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京故宫博物院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8日、10日,二天气温都在23- 7°C之间,蓝天白云,晴空万里,拍片的好日子。我决定抓住时机,每天早8:30至下午3点,进入故宫拍摄,完成此次行摄北京中轴线上的世界遗产最后一个任务。拍摄器材为富士XT-5 + 10-24 mm /F4广角镜头,富士XH-2S + 18-120 mm /F4中焦镜头,苹果15 pro Max手机。二天共步行51091步,晒黑了脸,炼实了腿,心情愉悦,精神抖擞,感觉不错。</p><p class="ql-block"> 8日,行摄故宫内的古建筑群包括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东西两翼辅以文华殿、文渊阁及武英殿、慈宁宫两组建筑。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北部御花园,供帝王家眷休闲游览的场所。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六宫(景仁宫、延禧宫、承乾宫、永和宫、钟粹宫和景阳宫)、西六宫(永寿宫、太极殿、翎坤宫、长春宫、绪秀宫和咸福宫),是嫔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东侧还有奉先殿、皇极殿、乐寿堂等建筑,西侧还有养心殿等建筑。</p><p class="ql-block"> 10日,行摄故宫博物院位于文华殿的“千秋佳人_历代人物画”特展,珍宝馆、钟表展、位于慈宁宫的雕塑展、位于武英殿的陶瓷展和位于午门城楼的“大道之行_儒家文化”特展。</p> <p class="ql-block"> 北京故宫位于中国北京市,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5间,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房间8707间。</p><p class="ql-block"> 故宫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民国十四年国庆节(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开幕。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故宫有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民间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形容其结构的复杂。</p><p class="ql-block">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故宫又称紫禁城。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用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以突出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性。天帝居住在紫微宫,而人间皇帝自诩为受命于天的“天子”,其居所应象征紫微宫以与天帝对应,《后汉书》载“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紫微、紫垣、紫宫等便成了帝王宫殿的代称。由于封建皇宫在古代属于禁地,常人不能进入,故称为“紫禁”。明朝初期同外禁垣一起统称“皇城”,大约明朝中晚期,与外禁垣区分开来,即宫城叫“紫禁城”,外禁垣为“皇城”。</p><p class="ql-block">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 。</p><p class="ql-block"> 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故宫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10种以上。以三大殿为例,屋顶各不相同。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其它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在建筑上起了装饰作用。故宫位于北京城中心,布局依据《周礼·考工记》中所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原则,建筑在北京城南北长八公里的中轴线上,南北取直,左右对称。如今故宫左前面的劳动人民文化宫,明清是皇帝祭祀祖宗的太庙;右前面的中山公园是皇帝祭祀土神和谷神的社稷坛;前面有朝臣办事的处所;后面有人们进行交易的市场。北京故宫的北面是万岁山,南面是金水河,恰好符合古人“负阴抱阳,冲气为和”的建宫原则,万岁山是专门为营造皇城风水而筑城的一座人工山,完成于明初,位于元代寝宫延春阁旧址,用开挖护城河和南湖的淤泥堆积而成。