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目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1、卷首语——徐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2、虎口夺铜——谭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3、探鹭行记——战文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4、你有多久没去过新华书店了—张英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5、隐身深山未曾忘——张艳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6、我走在乡医路上——郑晓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7、记忆二三八医院始末——文岩</b></p> <p class="ql-block"><b> 卷首语</b></p><p class="ql-block"><b> 清原的山水真美,清原的作者真棒</b></p><p class="ql-block"><b> 徐 品</b></p><p class="ql-block">这一期的《纪实风》我们特地刊发了清原县作家协会几位作者的佳作,这也要感谢他们的主席刘远会老弟,是他的精心组织安排才得以使这些稿子“出炉”,为此向远会老弟表示感谢,向所有的作者表示祝贺。</p><p class="ql-block">在《纪实风》开篇的《虎口夺铜》,作者谭磊就以恢弘的气势描写了红透山矿工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言之有物,令人振奋。接着,文岩的《记忆二三八医院始末》,清晰地记录了一段历史,为我们回顾昨天打开了一扇窗子;战文友的《探鹭行记》,语言流畅,短小精悍,唯美唯俏;郑晓玲的《我走在乡医路上》,用真实感人的笔触,记录了一位乡医的酸甜苦辣,为我们描写了一段平凡人物的不平凡岁月;张艳娟的《隐身深山未曾忘》,同样是回忆一群白衣天使,在艰苦的年代里,治病救人,再造生命的历程,为我们留下了一段难忘的交响乐;张真爱的《你有多久没去过新华书店了?》是一段回忆,也是对未来的期待,回忆中充满对现实的渴望……这些文章都充满了激情与实情,有理有据,有色有声,很值得我们抚顺《纪实风》作者的学习与借鉴,好!</p><p class="ql-block">说心里话,清原的山水风光,人情事故,古今历史,人物回顾……等等,都有着无限的可写之处,更是我们纪实文学委员会的“淘宝”之地,而清原的作者们更是灵气焕发,可爱可亲,真的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所以,今后我们一定要继续努力去挖掘这些无尽的宝藏,更进一步与清原的作家们合作,把我们的《纪实风》办得更好,为抚顺作协增光添彩。</p> <p class="ql-block"><b> 虎口夺铜</b></p><p class="ql-block"><b> 文/谭磊</b></p><p class="ql-block"><b> 序</b></p><p class="ql-block">香港,位于西九龙文化区的M+艺术馆内游人如织。在二楼展厅的醒目处,一幅2.2×2.0米的大型油画作品赫然入目。</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幅反映现实主义工业题材的美术作品:画面以舞台亮相,构图稳重,立体感强烈,描绘了工人们在井下凿岩作业的场景——他们手扶钻机、目光如炬,突突的机头向岩层掘进;头上是爆破作业后形成的巨齿狼牙、水流如注,脚下是堆积的矿石,难以站立。整体造型紧凑而有张力,光影明暗变化更迭,透过人物脸上的红色高光营造出一种完美人格,打造出具有中国气派的“红、高、亮”的油画艺术风格,体现了火红年代里的矿工之美,刻画了矿工们“战天斗地”的拼搏奉献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幅油画的作者,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协会理事、辽宁省美术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现年76岁的吴云华老先生。作为受邀参加此次开展仪式的国内著名画家,此刻,吴老正伫立于画前,凝望这幅作品。他轻轻扬起头,眯上双眼的瞬间,记忆的闸门轰然打开。</p> <p class="ql-block"><b> 一</b></p><p class="ql-block">1969年冬。伴随着清脆的汽笛声,一列绿皮小火车轻快地行驶在由沈吉线苍石站换乘、通往红透山矿的专用铁路线上。这条准轨铁路修建于半山腰,铁路的一旁,是皑皑白雪覆盖的起伏山丘,另一旁则是倾斜60度长约百米的碎石坡直至沟底,沟底有一条数米宽的土道向前延展,使整个矿区呈现出明显的“Y”字型。作为成员之一的吴云华,与抚顺市委宣传部文学艺术创作组一行11人,就乘坐在这列小火车上。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到矿区体验生活,为辽宁省委“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5周年创作反映全省工业题材的作品。启程前,省领导就郑重地嘱咐他们:“红透山矿1958年建矿,依靠‘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边投产’的方针,仅3年就达到设计产量指标,建设速度之快是有色矿山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希望你们通过此次采风,深入了解生产形势,展现工人阶级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风貌”......正兀自想着,身旁的姜国鹏忽然兴奋地指着窗外说:“吴云华!快看!咱们到了!”吴云华连忙收起思绪向车窗外望去:整洁的站台上,数面红旗迎风招展,宣传墙上用鲜红的油漆写着“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持续红、三季度大干、四季度决战!”的豪迈口号,一个由7、8人组成的接站组正翘首等待着他们。正是早晨七点,天光乍亮,桔黄色的晨晖把人们染上了喜悦的金色,耳边传来大街上的广播喇叭里播放着《咱们工人有力量》的嘹亮歌声。这一切,不由得让吴云华感到既新鲜又兴奋。跟随着大家走出火车,几个壮实的小伙子连忙接过吴云华等人手中的行李。一个身材英武、穿着蓝色作业棉服的中年男人几步走上前来,一边与大家热情地握手,一边声音洪亮地说到:“欢迎欢迎啊!”</p> <p class="ql-block"><b> 二</b></p><p class="ql-block">矗立在群山之间的巍巍井塔威严挺拔,从井塔下伸展而出的索道和箕斗好像写满音符的五线谱,红坑口、汽车队、选矿厂、机修厂、火车队等各个生产单位沿矿区主路依次比邻,到处都能看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在红坑口,几名负责人热情地接待了他们。除了向创作小组说了些欢迎的话以外,着重跟大家介绍了矿山目前的生产情况和发展前景。次日一早,吴云华等青年创作组成员便和当时陆续分配到矿山工作的清华、北大高校学子们一起,穿着厚重的作业服,手提着电石灯,开始了跟班下井实践的生活。红坑口253巷道因此处的海拔高度为253米而得名。平巷里的风带着阴冷的寒意呼呼地刮着,高压气体带着水汽形成了浓浓的雾气,平巷的尽头是悬挂在两根小臂粗的钢索上的“罐笼”,周围是参差不齐的岩石峭壁,下面是黑咕隆咚、深不见底的竖井。吴云华跟着人群小心翼翼地走进罐笼,刚刚站稳,只感到耳朵“嗡”的一下,身体便自由落体似的下坠了。逼人的冷风自下而上呼啸而过,巷道里的灯光一束一束迅速地滑过视野(每个中段垂直距离60米),十几秒后,罐笼终于在一个巷道口停了下来。