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经过多年考古,攀枝花地域古代冶金历史长巻正在徐徐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我的两眼突然一亮,内心震撼不已,不由得喊出:咱们的先辈这么厉害啊!</p><p class="ql-block">3000多年前商周时期,先民们在米易县庙门前,用坩埚进行冶炼。至今出土保留下来的两块直径4~5厘米的矿渣、坩埚残底、大量红烧土及规则灰坑等遗物、遗迹,好像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p><p class="ql-block">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米易庙门前商周遗址考古负责人陈苇说,从现在考古发现看,从西昌向南到攀枝花并延伸到云南境内,都有大小不一的冶炼遗址。</p><p class="ql-block">2500年前春秋末战国初,先民们奇迹般地打制出“铜把铁剑”,现在看来,这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奇文物。1979年,被考古人员在盐边旧县城北花果山采集到,现己收藏在四川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公元前200多年两汉时期,朝庭从内地招募来的工匠、商人,带来了生产技术、生产工具、生产方式,开矿、炼铜、炼铁、炼铅等,推动了攀枝花裂谷冶炼产业规模化地发展起来。</p><p class="ql-block">到了三国时期,冶炼铸制的铜鼓、祭祀铁柱等产品和技术,通过南方丝绸之路国际大通道传播到云南及缅旬、印度一带。其中,仁和区出土的铜鼓被云南省博物館收藏。</p><p class="ql-block">公元618~907年唐朝南诏国时期,在现今仁和区平地乡一带,以唐微州古城遗址为中心,布有炼铁厂、炼铜厂、炼铅厂以及烧炭窖等冶炼设施,周边高山上设有防卫系统,类似今天的产业园区,甚是红火。</p><p class="ql-block">那时候,善于冶炼的纳西族人,用陨石打制出锋利无比的宝剑,被南诏国作为国礼献给唐朝皇帝。</p><p class="ql-block">公元1368~1644年明朝时期,在仁和区的宝兴山上,于西坡海拔1700米、2000米、2100米处,开采银矿时留下三处挖银洞。其中一处塌方埋没;另南北两洞相通,据传穿越两洞需费时一整天。另在海拔1650米、1700米处还有三处开采铜矿的洞子遗迹。</p><p class="ql-block">公元1644~1913年清朝及民国初期,冶炼行业很是兴旺。盐边县三源河流域的金、银业都己进行大量的手工开采与冶炼。</p><p class="ql-block">在盐边县和市区部分地带,有一铜矿采办了五六十年。盐边水官箐铜矿,常驻矿商千余家,采办百余年。雅砻江下游岸边,沙金尽管很细,但数百年为赖以生存,不断有人采金。</p><p class="ql-block">直至民国初的1913年,云南永定(今永仁)人氏蒋公与盐边彝人傅德元合资开办了盐边岔河大湾子铁厂。该厂以附近木柴助燃,采用偏吹小炉冶铁,铁水直接铸铧、铸锅,产品销往永定、华坪等地。</p><p class="ql-block">纵观攀枝花地域古代冶金发展过程,有一些悬念值得关注与考究。</p><p class="ql-block">一一3000年前的冶金渣究竞是铜渣还是铁渣?3000年前,还未出现炼铁,但己能炼铜,应为铜渣。但考古人员为什么不确定是铜渣呢,值得思量。</p><p class="ql-block">一一2500年前的攀枝花铜把铁剑是怎样产生的?2500年前,那时还没有南方丝绸之路,只有人马踏出的小道。生铁冶炼及铜铁铸</p><p class="ql-block">剑等技术,是外人常进来的,还是独立起源的?铜柄铁剑是一把由铜器时代迈向铁器时代的标志性器物,不得不追究这柄剑在攀枝花是怎样产生的。</p><p class="ql-block">一一唐代微州古城遗址周边冶炼遗迹之谜。古城遗址是有史料记载的,冶炼遗迹尚未找到史料佐证,成为待解之迷团。</p><p class="ql-block">一一1913年盐边铁厂用的是什么矿?盐边的铁矿现在看来是钒钛磁铁矿,因当时交通不便,估计不会用远地的普通铁矿。若用当地的钒钛磁铁矿,凭当时技术水平能炼出铁水吗?有点想不通。</p><p class="ql-block">一一云南大理弥渡县唐代“南诏铁柱”为啥千年不锈?北京有关部门化验结果,估计是合金铁。弥渡距攀枝花较近,会不会是用攀枝花钒钛多金属矿冶炼的结果。因为离攀枝花很近的方山诸葛营营出土了远早于云南和印度祭祀铁柱,只是猜想而己。</p><p class="ql-block">攀枝花古代冶金智慧是一座宝库,值得我们考究与传承,这就是我们整理攀枝花地域古代冶金资料的初步粗浅体会。</p> <p class="ql-block">攀技花3000年前的冶金渣</p> <p class="ql-block">米易县庙门前商周时期遗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