书记向官员支招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反应快说实话 不护短借东风 交朋友多沟通》(《海南日报》2009年8月4日)获二等奖。<br>  这条消息打破了传统会议消息的报道模式,不是简单地把领导讲归纳为“他指出”“他认为”“他强调”,而是重点讲了“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的三句话:反应快说实话,不护短借东风,交朋友多沟通,正文不到600字,短小精悍,重点突出,文风清新。这样的会议消息肯定会受到读者的欢迎。<br>  精选基层代表发言<br>  在一些会谈上,基层代表的发言很形象,很生动,这是写会议报道的很好题材。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贴近实际的、群众关注的话题写进会议报道中,可以使会议报道变得有感染力和说服力。<br>  例如,在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人民日报》的一条会议消息《基层干部为上海市委常委学习会上课 “五个担心”让领导出一身“汗”》(《人民日报》2013年8月11日),报道的是上海的4位基层干部在学习会上讲述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危害。基层干部以切身经历担心上级“费力不讨好”,担心“该管的事没人管”,担心“不能解决百姓切身问题”,说出了“有时,我们不得不以形式主义应付形式主义”的实在话。<br>  有人评价,这条会议消息立意高,针对性强,有利于领导干部改进工作作风,有利于领导干部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此外,此文文字简洁生动,语言接地气。这种短而亮的会议稿,是值得倡导的。<br>  反映热点焦点问题<br>  社会的热点、焦点是读者普遍关心的话题,也是媒体和记者追逐的题材。关注会议中所涉及社会热点加以深挖予以报道,可以使会议消息既有深度又具有可读性、指导性。在这一方面,获奖的会议消息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br>  例如,在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浙江日报》的会议消息《浙江为“最多跑一次”改革立法》(《浙江日报》2018年12月1日)获一等奖。<br>  这条会议消息说的是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召开了一次会议,议程很多,其中有一条是审议通过了《浙江省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规定》,规定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时,企业和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只跑一次或不用跑----“最多跑一次”。当时,全省已实现省市县三级“最多跑一次”事项全覆盖,改革满意率达94.7%。这项改革进一步优化全省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br>  这条消息选题准,事实硬,时间新,展示了立法将给企业和群众带来获得感、幸福感,且有全国意义。全文900多字,言简意丰,易于传播,成为一篇优秀的新闻稿。<br>  获奖的会议新闻稿篇幅都不长,短而精是它们的共同特点。<br>  有的新闻学者认为,会议报道最忌面面俱到。会议报道往往会被理解为程序性报道。但是,程序性报道的方式通常适用于对重大会谈的报道,平时我们遇到的大多数会议,如果采取程序性报道方式,不仅会枯燥无味,而且会浪费许多有价值的新闻资源。<br>  会议,是新闻的富矿所在地。如何创新会议报道、写出会议报道精品?以上这些获奖的会议消息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会议新闻写作要领与报道形式的变通手法<br><br>会议新闻,是报道会议活动或会议内容的一种常见的体裁。会议新闻一般可归纳为进行性会议新闻、续后性会议新闻和预告性新闻三种,是报纸、电视台、电台常见的新闻文体。这种文体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但一般以消息文体较为常见。它的写作要求是综合运笔、灵活表现、突出重点,大多是围绕上头精神和受众意愿撷取事实,谋篇要弃旧图新,避免程式化,不要把会议新闻写成千篇一律的官样文章。这种体裁一般都是变大而全为小而精。<br>会议新闻在写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br> 一抓焦点,也叫抓要害。在阶级社会里,一切新闻都要为一定的阶级服务,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自然也不例外。有些会议本身并没有新闻,但由于它代表着一定阶级的利益,或者说它本身具备了重要性、指导性的特点,又非见报不可,因此写作中要抓住要害、选准焦点,以极少的文字报道会议的精神实质,以此来指导和推动画面上的工作。<br> 二抓特点。会议新闻报道的内容较多,它的议程五花八门,报道又不允许面面俱到,写作形式也不能千篇一律。