走出罐笼,只见巷道内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水银灯和焊枪迸发出的耀眼弧光把井下照得通明瓦亮,穿梭的矿车里装满刚爆破下来的闪着光泽的矿石。爆破的隆隆声、扇风机的嗡嗡声、凿岩机的突突声汇织成一首气势磅礴的交响乐,让吴云华顿时感到心潮澎湃起来。“这是负47中段。走,带你们看看新爆破的采场去!”宋春芳大臂一挥,转身带着一行人向巷道深处走去。此时正是严冬腊月,地表的气温已低至零下30度,可是巷道内却温度极高,巷壁上到处挂着赤褐色的沉积物,小路也湿滑泥泞。吴云华跟着队伍穿巷道、过采场,时而爬中段梯,时而弯腰弓行,约摸走了半个多小时,汗流浃背的一行人终于来到了负47中段的1采场。在弥漫着矿粉和水汽的采场作业面里,借着灯光,吴云华第一次见识到井下工人生产的场景:他们有的正在凿岩作业——钎子杆在震耳欲聋的声音中奋力往岩层钻进;有的正在支套架——认真地将棚腿靠近岩顶,梁头紧贴岩壁;有的正在用大锤击打牙口——努力地将套架的梁和腿紧扣在一起....铁碰铁火星四溅,铁碰石叮当作响,喷射的水汽与矿粉混合而成的黑色泥浆混着汗水,迸溅在工人的身上脸上再成绺儿地往下淌,就像一尊尊移动的雕像。一个身材高大、马驹子一样健硕的小伙子扭头看到进来的这批人,张嘴露出了一口整齐的白牙。他热情地朝着宋春芳大声喊到:“宋宣传,这就是矿上新来的大画家吧?给俺们也画一画呗!”“你小子!忙着画像儿找媳妇啊?好好干!‘这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宋春芳打趣到。“找媳妇咋的?俺还想让她给俺生个大胖小子,一块儿建设共产主义呢!”小伙子也不甘示弱地回敬着。“哈哈哈”,其余几个正在干活儿的师傅停下手中的活计,全都爽朗地笑了起来。宋春芳扬起右臂,斩钉截铁地说到,“大秦,你说的对!就让小吴同志给你画一幅。拿着它找媳妇、生儿子、建设共产主义!”言毕,他侧身望向吴云华,期待的眼神中充满了坚毅和鼓励。吴云华激动地睁圆了双眼,紧紧抱住胸前的画具,郑重其事地冲着宋春芳和大秦兄弟点了点头,“保证完成任务!”</p> <p class="ql-block"><b> 三</b></p><p class="ql-block">几个月的井下跟班实践,让吴云华深知井下生产环境的恶劣和危险,但让他更感动的是,就是这样艰苦的生产环境,依然阻挡不住顽强勇敢的井下矿工。他们你追我赶、争先恐后,掘进指标和出矿量不断创造新的纪录。“爆破大王”“掘进大王”纷纷亮相,“四种精神”竞相涌现,浓墨重彩地书写在红透山矿激情燃烧的奋斗岁月。——“钎子头”精神由于当时钎子头供应时断时续,而全矿“夺铜创高产”的劲头正处在高潮阶段,离开了这些工具将随时面临停产的危险。为此,矿工们把用过的旧钎子头和旧钎子杆回收,把钎子头重新镶上合金片,把钎子杆重新焊接起来,再用于生产。这就是工人们艰苦奋斗、百折不回的“钎子头”精神。——“捡破布”精神由于当时各种物资十分匮乏,不但生产用的备品备件难以购到,就连擦拭设备的破布也经常断货(新布凭票供应)。老工人王学富每天利用工闲时间把别人使用后扔掉的破布一块块捡回来,洗净、晾干、叠起来再接着用。在他的带动下,班里的其他工友也都自发地回收破布反复使用。矿里及时宣传了王学富的“捡破布精神”,使艰苦奋斗、勤俭办企的作风得到了大力发扬。——“老黄牛”精神孟继永是矿里的老劳模,他整天风里来雨里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常年工作服不离身。哪里艰苦、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只讲奉献、不讲索取,被大家誉为“革命的老黄牛”。——“蚂蚁啃骨头”精神红透山铜矿下属的树基沟坑口始建于日伪时期,清原解放后它是最早恢复生产的坑口。到了60年代末,井下主矿体已基本采完,其余矿体呈现出“窄、贫、边、远”状态。为了不丢失矿产资源,在没有任何先进设备的情况下,老坑长邹宝仁带领老劳模李万义、宋贵、王家泽等生产骨干,全凭两只手和简陋的耙子、簸箕等生产工具,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进行作业,年年超额完成生产指标。</p> <p class="ql-block"><b> 四</b></p><p class="ql-block">连续经历一次次入井的惊险、一次次同矿工们促膝交谈、一个个热火朝天的作业场面、一幅幅挥汗如雨的感人画面,让吴云华牢牢铭记在心底。很快,他积累了丰厚创作素材,开始兴奋地构思着作品。1969年冬的一个三班,吴云华又一次与矿工们来到47中段采矿。正在大家兴高采烈地讨论着又拿下了“月份采矿先进班组”时,矿工大秦敏感地听到棚顶“吱吱”作响,发现采场顶板有一大块浮碴。“这哪得了?一旦落盘就是人命关天啊!”“要落碴!快往后撤!”经验丰富的大秦临危不乱,马上让同志们后退到安全的地方,随即和另外两个工人师傅一起,挥舞钢钎奋力排险。20分钟后,10多块成吨重的顶板浮碴轰然落下。这一画面让吴云华的创作欲望倾刻间迸发。油画,油画!我一定要用我的笔,把这群勤劳朴实拼命苦干的井下兄弟们的形象画出来,一定要把工人阶级这种战天斗地、拼搏奉献的精神给展现出来。此刻,他的笔下已经不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的形象,而是一群人和一种精神的汇聚与凝结,那里面有果敢坚韧的不屈斗志,更有无私奉献创业者精神,这些光辉的形象交织在一起震撼着艺术家的魂魄,让吴云华的创作激情如火山一般迸发而出。他摊开画布,调好色盘,拿起画笔,以大秦师傅和石长友作为人物造型,展开了第一轮速描——造型、色彩、光线、笔触、机理......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吴云华便将红透山矿工的光辉形象鲜活而神奇地定格在了宽大的画布上。</p> <p class="ql-block"><b> 五</b></p><p class="ql-block">1969年的红透山矿正是用“夺铜不怕筋骨断,誓用血汗把铜换”的精神为祖国建设忘我奉献的火红年代。全矿干部职工顽强拼搏、勇夺高产的精神,使红透山铜矿迅速成为有色金属行业的排头兵。1969年6月,冶金工业部在红透山铜矿召开全国冶金系统“抓革命,促生产”现场经验交流会。冶金工业部以及辽宁省委领导、抚顺市委领导亲自到会。会上,把红透山铜矿树为“全国冶金战线的一面红旗”,号召全国冶金战线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向红透山矿学习。《冶金报》《解放军报》也纷纷发表《向红透山矿学习》的社论和评论员文章,大力赞扬了红透山矿的先进经验。10月,由东北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和辽宁省新华书店共同编辑的《红日高照红透山》一书,由辽宁省新华书店正式出版。在此期间,全国冶金系统纷纷派人来到红透山矿学习、参观。国内知名媒体也纷纷慕名而至,《抚顺日报》、抚顺电台记者也常驻红透山进行跟踪报道。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于1970年录制并播映了专门介绍红透山铜矿先进事迹的《新闻简报》(1970年第4号),在全国各电影院电影正式开演前放映。1973年3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出版了9万字的短篇小说集《索道隆隆》正式在全国出版发行。在社会各界的宣传和推动下,全矿上下干劲倍增,各项生产经营指标不断刷新。1969年,全矿采掘生产铜含量一举超过10000吨,比1968年增长近70%,上缴给国家的利润高达3111万元。1970年,全年处理矿量12103吨;1971年,12012吨;1972年,10118吨......数字记载着记忆,数字记载着历史,数字记载着辉煌,简单的数字使红透山矿的名字红透全国。</p> <p class="ql-block"><b> 六</b></p><p class="ql-block">又是春寒料峭、冰雪消融的早春时节。吴云华的第一幅油画作品早已经顺利完成,相继创作的另外两幅作品——《毛主席视察抚顺》和《青铜子孙》也宁静地伫立在画室的一旁。望着自己用尽心血和情感绘就的第一幅作品,吴云华出神地思索着,又轻轻地皱了皱眉毛。