此山的堆筑,一方面满足了皇城要“负阴”的原则,另一方面又镇住了前朝的风水,故万岁山又有“镇山”之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护城河</p> <p class="ql-block">角楼</p> <p class="ql-block">紫禁城城墙</p> <p class="ql-block">午门</p> <p class="ql-block">午门楼阁</p> <p class="ql-block"> 下面将二天参观及行摄的故宫古建筑群与故宫博物院收藏展特展一并介绍。</p><p class="ql-block"> 在端门前广场购买老年优惠票(不必预约)后,从午门沿着中轴线上的皇帝御道进入故宫,宽阔的午门广场,弯弯曲曲的内金水河在内金水桥下缓缓流过,站在广场东侧,是拍摄午门的最佳位置。</p><p class="ql-block"> 午门是故宫的正门,俗称五凤楼。东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有1组建筑。正中有重楼,是9间面宽的大殿,重檐庑殿顶,在左右伸出两阙城墙上,建有联檐通脊的楼阁四座,明廊相连,两翼各有13间的殿屋向南伸出,四隅各有高大的角亭,辅翼着正殿。这组城上的建筑,是故宫宫殿群中第一高峰。午门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的地方。它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文武大臣进出东侧门,宗室王公出入西侧门。</p><p class="ql-block"> 内金水河,这是一条从紫禁城西北角流入紫禁城,并途经武英殿词条、太和门与文渊阁等建筑物,最终从东南角流出的河流,全长2000多米。其用途并不只是作为休闲之地,而是“恐意外回禄之变,此水实可赖”,在明清两代数十次大火中,多亏了内金水河提供的大量水源。</p><p class="ql-block"> 这个月,正巧午门举办“大道之行_儒家文化特展”,有幸从西侧楼梯登上午门城楼北廊,遥望南部的端门、天安门城楼,东部的北京尊现代化建筑群,拍了两张自己满意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今年是孔子2575周年诞辰,也是国际儒学联合会成立30周年。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儒学及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故宫博物院、国际儒学联合会共同主办此次展览展览以“大道之行”为主题,展出包括故宫博物院藏品在内的国内外近30家考古文博单位的380件(组)展品,分为“溯古寻儒”“化成天下”“万世师表”三个单元,通过丰富的考古实证、典籍存续、文物收藏,发掘梳理儒家文化的历史形成脉络,阐述儒家思想的核心文明理念,展示其广被四海的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向南远望端门</p> <p class="ql-block">向东远望中国尊</p> <p class="ql-block">午门南广场</p> <p class="ql-block">午门门廊</p> <p class="ql-block">欹器是一种倾斜易覆的盛水器,空水时,向一侧倾斜,“虚则欹”,注水一半时,保持端正,“中则正”,水满时,倾覆倒出,“满则覆”,体现了儒家“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庸之道。</p> <p class="ql-block">铜镀金浑天合七政仪</p> <p class="ql-block">孔子讲学图</p> <p class="ql-block"> 走下午门城楼,通过太和门,行摄故宫的三位一体的外朝大殿:正殿太和殿及中和殿、保和殿。太和门东边有石亭,西边有石匮,白石栏杆上的石望柱头顶部凿有圆洞,柱内空间放有连株石球,遇警时(如火灾)侍卫用特制小喇叭插入孔中用力吹之,海螺般的迴声响彻内廷,起到报警效果,可见古人之智慧与才能。</p><p class="ql-block">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殿门上的竖匾“太和殿”三字,殿内高悬乾隆皇帝的横匾“建设绥猷”。阳光透过门扇,如万道金光穿梭在殿庭之中,金漆龙椅,雕龙屏风与上空八角浑金蟠龙吊珠藻井呼应,尽善帝王威风。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高26.92米,连同台基通高35.05米,为故宫内规模最大的殿宇,檐角安放10个走兽。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极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p><p class="ql-block"> 太和殿前丹陸上有多座精美无比的铜鹤、铜龟、日晷、嘉量、铜鼎及香炉,更显太和殿天下第一殿的宏伟气派。</p><p class="ql-block"> 中和殿位于太和殿后,高27米,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为3间,四面出廊,建筑面积580平方米。黄琉璃瓦单檐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皇帝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此稍作停留,接受内阁大臣和礼部官员行礼,然后进太和殿举行仪式。