所以,采写中要反复比较,尽量找出本次会议与历次会议不同的独到之处,就是要抓住他的特点。抓住了会议特点,写作上才不会重蹈旧辙。<br> 三抓热点。采写会议新闻,要抓住与广大群众生活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人人注目的热点问题,对于会议中的一般议程,要忍痛割爱,这样的会议新闻才能实现它的真正价值。<br> 四抓新点。有些会议上有关领导或与会人员要做非常重要的讲话,讲话中往往阐明新的观点、新的见解和新的要求,有时这些内容都是非常新鲜,甚至是首次提出的新精神。报道中,应突出这些新观点、新的见解和新的要求,这样的新闻本身潜藏这较强的可读性。<br> 五抓经验。那些旨在总结交流经验的会议,发言者甚多,记者要根据需要及时总结归纳,理出有价值、可借鉴的经验加以报道,用以指导面上的工作。<br> 六抓信息。在会议采访中,记者的眼睛不能只盯着材料袋和领导讲话。会议中可能有很多信息传出,记者要紧紧抓住这些信息加以报道。这些信息往往就是有棱有角、价值较高的新闻。<br><br>会议报道屡见报端,呆板、僵化的报道形式常常令人生厌。为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笔者对会议报道的形式不妨加以变通诸如:<br>一、比较撷取。“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事实并不都是新闻。因此,对会议中的事实必须加以比较,选择出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加以报道。这种通过比较撷取有新闻价值事实写新闻的办法,就是比较撷取法。<br>二、结构倒置。会议新闻的写作多是先报何时、何地、何单位召开了什么会议,而后再写具体内容。这种习惯的结构顺序,早已令人倒了胃口。因此,我们将上述结构颠倒过来,先写会议的具体内容,结尾时再写出这个精神是从某月某日某单位会议上获得的,把会议仅仅作为新闻的由头,在后边加以阐述。<br>三、侧面进击。即仅仅抓住会议的一个侧面做突破口,而后展开笔墨写出会议的内容或整体精神。<br>四、化整为零。对会议内容加以分析,分门别类,独立成篇,而后再陆续零散或分期报道。<br>五、集纳综合。把会议内容按典型情节改写成几个小故事,作为一组集纳发表。<br> 六、理顺经验。就是把会议内容中的经验部分抽出来,写成新闻,只报道这几条新闻中的经验。<br> 七、节缩内容。就是把会议内容加以节缩,以比较短的篇幅报道会议精华或内容的关键词<br> 八、凝集典型。把会议中的典型加以筛选或提炼,只报道一两个有代表性的典型,让人窥一斑而知全豹。<br> 九、言论囊括。既依据会议内容,改写成社论或其他言论文章,以言论形式见诸报端。<br> 十、讲话摘录。对会议中的领导人或先进模范等人物的讲话加以摘录整理,然后发表。<br> 十一、引申掌故。从会址内容中的掌故入手,加以引申,写出会议精神。<br>  十二、引用资料。在一些上情下达的会议中,可以引用上头文件、通知、命令、指示等有关资料作依据,揉进会议内容加以报道。<br> 十三、节缩预告。对于一些务虚性会议,如鼓动、号召或部署任务等内容的会议,可以把会议要求或任务,节缩成预告性新闻,加以报道。 获奖的会议消息有哪些特点?<br>作者:姚赣南<br><br>  会议消息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媒体日常发布的消息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br>  会议消息好写也不好写。说它好写,是因为会议消息的新闻五要素比较齐全,时间、地点、人物都是确定的,还有会议议程、领导讲话,只要按照程式写便可以成稿。说它不好写,是不容易跳出固定的模式,不容易写出新意,不容易出彩。<br>  如何才能使会议消息出新出彩呢?我们从获得中国新闻奖的几篇消息来分析一下。<br>  坚持独家独创原则<br>  一个会议的召开,可能有多家媒体参与采访,怎样发掘会议独家新闻是一件值得动脑筋的事。<br>  有经验的记者认为,独家新闻不仅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而且常常具有被其他媒体再传播的价值。会议的独家新闻,有的来自会议材料的精选编写,有的来自领导讲话的亮点引用,也有的来自会前会后的新闻线索。独家新闻是获奖的必备条件。<br>  例如,在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地学科研愁的是“没人花钱”》(《科技日报》2006年4月11日)这条消息获二等奖。这就是一条会议独家新闻。<br>  这条消息的线索是记者从“地学人才培养座谈会”上获得的。这样的会议很平常,有多家媒体采访。如果发一篇四平八稳的程式化的会议报道,是比较容易的。<br>  科技日报的记者没有这样做,而是用独特的角度,在座谈会的发言材料中发现了这一个比较重要而被忽视的问题,写出了地质人才断层的社会现象。而这些内容,是其他媒体没有报道的。<br>  抓住领导讲话亮点<br>  在会议中,少不了领导讲话。领导讲话内容均与会议主题有关,其中不乏佳句亮点。在会议上讲话的领导有时也会讲一些讲话稿之外的插话,有时脱稿即兴而谈。这些话语,有的很有新意、深意。抓住领导讲话中最精彩的几句话来写会议消息,不失为一个好办法。