“怎么啦?小吴?”尉凤英(当时正在红透山铜矿蹲点)走进画室,和蔼地问到,“有什么困难吗?组织上一定想办法给你解决。”“尉大姐,不怕您笑话,我虽然特别满意这幅作品,但是一直不知道应该给它取个什么样的名字。”说到这里,吴云华突然灵机一动,欣喜地说到,“不如,请您给它取个名字吧!”尉凤英微笑着扬起头,眯起眼睛沉吟了片刻说,“你的这幅画反映的是矿山井下生产的情景,那里既艰苦又危险,好像吃人的老虎口;而咱们的井下工人呢,一个个不畏困难、勇往直前,更像一群小老虎。我看,就叫它《虎口夺铜》吧!”</p> <p class="ql-block"><b> 七</b></p><p class="ql-block">明亮的光线透过展厅宽大的玻璃窗映射在《虎口夺铜》上,将吴云华从遥远的思绪中带回现实。他缓缓地抬起头,将视线憧憬地望向窗外——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红透山人靠着“坚韧”的意志,克服困难、渡过难关;靠着“奉献”的品格,团结协作、顾全大局;靠着“开拓”的胆略,解放思想、探索新路;靠着“争先”的勇气,拼搏进取、勇攀高峰——红透山人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了如丰碑般的八字“矿山精神”,它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与振兴的灵魂和脊梁。</p> <p class="ql-block"><b> 探鹭行记</b></p><p class="ql-block"><b> 文/战文友</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午后,天空广阔,不时有风在放牧着云朵。偶尔飘过一片调皮的雨云,散落几滴清凉的水珠。</p><p class="ql-block"> 车轮下发出沙沙的声响,扑面而来的是群山的苍翠,醒目且宜人。此刻,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我所前往的北崴子鹭鸟繁殖地又该是怎样的一幅模样呢?是小家碧玉隐居山林?还是布衣女子溪边浣纱?车行岭上,或急或缓。天行浮云,或阴或晴。总是容我逃离喧嚣的人群,总是容我片刻的遐思飘逸。</p><p class="ql-block"> 唉!于心中故作一声轻叹,那份堪称轻奢的矫情不由得蔓延开来。由清原县城至目的地约有四五十公里的车程,就在我无边思绪难以收缰的时候,北崴子已经清清爽爽地展现在柳暗花明处。小村果然脱俗似世外桃园,几片绿油油的稻田映衬在蓝天白云之下;几只苍鹭和白鹭尤其显眼,像一个个轻盈的舞者姿态曼妙。</p><p class="ql-block"> 质朴憨厚的周老汉站在院门口迎接我,没有嘘寒问暖的客套,如同迎接一个远归的家人。大门上一块金色的牌匾引起我的注意,“鹭鸟摄影采风基地”几个大字赫赫然,熠熠生辉。说明了我此行的目的之后,周老汉就带领我身披晚霞走向西山坡的鹭鸟栖息地。上山的小路刚刚修好简易的阶梯,雏鸟和母鸟的鸣叫声覆盖了整座松林。不由得令我想起,鸟的天堂。抵达山顶观测点的过程有些“惊险“,因为头顶几十米高的树冠上有个别”基地分子”会对你有“飞粪”之想。就在我低头攀登的时候,几摊温热的问候正好砸在腿上,惊得我迅速奔逃。看到我的狼狈相,周老汉笑的有些狡猾,好像已经与白鹭和苍鹭之间有了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p><p class="ql-block"> 夜宿山村,小土炕贼拉热乎。让我童年的某些亲切的记忆找到了温床,喝了两杯小烧的周老汉同我聊起了去世的老父亲如何喂养受伤鹭鸟的故事。灯光恍惚,夜雨淅沥,这一夜我久久难眠。细雨蛙声,掺杂着鹭鸟的梦呓,就这样静静地品味又何尝不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呢?周老汉一家三代人二十年义务保护鹭鸟的事迹让我辗转难眠,一个个生动的画面闪过我的脑海,腹稿渐渐成型。直到凌晨三点,才熄灭台灯。</p><p class="ql-block"> 清晨五点,我麻利地穿好衣服,悄悄下地推门走出院子。晨光里,薄薄的雾气笼罩着小村,稻田,山林。醒来的鹭鸟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大鸟觅食,小鸟饥鸣,再次牵引着我的脚步。二十分钟后,我已经站在山顶。有了昨日的经验,这回没有中招儿。忽而有翩飞的白鹭落入稻田,忽而有苍鹭叼着小鱼满载而归,沸腾的松林里到处都是亲情的呼唤。我拍了拍露湿的裤腿儿,放低脚步悄悄地下山了。</p><p class="ql-block"> 车子从西边的公路上开过来,饱含深情的一瞥,是我离别的赠言。希望,这群鸟儿世代繁衍生息在这里。希望,周老汉一家的生活幸福安康!</p> <p class="ql-block"><b> 你有多久没去过新华书店了</b></p><p class="ql-block"><b> 文/张真爱</b></p><p class="ql-block">清原新华书店位于交通岗道北,是一座三层的复合楼,占地面积699平方米,营业面积1550平方米,店内图书销售种类繁多,销售种类达到1万余种。建有营业楼、办公室、库房、展书大厅等多功能区,并购置现代化办公器械。它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深情地向我们讲述新华书店的昨天、今天和明天。</p> <p class="ql-block">在网红书店层出不穷的今天,已经很少有人再提“新华书店”了。的确,清原新华书店从不网红也并不“好拍”。店面几经改造,它依旧伫立于此,有种“我自巍然不动”之态,见证了几代清原人青春的开场与落幕。 你有多久没逛过新华书店了?已经75岁的清原新华书店,是几代清原人的青春回忆! 说起清原新华书店也算是老字号。1946年3月,清原县成立了东北书店清原支店,以此为起点开始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发行了毛泽东同志《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为人民服务》、《从九.一八到七.七》《赤胆忠心》等几十种书籍,并发行《东北日报》社编印的小报《消息》。 1947年6月,图书发行办法是通过隶属清原县商业部门“同兴书局”向下发行,为配合当时土改工作,书店发行了《土改工作手册》、《怎样划分阶级》、《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翻身农民的故事》、《白毛女》、农民夜校用的识字课本、年画、歌本、剧本等多种图书。使翻身后的农民的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有了较大的提高。</p> <p class="ql-block">1952年3月25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教育委员会批准,全国各类书店统一更名为:新华书店,店牌昭示一律采用毛泽东手写体“新华书店”。从此,东北书店清原分支店被更名为辽宁省新华书店清原支店,其行政、业务归辽宁省新华书店领导,此时期书店的经营品质扩大到年画、日历、黄历、文具、课本和韩文书籍等种类。发行员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下乡流动售书。 1956年县举办了农村供销社售书人员培训班,供销社开展了代销售书业务,全县实现了图书发行网点化。1957年辽宁省新华书店清原支店改名为清原县新华书店。在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清原支店被评为县先进单位。同年新华书店拨款9000元,在清原县南大街建营业门市200平方米,并租用4间青砖瓦房做办公室和仓库。清原新华书店从此有了固定资产。</p> <p class="ql-block">1978年,全县售书网点重新发展到18个,1985年发展到32个。全县图书发行已基本形成以新华书店为主体的图书发行网络。 