另外,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庙之前,也要先在这里审阅一下写有祭文的“祝版”;在到中南海演耕前,也要在这里审视一下耕具。</p><p class="ql-block"> 保和殿(谨身殿、建极殿)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保和殿高29米,平面呈长方形,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黄琉璃瓦重檐歇山式屋顶。屋顶正中有一条正脊,前后各有2条垂脊,在各条垂脊下部再斜出一条岔脊,连同正脊、垂脊、岔脊共9条,建筑术语上叫歇山式。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保和殿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太和殿</p> <p class="ql-block">檐角走兽</p> <p class="ql-block">水缸</p> <p class="ql-block">香炉</p> <p class="ql-block">排水龙头</p> <p class="ql-block">栏柱头</p> <p class="ql-block">铜钉大门</p> <p class="ql-block">石雕</p> <p class="ql-block">龙头</p> <p class="ql-block">嘉量</p> <p class="ql-block">铜鹤</p> <p class="ql-block">铜龟</p> <p class="ql-block">兽头</p> <p class="ql-block">日晷</p> <p class="ql-block">中和殿</p> <p class="ql-block">石板龙雕</p> <p class="ql-block">保和殿</p> <p class="ql-block"> 拍完前廷三大殿后,向东步行至文华殿,文华殿始建于明初,位于外朝协和门以东,与武英殿东西遥对。文华殿初为皇帝常御之便殿,明天顺、成化两朝,太子践祚之前,先摄事于文华殿。嘉靖十五年(1536年)仍改为皇帝便殿,后为明经筵之所。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始重建。主殿为工字形平面。前殿即文华殿,南向,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明间开6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门,次间、梢间均为槛窗,各开4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窗。东西山墙各开一方窗。殿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文华门。后殿曰主敬殿,规制与文华殿略似而进深稍浅。前后殿间以穿廊相连。东西配殿分别是本仁殿、集义殿。明清两朝,每岁春秋仲月,都要在文华殿举行经筵之礼。明清两朝殿试阅卷也在文华殿进行。</p><p class="ql-block"> 文华殿正举办“千秋佳人_历代人物画特展”,文华殿的历代人物画特展已经进入到了第四期——“千秋佳人”。虽然展出的画作数量不多,但每一幅都是精品,让我们得以一窥古代高知女性的生活点滴和工作状态。特别推荐细看的画作有:晋代顾恺之的《列女图卷》和《女史箴图》,宋人的《洛神图卷》,还有元代周朗的《杜秋图卷》等。这些画作不仅展现了古代女性的美丽与智慧,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走进文华殿,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每一幅画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艺术的魅力,让人流连忘返,感受这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吧!</p><p class="ql-block"> 文华殿的北面是文渊阁,清宫藏书楼,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下诏兴建藏书楼,命于文华殿后规度适宜方位,创建文渊阁,用于专贮《四库全书》。文渊阁座北面南,阁制仿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构置。外观为上下两层,腰檐之处设有暗层,面阔6间,西尽间设楼梯连通上下。两山墙青砖砌筑直至屋顶,简洁素雅。黑色琉璃瓦顶,绿色琉璃瓦剪边。阁的前廊设回纹栏杆,檐下倒挂楣子,加之绿色檐柱。阁前凿一方池,引金水河水流入。文渊阁自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后,皇帝每年在此举行经筵活动。文渊阁暂不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文华殿</p> <p class="ql-block">文渊阁</p> <p class="ql-block">杜秋图</p> <p class="ql-block">采桑图</p> <p class="ql-block">月曼清游图</p> <p class="ql-block">芭蕉仕女图</p> <p class="ql-block"> 再横穿太和门广场,步行至西侧武英殿,武英殿始建于明初,位于外朝熙和门以西。