<br>  例如,在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评奖中,《海南日报》的一条会议消息《省委书记向官员支招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反应快说实话 不护短借东风 交朋友多沟通》(《海南日报》2009年8月4日)获二等奖。<br>  这条消息打破了传统会议消息的报道模式,不是简单地把领导讲归纳为“他指出”“他认为”“他强调”,而是重点讲了“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的三句话:反应快说实话,不护短借东风,交朋友多沟通,正文不到600字,短小精悍,重点突出,文风清新。这样的会议消息肯定会受到读者的欢迎。<br>  精选基层代表发言<br>  在一些会谈上,基层代表的发言很形象,很生动,这是写会议报道的很好题材。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贴近实际的、群众关注的话题写进会议报道中,可以使会议报道变得有感染力和说服力。<br>  例如,在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人民日报》的一条会议消息《基层干部为上海市委常委学习会上课 “五个担心”让领导出一身“汗”》(《人民日报》2013年8月11日),报道的是上海的4位基层干部在学习会上讲述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危害。基层干部以切身经历担心上级“费力不讨好”,担心“该管的事没人管”,担心“不能解决百姓切身问题”,说出了“有时,我们不得不以形式主义应付形式主义”的实在话。<br>  有人评价,这条会议消息立意高,针对性强,有利于领导干部改进工作作风,有利于领导干部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此外,此文文字简洁生动,语言接地气。这种短而亮的会议稿,是值得倡导的。<br>  反映热点焦点问题<br>  社会的热点、焦点是读者普遍关心的话题,也是媒体和记者追逐的题材。关注会议中所涉及社会热点加以深挖予以报道,可以使会议消息既有深度又具有可读性、指导性。在这一方面,获奖的会议消息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br>  例如,在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浙江日报》的会议消息《浙江为“最多跑一次”改革立法》(《浙江日报》2018年12月1日)获一等奖。<br>  这条会议消息说的是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召开了一次会议,议程很多,其中有一条是审议通过了《浙江省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规定》,规定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时,企业和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只跑一次或不用跑----“最多跑一次”。当时,全省已实现省市县三级“最多跑一次”事项全覆盖,改革满意率达94.7%。这项改革进一步优化全省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br>  这条消息选题准,事实硬,时间新,展示了立法将给企业和群众带来获得感、幸福感,且有全国意义。全文900多字,言简意丰,易于传播,成为一篇优秀的新闻稿。<br>  获奖的会议新闻稿篇幅都不长,短而精是它们的共同特点。<br>  有的新闻学者认为,会议报道最忌面面俱到。会议报道往往会被理解为程序性报道。但是,程序性报道的方式通常适用于对重大会谈的报道,平时我们遇到的大多数会议,如果采取程序性报道方式,不仅会枯燥无味,而且会浪费许多有价值的新闻资源。<br>  会议,是新闻的富矿所在地。如何创新会议报道、写出会议报道精品?以上这些获奖的会议消息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br>写好消息的18条技巧<br>作者:张进<br>财新传媒常务副主编、《新世纪》周刊常务副主编、《中国改革》杂志副总编辑。<br><br>1.时效<br>时效第一。尤其是政策稿、突发事件稿,可滚动发稿,不断更新。<br><br>2.单元素<br>单篇稿不必求全。多主题可分拆,一个主题即可发一篇,长短不拘。<br><br>3.新闻点<br>新闻的本质是发现。新闻能力在于发现新闻点、捕捉新闻点、放大新闻点。<br><br>什么新闻价值最大,什么最受关注,什么就是新闻点。<br><br>4.想清楚再写<br>动笔之前,问问自己,对要写的问题是不是真懂了。能不能放下材料,把稿子的要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br><br>如果能说出来、说清楚,就是真懂。接下来,无非是把要说的话落实到纸面上,以及如何更简洁、更准确,更重点突出。<br><br>5.标题<br>标题要准确、鲜明,干净、利落。用实题,不用虚题;要直白,不要含蓄。<br><br>标题要抓住读者的关注点。换位思考,假设自己是读者。<br><br>标题不一定要概括全貌。当然也不能是完全是游离于主题的细枝末节。<br><br>6.导语<br>导语是全文精华的提炼,要让读者即使不看后面的内容,也能知道报道大意。<br><br>提倡直接式导语,慎用延缓式导语。