1977年10月,新华书店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发行工作受到省、市《毛泽东著作》出版工作领导小组的表彰。 1978年,新华书店获得省、市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先进单位称号。 1979年至1984年,新华书店被评为辽宁省新华书店系统先进单位,同年被抚顺市、清原县评为为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先进集体等荣誉。 1998年,自筹资金46万元竞买下隶属商业局的中街商店202平方米的门市,成立了新华书店中街门市部。自此,新华书店中街门市部成了书迷们的看书天堂。这里承载了几代人的读书回忆。无数清原人在这里收获了生命中的第一本书。</p> <p class="ql-block">在儿时的记忆里,新华书店就是书店的代名词,那个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并不普及的年代,和小伙伴约着去新华书店看书,成为了最大的乐趣。在这里,金庸笔下的江湖在我们小小的心中种下一个武侠梦,饶雪漫、唐家三少等名字贯穿了整个少年时代。此外,开学前的教辅采购似乎成了一种约定俗成,也成了许多人有关新华书店的记忆中最难以忘却的部分。几乎每个清原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段新华书店回忆。 如今,新华书店早已经不是当年记忆中的模样。现今的清原新华书店实现了全省第一家与辽宁省新华书店北方出版物流配送有限公司远程联网、全额配达、库存实销实结零库存经营的市、县级新华书店。清原新华书店还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 现在,新华书店负责全县27所中、小学教材课本免费发行工作,保证全县2万余学生课本开学前人手一册,并在2016年发行工作中获得教育读物营销突出贡献二等奖等荣誉。这些服务措施使图书发行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生机勃勃的活力,开创了图书发行工作新局面。</p> <p class="ql-block">但如今走进新华书店,却没有了往日的热闹。不禁让人感慨:属于新华书店的书香记忆终究难以再现了。其实,变的何止是书店和时代,我们也变了。当我们执着于新华书店的商业化与不纯粹时,却往往忘记,改变不只是书店与时代,读书的人也变了。读书曾是唯一的娱乐与消遣,在手机、平板、kindle与当当还未诞生的年代,新华书店是众多清原人选择淘书与阅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而如今娱乐活动选择多样,大多数人都做不到沉下心读一本书,看书也只是随便翻翻,早已失去了那时的欢喜。不可否认,新华书店的全盛期已过,但新华书店就像一种文化印记,传承了几代人的思想与过往,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无数人。你一定不会知道,那些与书为伴的下午,会在你未来的人生轨迹中烙下多么深刻的印记。 还记得上次去新华书店是什么时候吗?你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阅读了?有时间,不妨回到交通岗以东的那座老地方——新华书店再逛逛,轻捧一本好书,体会指尖拂过纸张的触感,看看儿时的梦想,是否还在老地方?</p> <p class="ql-block"><b> 隐身深山未曾忘</b></p><p class="ql-block"><b> ——清原102医院的峥嵘岁月 </b></p><p class="ql-block"><b> 文/张艳娟</b></p><p class="ql-block">半个世纪前,一群大爱天使,隐身辽东龙岗深山。十年岁月悠悠,天使治病救人,留下了可歌可泣、再造生命的一曲交响。 </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省城各大医院抽调精英(其中以医大一、医大二、医大四、儿童医院和妇婴医院居多),合并一起,到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南口前公社海阳大队庙后沟的山沟里,建成了一所多学科的医院,从事科研、医学教学和医疗救治工作,这家医院就叫102医院。 </p><p class="ql-block">当时的医疗系统响应备战备荒为人民的理念,把省级大医院的各学科迁到大山里,作为战备医院,以备战时之需,同时也是医疗下乡,服务山区人民的一大举措。当地人对这所医院的感情是真挚的、深厚的,容我慢慢道来。 </p><p class="ql-block">我1970年出生,有一个可爱的弟弟,他小我四岁,爸爸肩膀宽阔,妈妈柔情似水,一家人过着清贫但却幸福的生活。这样的日子岁月静好,祥和平静,我们知足于平淡的幸福中。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弟弟的一场大病颠覆了我们家平静的生活。 </p><p class="ql-block">一开始,弟只是发烧,爸妈以为是普通的感冒,在本村赤脚医生那里打了针,拿了药,却不见好转,高烧不退以致抽搐。爸和妈急急地抱着弟赶到距家十里路的102医院。这一去就从正月一直住到端午节,整整四个月的时间。小小年纪的我,就跟奶奶留在家里,天天眼巴巴地盼着爸妈和弟一起回家。 </p><p class="ql-block">终于,在一天的午后,我在村子西头的毛草路上,迎回了爸爸。他推着独轮车,吱吱扭扭地迎面走来,我欢呼雀跃地跑过去,大声地喊着爸——爸清瘦而蜡黄惨白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妈抱着弟坐公共汽车回来的,等我和爸回到家里,妈和弟早到家了。弟头很大,脖颈纤细,头上、手腕、脚脖处都有扎针留下的疤痕,满身医院的药水味。 爸妈和弟都回来了,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就是我祈求的最大的幸福。我小心呵护着弟弟,一个长姐的担当让我一下子成了一个小大人儿,那一年,我虚岁六岁。 </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记忆随着时光的消磨而朦朦胧胧,但是,102医院却深深地镌刻在我记忆的硬盘里,我一直在情感上想要找寻当年的痕迹。恰巧,清原作协老地方征文,我想写关于102医院的故事,于是就开启了访寻之旅,再到102医院原址,拍一些老照片。重回故地,激活记忆的脉动。这次探访之旅如果早一点,如果弟健在,那一定应该是另一番景象。但是,如果弟还在,也许我不一定这么急切地寻来。好在一位文学师长亲自驾车陪同前往,因共同的兴趣和爱好,都嫌路途太短。 </p><p class="ql-block"> 碧空如洗,新柳鹅黄,杏花吐蕊,在金灿灿的阳光下,有文学师长陪同,有春风十里故地行,岂不美哉!当年的102医院,随着岁月的变迁,已经改变了模样,现在是一所公立养老院。通往山上的路是平整光洁的水泥路,路边可爱的小树展露着初春的气息,欣欣然、柔嫩嫩、藏着娇羞。伫立在102 医院原址大门前,一条横幅鲜艳醒目,疫情期间任何人禁入,我们就只能在院子周围转转,在外围拍一些图片。</p> <p class="ql-block">眼前的养老院颇有世外桃源的样子,庭院满是绿植,杏、梨、桃、李、葡萄,错落栽于园中,甬道、回廊穿行其间,休闲座椅上几位老者悠闲地三五聚集,他们或坐、或聊、或冥思、或凝望,惬意地享受着无限春光。 </p><p class="ql-block"> 在高大挺拔的青松掩映下,主体建筑隐约可见。我跟在老师身后忙不迭地寻找角度,调整焦距,也装模作样地按动快门拍照。我还努力地寻求进到院子里,零距离接触故地,几次未果只好作罢。 附近的村民三三两两正在栽土豆,土篮儿里放着土豆栽子,垄已经沟出沟沟,黑土地作为深厚的背景,远山如黛,春心萌动的树梢泛出清浅的白,毛茸茸的。可爱小巧的独轮车,装满农家肥,如一叶小舟在垄沟里滑行,好一派乡野春光图。 </p><p class="ql-block">老师让我快去同老乡聊聊,获取一手资料,我就抓住老乡刨根问底。老乡非常热情,放下手中的活计,如数家珍地回忆起当年的102医院。