正殿武英殿南向,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东西配殿分别是凝道殿、焕章殿,左右共有廊房63间。院落东北有恒寿斋,西北为浴德堂。明初帝王斋居、召见大臣皆于武英殿,后移至文华殿。清兵入关之初,摄政王多尔衮先行抵京,以武英殿作为理事之所。</p><p class="ql-block"> 陶瓷馆常设展馆,设在外朝武英殿,故宫博物院“陶瓷馆”创建于1952年,陶瓷类文物约占36万多件,而且绝大部分属于清代宫廷藏品。2021年,经过两年多的筹备,最新改陈的陶瓷馆在武英殿区与观众见面。在内容方面,本次改陈依旧利用故宫博物院在古陶瓷收藏方面数量大、品种全、年代真实可靠的优势,以中国陶瓷发展史为纲,展示中国陶瓷约8000年延绵不断的发展历程,但整个内容做了较大充实和改进,由原先陶瓷馆的11个主题增加到17个主题,增加的6个主题旨在进一步彰显故宫博物院藏中国古陶瓷的特色。“五大名窑”和明清两代御窑瓷器是故宫博物院藏瓷的精彩亮点。陶瓷馆以武英殿正殿、“工”字廊和后殿敬思殿为主展厅,按时代顺序,以10个主题展示中国陶瓷从新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的发展历程(即通史陈列),并设独立展柜突出展示“各种釉彩大瓶”等体量较大的展品。</p><p class="ql-block"> 出武英殿一路向北,内金水河在此地拐弯,形成一拱形弯流,向南而泻,河上有一处古桥一断虹桥,建于元代,桥上两侧栏板上有穿花龙纹浮雕图案,望柱上石狮神态各异,宛然如生,为内金水河诸桥之冠。桥北一片园林,18棵参天古槐树位于路两边,最高树高达21米,最粗树周长4.7米,最大树冠覆盖面积达半亩,由此外称“十八槐”景区。再向北,有4座清乾隆年间建的冰窖,当年为藏冰之处,用于帝王坛庙祭祀及宫廷夏季防暑降温之用。现一座冰窖已经成为特色餐厅,我要了一份北京肉夹烧饼套餐,三个烧饼,一碗小米粥,一碟蔬菜沙拉,共计64元,够贵!</p> <p class="ql-block">武英殿</p> <p class="ql-block">陶瓷馆</p> <p class="ql-block">断虹桥</p> <p class="ql-block">石狮</p> <p class="ql-block">十八槐景观</p> <p class="ql-block">柿子树</p> <p class="ql-block">冰窖餐厅</p> <p class="ql-block">烧饼套餐</p> <p class="ql-block"> 再次回到中轴线上,进入内廷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参观拍照,感觉到一种休闲与轻松的旋律在天空中奏响。</p><p class="ql-block"> 乾清宫,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代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座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连廊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400㎡,自台面至正脊高20余米 ,檐角置脊兽9个,檐下上层单翘双昂七踩斗栱,下层单翘单昂五踩斗栱,饰金龙和玺彩画,三交六椀菱花隔扇门窗。殿内明间、东西次间相通,明间前檐减去金柱,梁架结构为减柱造形式,以扩大室内空间。后檐两金柱间设屏,屏前设宝座,宝座上方悬“正大光明”匾。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后檐设仙楼,两尽间为穿堂,可通交泰殿、坤宁宫。殿内铺墁金砖。殿前宽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设鎏金香炉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两座文石台上分别安放镀金微型宫殿:社稷金殿与江山金殿。小金殿旁有一明代石洞_老虎洞,传闻明末童昏皇帝贪玩,喜欢在月夜中与太监在此玩捉迷藏游戏清代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政务、内延受贺、赐宴包括家宴、臣宴、千叟宴,引见庶僚、接见外藩和外国使团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交泰殿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约为明嘉靖年间建,顺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殃及此殿,是年重建。交泰殿平面为方形,深、广各3间,单檐四角攒尖顶,铜镀金宝顶,黄琉璃瓦,双昂五踩斗栱,梁枋饰龙凤和玺彩画。四面明间开门,三交六椀菱花,龙凤裙板隔扇门各4扇,南面次间为槛窗,其余三面次间均为墙。殿内顶部为盘龙衔珠藻井,地面铺墁金砖。明间设宝座,上悬康熙帝御书“无为”匾,宝座后有板屏一面,上书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铭》。东次间设铜壶滴漏,乾隆年后不再使用。西次间设大自鸣钟,宫内时间以此为准。</p><p class="ql-block"> 坤宁宫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沿明制于顺治二年(1645年)重修,十二年(1655年)仿沈阳盛京清宁宫再次重修。