<br><br>引语式导语、提问式导语、镜头式导语,只在非硬新闻时使用。<br><br>导语不求包含全部新闻六要素,否则必然芜杂。突出谁、省略谁,无一定之规,靠自己的新闻感觉。<br><br>7.层次<br>导语以下,按逻辑层次,一层一层展开。最合理的层次,是事实本身的自然层次。<br><br>一般情况下,使用倒金字塔结构,即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前面,依次排列;故事性较强的消息,可适当倒序或插叙。<br><br>多分段,一个独立的内容就分一段。<br><br>层次多、内容复杂,超过1000字的消息,要加小标题。<br><br>消息稿的境界是行云流水。<br><br>8.背景<br>巧妙穿插新闻背景。<br><br>新闻背景意在解释。遇到新名词、新概念、新提法、旧事、旧人等,要立刻解释。让新闻背景在读者需要的时候立刻出现。<br><br>不要懒得写新闻背景。不要因为上一篇写过,这一篇就不写。读者永远不会记得你上一篇写过什么。<br><br>当然,新闻背景还是能省则省。为此,文章中尽量少出现读者生疏的内容。<br><br>有时候新闻背景也能成为新闻主体。<br><br>9.政策法规类报道<br>政策法规类稿件,要抓住读者的兴趣点,即政策和公众利益结合处来解释政策,而非罗列政策全部内容,被政策牵着走。<br><br>做标题时,要体现出这个政策与读者兴趣的交汇点,即使非核心内容也可。<br><br>政策的重点不一定是你的要点,你只为读者着想。这就叫“永恒的读者角度”。<br><br>你是财新网的记者,不是部委机关报的报道员。<br><br>10.突发性事件报道<br>一是滚动报道,有一点报一点,不要幻想能把握全貌;<br>二是前后方配合;<br>三是不舍弃官方新闻;<br>四是关注衍生新闻;<br>五是寻找自己的角度,力求增量。<br><br>11.数字<br>过于巨大和抽象的数字,要换算成读者有概念的东西。要具体可感。<br><br>某人年龄,不要说某某年生,要换算成具体的岁数。<br><br>12.评论或述评<br>对自己熟悉或有积累的领域,可放弃简单消息铺陈,直接写评论或述评。<br><br>评论更快,更有战斗力。<br><br>13.引用<br>如果消息来源是别人的,不要在导语中就注明。<br><br>第一段导语可直接叙述新闻事实,第二段再巧妙交代消息来源。越含蓄越好。<br><br>如果已经是被证实的、广为人知的新闻事实,可不注明消息来源。<br><br>特定的时候,敏感新闻,且消息来自官方媒体,可在第一句即抬出该媒体,以起“虎皮”之效。<br><br>14.文件名、会议名<br>会议新闻和文件新闻,导语中不要出现文件和会议的全称,除非这个文件或会议特别重大,如“中央一号文”“三中全会”。<br><br>如有必要,可在第二段中介绍全称;如非必要,宁可不写。<br><br>15.语言<br>杜绝文件语言、官方语言。<br><br>尽量少用专业名词。吃透内容后,用自己的话说。<br><br>如果你只敢用专业术语写稿,只说明你没有真懂。专业不拒绝通俗。<br>不要到处用“指出”。不必对领导、专家如此崇敬,等待他们为芸芸众生“指出”一条道路。直接用“说”“称”“认为”。<br><br>不要写“为了……”之类的话。你不必为了什么神圣的目标,你只为了读者。<br><br>另一个极端是表现“个性”,矫揉造作。虽不常见,也要避免。别表现自己,要表现新闻。<br><br>16.跳出来<br>很多同事,写着写着,就陷入材料和采访对象的逻辑中,自己的脑子成了别人的跑马场。写出来的东西,混乱芜杂,不知所以。<br><br>这时,要跳出来,俯视一下这个新闻事件,问自己:我到底要表达什么?真正的新闻在哪里?然后再写。<br><br>是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br><br>17.奥姆剃刀原则<br>写完之后,全文再看一遍,把可有可无的字、词、句,尽皆删去,毫不可惜。<br><br>尤其是副词、形容词、连接词;定语、状语;“而”“或”“且”“并”“进行”“此外”“事实上”“实际上”“理论上”“原则上”“主要是”“一般来说”“总而言之”,等等,删去大都不影响原意。<br><br>这就是奥姆剃刀原则:“除非必要,勿增实体。”<br><br>消息的生命在于简洁、清晰。<br><br>18.运用之妙<br>遵循以上技法,可确保你写出合格的消息稿。<br><br>但要写出甲等稿,还不可拘泥,需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随机应变。<br><br>技法有效,但亦有限。任何技法都不是绝对的。<br><br>“运用之妙,存乎一心。”<br> 打开好消息写作之门的两把钥匙<br>2018-01-08 钱莲生 中国记协<br>中国新闻奖好消息到底应该具备哪些要素?是题材最重大,是第一时间披露,是视角最新颖,是写作最精良,好消息最终比拼的是什么?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编辑室主任、编审钱莲生认为,好消息应该是好的发现与好的表现的完美统一,发现与表现应当成为消息写作者掌握的两把钥匙。<br>一个现象:<br>消息被边缘化了<br>从历年中国新闻奖的评定结果看,消息这个新闻家族中的“始祖”在传播手段日益现代化的当下遭遇了尴尬。<br>以2017年中国新闻奖为例,参评文字消息作品66件,有21件作品获奖,获奖比例31.8%;而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类参评作品108件,有29件作品获奖,获奖比例仅26.9%。