那满满的自豪就像在炫耀他们自己的辉煌经历,聊起那些医生他们都很熟悉,还能叫出他们的姓氏,同他们都是好朋友。当年亲历的老者言语间流露的温情,那是对这家医院深深的眷恋,亲切得就像谈起一位情谊深厚的老友,失散多年但记忆犹新。念及过往,那份情谊就在絮絮叨叨的言语间自然而然的流淌。年代和具体时间记忆虽然有些出入,但是对这所医院的感情却是高度一致。遗憾的是,打听一些年轻人,他们都笑着摇摇头,语焉不详。我有些庆幸,今日之旅太重要了,恰逢时宜,我甚至不敢想象如果再晚一些,找不到当年的知情者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因为,在网上我搜索相关资料,一无所获,一个字都没有。通过省城的师长朋友到一些医院查找相关资料,至今毫无收获,今天之行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p><p class="ql-block">我们围着整个院落绕来绕去的时候,有乌鸦在聒噪着千年不变的哀伤,声音单调而凄婉,被春光中的群鸟啁啾声音掩盖着,没法演绎悲凉。幸亏没能进到院子里去,我也不至于触景生情,深深陷到当年的情境当中。我的采访结束,老师已经完成了拍摄,收获颇丰。多角度拍摄,图像清晰角度独特,连正面看不见的平房区都跃然上镜,每一张都堪称完美。 </p><p class="ql-block">拍摄102医院的家属住宅时,我还有了意外的收获,遇到了四十年前的老师。老师当年是一位意气风发的青年,现在已经退休在家,成了一名老者。在结束采访告别的时候,眉宇间那种神韵,一下子让我想起来了,直接问他,可是南三家人,师生四十年后竟在这里不期而遇。缘分来了挡不住,躲不及,就在生命中的哪个瞬间等着你去造访。</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回家休整一下,我就酝酿情绪,开始写字。沉睡的记忆开始复苏,慢慢清晰地向我跑来。那个小楼门前的院子我呆过,当年的石头台阶上,我和一个叫玲玲的小女孩一起坐在那里玩耍过。她喜欢弟的一个晃铃,爸妈就拿给她玩,我在一边只能看着。当时我的心里着实不太舒服,那个红色漂亮的小东西我也喜欢,我也想玩呀,为什么我只能是在一边眼巴巴地望着呢。爸把我拉到一边,小声告诉我,玲玲和弟一样都是小病友,要像对弟那样呵护她。我的长姐情怀一下子被激发起来,直接把她当成了小妹。玲玲的爸爸是现役军人,她的爸爸只来医院看过她一次,千里迢迢赶来,只陪自己的妻女一个晚上,就匆匆归队了。玲玲在爸爸回部队的第二天就离开了这个世界,把她的妈妈一个人扔在那里,撕心裂肺。而她的爸爸,一直坚守在部队的岗位,不能给予一星半点的安慰。弟住院时间最长,全院医生护士没有不认识他的。入院那天接诊的是祁兴广大夫,他是儿科主任,在儿科疾病诊断和治疗上颇有建树,带了好多医学院的学生,那一年他四十一岁。他的爱人于倩仪三十九岁,也是业界著名的儿科专家。</p> <p class="ql-block">我爸妈当时二十五六岁,祁大夫和于大夫夫妇就成了我爸妈的兄长和大姐。接诊当天祁大夫就大发雷霆,因为弟的脸上满是针眼,农村穿麻线绳缝东西的大水针留下的针眼!弟病了,家里老人按照习俗请来了巫婆装神弄鬼,用一派胡言乱语来显示她法术的灵异,还煞有介事的在空中比比划划,好似在同超常本事的灵怪在搏斗。拿起做活的大水针在弟的小脸上身上一顿乱扎,还振振有词连唱带跳。爸妈实在看不过眼,冲进屋一把夺回了小弟,颤抖着把小弟紧紧搂在怀里逃跑了。奶奶一个劲儿地赔着不是,说着小话。生怕得罪了巫婆,怕她施了什么法术或是神鬼仙魔怪罪。奶奶出于对孙子的心疼和对儿子的鲁莽,一个劲儿地反复祈祷着。 </p><p class="ql-block">祁大夫那么文质彬彬的读书人,气愤得控制不了情绪,满脸涨得通红,连声痛斥,一句跟着一句连珠炮似的责问:胡闹!巫医!这会要了孩子的命的!弄不好会得败血症的!怎么可以这么愚昧!怎么可以这么对待这么小的一个孩子!祁大夫把听诊器从小弟身上移开,大声吩咐;马上准备抢救!终于,弟停止抽搐,恢复了平静,祁大夫也恢复了斯文,擦着额头的细碎汗珠,还是那位文绉绉的温和地对待每一位患者的儿科大夫。都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祁大夫和爱人于倩仪就是这样一对同心同德的医生夫妻。祁大夫和爱人于大夫轮班坐镇,负责弟的治疗,交接班都要详细地交代注意事项,嘱咐护士如何护理。 之后每天的晨会,都把弟作为一项医学科研项目来研讨,确定最佳治疗和护理方案。当时爸每月工资五元钱,那是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弟住院期间的花费无疑是天文数字。医生和护士都纷纷伸出援手,小衣服、奶粉、炼乳,各种吃穿用度全部囊括,下午不太忙的时候,都会过来看一下小弟。正是由于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才有重获新生命的小弟。爸经常念叨他们的名字,感念于他们的医者仁心,大爱担当。 </p><p class="ql-block">弟在医院成了大家的孩子,大家关注的焦点,大家都以各自的方式,关爱我这小弟,帮我们这个艰难的家庭度过难关。祁大夫曾经语重心长地劝爸妈放弃治疗,也通过亲属委婉转达了这样的表述,因为弟的病治愈几率微乎其微,而且好多可怕的后遗症会伴随终身。后遗症包括耳聋、失语和智力低下,还有高血压什么的。爸妈无论如何也不忍心放弃,只要一息尚存,怎么可以放弃自己的骨肉呢。 </p><p class="ql-block">弟多次被通知病危,又一次次被全力拉了回来。其间的挣扎和艰难,只有亲历者才能够去切身感受,任何文字和语言都显苍白无力。在一次给弟的输血抢救后,弟红扑扑的小脸儿绽开可爱的微笑,那是大家的血融合到一起的力量。有众多知青叔叔、医务人员、姨妈、妈妈,大家的血融合在一起救了弟的性命,大家合力挽救了一个弱小的生命。 但是,就从那次之后,淑婉的妈妈不见了。她性情大变,烦躁不安,甚至不认得远道而来的姥姥,直接破口大骂姥姥是哪里来的疯老太婆,还抓伤了她的脸。姥姥躲在灶间,靠在石磨上抹眼泪。那是我一生当中唯一一次见到姥姥落泪。妈病了,她再也扛不住了,病倒了。爸就把病中的小弟托付给四姑,带着神智恍惚的妈妈踏上了漫漫求医路。 多少个夜半三更,爸从家里徒步十余里回到102医院,山谷空旷,寂静的听得见自己的呼吸和两只裤腿相互摩擦发出的沙沙声,在山谷中单调地回荡。再就是弟的哭声,整个医院就他一个人在哭。多年之后,爸每当回忆到此,那份心疼就会化作一阵长久的沉默。弟瘦得浑身没有一丁点肉,小屁股上抽抽着全是褶皱,浑身都找不到可以打针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弟弟还是死里逃生活了下来。弟成了医院当时的医疗科研项目,每次方案都要经过多次研讨论证,确定最佳方案。弟活了下来,妈妈把弟搂在怀里,四目相对的那一刻,妈妈目光柔和,又恢复了往日的温柔,妈妈的病也神奇地好了起来。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外表温婉娴静的妈妈,她心里容得下星辰山川,承载着孩子们的未来。 </p><p class="ql-block">弟出院那天,好多医生护士都来了,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笑容灿烂,像是送凯旋的将士荣归故里。祁大夫又把护理事项重复一遍,像考小学生那样让爸再复述一遍。爸已经复述过好多遍,几乎背得滚瓜烂熟,爸也还是一字一句认真背诵一遍。爸应该是能拿到儿科护理和喂养证书的。最后,祁大夫补充道,如果弟有身体不适和异常情况发生,不论什么时间,不管是白天黑夜,一定要到医院来,可以随时敲他家的门,一定不要贻误最佳抢救时间。弟这种病是多学科专家共同努力,还有爸妈的不离不弃,联手共创的一个奇迹。 </p><p class="ql-block">正如祁大夫一开始所担心的那样,弟是多种疾病合并败血症。治疗难度和痛苦程度不言而喻。弟出院回家后,在父母家人的呵护下,一天天好起来,胖乎乎的甭提多可爱了。一家四口又恢复了往日的幸福。一家人,平安健康的在一起 粗茶淡饭,平平淡淡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p><p class="ql-block"> 偶尔,弟也会发烧感冒,来点小病。