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姥姥那杯酒

孙洪文

<p class="ql-block">一九六九年春节期间,那年我15岁,家家户户都为过春节做着准备,走亲访友也是不可少的程序。春节前几天,母亲买了两瓶罐头,让我给姥姥送去。当时姥姥住在121团房建连,离我们家住的地方炮台学校有5公里路程,我提着罐头独自一人去了姥姥家。</p><p class="ql-block">进了姥姥家,我放下罐头后,姥姥拿起门口木箱上放的一瓶白酒,给我倒了一小杯,叫着我的乳名,让我把这杯酒喝下去。那个时候,我还从来没有喝过酒,不知酒是什么味道。我端起酒杯,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顿感从口腔到整个消化道都是火辣火辣的感觉,还有一种苦味,而且那辣味真冲鼻腔,眼睛也辣得睁不开,头发晕,全身发热脸发烫,腿也发软。姥姥看我这个样子,她笑着并摸着我的头说:“没事,一会就好了。”我告别姥姥,拖着发软的双腿,脑袋晕晕乎乎的,摇摇晃晃走回了家,在家睡了两三个小时,才清醒过来。</p> <p class="ql-block">那是我第一次喝白酒,给我的感觉第一是辣,第二是苦,腿发软头发晕,消化道火烧火燎的刺激。这杯酒喝下去,让我想起了姥姥的以往,她的日子和这酒一样,又苦又辣,辛苦了一辈子。</p><p class="ql-block">姥爷死得早,我没有见过。姥姥生了十个孩子,活了九个,四男五女,最大的和最小的相差二十七岁。我的母亲是老大,听母亲说,在解放前,姥姥是拥军模范,带着一群妇女给前线的战士做棉衣棉被和鞋子鞋垫,在当地有些名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山东招收一批女兵,姥姥的三女儿即我的三姨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去了大西北,据说这些女兵是为解决就地转业的解放军官兵和九二五起义官兵个人问题的。三姨到大西北后,嫁给了憨厚老实的九二五起义的军官。当时大西北有项政策,可以投亲的方式到大西北并安排工作,姥姥一家人除了二姨外,其余八个孩子在三姨的帮助下,陆陆续续到了大西北。</p> <p class="ql-block">一九五九父亲只身先到了大西北,一九六〇年秋季,姥姥抱着三岁的小舅领着六岁的小姨,母亲抱着两岁的弟弟领着六岁的我,和姥姥一起踏上了去大西北的路。当时的火车只通到哈密,离三姨工作的地方一二一团还有八百公里左右的路程,姥姥带着一家六口人,沿着土路徒步往一二一团行进。我们白天赶路,晚上找个窝风的地方互相依偎着睡觉。走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走一天也见不到一个人,小鸟也不见。遇到刮风天,大风卷着黄沙铺天盖地而来,几米之外什么也看不见。有一天正走着,看见土路上尘土飞扬,一辆解放牌汽车开了过来,姥姥站在土路中间,向司机招手,司机停下车问明了情况,好心的司机捎了我们一段路程。小舅累了姥姥抱一下,弟弟哭了,母亲抱一下,我和小姨只能自己走,记得我的腹股沟淋巴结肿好大,用手一压很痛。也不知走了多少天才到了一二一团,才与家人团聚。</p> <p class="ql-block">一家人到了大西北后,父母亲安排了工作每天上班,看管孩子的任务就落到了姥姥身上。姥姥的两个孩子,三姨家的三个孩子,还有我和弟弟,都送到了姥姥家,姥姥负责照顾这七个孩子的吃喝拉撒。在姥姥住的地窝子前面二三米处,砌着一个土炉子,炉子上有一口大铁锅,用于做饭。每到冬天的时候,姥姥门前的炉灶旁,堆着一堆白菜帮,由于大西北冬天特别寒冷,白菜冻得硬邦邦的,拿一块摔在地上可碎成无数碎片。这些白菜帮是在白菜地罢园后,在地里捡得扔掉的白菜帮子,用于烧汤或煮菜。做饭时,用菜刀往白菜帮砍下去,砍掉的带冰的白菜帮子往大铁锅里一扔,再往锅里撒点盐,连菜带汤都有了。每个孩子舀上一碗白菜汤,再发一个窝窝头,这就是一顿饭了。长大后有一次姥姥给我说起了小时候的事,姥姥说如果给我吃的发少了,我又哭又闹。而两岁的弟弟不知道争吃的,最后得了大肚子病,长大学医后才知道,那是低蛋白水肿。姥姥给我说起那个时候的故事时,眼里闪着泪花一脸的无奈,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姥姥有她说不出的心酸和苦衷。</p> <p class="ql-block">姥姥这一生,就如同她给我喝的那杯酒,又苦又辣,她能把九个孩子带大养大,已实属不易。她又带着孙子辈,解决了孩子们的后顾之忧。在我心目中,她就是一位伟大的女性,解放前她带领一群妇女为人民子弟兵做棉衣棉被鞋子鞋垫,到了大西北,她虽然没有直接参加大西北建设,但她把九个孩子抚养长大,她以另一种方式为祖国的大西北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p><p class="ql-block">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很多人和我们一样,响应国家号召,去支援大西北建设,他(她)们在大西北那片土地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流血流汗,用自己的双手,把大西北那片土地建设成了一个美丽富饶的家园,成了人们向往的地方,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我们也是其中的建设者之一,为大西北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p><p class="ql-block">姥姥活到了九十岁无疾而终,写下此文,用于纪念她老人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