显然,通讯作品的数量大大超过消息作品的数量。然而,评委们普遍认为,消息类作品薄弱,让人眼前一亮的优秀之作不多。即便两篇一等奖获奖消息,美中也有遗憾。<br><br>《1445种全新病毒科被发现》是一篇科技报道,所涉主题较为重大——中国科学家的新发现,作品时效性强——作者赶在其他媒体之前发布这一新闻,这种抢新闻的意识值得点赞!但是,作品的可读性不太强——文中有不少专业术语,如“病毒科”“RNA病毒圈”“宿主转换”“共进化”“病毒进化史”“水平基因转移”……让普通读者难以理解。显然,这则消息尚有待更好地转化为普通大众所能理解的报道的余地。<br><br><br>《折翼海天,用生命为航母事业铺路》是一篇军事题材的人物报道,所涉主题不可谓不大——中国航母;通篇文字生动,富有感染力。但是,作品的时效性不强——消息中的人物主体飞行员张超因飞机机械故障于2016年4月27日不幸牺牲,作品于2016年8月1日方见报。<br><br>通观参评的消息作品,普遍缺少对消息写作常识的敬畏——有的缺少发现的魅力,有的缺少视角的新颖,有的缺少历史的厚重,有的缺少符号的美感,这些作品也难有良好的传播效果。<br>现代传播手段在第一时间满足了受众“想早知道”的心理需求,传媒人只想第一时间告诉受众发生了什么,而不再注重应该怎么说。一个新闻信息被传递出来后,很快便以各种传播手段、各种报道方式、多个视角进行解读,满足了受众“想多知道一点”的心理需求。迅速发展的现代传媒冲淡了人们对这一古老文体追崇的热情,消息这一新闻报道的“主角”就这样被边缘化了。<br>一个矛盾:<br>受众信息需求增长与审美感受不足<br>信息的传播是由传播主体和受众客体共同完成的。归根结底,消息的尴尬当是受众不断增长的信息获取需求与审美感受不足的矛盾的体现。一方面,受众对信息获取的需求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消息给受众的审美感受远远不足。<br>“导语是新闻的生命所在。”“如果你写好了导语,你就已经完成了90%的报道任务。确定导语是一场战斗。”那么,什么样的导语是好导语?以具体实例加以说明:<br>例1:建立在菲律宾共和国阿基诺三世政府非法行为和诉讼基础上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就涉及领土主权及海洋划界等仲裁庭本无管辖权的事项作出了非法无效的所谓最终裁决。(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菲南海仲裁案所谓最终裁决公布 中方强调不接受不承认》)<br>值得讨论的是:作者想用一句话全面体现消息五要素,其实大可不必,75个字所组成的导语略显冗长;消息体现了作者的愤懑之情,但导语太硬,有先入为主、不够客观之嫌。可以修改为:<br>南海仲裁案闹剧终于谢幕。12日,“仲裁庭”就涉及领土主权及海洋划界等仲裁庭本无管辖权的事项作出了“最终裁决”。“仲裁庭”是建立在菲律宾共和国阿基诺三世政府非法行为和诉讼基础上的,“最终裁决”也是非法无效的。<br>例2:(1)泰州设立“蜗牛奖”一事,在全国引发强烈反响。昨天,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首批“蜗牛奖”认定名单,12个单位部门榜上有名。(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我市公布首批11个“蜗牛奖”事项》)<br>(2)昨日,记者从长春中际互频科技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研发的一种新型供电方式在业界引起震动。 (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一项研发将淘汰充电器》)<br>值得讨论的是:消息要用事实说话。这两则消息的导语模式一致,都是“引发强烈反响”“引起震动”云云,这是作者写作无助的表现。可以修改为:<br>(1)小心,庸政懒政怠政者得“蜗牛奖”!昨天,我市正式公布首批“蜗牛奖”认定名单,12个单位部门榜上有名。<br>(2)手机、手提电脑有望不用充电器就能完成充电。昨天,记者在长春中际互频科技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研发团队历经数万次试验,发现了物理学上的“互频”自然现象和这一现象背后的“互频非辐射原理”。<br>两把钥匙:<br>既要发现“美”,又要表现“好”<br>中国新闻奖对消息类作品的要求是:新闻性强、时效性强,语言文字简明扼要,表述准确,逻辑清晰,有完整的新闻要素,这是对消息作品的基本要求。当然,要成为好消息还要考虑到消息的社会效果。<br>那么中国新闻奖好消息到底应该具备哪些要素?是题材最重大?是第一时间披露?是视角最新颖?是写作最精良?<br>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具有历史价值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与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优秀新闻作品的出现,二者并不存在绝对必然的联系”“当历史庄严的交响乐奏出其深沉而浑厚的时代最强音时,新闻作品未必能出现相应的和弦。”