等爸妈十几里山路赶到医院,祁兴广大夫早都下班休息了。请大家一定要记住他的名字,他是那个年代千千万万医者中的一员,他用自己一生对职业操守的践行,诠释什么是医者仁心。多少个半夜时分,爸妈急促地敲开人家沉眠的房门,祁大夫二话不说,大步流星地一溜小跑着回到医院,给弟检查、开方、拿药。他的爱人于倩仪,还有八十多岁的老父亲也跟着起来忙活。只要到了102 医院,爸妈都安心,把弟交给102的医生,心里就有底。弟在那里一次次转危为安。虽然,在那里度过炼狱般的病痛折磨,多少次濒临死亡的威胁,但,最终在那里重新启动生命,健健康康地活在世上。</p> <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后来,弟长大成人,健硕得像一座小山,人也聪慧,性格极其敦厚,秉承了爸妈的全部优点。通过全省的统一招生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沈阳钢厂当了一名优秀的电工。当年工人地位是很高的,这次考试的竞争相当激烈,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他的智力没有任何问题。平时连感冒也很少得,身体强健,吃饭特香,我一直觉得看弟吃饭是一种非常满足的享受。吃饭是一种享受,看弟弟吃饭同样也是。 </p><p class="ql-block">一次在沈阳的老街上,爸妈和弟一起遛弯,遇上了当年的护士长康世恩,耄耋之年精神矍铄。彼此热情寒暄后,护士长一口就叫出了弟的名字,欣喜地看着弟满是慈爱。那是他们用心血呵护的科研成果呀!医学奇迹被一次次创造,一次次超越。护士长测试了弟的听力,说话的发音,智力发育,看小弟一切正常,老人兴奋得像个孩子,满脸泛着兴奋的红光。 </p><p class="ql-block"> 正是由于102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全身心的努力,德艺双修,大爱无私,对医学的虔诚坚守,才有了今天的小弟。老人对当年的青春岁月记忆犹新,心里一直热爱和惦念那个老地方。还说,好多当年在那里奋斗过的同志在一起研究,如果有可能,他们愿意在退休后再回到那里,为那里的百姓解除病痛,发挥余热。当然,这只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想法,并没有真正实现。岁月的穿梭,年轮的增添,当年风华正茂的医者,已是夕阳晚照,老骥伏枥,志犹千里,心有余而力不足了。父母后悔没有留下联系方式,以至于后来想要再联系时已是人海茫茫了。 </p><p class="ql-block">当年,弟回家后,时有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一遇到弟发烧不退,爸就会驾起他亲手做的两轮车,拉着我和弟,妈在车后帮着推车,一路小跑着赶十几里的山路到102医院给弟看病。爸抱着弟跑着冲进医院,妈在后面紧跟着跑了进去,扔下一句:在这好好看车!在那个空旷的大院里,那个小姑娘坐在车上寸步不离坚守着岗位。暮色渐浓,她瞪大眼睛一眨不眨盯着那个门口,眼巴巴地盼望着,心情随着夜色的降临而焦躁不安。打更的老者关上房门,并把房门上锁的时候,那个小姑娘大哭起来,我爸我妈我小弟都在里面呢,我在这里害怕!可那个倔强的小姑娘硬是寸步不离地看着车。等妈急匆匆地赶来时问,怎么了娟?小丫头用手抹着眼泪,竟啥都没说。一个人的坚韧和倔强是从小练就的,或者说与生俱来融入了血液里的。 </p><p class="ql-block">弟住院期间,我到过医院看弟,嗓子疼,就有医生阿姨给我看嗓子。我记得她温柔的声音,用一个竹片轻压我的舌头,让我大声地发a的声音。然后给我拿的小药片,我的沙哑的声音就好了,嗓子也不疼了,好神奇。 </p><p class="ql-block">102医院作为战备医院,在海阳庙后沟驻扎了十年,同知青回城的时间差不多,一来令都回去了。医务人员回到原单位,继续自己的医疗卫生工作。十年山区农村的坚守,他们从事科研,教学和救治工作,同当地的百姓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当年,周围好多的患者都到102医院就诊。那里的医者医术精湛,宅心仁厚,对患者一视同仁,治病救人,完全没有把患者分成三六九等,变着脸色对人。没有任何世俗的杂念,清纯得就像山间的泉水,甜润而甘美。对于102 医院的记述,我觉得不够完美,重大的历史时间点都没有明确,好多医务人员名字都没有记述,心里抱着深深的歉疚和遗憾。以我现有的能力,只能以这种方式完成这篇文章。 </p><p class="ql-block">我的弟弟在102医院获得第二次生命,让我在这个世上不孤单,我才有资格当上姐姐,姐弟相伴四十五个春秋,我是一个幸福而知足的姐姐。在我们相伴的岁月里,多少的艰难我们都一起扛过,我们牵着手走过童年,迈向少年,走进青年,步入肩负重任的中年。姐弟并肩打拼我们的事业,弟是我事业和生活中坚实的伙伴和依靠。在人生路上的坎坷和磨砺中,我们互相鼓励协同作战,生命中有过弟弟,就是一生中最可宝贵的财富。弟在世上仅度过四十五个春秋,四十五岁那年的夏天弟弟去世了。我深深地自责,如果我再坚决点催着弟去接受透析也许会有不同的结果。但是,弟在第一次脑出血治愈后,就在微信里叮嘱过:如果我再次患病昏迷,一定要告诉我姐,不要做过多徒劳的治疗,我不想给家人留下太多的债务,要考虑孩子们以后的生活。 </p><p class="ql-block">我真觉得自己这个姐姐好没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弟在我面前,气息微弱渐渐远去,我除了无奈面对,别无选择。我最担心的是怕爸妈承受不了丧子之痛,不知道如何劝解。爸妈淡淡地说,当时102医院的医生早都说了,治好了也就多说活个四十来岁。不论是当地人还是医务人员,谈起102医院那段往事都有无限的感慨和深深的眷恋。作为102医院患者的姐姐,怀着对当年医者无比崇敬的心情敲击下上面的文字,也许今生我都没有机会向那些可亲可敬的人道一声谢谢,他们中的好多长者已经辞世,健在的也都已经年近耄耋,还没有联系方式,仅能在这里,以这种方式表达一份敬仰和感激,为102医院和那些真正的医者,留下一段文字。102医院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是,一直美在岁月流年里,恰好,让我遇到,就写下了这些文字。 </p><p class="ql-block">写好了这篇文字,到爸妈家征询他们的意见,问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内容吗。爸妈沉吟了一会儿说,你十九个月时出麻疹,合并肺炎,也是在102医院捡回的小命,如果没有102医院,也就没有今天的你。 </p><p class="ql-block">当年的102医院隐身在龙岗山的深处,十年间救助了无数当地的百姓,同当地百姓鱼水情深传为佳话。光阴荏苒,几十年匆匆而过,亲历者一刻未曾遗忘。</p> <p class="ql-block"><b> 她走在乡医路上</b></p><p class="ql-block"><b> 文/郑晓玲</b></p><p class="ql-block">1995年她卫校毕业,在抉择面前,她却说她要回去,她是大山的女儿,大山的父老乡亲培养了她,她想将学到的知识,奉献给生她养她的家乡和人民,于是她义无反顾地回到乡村小镇当了一名村医。她深爱着生养她的那片土地,爱得深沉、爱得执着、爱得坚韧。</p><p class="ql-block">然而,就是这位肩挎诊疗包行走在乡间小路上的身影,每天早出晚归,为乡亲们解除病痛,送去温暖。她在乡村里成长,为新时代的美丽乡村增添着那份属于她自己也属于那片土地的新绿。</p><p class="ql-block">记得70年代有一个经典电影叫《春苗》,这个电影讲述的是一个赤脚医生一边务农一边行医的故事。这个故事虽然尘封在历史中,但当年她的外婆娓娓道来的这个故事,在她幼小心灵里撒下了一颗闪闪发光的种子——长大以后,学业有成,一定当一名医生。</p><p class="ql-block">青春是一首永不言败的诗,青春是一篇朴素自然的词,多少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书写出华彩绚丽的诗篇,多少人用自己的一份热血书写精彩人生,她却用步伐为乡村医生的旋律书写一首首动人的诗。