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1-15号印度加尔各答游记(二)

大猛猛

<p class="ql-block">接上期<a href="https://www.meipian.cn/57kut9em"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2024年10月11-15号印度加尔各答游记(一)</a></p> <p class="ql-block">继续市区游览加尔各答地标建筑“维多利亚纪念大厅”</p><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纪念大厅矗立在加尔各答,是殖民时期的象征性建筑,建于1906年至1921年,纪念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建筑融合了英国古典和印度穆斯林的风格,白色大理石的宏伟结构彰显了帝国的辉煌。正面的维多利亚女王雕像象征着她的统治地位,背面的雕塑则寓意和平与自由,反映出印度人民对独立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正面的维多利亚女王雕像</p> <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纪念大厅雕塑和建筑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在纪念馆一侧,矗立着一座庄严的柯尔松勋爵(Lord Curzon)雕像,这位英国殖民地总督对印度历史有深远影响。雕像高大,雕刻精美,展现了柯尔松的权威姿态,似乎在时刻俯瞰这片他曾经治理过的土地。雕像周围的细节也充满了历史感,令人感叹时代的变迁。</p><p class="ql-block">沿着大门进入,正对着纪念馆的是一座令人印象深刻的凯旋门,上方的骑马雕像是爱德华七世(Edward VII),象征着大英帝国的辉煌与统治。凯旋门两侧也分布着经典的西方人物雕塑,增添了整体的壮观感。</p><p class="ql-block">纪念馆周围是开阔的绿地,游客们悠然漫步,享受着这片历史与自然交融的空间。无论是高耸的圆顶、骑马雕像,还是柯尔松勋爵的雕塑,都仿佛在讲述着曾经的殖民往事</p> <p class="ql-block">丛林,池塘,倒影映衬下的白色大理石维多利亚纪念大厅</p> <p class="ql-block">林荫密布</p> <p class="ql-block">池塘倒影</p> <p class="ql-block">公园里凝望tata大厦</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橘红色的太阳悬挂在维多利亚纪念馆的旁边,余晖洒在湖面上,将这座宏伟的白色建筑倒映在水中。宁静的湖水如镜面般,完美地映射出纪念馆圆顶的轮廓和周围的树影,水面上点点波光与远处落日的倒影交相辉映。纪念馆周围的绿树与建筑的白色石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逐渐暗淡的天光下,整个场景显得格外平和而庄严。仿佛时间在此刻停滞,历史与自然在这一瞬间融为一体,带给人无限的宁静与思索。</p> <p class="ql-block">日落时分</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维多利亚纪念馆在灯光的照射下宛如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洁白的建筑在灯光的映衬下。右上方,一轮皎洁的明月静静地悬挂在夜空中,银色的月光与纪念馆的灯光交相辉映,为这座古典建筑增添了一丝神秘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前的水塘如同一面平静的镜子,清晰地倒映出灯光辉映下的建筑全景。夜空、灯光和水面倒影交织在一起,仿佛穿越了时空,静静诉说着昔日的辉煌与荣耀。</p> <p class="ql-block">最后以一部我本人制作的短视频表达此时我的敬意,完成一天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从市区打车6km来到Dakshineshwar卡利神庙,由于不能携带手机,相机,而且必须赤脚参观,所以只在神庙外面拍了外景</p> <p class="ql-block">手捧祭祀鲜花赤脚敬拜的人群</p> <p class="ql-block">Dakshineshwar卡利神庙,这是印度最重要的印度教圣地之一,供奉的是卡利女神。这座神庙由富有的慈善家Rani Rashmoni于1855年建造,作为她个人的宗教奉献,并迅速成为朝圣者和信徒的热门圣地。</p><p class="ql-block">卡利女神在印度教中象征着时间、死亡和力量,许多人前来祈求她的庇佑和解脱。</p><p class="ql-block">Dakshineshwar神庙最著名的是与19世纪伟大的印度哲学家和圣人拉玛克里希那(Ramakrishna)有关,他曾在此担任祭司并获得精神觉悟。他的教义和思想对印度教的现代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也让神庙成为宗教和灵修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神庙靠近恒河,许多朝圣者会在朝拜前在河中沐浴,进行净化仪式。</p> <p class="ql-block">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神庙附近大量无家可归乞讨的人</p><p class="ql-block">加尔各答,这座曾经的大英帝国东印度公司的中心,如今仍保留着它的文化底蕴与历史光辉。然而,走在它繁忙的街道上,光鲜的过去与眼前的社会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旅途中的每一天,我都遇见了那些挣扎在贫困线下的人群。他们没有固定的住所,露宿街头,靠乞讨为生。许多人甚至依赖街头的公共水龙头维持基本的卫生。热闹喧嚣的车流与街角蹲坐的乞讨者,是这个城市难以忽视的两面。</p><p class="ql-block">加尔各答的贫富差距极为显著,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令人心酸。他们缺乏最基本的卫生设施和生活保障,靠近似崩塌的社会结构维持生存。</p><p class="ql-block">贫困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加尔各答的殖民历史。在大英帝国统治下,资源被大量掠夺,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公,导致了长久的经济伤痕。即使在印度独立后,殖民主义留下的社会结构问题依然困扰着这座城市。除此之外,印度独有的种姓制度更进一步加深了贫困的根基。底层阶级很难通过教育或就业改善自身的命运,社会流动几乎停滞,而宗教信仰中对命运与苦行的解读,更让许多人甘于接受现状。宗教、历史与社会制度交织成一张无法轻易摆脱的网,把无数人困在贫困的泥沼里。</p><p class="ql-block">加尔各答的贫困问题复杂且深远,映射出整个印度社会的巨大挑战。这不仅是一个关于财富分配的故事,更是历史、宗教和社会结构的共同产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