坤宁宫座北面南,面阔连廊9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明代是皇后的寝宫。清顺治十二年改建后,为萨满教祭神的主要场所。改原明间开门为东次间开门,原槅扇门改为双扇板门,其余各间的棂花槅扇窗均改为直棂吊搭式窗。室内东侧两间隔出为暖阁,作为居住的寝室,门的西侧四间设南、北、西三面炕,作为祭神的场所。康熙四年(1665年)玄烨大婚时,太皇太后指定大婚在坤宁宫行合卺礼。同治皇帝、光绪皇帝大婚,溥仪结婚也都是在坤宁宫举行。雍正以后,皇帝移住养心殿,皇后也不再住坤宁宫,坤宁宫实际上已作为专供萨满教祭神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乾清门</p> <p class="ql-block">乾清殿</p> <p class="ql-block">清顺治皇帝书写的匾额</p> <p class="ql-block">交泰殿</p> <p class="ql-block">康熙皇帝书写的匾额“无为”</p> <p class="ql-block">坤宁宫</p> <p class="ql-block"> 从后廷三宫向东,经东一街,游东六宫:景仁宫、延禧宫、承乾宫、永和宫、钟粹宫、景阳宫(关闭)。</p><p class="ql-block"> 景仁宫,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长安宫。宫为二进院,正门南向,门内有石影壁一座,传为元代遗物。后院正殿5间,明间开门。景仁宫明代为嫔妃居所。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康熙帝生于此宫。乾隆帝生母孝圣宪皇后、咸丰帝婉贵妃、光绪帝珍妃均曾在此居住。 </p><p class="ql-block"> 延禧宫有座西洋式建筑水殿,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隆裕太后下懿旨所建,水殿四周浚池,引玉泉山水环绕。楼之四角各接3层六角亭1座,底层各开两门,分别与主楼和回廊相通。据《清宫词》、《清稗史》记载,水殿以铜作栋,玻璃为墙,墙之夹层中置水蓄鱼,底层地板亦为玻璃制成,池中游鱼一一可数,荷藻参差,青翠如画。隆裕太后题匾额曰“灵沼轩”,俗称“水晶宫”。</p><p class="ql-block"> 承乾宫,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永宁宫。宫为两进院,后院正殿5间,明间开门。此宫在明代为贵妃所居。清代为后妃所居,清顺治帝皇贵妃董鄂氏,道光帝孝全成皇后等都曾在此居住。</p><p class="ql-block"> 钟粹宫,明朝时期为妃嫔所居,曾一度为皇太子宫,清朝时期为后妃居所。钟粹宫南北长47.38米,东西宽47.9米,平面近方形,占地面积共2269.5平方米,分成前后两进院落。正门名钟粹门,座北面南。前院正殿即钟粹官,座北面南,面阔5间,东西配殿各3间。后院中间有南北向甬路,与前后相通。后殿屋顶为硬山式,两侧有东西耳房,前有卡墙,自成小院。院内西南角有井亭1座。钟粹宫室内既保存着明早期和明中青绿点金的旋纹彩画,又保存着龙凤和玺彩画,还保存着外檐檩枋的式彩画。在一座宫殿中遗留下来不同历史时期、风格各异的彩画尚属少见,这对于研究明、清官式彩画发展史有较高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景仁宫</p> <p class="ql-block">延禧宫</p> <p class="ql-block">永和宫</p> <p class="ql-block">钟粹宫</p> <p class="ql-block">承乾宫,“承乾”一名,意思是顺承天意,即深受皇帝宠爱嫔妃之寝宫。</p> <p class="ql-block"> 从后延三宫向西,经西一街,游西六宫:永寿宫、太极殿、长春宫、翊坤宫、储秀宫、咸福宫(关闭)。</p><p class="ql-block"> 永寿宫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长乐宫。永寿宫为两进院,前院正殿永寿宫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殿内高悬乾隆皇帝御笔匾额“令德淑仪”,东壁悬乾隆《圣制班姬辞辇赞》,西壁悬《班姬辞辇图》。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皇帝下令,内廷东西十一宫的匾额“俱照永寿宫式样制造”,自挂起之后,不许擅动或更换。</p><p class="ql-block"> 太极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名未央宫,因嘉靖皇帝的生父兴献王朱祐杬生于此,故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启祥宫,清代晚期改称太极殿。清代曾多次修葺。太极殿原为二进院,清后期改修长春宫时,将太极殿后殿辟为穿堂殿,后檐接出抱厦,并与长春宫及其东西配殿以转角游廊相连,形成回廊,东西耳房各开一间为通道,使太极殿与长春宫连接成相互贯通的四进院。</p><p class="ql-block"> 长春宫,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后又多次修整。咸丰九年(1859年)拆除长春宫的宫门长春门,并将启祥宫后殿改为穿堂殿,咸丰帝题额曰“体元殿”。长春宫、启祥宫两宫院由此连通。