</p><p class="ql-block">她将学到的知识用于临床,每天背着诊箱走村串户,在行医过程中,为患者着想,不但满足了患者急需,减少了患者往返买药时间,而且为患者节省了不少费用。</p><p class="ql-block">医生的工作平淡而艰辛,特别是乡村医生,一个电话、一个召唤,随时就得出诊,每天忙忙碌碌,风里来,雨里去,都是家常便饭。但她却把这些看成是爱的召唤。</p><p class="ql-block">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碑上有一句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这说明,医学的最大价值不是治愈疾病,而是安慰和帮助病人。</p><p class="ql-block">村里有人叫她是“白衣天使”,她却说她不是天使,只有一颗天使一样的心……曾记得:癫痫发作的老大娘,尿失禁,她按穴位,肌注抢救,帮助换衣裤竭尽全力给予帮助。她坚信多一份温情,多一丝微笑,可以温暖一颗心,让这个世界少一些冷漠。由于农村设备有限,她努力做到小病不出村,帮助患者监测生命体征、血压,血糖、建立静脉通道等,竭尽全力做好每一件医护工作。每天时刻精神紧绷、争分夺秒的节奏,每一份坚守的背后都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愈是山村,人情味愈浓,因为大家世代生于此,长于此,彼此融于乡情,情感自然来得深。</p> <p class="ql-block">镇上一个身强力壮的男人,被蜜蜂蛰倒,到诊所已经说不出话,喉头水肿,视力模糊看不清事物,大汗淋漓,如果不及时救治,很可能在120到来之前就生命垂危。她告诉自己,不放弃,绝不放弃,立即采取脱敏治疗,肌注,输液,自己踩到床上举瓶,时间就是生命,哪怕为患者转诊多增加一丝丝希望也要让生命延续下去……当看到这个男儿躺在床上说:“我好多了,谢谢你救了我的命!” 一瞬间诊所里所有人眼眶都红了,一位输液的老大爷说:“我今天看到白衣天使是怎么救人的了”。当她听着患者心脏强有力地跳动,生与死的较量,感动的画面难以抑制,她像个孩子一样喜极而泣。</p><p class="ql-block">此时此刻她仿佛看到另外一个自己,一个铿锵有力的自己,仿佛飞翔在乡村广阔的天空,为人们送去吉祥。那面锦旗至今挂在卫生室墙上,时刻给她带来无限力量。</p><p class="ql-block">村医的工作是平凡的,也是无节假日的。有时候一晚要出诊数次,一夜都睡不了多少觉,</p><p class="ql-block">那个秋天的夜晚急促的敲门声把她从睡梦中惊醒,一个五岁孩子高烧40°度,孩子的哭声,让同是当母亲的她感同身受,看着孩子的家长那双满含热泪渴求的眼神。虽然窗外雷雨交加,但她困意全无,她说:孩子别哭,别怕,有我在……孩子似懂非懂地望着她坚定的脸庞!贴敷,直肠给药,口服,半小时后孩子的额头出现了汗珠,体温正常了,家长欣慰地笑了。窗外的星星在天空里闪烁,美过世上所有的春天……</p><p class="ql-block">走进乡村医生的基层,常常被伤痛、忙乱、鲜血,眼泪包围,一次又一次的经历让她懂得珍惜生命把握幸福,饱含泪花期盼的容颜,淡定看人生,宁静做自我。只要生命继续,她相信,每一天都有芳华。夕阳所放射出的五彩云霞,染红了半个天际,走在老一辈走了几十年的羊肠小路,她浑身热血沸腾,胳膊上挎着的诊包沉甸甸的,这是职责的力量。远方期盼着的眼神在她脑海里浮现,她双脚踩在泥泞的小路上,泥巴沾满裤脚,汗珠悄悄爬到脸颊,肩上的责任和心中的信念撑起生命之伞,用爱和坚持承载生命的重托,微风吹拂的每一天都是生命的美丽绽放。</p><p class="ql-block">欣然守望,寂静相守。</p><p class="ql-block">每当看到乡亲们信任期盼的眼神,她更加坚定了脚下的行医路,坚守为百姓做好服务的初心。为民排忧解难,消除病痛的责任感,依然促使着他继续工作,继续为患者服务。她说:哪怕就是到了一百岁,只要活着,就决不会停诊!</p><p class="ql-block">回眸从医十几年走过的路,看见的、听到的、亲历的事情太多了,历经风雨磨练,多了看透世事风景的从容,多了看透事故人情的成熟。她走遍了村里的大街小巷,</p><p class="ql-block"> 以心为灯, 愿做生命的看护天使 ,用爱心,点燃乡民的生命之火,用医术解除乡民疾病之苦。</p><p class="ql-block">她常常非常乐观地说:“虽然我只是一名国家认可的乡村医生,哪怕就是到了一百岁,只要活着,就决不会停诊!</p><p class="ql-block">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她愿把一生的足迹留在生她养她的土地上,在这片沃土上继续书写美好的人生。</p><p class="ql-block">儿时的梦想,燃起追梦的旅程,村医这条路虽然布满荆棘坎坷,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忘初心的执着依然鞭策着她。</p><p class="ql-block">未来的担子很重,激励她奔跑在追梦的乡村小路上,为家乡的医疗事业,贡献出一份微薄的力量!</p><p class="ql-block">行医路,就医路,路路艰辛。</p> <p class="ql-block"><b> 记忆二三八医院始末</b></p><p class="ql-block"><b> 文/文岩 </b></p><p class="ql-block">位于清原县客运站对面的中医院,原是解放军二三八医院的前身。这幢带有浓厚色彩的老楼距今已有56年历史了。而今,清原县中医院也完成了健康守护的使命,整体搬迁到东500米处的新址,重新开始征程。那么二三八医院的历史又有多少人了解和记得呢?1955年,二三八医院前身始建于抗美援朝后期,是本溪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预备医院,由一分院和二分院组成。两个分院分别在本溪的桥头和草河口。1956年,42预备医院改为志愿军545医院,主要收治结核病病人。1959年,545医院迁至沈阳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辽宁省总队医院,1963年改为辽宁省军区医院。酝酿组建二三八医院的时间是1965年,不久,辽宁省军区医院“一分为二”,一部分去铁岭,一部分去了清原。而且医院的正职干部(除柏止善政委外)全部去铁岭组建三五三医院,副职干部全部去清原组建二三八医院。1966年初,最早来清原组建二三八医院的就是阚瑞行同志(当时为医务处副主任,主持工作)。他带着了一部分女兵首批到达清原,到医院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由三分部郭副部长手中接收分部大楼和路北侧的一幢宿舍楼。先期来到清原的部队医务人员,开始了收拾大楼卫生、修修补补的任务。一部分医务人员住在宿舍楼,还有一部分随军家属曾借住北矿山选矿埸,当时条件比较艰苦。而大批组建人员(柏止善政委、副院长姚庚西等)到达后,新建大楼(路南侧医院大楼)的营建工作才开始启动。</p> <p class="ql-block">二三八医院旧址 </p> <p class="ql-block">二三八医院旧址医疗大楼处原是一个地势很低的水洼,是建设者们一块石一锨土垫起来的。1968年,新大楼有了基本形状时,近30名来自沈阳、大连等地的女兵入伍分配到二三八医院。阚瑞行主任说,来的这批68年女兵们,大多都是“干部子女”,但都非常能吃苦,建设大楼里洒满了她们辛勤的汗水。当时年富力强的院长姚庚西,正值30岁出头,政委柏止善是参与国民党海军起义的老干部。他们到清原后,立志建设好管理好医院,他们抓班子重管理,大力培养人才队伍,选送人员到上级医院学习进修,并从分部其他医院调入医疗骨干,分别从驻地吉林磐石的221医院、驻地吉林四平的207医院、驻地吉林通化的2O6医院调入各科医务人员,办药厂和农场(农场建在草市东大道村,优化那里的环境以美化院区)。医院建设初期,是一所综合性驻军医院,占地4300平方米。设门诊部和住院部。