回过头来想一想,改革开放历经四十载风雨春秋,其间发生过许许多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件,但是有多少出现在优秀的消息作品里呢?<br>好消息最终比拼的是什么?不是新闻事件的大小,而是新闻事实的价值底牌大小,这张底牌的价值要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中考量。它要体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信息传播与社会影响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那些历史长河中的大事件,往往是可以预见的。要把这些可以预见的事件写成好新闻,实属不易。<br>好消息应该是好的发现与好的表现的完美统一。发现与表现应当成为消息写作者掌握的两把钥匙。<br><br>发现什么<br><br>发现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社会价值,实现新闻的传播价值和历史价值。新闻价值包括:新闻事件新奇性的性质和范围;选取事件的焦点和角度;时效性、接近性等;切入点的独创性、唯一性;所选主题的难易程度。社会价值包括:不确定性的减少;增进主流社会价值观的认同;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社会治理的对策。<br>好消息的最高境界是发现。发现最新的事实,对受众最有影响力的事实、对受众最有实用价值的事实、最具人情味的事实;发现小人物身上的“大”、大人物身上的“小”;发现生命中的那份感动,发现有历史价值的“第一”“首创”“之最”;发现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人性中的美,批评报道的美,新闻人物的悲剧美、新闻事件的悲剧美。<br>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记者在写新闻导语、起新闻标题时,为了显示其重要性,显示发现的价值,总爱把“首次”“首创”“首份”“首例”“第一”这些字眼放进导语、标题中。但因为新闻价值不太高、文字表现力不强导致消息的质量欠佳。<br><br>如何表现<br><br>我很欣赏老舍先生的话,“说什么固然重要,怎么说尤其重要”。有了好的发现,还要有好的表现,即用最恰切的、生动的文字呈现给受众,让受众可读乃至必读。<br>第一,好消息要善于讲故事。通过讲好发生在人世间的故事告诉受众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br>第二,好消息要有人文追求,努力做到“眼中有事,笔下有人”;记者要善于从一个活生生的、有名有姓的人开始写起。有人说,“一篇好的报道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讲出来的。”“写作要有对话的特性——仿佛记者正和读者交谈。”<br>第三,好消息要善于使用直接引语。直接引语可以增加新闻的可信度、兴趣度;借新闻中相关人物的观点、意见等对新闻的意义做出评价,还可以维护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br>第四,好消息要通俗易懂。有的消息通篇是文件语言,有的消息通篇是“专业术语”,让读者不忍卒读。《1445种全新病毒科被发现》的科技报道,如果改成下面的导语,可读性是不是会大为增强呢?<br>你一定听说过艾滋病病毒、“非典”病毒、埃博拉病毒、禽流感病毒,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RNA病毒圈”。如今我国科学家在这个家族中首次发现了新的“朋友圈”——1445种全新的病毒科。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病毒进化的部分空缺,而且为认识生命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将在北京时间24日在线发表这一研究结果。<br>23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研究所研究员张永振告诉记者,其团队的研究表明,RNA病毒在无脊椎动物中普遍存在,多样性远超过现有病毒知识体系。同时,RNA病毒和宿主关系复杂,既有频繁的跨物种传播,又有共同进化的特征。<br>第五,好消息要求新求变。创新报道手法,应当成为一个优秀记者的永恒追求。“我要和你不一样”。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向新闻界前辈郭玲春学习。郭玲春说:“新闻,要永远给人新的感觉,包括内容到形式,某种样式多了,我就不写,我看报,若发现自己的报道在形式上和别人的类似,我就感到不安,对自己产生不满。”<br>打破消息被边缘化的尴尬,解决受众不断增长的信息获取需求与审美感受不足的矛盾,善于发现、善于表现,就有可能写出“中国好消息”。<br> 评委有话说 | 发现与表现:打开好消息写作之门的两把钥匙<br>2018-01-08 钱莲生 中国记协<br>中国新闻奖好消息到底应该具备哪些要素?是题材最重大,是第一时间披露,是视角最新颖,是写作最精良,好消息最终比拼的是什么?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编辑室主任、编审钱莲生认为,好消息应该是好的发现与好的表现的完美统一,发现与表现应当成为消息写作者掌握的两把钥匙。