长春宫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殿前左右设铜龟、铜鹤各1对。东配殿曰绥寿殿,西配殿曰承禧殿,各3间,前出廊,与转角廊相连,可通各殿。</p><p class="ql-block"> 翊坤宫,明清时为妃嫔居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为二进院,清晚期将翊坤宫后殿改成穿堂殿曰体和殿,东西耳房各改一间为通道,使翊坤宫与储秀宫相连,形成四进院的格局。正殿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后出廊。檐下施斗拱,梁枋饰以苏式彩画。殿前设“光明盛昌”屏门,台基下陈设铜凤、铜鹤、铜炉各一对。东西有配殿曰延洪殿、元和殿,均为3间黄琉璃瓦硬山顶建筑。</p><p class="ql-block"> 储秀宫,明清时为妃嫔所居。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光绪十年(1884年)为庆祝慈禧五十寿辰,耗费白银63万两进行大规模整修,现存建筑为光绪十年重修后的形制。储秀宫原为二进院,清晚期拆除了储秀门及围墙,并将翊坤宫后殿改为穿堂殿,称体和殿,连通储秀宫与翊坤宫,形成相通的四进院落。</p> <p class="ql-block">翊坤宫</p> <p class="ql-block">储秀宫</p> <p class="ql-block">太极殿</p> <p class="ql-block">长春宫</p> <p class="ql-block">长春宫内景</p> <p class="ql-block"> 再返回后廷三宫的东侧,游箭亭、九龙壁、珍宝馆、皇极殿、宁寿宫、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景褀阁、钟表馆。</p><p class="ql-block"> 箭亭位于景运门外、奉先殿以南的开阔平地上,是清朝皇帝及其子孙练习骑马射箭的场所。箭亭改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满族受汉族同化而致祖制湮灭。箭亭的建筑结构为广五楹,周围有檐廊,中间设有宝座。宝座东边有一块卧碣,上面刻有乾隆七年(1742年)的上谕,内容强调本朝服饰和仪制应永远遵循,以此训谕后世。</p><p class="ql-block"> 九龙壁,位于皇极门外,是一座背倚宫墙而建的单面琉璃影壁,为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改建宁寿宫时烧造,因影壁上刻有九条龙而得名“九龙壁”。九龙壁长29.4米,高3.5米,厚0.45米,壁上部为黄琉璃瓦庑殿式顶,檐下为仿木结构的椽、檩、斗栱。壁面雕有九龙,被分隔为五个空间。下部为汉白玉石须弥座,端庄凝重。此九龙壁与山西大同九龙壁、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合称“中国三大九龙壁”。</p><p class="ql-block"> 珍宝馆设在皇极殿西庑房、部分东庑房、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展示各种材质的明清手工艺品、礼制文物、陈设器物、佛教文物。这些珍宝大都选用金、银、玉、翠、珍珠及各种宝石等名贵材质,并征调各地著名匠师设计制造,竭尽巧思,不惜工本,一器之成往往经年累月,其工艺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著名展品有孝端皇后凤冠、清黄玉佛手花插(以上存皇极殿西庑房和部分东庑房)、清二十五宝、清乾隆金嵌宝金瓯永固杯、金嵌珍珠天球仪、金编钟和碧玉描金龙纹编磬(以上存养性殿)、清大禹治水图玉山、青玉菊瓣式盆水仙盆景、(以上存乐寿堂)、清金累丝嵌松石坛城、金胎掐丝珐琅镶宝石高足盖碗(以上存颐和轩)等。</p><p class="ql-block"> 皇极殿为宁寿宫区的主体建筑,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初名宁寿宫。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改建宁寿宫一区建筑时,将宁寿宫改称为皇极殿,作为乾隆皇帝归政后临朝受贺之所。皇极殿位于宁寿宫区中轴线前部,与后殿宁寿宫前后排列于单层石台基之上。殿座北朝南,面阔9间,进深5间,取帝尊九五之制。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前檐出廊,枋下浑金雕龙雀替。明间,左、右次间设殿门,余各次间下砌槛墙。后檐明、次间辟为殿后门,可达宁寿宫,余各间砌墙。殿中四根沥粉贴金蟠龙柱,顶置八角浑金蟠龙藻井,下设宝座,品级仅次于太和殿。</p><p class="ql-block"> 养性殿是宁寿宫后寝主体建筑之一,主要用于皇帝的居住和养老。养性殿位于故宫的宁寿宫区,具体位置在宁寿宫后的养性门内。该建筑是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照内廷的养心殿建造的,其体量略小,平面布局也具有特殊性。养性殿的建筑风格为黄琉璃瓦歇山顶,面阔三间,每间以方柱支撑,隔为九间,前接卷棚抱厦四间。养性殿不仅是皇帝的寝宫,还承载了乾隆皇帝为自己退位后居住的理想。尽管乾隆皇帝至死都居住在养心殿,但他修建宁寿宫区是为了自己退位后居住,养性殿就是他为自己作为太上皇时准备的寝宫。</p><p class="ql-block"> 珍妃井位于北京故宫宁寿宫北端的贞顺门内。