床位数为30O张,医务人员大约100多人。主要科室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五官科、皮肤科、传染科、检验科、病理科、放射科、特诊科。开诊后,收治对象主要是东起龙山坦克兵第四师,沈后汽车第六团,沈后第600仓库,西至南杂木军区地图仓库,苍石950仓库,602仓库,清原南山城的707部队,湾甸子的7O9部队,清原镇内的沈后21工地,关门山军区通信器材仓库,县武装部共计13个团单位,2个营单位,加上摩力红山的空军导弹营和清原镇边上的空军通讯器材仓库,沈字419部队,沈字421部队以及清原少量的地方患者。每周有一天对地方群众开放会诊。由于是部队医院,那时的医疗器械很好,都是上级配备的新医疗器械,如心电、放射科、口腔科、检验科、手术室等科室的设备,有了新病房、新床铺、医术高超的大夫,条件优于地方医院,为清原地区患者解决了不少问题。有一次,一女青年在南大桥被汽车从骨盒处压过,送至医院后成功抢救。那时大科系的内科和外科患者较多,小科系的五官科技术也不错,比如小儿气管异物取出、小儿急性喉炎的抢救毎年也都有10一2O例。1971年,二三八医院成立制剂室,以手工业生产为主。1975年,医院改进了质控制度和工艺程序,翻建厂房,增添先进设备,改为青峰制药厂。1982年以后,二三八医院内科蛇毒制剂抗栓酶研发成功用于临床后,他们收治了大量省内外地方患者,与此同时对地方患者收治也就开放了。建国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后,驻县内省市属企业部队不断增加,治疗机构也不断增加,到1985年,驻县内省、市企业,铁路部队等单位设卫生医疗机构10个,即有抚顺红透铜矿职工医院、抚顺小莱河铁矿医院、国营红光电器厂职工医院、国营八二九o厂职工医院、国营七二五库卫生所、辽宁省地质局101队卫生所、抚顺农业科学研究所卫生所、辽宁省湾甸子实验林场卫生所、沈阳铁路局清原车站卫生所、中国人民解放军二三八医院。这些医疗机构,主要是担负本单位的医疗保健和卫生防疫工作,有的肩负地段医疗和防治任务,二三八医院1984年正式对社会开放,对清原县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随着历史的沿革和地方医疗需求,1984年6月,经省卫生厅批准,建立了清原县中医院,院址暂设在清原镇卫生院,同镇卫生院合署办公。1985年,国家先后拨款73万元,购买县蔬菜公司旧址(清原镇北中街),占地面积2692平方米。6月迁入,医院设门诊、病房、手术室、X光室、检验室、制剂室、煎药室、供应室、药局和锅炉房、洗衣房、车库、食堂等,购500毫安X光机一台、病床、被服家具、办公桌椅、医疗器械、药品等资产达21万元,病床50张。工作人员3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8人,行政管理人员3人,工人3人,于1986年6月正式开诊。</p> <p class="ql-block">中医院旧址</p> <p class="ql-block">1988年3月8日,县中医院经市卫生局批准,增设30张病床,总床位数80张。1989年1月县中医院经市卫生局批准为二级甲等医院,2000年4月19日,经县政府协调,将原部队238医院办公楼移交给县中医院无偿使用。9月27日,县中医院搬迁新址即238医院。11月18日,举行中医院搬迁新址及辽宁中医研究院清原分院挂牌庆典剪彩仪式。2001年以来,先后成立神经外科、妇科病房、肛肠科、糖尿病科、骨病科、肿瘤科、感染科,开展中医中药专科护理。扩建后勤用房910平方米。2009年扩建医疗用房2300平方米,对医院前后庭院进行改造,修建凉亭、石雕等文化石,种植百草药园,进一步营造了优美合谐的就医环境和中医药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2011年8月,我县通过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验收。2014年11月1日,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实施医改,药品实行零差价,并实行“先治病,后交钱”惠民政策。2016年6月17日,县中医院与抚顺市中医院成立全区域性医疗联合体,搭建信息平台,开通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远程医疗,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10月18日,县中医院康复科的正式开诊,对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医药精髓,推进中医药发展,为广大患者带去绿色、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为中医院营造更浓郁的中医药氛围,给清原的医疗行业注入新的活力。2018年至今,医院占地面积已由接手时的原二三八医院的4300平方米,发展为7456平方米,开放床位已拥有200张,在岗职工近300名。</p> <p class="ql-block">二三八住院部</p> <p class="ql-block">几十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县中医院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实现了长足发展和质的飞跃,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康复、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医院。同时也是县内唯一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是辽宁省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医院、抚矿总医院、抚顺市中医院协作医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全县城乡医疗保险定点医院。2021年1月清原县中医院完成整体搬迁。新建后的中医院诊疗环境明显改善,中医医疗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将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在预防、养生、保健、康复领域更好的为全县人民提供优质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新需求。</p> <p class="ql-block">二三八西侧小花园</p> <p class="ql-block">至此,这幢二三八医院老楼在经过56年的历程后,也终于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不管是老一辈人的建设付出,还是新一代人的接力奋斗,历史更迭,角色变换,但在这里战斗过的的干部职工,终究对这里饱含着深深的眷恋和热烈的情怀。那就是:为了百姓的健康需求,用技术和责任治疗疾病,用爱心和诚意服务患者,在继承中弘扬医学文化,在创新中提高医疗质量,在辗转时光中默默奉献,为35万清原父老乡亲健康保驾护航。</p> <p class="ql-block">中医院新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附: 《纪实风》编辑委员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徐品 林泰衫 白翠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杨砚 李延国 李全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主编: 徐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执行主编: 杨砚</b></p>