<br>一个现象:<br>消息被边缘化了<br>从历年中国新闻奖的评定结果看,消息这个新闻家族中的“始祖”在传播手段日益现代化的当下遭遇了尴尬。<br>以2017年中国新闻奖为例,参评文字消息作品66件,有21件作品获奖,获奖比例31.8%;而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类参评作品108件,有29件作品获奖,获奖比例仅26.9%。显然,通讯作品的数量大大超过消息作品的数量。然而,评委们普遍认为,消息类作品薄弱,让人眼前一亮的优秀之作不多。即便两篇一等奖获奖消息,美中也有遗憾。<br><br>《1445种全新病毒科被发现》是一篇科技报道,所涉主题较为重大——中国科学家的新发现,作品时效性强——作者赶在其他媒体之前发布这一新闻,这种抢新闻的意识值得点赞!但是,作品的可读性不太强——文中有不少专业术语,如“病毒科”“RNA病毒圈”“宿主转换”“共进化”“病毒进化史”“水平基因转移”……让普通读者难以理解。显然,这则消息尚有待更好地转化为普通大众所能理解的报道的余地。<br><br><br>《折翼海天,用生命为航母事业铺路》是一篇军事题材的人物报道,所涉主题不可谓不大——中国航母;通篇文字生动,富有感染力。但是,作品的时效性不强——消息中的人物主体飞行员张超因飞机机械故障于2016年4月27日不幸牺牲,作品于2016年8月1日方见报。<br><br>通观参评的消息作品,普遍缺少对消息写作常识的敬畏——有的缺少发现的魅力,有的缺少视角的新颖,有的缺少历史的厚重,有的缺少符号的美感,这些作品也难有良好的传播效果。<br>现代传播手段在第一时间满足了受众“想早知道”的心理需求,传媒人只想第一时间告诉受众发生了什么,而不再注重应该怎么说。一个新闻信息被传递出来后,很快便以各种传播手段、各种报道方式、多个视角进行解读,满足了受众“想多知道一点”的心理需求。迅速发展的现代传媒冲淡了人们对这一古老文体追崇的热情,消息这一新闻报道的“主角”就这样被边缘化了。<br>一个矛盾:<br>受众信息需求增长与审美感受不足<br>信息的传播是由传播主体和受众客体共同完成的。归根结底,消息的尴尬当是受众不断增长的信息获取需求与审美感受不足的矛盾的体现。一方面,受众对信息获取的需求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消息给受众的审美感受远远不足。<br>“导语是新闻的生命所在。”“如果你写好了导语,你就已经完成了90%的报道任务。确定导语是一场战斗。”那么,什么样的导语是好导语?以具体实例加以说明:<br>例1:建立在菲律宾共和国阿基诺三世政府非法行为和诉讼基础上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就涉及领土主权及海洋划界等仲裁庭本无管辖权的事项作出了非法无效的所谓最终裁决。(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菲南海仲裁案所谓最终裁决公布 中方强调不接受不承认》)<br>值得讨论的是:作者想用一句话全面体现消息五要素,其实大可不必,75个字所组成的导语略显冗长;消息体现了作者的愤懑之情,但导语太硬,有先入为主、不够客观之嫌。可以修改为:<br>南海仲裁案闹剧终于谢幕。12日,“仲裁庭”就涉及领土主权及海洋划界等仲裁庭本无管辖权的事项作出了“最终裁决”。“仲裁庭”是建立在菲律宾共和国阿基诺三世政府非法行为和诉讼基础上的,“最终裁决”也是非法无效的。<br>例2:(1)泰州设立“蜗牛奖”一事,在全国引发强烈反响。昨天,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首批“蜗牛奖”认定名单,12个单位部门榜上有名。(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我市公布首批11个“蜗牛奖”事项》)<br>(2)昨日,记者从长春中际互频科技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研发的一种新型供电方式在业界引起震动。 (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一项研发将淘汰充电器》)<br>值得讨论的是:消息要用事实说话。这两则消息的导语模式一致,都是“引发强烈反响”“引起震动”云云,这是作者写作无助的表现。可以修改为:<br>(1)小心,庸政懒政怠政者得“蜗牛奖”!昨天,我市正式公布首批“蜗牛奖”认定名单,12个单位部门榜上有名。<br>(2)手机、手提电脑有望不用充电器就能完成充电。昨天,记者在长春中际互频科技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研发团队历经数万次试验,发现了物理学上的“互频”自然现象和这一现象背后的“互频非辐射原理”。<br>两把钥匙:<br>既要发现“美”,又要表现“好”<br>中国新闻奖对消息类作品的要求是:新闻性强、时效性强,语言文字简明扼要,表述准确,逻辑清晰,有完整的新闻要素,这是对消息作品的基本要求。当然,要成为好消息还要考虑到消息的社会效果。<br>那么中国新闻奖好消息到底应该具备哪些要素?是题材最重大?是第一时间披露?是视角最新颖?是写作最精良?