这口井原本是宫中的一口普通水井,但因珍妃在此处遭遇不幸而变得著名。珍妃井的井眼上置有井口石,石两侧凿有小洞,用以穿入铁棍上锁。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慈禧太后在仓促西逃前,命人将珍妃推入此井中溺死,因此这口井也被称为“珍妃井”。</p> <p class="ql-block">箭亭</p> <p class="ql-block">铜牛</p> <p class="ql-block">九龙壁</p> <p class="ql-block">皇极殿</p> <p class="ql-block">阅是楼</p> <p class="ql-block">养性殿</p> <p class="ql-block">珍妃井</p> <p class="ql-block"> 钟表馆为常设展馆。设在奉先门南侧的南群房区。自上世纪30年代故宫博物院设立钟表馆以来,先后曾经以永和宫、奉先殿、保和殿东庑作为馆址。2004年9月底,钟表馆再次迁至奉先殿。经过十余年的展出,钟表馆展示设备日渐陈旧。并根据故宫博物院展览计划调整,奉先殿钟表馆拟改为奉先殿原状陈列,奉先门南侧的南群房区域改设为新钟表馆。新钟表馆陈列故宫博物院藏精品钟表82件,其中中国钟表21件,外国钟表61件。82件钟表中,有20件钟表为首次展出。展览通过清宫造办处钟表、广州钟表、英国钟表、法国钟表、瑞士钟表、多国钟表六个单元,以及两个场景展示,展示了故宫博物院所藏清代钟表的境况。新的展室面积和展品数量虽比奉先殿有所减少,但是原钟表馆里的精品和代表作品在新钟表馆里得到了尽可能的保留。例如著名的铜镀金写字人钟、铜镀金象拉战车表等“明星”钟表仍然在陈。</p> <p class="ql-block"> 再返回后廷三宫西侧,游军机处、养心殿、慈宁宫、雕塑馆、大佛堂、慈宁宫花园。雨花阁及寿安宫因时间关系未参观。</p><p class="ql-block"> 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雍正帝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雍正十年(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等,均为兼职。乾隆帝时期复设军机处,从此成为清朝的中枢权力机关,一直到清末。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养心殿初建于明嘉靖年间(16世纪中),一直做为皇帝的便殿。自从清雍正朝开始,这里做为皇帝的主要居所和日常理政之处,遂成清代皇帝实际上的正寝。“养心”意为涵养心性。养心殿在宫中的位置比较便利,殿内空间布局丰富而功能集中,厅堂、书房、寝室以及分别用来批阅奏折、密谈、休憩、礼佛的小室等一应俱全,比大殿宇更宜于宵衣旰食的君主周旋其间,是清代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更适宜皇帝起居活动的场所。养心殿中最著名的是雍正皇帝的“勤政亲贤”室、乾隆皇帝的三希堂以及东暖阁的晚清垂帘听政处。</p><p class="ql-block"> 慈宁宫位于隆宗门西侧。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兴工将慈宁宫正殿由单檐改为重檐,并将后寝殿后移,始定今之形制。正殿慈宁宫居中,前后出廊,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面阔7间,当中5间各开4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门。两梢间为砖砌坎墙,各开4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窗。殿前出月台,正面出三阶,左右各出一阶,台上陈鎏金铜香炉4座。东西两山设卡墙,各开垂花门,可通后院。</p><p class="ql-block"> 雕塑馆陈列在慈宁宫内,分为雕塑荟萃馆、汉唐陶俑馆、砖石画像馆、修德白石馆、佛教造像馆五部分,陈列面积约1375平方米,展品总数为425件。雕塑馆陈列的文物主要涵盖陶俑、画像砖石、佛像三大类。陶俑从战国到明代,其中包括秦始皇兵马俑等,数量上则以汉与唐居多。陕北与晋西南出土的画像石,内涵丰富,造型独特。河北曲阳白石佛像时间从北魏直至隋唐,纪年造像排列有序,使用镂空雕刻的方法,丰富了佛像的创作技法。故宫博物院的前身是明清两代皇宫,其宫廷旧藏中的永乐、宣德款藏传佛教铜造像,体现了明初宫廷风格特点。清朝六世班禅像则是清宫藏传佛教造像代表作品。</p><p class="ql-block"> 慈宁宫花园位于慈宁宫正南,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是明清太皇太后、皇太后及太妃嫔们游憩、礼佛之处。慈宁宫花园南北长约130米,东西宽50米,总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有建筑9座,集中于花园北部,南部则地势平坦开阔,叠石垒池。花园入口揽胜门设在东墙,为一座朴素的随墙门。进门向北,主殿为咸若馆,馆前有花坛一座,东西两侧有宝相楼和吉云楼,馆后正北为慈荫楼,三座楼形制相近,皆为两层,成“L”形环抱咸若馆。慈荫楼底层东梢间开一小门,与慈宁宫前广场相通。宝相楼和吉云楼正南各有小院一座,名为含清斋、延寿堂。</p> <p class="ql-block">军机处</p> <p class="ql-block">慈宁宫</p> <p class="ql-block">慈宁宫花园</p> <p class="ql-block">养心殿</p> <p class="ql-block"> 最后,前往故宫最北端的御花园。御花园位于故宫的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全园南北纵80米,东西宽140米,占地面积12000㎡。园内主体建筑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式,坐落于故宫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另有万春亭、千秋亭、浮碧亭、澄瑞亭等特色建筑。园内的松、柏、竹与山石,园内种植九十余种牡丹花,几十株参天古柏,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p><p class="ql-block"> 位于摛藻堂的故宫书店展现了多种有关故宫历史文化的书籍、画册,我进去闲逛,购得一张故宫全景手绘地图和一本《全景实录紫禁城》好书。</p><p class="ql-block"> 御景亭位于御花园内东侧的假山顶上。原是明代观花殿的旧址,万历间改堆假山。山的东西山石间各有登道,拾级而上可达山顶御景亭。亭子平面方形,四柱,一斗二升交蔴叶斗栱,攒尖顶,上覆翠绿琉璃瓦,黄色琉璃瓦剪边,鎏金宝顶,四面设隔扇门。四周围绕着汉白玉石栏板。亭内天花藻井,面南设宝座。御景亭是皇帝、皇后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的地方。自亭上可俯瞰宫苑,远眺故宫、景山、西苑。</p><p class="ql-block"> 摛藻堂位于御花园内堆秀山东侧,依墙面南,面阔5间,黄琉璃瓦硬山式顶,堂西墙辟有一小门,可通西耳房。堂前出廊,明间开门,次梢间为槛窗。室内放置书架,为宫中藏书之所。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后,《四库全书荟要》曾贮藏于此。</p><p class="ql-block"> 御花园是一座微型的皇宫后延花园,在参观领略了一座座宏伟的皇宫宫殿的庄严肃穆之后,你会感受到皇宫内温柔婉约的另一面氛围。</p><p class="ql-block"> 神武门位于御花园北端,现为故宫的北大门,在明朝时为“玄武门”,玄武为古代四神兽之一,从方位上讲,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宫殿的北宫门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间因避讳改称“神武门”。神武门也是一座城门楼形式,用的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式屋顶,但它的大殿只有五开间加围廊,没有左右向前伸展的两翼,所以在形制上要比午门低一个等级。</p> <p class="ql-block">堆秀山</p> <p class="ql-block">万春亭</p> <p class="ql-block">井藻</p> <p class="ql-block">石山</p> <p class="ql-block">神武门</p> <p class="ql-block">远望景山</p> <p class="ql-block"> 走出神武门,结束了二天的行摄活动,也完成了行摄北京中轴线上的世界遗产15个景观的任务,了却了心中一件大事。进入21世纪,为迎接北京2008年举办奥运会,中轴线进一步向北延伸,鸟巢、水立方等一批现代化体育场馆拔地而起,两座建筑一圆一方,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的仰山与奥海也均位于中轴线上,完成了现代与历史的对接,因为新景观非申遣项目,我就不去拍摄了。(以下照片均为网络下载)</p> <p class="ql-block">奥体中心体育场馆</p> <p class="ql-block">鸟巢</p> <p class="ql-block">鸟巢夜景</p> <p class="ql-block">水立方</p> <p class="ql-block">观光塔</p> <p class="ql-block"> 10月11日-15日,连续5天在家整理照片,书写文字,终于完成制作美篇“行摄北京中轴线的世界遗产之五”,终于完成了“行摄北京中轴线上的世界遗产”五篇美篇制作,真是有些力不从心了。</p><p class="ql-block"> 几天夜里,一段段文字,一张张照片,疲惫的身体,令人难以入睡,脑海中总是浮现出故宫600多年来形成的宏伟、壮观的历史画卷。“大气恢弘的宫阙建筑群(布局、色彩、图腾),家与国在同一城池(理政、宫寝、内务、防御),礼制经国定社稷(国礼、典礼、祭祀),宫廷文化绵远流长(科举、学堂、书画、珍宝、钟表、瓷器、藏书、服饰、戏曲、茶膳、医药)” (节选自《故宫里的中国》)。当然还有说不尽的历史往事与奇闻逸事,皇权至上,天地人合一,帝王的勤政与腐败,官员的争权夺势,帝后宫妃的骄奢生活与勾心斗角,皇家的庆典大礼与豪华盛宴,一切都在故宫里精彩呈现,一切又如过眼烟云,-去不复返了。</p><p class="ql-block"> 最后, 附上有关北京中轴线上的世界遗产(故宫)图书、地图、画册等资料,供大家参考。感谢杨春燕老师的摄影指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1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