<br>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具有历史价值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与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优秀新闻作品的出现,二者并不存在绝对必然的联系”“当历史庄严的交响乐奏出其深沉而浑厚的时代最强音时,新闻作品未必能出现相应的和弦。”回过头来想一想,改革开放历经四十载风雨春秋,其间发生过许许多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件,但是有多少出现在优秀的消息作品里呢?<br>好消息最终比拼的是什么?不是新闻事件的大小,而是新闻事实的价值底牌大小,这张底牌的价值要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中考量。它要体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信息传播与社会影响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那些历史长河中的大事件,往往是可以预见的。要把这些可以预见的事件写成好新闻,实属不易。<br>好消息应该是好的发现与好的表现的完美统一。发现与表现应当成为消息写作者掌握的两把钥匙。<br><br>发现什么<br><br>发现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社会价值,实现新闻的传播价值和历史价值。新闻价值包括:新闻事件新奇性的性质和范围;选取事件的焦点和角度;时效性、接近性等;切入点的独创性、唯一性;所选主题的难易程度。社会价值包括:不确定性的减少;增进主流社会价值观的认同;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社会治理的对策。<br>好消息的最高境界是发现。发现最新的事实,对受众最有影响力的事实、对受众最有实用价值的事实、最具人情味的事实;发现小人物身上的“大”、大人物身上的“小”;发现生命中的那份感动,发现有历史价值的“第一”“首创”“之最”;发现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人性中的美,批评报道的美,新闻人物的悲剧美、新闻事件的悲剧美。<br>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记者在写新闻导语、起新闻标题时,为了显示其重要性,显示发现的价值,总爱把“首次”“首创”“首份”“首例”“第一”这些字眼放进导语、标题中。但因为新闻价值不太高、文字表现力不强导致消息的质量欠佳。<br><br>如何表现<br><br>我很欣赏老舍先生的话,“说什么固然重要,怎么说尤其重要”。有了好的发现,还要有好的表现,即用最恰切的、生动的文字呈现给受众,让受众可读乃至必读。<br>第一,好消息要善于讲故事。通过讲好发生在人世间的故事告诉受众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br>第二,好消息要有人文追求,努力做到“眼中有事,笔下有人”;记者要善于从一个活生生的、有名有姓的人开始写起。有人说,“一篇好的报道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讲出来的。”“写作要有对话的特性——仿佛记者正和读者交谈。”<br>第三,好消息要善于使用直接引语。直接引语可以增加新闻的可信度、兴趣度;借新闻中相关人物的观点、意见等对新闻的意义做出评价,还可以维护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br>第四,好消息要通俗易懂。有的消息通篇是文件语言,有的消息通篇是“专业术语”,让读者不忍卒读。《1445种全新病毒科被发现》的科技报道,如果改成下面的导语,可读性是不是会大为增强呢?<br>你一定听说过艾滋病病毒、“非典”病毒、埃博拉病毒、禽流感病毒,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RNA病毒圈”。如今我国科学家在这个家族中首次发现了新的“朋友圈”——1445种全新的病毒科。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病毒进化的部分空缺,而且为认识生命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将在北京时间24日在线发表这一研究结果。<br>23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研究所研究员张永振告诉记者,其团队的研究表明,RNA病毒在无脊椎动物中普遍存在,多样性远超过现有病毒知识体系。同时,RNA病毒和宿主关系复杂,既有频繁的跨物种传播,又有共同进化的特征。<br>第五,好消息要求新求变。创新报道手法,应当成为一个优秀记者的永恒追求。“我要和你不一样”。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向新闻界前辈郭玲春学习。郭玲春说:“新闻,要永远给人新的感觉,包括内容到形式,某种样式多了,我就不写,我看报,若发现自己的报道在形式上和别人的类似,我就感到不安,对自己产生不满。”<br>打破消息被边缘化的尴尬,解决受众不断增长的信息获取需求与审美感受不足的矛盾,善于发现、善于表现,就有可能写出“中国好消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